第140章 踩河蚌
荒年全村餓肚皮,我帶家人狂炫肉 作者:電光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長一聽是這個理,也動了些心思。
“不行,誰不知道你是出了名的懶漢?都快二十了還娶不著個媳婦,這錢要是分了肯定到不了明天。”頓時就有人站出來反對。
“對,這錢是咱們整個周家村的錢,當初沒有出力的人哪有資格分?”
村長一聽,點了點頭,這錢確實不太好處理,要是按人頭分,有些人卻沒有為村子裏做過什麽奉獻,他們要是拿了,村子裏肯定會有怨言。
此時,周裏正忽然想起薑清寧之前的提議,立刻就對村長說:“村長,我倒是有個提議。”
周裏正的話還是有幾分威望的,“昨兒個,懷安娘來找我說想買地在路邊蓋個鋪麵,她還說咱們現在有了官道也有金礦,是最適合做生意的,建議咱們在官道旁起一排鋪麵做生意,我覺得這個主意挺不錯。”
村長一聽這話,頓時茅塞頓開,既然這賞賜的三百兩銀子不好分,那蓋成鋪麵正好不用村子裏再出錢了,“就照這麽辦!”
薑清寧雖然還沒迴去,但是她跟村長他們不在一起,此時還不知道這個消息,還是周老太太從其他村民們口中聽說的。
“村裏要蓋鋪麵房是好事兒,咱們現在也有這個條件,正好蓋出來我直接買一間就成,也省得再去招人蓋房子。”薑清寧聞言倒是沒有多大的反應,周家村現在的位置的確附和做生意的條件,就算村子無所作為,大概也會有不少別的地方來的人買地蓋鋪麵。
天氣漸暖,小河裏有不少的魚在遊來遊去,這天牛婆婆拎了一個木桶過來,“懷安娘,大牛下河裏抓了幾條魚,我來給你送點兒。”
那木桶裏大概有個四五條,個頭不算打,隻七八輛得到樣子,但是幾條魚在這木桶裏就顯得有些擁擠了。
“哎呀,辛苦牛婆婆了,我這兒正好有些新鮮的菠菜,您帶迴去一些。”薑清寧說著拿了一把菠菜出來。
牛婆婆也沒推辭,把木桶放下接過菠菜就走了。
周懷安喝周懷柔正好休沐,看見牛婆婆送來的魚,眼巴巴的看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你們兩個饞鬼,趕緊去地裏叫你們大哥,讓他迴來收拾魚。”薑清寧說著把魚倒進了木盆裏。
換了個地方,這幾個魚還不太安分,撲騰著打出幾個水花,濺了薑清寧一身水,薑清寧擼起袖子在水裏摸了一把。
在木盆底部摸出一個硬硬的東西,拿出來一看竟然是一個河蚌。
此時周老太太正好從後院過來,間薑清寧手裏拿著河蚌忍不住笑了笑,“清寧,那你拿這兒玩意兒幹啥?又不能吃。”
“不能吃?”薑清寧臉色有些怪異,這裏的人竟然不吃河蚌?
“娘,這東西河裏還有嗎?”河蚌肉明明很好吃的,他們真是太不會享福了,薑清寧心裏想著。
“有,誰要這東西啊?河裏滿地都是,別跟我說你打算吃它!”周老太太說著震驚的看著薑清寧。
薑清寧衝著她笑了笑,還真讓她給說對了,她就是想吃河蚌了,這可是海鮮啊,多好吃啊!
