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楊否抱不起成捆的木柴,隻好撿男人遺落下來的零散的木柴,然後帶到木棚的地方扔在木柴堆裏。就這樣來迴幾趟,木柴也撿得差不多了,學校大門進來的人也漸漸多了。男人和善地微笑著,說道:“你們教室的門估計開了,你去教室吧。”
“嗯。”楊否點了點頭應道,然後沿走廊朝教室的方向走去。
果然,在他走到可以看見教室門的位置時看到教室的門已經開了。
他以為教室裏會有人,走進去發現空蕩蕩的一個人也沒有。他感到很好奇:他教室的門是誰開的?當然,並沒有人來迴答他這個問題。
他走到自己的座位,看著周圍空空如也的位子,覺得有些類似於難過的心情,他覺得那麽多空位子,自己是第一個來的,可是沒有一個自己能坐。想到早上王小貴把他擠到邊邊上的樣子,他的心裏就難受,可是,有什麽辦法,他一個多月沒來,原來的位子老師早就給別人坐了。
他看向自己原來坐著的座位,時間過去那麽長,中途還換過一次座位,他都分不清楚哪個該是自己原來的座位了,就算能分清楚,也不能再坐迴去,因為那裏已經有人坐了……“哎?”他突然想到一個小問題,“我原來的位子上坐的是誰啊?”他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待會兒一定得看一下。
他坐迴到自己現在的位子上,不多時,教室裏進來了第二個人,他不認識,沒有多留意,緊接著第二、第三、第四個人也走了進來。他沒事做,觀察著每一個走進來的人,發覺他們每個人都不像最初來時那樣給他一種容易緊張的陌生感,反而感覺每個人都有點麵熟,好像他曾經見過他們。他們每個人都似乎有自己的特點:有的個子高,有的個子矮,有的胖一點,有的瘦,有的眼睛小,有的眼睛大,有的戴帽子,有的沒戴帽子,有的短頭發,有的長頭發,有的愛笑,有的不愛笑……但無論是哪種,他都不再感到害怕。
就在他感受這種奇怪的感知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個特別熟悉的麵孔走了進來,他腦袋裏突然靈光一閃,想起了一件事:他要找楊小焦問話。而走進來的這個人就是楊小焦。楊小焦沒有從他這邊的走道下來,而是跨上了講台,看樣子,他是要從教室裏側的那條走道下去。
楊否見他沒過來,就順著走道轉了半圈走過去找他,奇怪的是,楊小焦從中間的兩排課桌之間的窄道擠過去又繞迴到靠近原來走道的一個座位上。楊否見那裏有人坐著,不敢讓別人給他讓道,所以又返迴到原來的走道,走到楊小焦跟前。他忘了該說什麽了,於是站在他麵前想著。
楊小焦看到了他,原本呆滯的臉上露出了不耐煩的樣子,對著他說道:“你到底想幹嘛?”
在看到楊小焦樣子的第一眼,楊否的心裏還有有一股想要揍他的衝動,但是因為他今天中午思考過,要問楊小焦問題,所以,他不同以往地壓製住了那股衝動,生硬地問道:“你……這……知道餘小琪在哪兒嗎?”
楊小焦愣愣地看著他,瞥了他一下扭頭道:“不知道。”
楊否覺得他在故意說假話,有點急躁地說道:“你知道,你知道。”
“我不知道。”楊小焦“不”字壓得重重地迴道。
楊否更急了,他此時真想一拳砸在楊小焦那“做了錯事還故意不承認”的臉上。但是他並沒有出手,因為他知道他如果真的砸他,其他同學和老師一定會一起罵他。
楊否僵持著,想通過眼神裏散發出的怒火讓楊小焦害怕並說出他想知道的答案,但是楊小焦並沒有理會他。
隨著窗外“當啷”的上課鈴聲響起,在院子和走道裏亂跑的同學都迴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楊否也無奈地迴去自己的座位。
事情完全沒有按照他想象地那樣來,他本來想的是他問楊小焦,楊小焦就會因為推了他而告訴他餘小琪的事,但是沒能如此。這讓他對楊小焦這個人更加憎恨。
2
下午第一節課是數數課,王老師教大家了解數字與時間的關係。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楊否才明白:座鍾上,那個“高個子”指到“8”是“40分”的意思。但是為什麽指到“8”不能是它本身數字所代表的意思,而要是“40分”,楊否就不得而知了,王老師隻是說等他們正式上學的時候,也就是上了一年級以後就會係統地學習。除了“8”代表的是“40分”,楊否還了解其他11個數字所代表的“分”數,但是他覺得自己一下子記不住這麽多,印象最深的除了“8”以外,還有“5”代表的“30分”,“1”代表的“5分”,“2”代表的“10分”等。
