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治病
替嫁曝光後,貴妃娘娘擺爛了 作者:風蕭蕭兮易水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一愣,除了地上的小太監,眼中驟然亮起。
還好青竹反應快,“娘娘可是說那位被陸答應責罰的宮女?”
蘇窈窕點了點頭:“就是她。”
“她在淑妃宮中既然治不好了,不如抬到咱們宮裏來,說不定能見到奇跡呢?”
青竹先是一愣,緊接著便也高興起來:“對啊,咱們娘娘也擅長醫術呢,奴婢這就去辦!”
看著青竹風風火火的背影,蘇窈窕不禁失笑。
這小妮子,心裏早就有這個想法了,要不然也不會眼巴巴在她麵前替那宮女說好話。
隻是自己畢竟是主子,她心裏期盼又不敢明言,隻能暗戳戳的。
嚴嬤嬤顯然也看出來了,當下也笑著搖頭,又上前道:“娘娘,那這個小太監……”
蘇窈窕打量一下那人,道:“看他樣子學過點醫術,就留下來吧,替本宮打個下手。”
“至於陸答應那邊,就勞煩嬤嬤走一趟了。”
話雖如此,但是身為妃子的想調一個答應身邊的太監,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於是嚴嬤嬤便詢問那小太監名字。
小太監呆呆跪著,似乎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嚴嬤嬤問他名字他才猛然迴過神來。
當即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奴才賤命小桌子!”
蘇窈窕嘴角抽了抽。
和宮女們不同,宮裏太監大多不識字,都是窮苦人家的,起的都是些賤名,進宮後嫌不好聽,便挑些喜慶吉祥,或者尋常器具的字胡亂叫著。
蘇窈窕恍惚間還以為自己又看到了還珠格格呢,她輕咳一聲:“這名字太尋常了,容易被人誤叫,改一個吧。”
“嗯,既然你擅長醫術,索性叫岐黃好了。”
小凳子,不,岐黃顯然也是個機靈的,當即跪下滿臉喜色的應聲:“多謝娘娘賜名!”
蘇窈窕擺了擺手,讓嚴嬤嬤將人帶下去安置,又過了會兒,青竹便指派著兩個太監抬了一個渾身藥味的人進來。
一進門,青竹小臉上便很有些生氣,隻是硬生生按捺了,蘇窈窕走過去一邊查看那宮女傷勢,一邊好奇地問她:“這是怎麽了?好端端出去,氣成這樣迴來。”
嚴嬤嬤也迴來了,見狀立即好奇地看向青竹。
青竹耷拉著臉,硬邦邦道:“沒什麽大事,就是奴婢剛才去接這宮女,平白受了一頓呲。”
“暄芫宮的袁嬤嬤,好生討厭一人,奴婢已經放低了姿態好聲好氣和她說話,她卻不依不饒,還說什麽娘娘在‘收買人心’,實在可惡!”
“根本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蘇窈窕頓時笑了,扶著肚子退後一步,有趣地看著青竹:“哎喲真了不得,咱們小青竹都會作詩啦?”
“娘娘!”
青竹立即羞紅了臉,隨即又有些不滿:“您還笑得出來呢,看袁嬤嬤那個樣子,暄芫宮上下肯定嫉妒咱們好久了。”
“就比如之前內務府怠慢的事,說到底也該有淑妃一份責任,娘娘您宅心仁厚沒把她捅出去,她們反而變本加厲了。”
青竹氣得不輕,蘇窈窕反而很是平靜。
“淑妃性格寬厚溫和,縱然她心中有些酸澀,也不至於如此的小氣,多半是那個嬤嬤自己擅作主張。”
“更何況這說到底也就是點兒小事兒而已,鬧大了反而不好看,更何況,你這不還是把人接迴來了,圓滿完成任務了嗎?”
蘇窈窕哄了她幾句,青竹原本還想再說些什麽,然而旁邊的嚴嬤嬤已經給他使眼色了,便心不甘情不願地憋著迴去。
最後隻是硬邦邦道:“反正奴婢覺得,以後還是得小心著點兒暄芫宮。”
蘇窈窕笑著搖了搖頭,也不再管她,轉而專心致誌看起麵前的宮女來。
這宮女先是受了酷暑,又拖到冰室裏,一冷一熱,氣血顛倒,再加上罰跪雙腿損傷極其嚴重。
蘇窈窕小心翼翼地掀開她的褲子,果不其然,兩條腿已然青黑烏紫,腫得高高的,一摁一個坑,看著都覺得瘮得慌。
周遭人立即倒吸了一口涼氣。
“裏麵都是膿血,還得排幹淨才好,青竹去把我的醫藥箱拿來。”
青竹看著觸目驚心,趕緊去把一個大紫檀木箱子抱了過來。
箱子打開,裏麵分了三層,上層是一些常用的藥膏,中層則是金針,紗布和脈診,光是針就有三套。
至於最下麵,則是一排銀光閃閃,各式各樣的小刀子。
這些全都是蘇窈窕畫了圖紙,讓太醫署打造的,很是在太醫署引起了一小陣轟動,據說後來不少太醫都去打了一樣的針刀。
蘇窈窕拿了一把小刀,在那宮女腿上各劃開一個口子,另拿了罐子接引,一點一點將腿上的膿血擠出來。
一時間,一股血腥臭味撲麵而來,旁邊宮女太監們都忍不住露出嫌惡的神色,蘇窈窕卻是麵色如常。
嚴嬤嬤看著那大灘血就感覺心驚肉跳,再看看蘇窈窕的肚子,更是後悔的不得了。
“娘娘,您還懷著身孕呢,要不這件事兒讓別的太醫來做吧?奴婢這就去請王太醫過來!”