不一會兒得到時間,周懷玉就跟著周懷安和周懷柔迴來了,很快就把拿幾條魚給開膛破肚了,等魚收拾好趙慧芳就去廚房裏忙活了。
她熬了一鍋魚湯又做了個糖醋魚,拿味道真的讓人流連忘返,嚴嬤嬤這是第二次吃到糖醋魚的味道,上一次還是蘇公公來傳聖旨時。
魚湯很是鮮美,薑清寧一連喝了兩碗,幸虧趙慧芳做的量夠足,不然還真不夠這麽多人吃的。
吃過午飯之後,薑清寧就帶著周懷玉去河裏摸河蚌了,河蚌這東西一般都在泥裏,所以薑清寧和周懷安就把鞋脫了,在河裏踩,踩到了就扔到岸上,周懷安和周懷柔兩個人就在河邊撿。
周老太太說的很對,這河底下有很多河蚌,整個河底密密麻麻都是河蚌,甚至還有比手還大的蚌,薑清寧此時在想,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不過半天時間,兩個大桶就裝滿了,薑清寧便打算先把這兩桶帶迴家,反正也沒有人會吃這東西。
迴家以後,薑清寧就開始收拾河蚌,先用清水把河蚌的外殼清洗幹淨,洗幹淨之後的河蚌再放進鍋裏不用加水蓋上蓋子煮上八分鍾。
在此期間準備配料,蒜頭切片,薑切片,小香蔥切段。蔥葉切成蔥花,放在盤子裏備用。
再切點兒青辣椒,青辣椒斜刀切成辣椒圈,再切點兒小米辣,一樣切成辣椒圈,然後切一塊五花肉,五花肉切成薄片,此時八分鍾也到了。
把河蚌倒進盆裏,然後再把河蚌裏麵的肉取出來,把河蚌肉清洗一下髒東西去掉,然後再倒入清水清洗五六遍,直至沒有雜物,在把稍微大一點兒的河蚌肉用刀切成小塊兒。
鍋裏加入油,等油熱了再把五花肉放進去,翻炒一下,再加入蒜片,薑片蔥段,然後再加入河蚌肉,翻炒一遍,然後加入醋,生抽,老抽,食鹽,花椒粉,接著翻炒。
最後再加上一罐啤酒,古代沒有啤酒,所以薑清寧便用米酒替代了,蓋上蓋子燜上五六分鍾,再加入青紅辣椒圈,翻炒兩分鍾,撒點兒蔥花就可以出鍋了,一道家常又簡單的炒河蚌就做好了,既可以下飯也可以下酒,味道那是杠杠滴。
因為現在不是飯點兒,所以薑清寧做的也不多,每個人都吃上一點兒解解饞就好。
“娘,這東西竟然這麽好吃!”周懷安終於吃到了炒河蚌,整個人高興的都快要跳起來。
趙慧芳一直再給薑清寧打下手,這道菜的做法自然也學了去,此時腦子裏蹦出來的竟然是可以把這道菜加到飯館的菜譜裏。
其他人倒是沒有再說什麽,但是對於河蚌這道美味卻是看法大變,再也不會覺得它不能吃了。
此時官道的路線也已經規劃好了,鎮上也把錢撥了下來,村子裏正在招工,不少壯年勞動力都前去報名了。
“不行,誰不知道你是出了名的懶漢?都快二十了還娶不著個媳婦,這錢要是分了肯定到不了明天。”頓時就有人站出來反對。
“對,這錢是咱們整個周家村的錢,當初沒有出力的人哪有資格分?”
村長一聽,點了點頭,這錢確實不太好處理,要是按人頭分,有些人卻沒有為村子裏做過什麽奉獻,他們要是拿了,村子裏肯定會有怨言。
此時,周裏正忽然想起薑清寧之前的提議,立刻就對村長說:“村長,我倒是有個提議。”
周裏正的話還是有幾分威望的,“昨兒個,懷安娘來找我說想買地在路邊蓋個鋪麵,她還說咱們現在有了官道也有金礦,是最適合做生意的,建議咱們在官道旁起一排鋪麵做生意,我覺得這個主意挺不錯。”
村長一聽這話,頓時茅塞頓開,既然這賞賜的三百兩銀子不好分,那蓋成鋪麵正好不用村子裏再出錢了,“就照這麽辦!”
薑清寧雖然還沒迴去,但是她跟村長他們不在一起,此時還不知道這個消息,還是周老太太從其他村民們口中聽說的。
“村裏要蓋鋪麵房是好事兒,咱們現在也有這個條件,正好蓋出來我直接買一間就成,也省得再去招人蓋房子。”薑清寧聞言倒是沒有多大的反應,周家村現在的位置的確附和做生意的條件,就算村子無所作為,大概也會有不少別的地方來的人買地蓋鋪麵。
天氣漸暖,小河裏有不少的魚在遊來遊去,這天牛婆婆拎了一個木桶過來,“懷安娘,大牛下河裏抓了幾條魚,我來給你送點兒。”
那木桶裏大概有個四五條,個頭不算打,隻七八輛得到樣子,但是幾條魚在這木桶裏就顯得有些擁擠了。
“哎呀,辛苦牛婆婆了,我這兒正好有些新鮮的菠菜,您帶迴去一些。”薑清寧說著拿了一把菠菜出來。
牛婆婆也沒推辭,把木桶放下接過菠菜就走了。
周懷安喝周懷柔正好休沐,看見牛婆婆送來的魚,眼巴巴的看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你們兩個饞鬼,趕緊去地裏叫你們大哥,讓他迴來收拾魚。”薑清寧說著把魚倒進了木盆裏。
換了個地方,這幾個魚還不太安分,撲騰著打出幾個水花,濺了薑清寧一身水,薑清寧擼起袖子在水裏摸了一把。
在木盆底部摸出一個硬硬的東西,拿出來一看竟然是一個河蚌。
此時周老太太正好從後院過來,間薑清寧手裏拿著河蚌忍不住笑了笑,“清寧,那你拿這兒玩意兒幹啥?又不能吃。”
“不能吃?”薑清寧臉色有些怪異,這裏的人竟然不吃河蚌?
