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就到了收獲的季節,薑清寧早早的就起來了。


    周老爺子最近的訂單比較多,所以便讓周北禾和薑青檸一塊兒來收莊稼。


    玉米和花生都是旱地的,首先收的便是玉米,玉米這東西,在平安縣還不常見。


    此時不少人都在那邊圍觀,有些人便主動過來幫助薑清寧收玉米。


    六畝地,一棵一棵的掰下來,整整掰了三日。


    “這是什麽東西?這真的能吃嗎?”


    “這懷安娘說能吃那就一定能吃,可惜俺家今天沒有跟著種,等明年,明年俺家一定要種玉米!”


    不少村民都議論紛紛,雖然還對玉米持懷疑態度,但是都嚷嚷著明年一定要種玉米。


    將玉米全部拉迴家,堆積在院子裏,此時的玉米都還沒有脫皮,要等一切安定下來,然後再一個一個的把皮剝掉。


    玉米地收完,然後就是花生地,花生大家都知道,鎮上就有不少賣花生米的,隻不過花生米太貴了,大家都沒舍得買,自然也沒有人會想到去種。


    等田裏的莊稼都收迴來之後,一家人便圍在一起去剝玉米皮了。


    為了提高效率,薑清寧將一根筷子的頭削成尖的,然後在玉米皮上戳一下便方便撕去玉米的皮。


    這天薑清寧正在忙碌著,忽然旺財從外麵跑了進來,“東家,東家不好了!”


    “怎麽了?”薑清寧皺著眉頭問。


    “東家,今天來了好些人說要退款,少說得有幾十個人,我也拿不準主意,便連忙來問您了。”旺財緩了半天才脫口而出。


    “隻要貨他們沒有用,想退款退了就是了。”薑清寧毫不在意的說。


    “可是東家,也沒見過有這樣的先例呀?”旺財著實不懂,哪有賣出去的東西再退迴來的道理?


    她長這麽大還從來沒有見過。


    “這兩天來退貨的人應該不少,你都注意注意,隻要貨品本身沒有損害,便給他們退了吧。”薑青檸歎了口氣,便對旺財說。


    做買賣嘛,有人來退貨,那不是常事?退貨這種事情在現代已經司空見慣了,隻不過古代確實很讓人難以接受。


    想必這些人又是受了誰的指使,想要讓她難堪吧。


    可惜了,這些人的算盤珠子終歸是蹦不出來了。


    旺財雖不解,但還是按照薑清寧的吩咐辦了,反正東家都發話了,她照辦就是。


    等玉米都收完了,就該收棉花了,五十畝地的棉花,光靠薑清寧幾人肯定是收不完的。


    所以,隻能招人來收,周家村的村民們早就等著薑清寧發話了,消息剛放出去,就有人搶著來報名。


    這年頭能吃飽飯的人家都不容易,若是能賺銀子,誰還願意守著田過苦日子啊?


    薑清寧在府城開鋪子的事情,早就在周家村傳開了,而且薑清寧招人,向來出手闊綽,所以大家都盯著她呢。


    但凡有個風吹草動的,立刻就在村裏傳了起來。


    村民們都是種莊家的老手了,雖然沒有采過棉花,但是隻要薑清寧一教,基本上全都會了。


    當然了,薑清寧還是會親力親為,這樣也省得麻煩別人。


    薑清寧一共招了四十人左右,其中男女各占了一半。


    因著棉花數量不少,天氣又熱,所以薑清寧給開到五十文一天的工錢。


    聞言,大家皆歡天喜地的鑽進了棉花地裏,專注的收起棉花來。


    等棉花收完,薑清寧才請了村長和裏正過來商討棉花種植事宜,薑清寧打算建立一個棉紡織廠,專門收棉花,製作成棉布或者棉被之類的,然後出售。


    棉紡織廠的位置在薑清寧開辦的工坊後邊,後續招工做棉衣,棉褲以及棉被的事情薑清寧都已經想好了。


    “懷安娘,你這棉花真能保暖?”


    村長坐在椅子上喝茶,聽了薑清寧的計劃,不免擔憂。


    薑清寧棉花種的多,但是萬一沒有她說的效果可怎麽辦,那不是賠本買賣嗎?


    “村長,這棉花是我要種的,這廠也是我要開的,要是真達不到效果,那也是我賠,不會連累周家村的!”薑清寧篤定的說,她知道村長擔憂的便是這買賣做不成會連累周家村。


    “既然如此,那咱們這棉紡織廠,我們村就支持!”


    村長表明了態度,然後就由裏正出麵去找村民,大家都挺信任裏正,而且薑清寧那邊開的價錢又高,大家都願意去幹活。


    這首先,薑清寧便是要教會他們彈棉花,這彈棉花是手藝活,有些人還真不一定能學會。


    當然在彈棉花之前,要先把棉花的子給取出來,否則到了冬日,棉花就會變硬,穿不透,而且也沒法做棉被,所以薑清寧特意帶領眾人,在山腳下尋到一處平坦的地方,開始教大家如何取棉花籽。


    這棉花籽挺好取,所以大家做起來也很順手,等一些棉花去籽以後,薑清寧便先教大家彈棉花。


    這彈棉花的工具棉花彈弓,薑清寧早就準備好了,彈弓是木質的,一頭有著彎彎的頭,另一頭則加裝了一塊小木板。


    薑清寧把支弓的管子綁在腰間,彈弓便被懸起,左手持弓,右手握彈花槌,雙手靈活配合,敲打弓弦把棉花彈鬆,槌落聲響起,彈弓起落,棉絮便輕輕飛了起來。


    在彈棉花時,根據個人的習慣可長可短,通過用榔頭敲擊弓上的弦,來沾取棉花,把棉花拚成方形。


    看似棉花在弓上輕舞,厚實成團的棉經過撥彈,一下就變得均勻輕柔,但這並不是一件易事。


    彈這一步關鍵是要振動弓弦,用木槌有節奏地打擊,弓弦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均勻地振動,才能使棉絮飛花,重新組合,且一邊彈一邊要均勻攤開。


    而這緊緊是將棉花彈開,這些彈開的棉花就可以用來做棉衣,棉褲,而要做一床棉被,則需要更多的加工時間。


    製作棉被的眾多工序中,彈棉花耗時最久,左手持弓,右手握槌,至少要彈上3個小時,占到了整個工序的一大半時間,而後要經過彈、壓、磨等幾道工序才能完成。


    彈好的棉花再經過整形、平壓等多道工序,最後拉上紗網線鋪在棉花被上,一床柔軟舒適又暖和的棉被就加工完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荒年全村餓肚皮,我帶家人狂炫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電光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電光鼠並收藏荒年全村餓肚皮,我帶家人狂炫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