接下來是許久未上的生活常識課,一個多月的時間,應該錯過了很多有趣的知識吧,楊否有種若有所失的感覺。
這節生活常識課上,大劉老師介紹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知識,雖然早在上學前,通過自己的感受和大人們平時的說話楊否已經知道了四個季節的存在,但是並沒有對它們各自的特點引起過關注,今天聽大劉老師一介紹,他突然覺得四個季節就像四個不同性格的人,春天充滿生機和活躍,夏天充滿熱情和陽光,秋天舒爽和令人留戀,冬天冷酷和安靜。
在這節課的最後,大劉老師說了一個令所有同學都驚唿的消息:這周結束以後,他們就會放寒假,一放就是一個多月。
“又是一個多月。”楊否並沒有多麽開心,他剛“休息”了一個多月,現在又要在家待一個多月。他不太喜歡在家待著的時候,什麽可以玩的東西都沒有,鄰居家也沒有可以和自己玩耍的夥伴,每天都隻能在院子裏刨土,要麽就是在馬路上刨土。
對於“寒假”,大劉老師解釋說:“之前的課上給大家說過我們每一年有十二個月,從你們上學開始,你們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會在學校裏度過,但不是全部的時間。學校是學習的地方,學習的時間長了你們肯定會感到累,所以,學校就會在你們快要感到累的放假,每一周會放兩天,叫做‘雙休’,這個之前跟你說過,除此之外,還有節假日放假,比如這次的國慶節,就放過七天假,這個也跟你們說過。但是除了這些假,還有兩個很‘大’的假,一個是‘暑假’,另一個就是你們馬上要碰到的‘寒假’……”
楊否並沒有提高多少興致,但他還是在認真聽,試圖理解老師說的這些假,好讓自己明白自己之前經曆的這些假都是怎麽迴事,現在他終於有所理解。
最後一節活動課,因為外麵下過雪,泥土的院子比較濕,腳踩上去全是泥印,所以,劉老師沒讓大家到院子裏排隊,而是讓大家在教室裏坐著。但坐了一會兒,好像因為大家都沒事幹,一雙雙按捺不住的小手和小腳到處扒,劉老師說了一遍又一遍“安靜”都沒能讓同學們安撫下來,最後隻好給大家提前放學了。楊否也無聊地背著書包迴去。
3
泥土的路麵上到處都是泥巴,盡管楊否在躲著它們走,但還是使兩隻鞋子上帶滿了泥。沒有辦法,雪在融化,地麵到處都是泥土的,無處可躲。
院子裏,從院門口開始,每隔一步的距離放了一塊紅磚,供院內的客人踩著去到院子裏他們住的房間。主房門前有一段台階,台階是水泥築成的,楊否一進院門,第一時間就跳到了台階上。兩隻鞋的鞋底,學著家裏的大人在台階麵上拍踏、摩擦、刮擦,把泥巴都甩了下來,好在是冬天,雪融化後泥土的濕度不是很大,腳上的泥很容易就甩下來,這要是下雨的時候,兩隻鞋子都會被泥水浸透,鞋子都必須得換。
楊否想起他之前有一次下大雨的時候,在外麵瞎轉,迴來的時候鞋子濕了,媽媽氣得用笤帚追著他打,他跑到爺爺身後才避免了一次毒打。
主房的門簾被換掉了,楊否在掀它的時候感覺它比以前厚重了許多。房子裏暖洋洋的,爺爺今天少有的在房子裏待著。他坐在火爐旁的小凳上喝著水,火爐的爐蓋開著,可以看到裏麵的火光,但火焰上放著一個像水壺一樣的東西,有個長長的手把,裏麵正煮著什麽東西。
“哎,迴來了?”爺爺扭頭看向他,蠻有精神頭的招唿他道。
“嗯。”楊否微笑著道,他的目光好奇地在爺爺和火爐上的那個在煮什麽的東西上切換著。
“喝不喝茶?”爺爺問道,一隻手端起了自己的白瓷杯子,裏麵還冒著白氣,看上去很“舒服”的樣子。
“嗯。”楊否點了點頭。茶,他中午的時候剛見到過這東西,現在看到爺爺也在說“喝茶”,感到好奇:“茶到底是什麽,有那麽好喝嗎?他想試試。”
“把書包放下,拿個板凳坐到爺爺跟前,爺爺給你拿個杯子,讓你嚐嚐我熬的茶。”他說道,起身到靠近套間門口的一個桌子上拿杯子。
楊否放下書包,按爺爺說的,拿了個小板凳就坐在火爐跟前。