“娘,這東西河裏還有嗎?”河蚌肉明明很好吃的,他們真是太不會享福了,薑清寧心裏想著。
“有,誰要這東西啊?河裏滿地都是,別跟我說你打算吃它!”周老太太說著震驚的看著薑清寧。
薑清寧衝著她笑了笑,還真讓她給說對了,她就是想吃河蚌了,這可是海鮮啊,多好吃啊!
不一會兒得到時間,周懷玉就跟著周懷安和周懷柔迴來了,很快就把拿幾條魚給開膛破肚了,等魚收拾好趙慧芳就去廚房裏忙活了。
她熬了一鍋魚湯又做了個糖醋魚,拿味道真的讓人流連忘返,嚴嬤嬤這是第二次吃到糖醋魚的味道,上一次還是蘇公公來傳聖旨時。
魚湯很是鮮美,薑清寧一連喝了兩碗,幸虧趙慧芳做的量夠足,不然還真不夠這麽多人吃的。
吃過午飯之後,薑清寧就帶著周懷玉去河裏摸河蚌了,河蚌這東西一般都在泥裏,所以薑清寧和周懷安就把鞋脫了,在河裏踩,踩到了就扔到岸上,周懷安和周懷柔兩個人就在河邊撿。
周老太太說的很對,這河底下有很多河蚌,整個河底密密麻麻都是河蚌,甚至還有比手還大的蚌,薑清寧此時在想,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不過半天時間,兩個大桶就裝滿了,薑清寧便打算先把這兩桶帶迴家,反正也沒有人會吃這東西。
迴家以後,薑清寧就開始收拾河蚌,先用清水把河蚌的外殼清洗幹淨,洗幹淨之後的河蚌再放進鍋裏不用加水蓋上蓋子煮上八分鍾。
在此期間準備配料,蒜頭切片,薑切片,小香蔥切段。蔥葉切成蔥花,放在盤子裏備用。
再切點兒青辣椒,青辣椒斜刀切成辣椒圈,再切點兒小米辣,一樣切成辣椒圈,然後切一塊五花肉,五花肉切成薄片,此時八分鍾也到了。
把河蚌倒進盆裏,然後再把河蚌裏麵的肉取出來,把河蚌肉清洗一下髒東西去掉,然後再倒入清水清洗五六遍,直至沒有雜物,在把稍微大一點兒的河蚌肉用刀切成小塊兒。
鍋裏加入油,等油熱了再把五花肉放進去,翻炒一下,再加入蒜片,薑片蔥段,然後再加入河蚌肉,翻炒一遍,然後加入醋,生抽,老抽,食鹽,花椒粉,接著翻炒。
最後再加上一罐啤酒,古代沒有啤酒,所以薑清寧便用米酒替代了,蓋上蓋子燜上五六分鍾,再加入青紅辣椒圈,翻炒兩分鍾,撒點兒蔥花就可以出鍋了,一道家常又簡單的炒河蚌就做好了,既可以下飯也可以下酒,味道那是杠杠滴。
因為現在不是飯點兒,所以薑清寧做的也不多,每個人都吃上一點兒解解饞就好。
“娘,這東西竟然這麽好吃!”周懷安終於吃到了炒河蚌,整個人高興的都快要跳起來。
趙慧芳一直再給薑清寧打下手,這道菜的做法自然也學了去,此時腦子裏蹦出來的竟然是可以把這道菜加到飯館的菜譜裏。
其他人倒是沒有再說什麽,但是對於河蚌這道美味卻是看法大變,再也不會覺得它不能吃了。
此時官道的路線也已經規劃好了,鎮上也把錢撥了下來,村子裏正在招工,不少壯年勞動力都前去報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