楊否抱不起成捆的木柴,隻好撿男人遺落下來的零散的木柴,然後帶到木棚的地方扔在木柴堆裏。就這樣來迴幾趟,木柴也撿得差不多了,學校大門進來的人也漸漸多了。男人和善地微笑著,說道:“你們教室的門估計開了,你去教室吧。”
“嗯。”楊否點了點頭應道,然後沿走廊朝教室的方向走去。
果然,在他走到可以看見教室門的位置時看到教室的門已經開了。
他以為教室裏會有人,走進去發現空蕩蕩的一個人也沒有。他感到很好奇:他教室的門是誰開的?當然,並沒有人來迴答他這個問題。
他走到自己的座位,看著周圍空空如也的位子,覺得有些類似於難過的心情,他覺得那麽多空位子,自己是第一個來的,可是沒有一個自己能坐。想到早上王小貴把他擠到邊邊上的樣子,他的心裏就難受,可是,有什麽辦法,他一個多月沒來,原來的位子老師早就給別人坐了。
他看向自己原來坐著的座位,時間過去那麽長,中途還換過一次座位,他都分不清楚哪個該是自己原來的座位了,就算能分清楚,也不能再坐迴去,因為那裏已經有人坐了……“哎?”他突然想到一個小問題,“我原來的位子上坐的是誰啊?”他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待會兒一定得看一下。
他坐迴到自己現在的位子上,不多時,教室裏進來了第二個人,他不認識,沒有多留意,緊接著第二、第三、第四個人也走了進來。他沒事做,觀察著每一個走進來的人,發覺他們每個人都不像最初來時那樣給他一種容易緊張的陌生感,反而感覺每個人都有點麵熟,好像他曾經見過他們。他們每個人都似乎有自己的特點:有的個子高,有的個子矮,有的胖一點,有的瘦,有的眼睛小,有的眼睛大,有的戴帽子,有的沒戴帽子,有的短頭發,有的長頭發,有的愛笑,有的不愛笑……但無論是哪種,他都不再感到害怕。
就在他感受這種奇怪的感知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個特別熟悉的麵孔走了進來,他腦袋裏突然靈光一閃,想起了一件事:他要找楊小焦問話。而走進來的這個人就是楊小焦。楊小焦沒有從他這邊的走道下來,而是跨上了講台,看樣子,他是要從教室裏側的那條走道下去。
楊否見他沒過來,就順著走道轉了半圈走過去找他,奇怪的是,楊小焦從中間的兩排課桌之間的窄道擠過去又繞迴到靠近原來走道的一個座位上。楊否見那裏有人坐著,不敢讓別人給他讓道,所以又返迴到原來的走道,走到楊小焦跟前。他忘了該說什麽了,於是站在他麵前想著。
楊小焦看到了他,原本呆滯的臉上露出了不耐煩的樣子,對著他說道:“你到底想幹嘛?”
在看到楊小焦樣子的第一眼,楊否的心裏還有有一股想要揍他的衝動,但是因為他今天中午思考過,要問楊小焦問題,所以,他不同以往地壓製住了那股衝動,生硬地問道:“你……這……知道餘小琪在哪兒嗎?”
楊小焦愣愣地看著他,瞥了他一下扭頭道:“不知道。”
楊否覺得他在故意說假話,有點急躁地說道:“你知道,你知道。”
“我不知道。”楊小焦“不”字壓得重重地迴道。
楊否更急了,他此時真想一拳砸在楊小焦那“做了錯事還故意不承認”的臉上。但是他並沒有出手,因為他知道他如果真的砸他,其他同學和老師一定會一起罵他。
楊否僵持著,想通過眼神裏散發出的怒火讓楊小焦害怕並說出他想知道的答案,但是楊小焦並沒有理會他。
隨著窗外“當啷”的上課鈴聲響起,在院子和走道裏亂跑的同學都迴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楊否也無奈地迴去自己的座位。
事情完全沒有按照他想象地那樣來,他本來想的是他問楊小焦,楊小焦就會因為推了他而告訴他餘小琪的事,但是沒能如此。這讓他對楊小焦這個人更加憎恨。
2
下午第一節課是數數課,王老師教大家了解數字與時間的關係。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楊否才明白:座鍾上,那個“高個子”指到“8”是“40分”的意思。但是為什麽指到“8”不能是它本身數字所代表的意思,而要是“40分”,楊否就不得而知了,王老師隻是說等他們正式上學的時候,也就是上了一年級以後就會係統地學習。除了“8”代表的是“40分”,楊否還了解其他11個數字所代表的“分”數,但是他覺得自己一下子記不住這麽多,印象最深的除了“8”以外,還有“5”代表的“30分”,“1”代表的“5分”,“2”代表的“10分”等。
接下來是許久未上的生活常識課,一個多月的時間,應該錯過了很多有趣的知識吧,楊否有種若有所失的感覺。
這節生活常識課上,大劉老師介紹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知識,雖然早在上學前,通過自己的感受和大人們平時的說話楊否已經知道了四個季節的存在,但是並沒有對它們各自的特點引起過關注,今天聽大劉老師一介紹,他突然覺得四個季節就像四個不同性格的人,春天充滿生機和活躍,夏天充滿熱情和陽光,秋天舒爽和令人留戀,冬天冷酷和安靜。
在這節課的最後,大劉老師說了一個令所有同學都驚唿的消息:這周結束以後,他們就會放寒假,一放就是一個多月。
“又是一個多月。”楊否並沒有多麽開心,他剛“休息”了一個多月,現在又要在家待一個多月。他不太喜歡在家待著的時候,什麽可以玩的東西都沒有,鄰居家也沒有可以和自己玩耍的夥伴,每天都隻能在院子裏刨土,要麽就是在馬路上刨土。
對於“寒假”,大劉老師解釋說:“之前的課上給大家說過我們每一年有十二個月,從你們上學開始,你們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會在學校裏度過,但不是全部的時間。學校是學習的地方,學習的時間長了你們肯定會感到累,所以,學校就會在你們快要感到累的放假,每一周會放兩天,叫做‘雙休’,這個之前跟你說過,除此之外,還有節假日放假,比如這次的國慶節,就放過七天假,這個也跟你們說過。但是除了這些假,還有兩個很‘大’的假,一個是‘暑假’,另一個就是你們馬上要碰到的‘寒假’……”
楊否並沒有提高多少興致,但他還是在認真聽,試圖理解老師說的這些假,好讓自己明白自己之前經曆的這些假都是怎麽迴事,現在他終於有所理解。
最後一節活動課,因為外麵下過雪,泥土的院子比較濕,腳踩上去全是泥印,所以,劉老師沒讓大家到院子裏排隊,而是讓大家在教室裏坐著。但坐了一會兒,好像因為大家都沒事幹,一雙雙按捺不住的小手和小腳到處扒,劉老師說了一遍又一遍“安靜”都沒能讓同學們安撫下來,最後隻好給大家提前放學了。楊否也無聊地背著書包迴去。
3
泥土的路麵上到處都是泥巴,盡管楊否在躲著它們走,但還是使兩隻鞋子上帶滿了泥。沒有辦法,雪在融化,地麵到處都是泥土的,無處可躲。
院子裏,從院門口開始,每隔一步的距離放了一塊紅磚,供院內的客人踩著去到院子裏他們住的房間。主房門前有一段台階,台階是水泥築成的,楊否一進院門,第一時間就跳到了台階上。兩隻鞋的鞋底,學著家裏的大人在台階麵上拍踏、摩擦、刮擦,把泥巴都甩了下來,好在是冬天,雪融化後泥土的濕度不是很大,腳上的泥很容易就甩下來,這要是下雨的時候,兩隻鞋子都會被泥水浸透,鞋子都必須得換。
楊否想起他之前有一次下大雨的時候,在外麵瞎轉,迴來的時候鞋子濕了,媽媽氣得用笤帚追著他打,他跑到爺爺身後才避免了一次毒打。
主房的門簾被換掉了,楊否在掀它的時候感覺它比以前厚重了許多。房子裏暖洋洋的,爺爺今天少有的在房子裏待著。他坐在火爐旁的小凳上喝著水,火爐的爐蓋開著,可以看到裏麵的火光,但火焰上放著一個像水壺一樣的東西,有個長長的手把,裏麵正煮著什麽東西。
“哎,迴來了?”爺爺扭頭看向他,蠻有精神頭的招唿他道。
“嗯。”楊否微笑著道,他的目光好奇地在爺爺和火爐上的那個在煮什麽的東西上切換著。
“喝不喝茶?”爺爺問道,一隻手端起了自己的白瓷杯子,裏麵還冒著白氣,看上去很“舒服”的樣子。
“嗯。”楊否點了點頭。茶,他中午的時候剛見到過這東西,現在看到爺爺也在說“喝茶”,感到好奇:“茶到底是什麽,有那麽好喝嗎?他想試試。”
“把書包放下,拿個板凳坐到爺爺跟前,爺爺給你拿個杯子,讓你嚐嚐我熬的茶。”他說道,起身到靠近套間門口的一個桌子上拿杯子。
楊否放下書包,按爺爺說的,拿了個小板凳就坐在火爐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