“不必,這算什麽,等王太醫過來,我一個人也解決完了。”
說完,膿血已經流得差不多了,漸漸湧現出鮮紅色的血液來,蘇窈窕幹脆利落地收到,拿起旁邊的金瘡藥敷上去,又用紗布包紮好。
這一套動作行雲流水,說不出的颯爽好看,就是嚴嬤嬤也都看傻了眼。
很快,蘇窈窕便把另一條腿上的膿血也放幹淨了。
她輕舒口氣,擦了擦額頭上的薄汗,青竹趕忙扶著人坐下。
蘇窈窕也不逞能,坐下後才慢慢給宮女診脈。
“氣邪兩傷,寒凝經脈,外冷內熱,外寒內虛……”蘇窈窕“嘶”了一聲,“還真有點棘手。”
一旁的岐黃立即緊張擔憂地盯著蘇窈窕。
蘇窈窕思忖片刻,才提筆寫了個方子:“她傷得厲害,當務之急竟不是驅寒散熱,而是要把血氣生起來。”
“這個白虎桂枝人參湯,青竹你照著方子去找王太醫拿藥。”
還好青竹反應快,“娘娘可是說那位被陸答應責罰的宮女?”
蘇窈窕點了點頭:“就是她。”
“她在淑妃宮中既然治不好了,不如抬到咱們宮裏來,說不定能見到奇跡呢?”
青竹先是一愣,緊接著便也高興起來:“對啊,咱們娘娘也擅長醫術呢,奴婢這就去辦!”
看著青竹風風火火的背影,蘇窈窕不禁失笑。
這小妮子,心裏早就有這個想法了,要不然也不會眼巴巴在她麵前替那宮女說好話。
隻是自己畢竟是主子,她心裏期盼又不敢明言,隻能暗戳戳的。
嚴嬤嬤顯然也看出來了,當下也笑著搖頭,又上前道:“娘娘,那這個小太監……”
蘇窈窕打量一下那人,道:“看他樣子學過點醫術,就留下來吧,替本宮打個下手。”
“至於陸答應那邊,就勞煩嬤嬤走一趟了。”
話雖如此,但是身為妃子的想調一個答應身邊的太監,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於是嚴嬤嬤便詢問那小太監名字。
小太監呆呆跪著,似乎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嚴嬤嬤問他名字他才猛然迴過神來。
當即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奴才賤命小桌子!”
蘇窈窕嘴角抽了抽。
和宮女們不同,宮裏太監大多不識字,都是窮苦人家的,起的都是些賤名,進宮後嫌不好聽,便挑些喜慶吉祥,或者尋常器具的字胡亂叫著。
蘇窈窕恍惚間還以為自己又看到了還珠格格呢,她輕咳一聲:“這名字太尋常了,容易被人誤叫,改一個吧。”
“嗯,既然你擅長醫術,索性叫岐黃好了。”
小凳子,不,岐黃顯然也是個機靈的,當即跪下滿臉喜色的應聲:“多謝娘娘賜名!”
蘇窈窕擺了擺手,讓嚴嬤嬤將人帶下去安置,又過了會兒,青竹便指派著兩個太監抬了一個渾身藥味的人進來。
一進門,青竹小臉上便很有些生氣,隻是硬生生按捺了,蘇窈窕走過去一邊查看那宮女傷勢,一邊好奇地問她:“這是怎麽了?好端端出去,氣成這樣迴來。”
嚴嬤嬤也迴來了,見狀立即好奇地看向青竹。
青竹耷拉著臉,硬邦邦道:“沒什麽大事,就是奴婢剛才去接這宮女,平白受了一頓呲。”
“暄芫宮的袁嬤嬤,好生討厭一人,奴婢已經放低了姿態好聲好氣和她說話,她卻不依不饒,還說什麽娘娘在‘收買人心’,實在可惡!”
“根本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蘇窈窕頓時笑了,扶著肚子退後一步,有趣地看著青竹:“哎喲真了不得,咱們小青竹都會作詩啦?”
“娘娘!”
青竹立即羞紅了臉,隨即又有些不滿:“您還笑得出來呢,看袁嬤嬤那個樣子,暄芫宮上下肯定嫉妒咱們好久了。”
“就比如之前內務府怠慢的事,說到底也該有淑妃一份責任,娘娘您宅心仁厚沒把她捅出去,她們反而變本加厲了。”
青竹氣得不輕,蘇窈窕反而很是平靜。
“淑妃性格寬厚溫和,縱然她心中有些酸澀,也不至於如此的小氣,多半是那個嬤嬤自己擅作主張。”
“更何況這說到底也就是點兒小事兒而已,鬧大了反而不好看,更何況,你這不還是把人接迴來了,圓滿完成任務了嗎?”
蘇窈窕哄了她幾句,青竹原本還想再說些什麽,然而旁邊的嚴嬤嬤已經給他使眼色了,便心不甘情不願地憋著迴去。
最後隻是硬邦邦道:“反正奴婢覺得,以後還是得小心著點兒暄芫宮。”
蘇窈窕笑著搖了搖頭,也不再管她,轉而專心致誌看起麵前的宮女來。
這宮女先是受了酷暑,又拖到冰室裏,一冷一熱,氣血顛倒,再加上罰跪雙腿損傷極其嚴重。
蘇窈窕小心翼翼地掀開她的褲子,果不其然,兩條腿已然青黑烏紫,腫得高高的,一摁一個坑,看著都覺得瘮得慌。
周遭人立即倒吸了一口涼氣。
“裏麵都是膿血,還得排幹淨才好,青竹去把我的醫藥箱拿來。”
青竹看著觸目驚心,趕緊去把一個大紫檀木箱子抱了過來。
箱子打開,裏麵分了三層,上層是一些常用的藥膏,中層則是金針,紗布和脈診,光是針就有三套。
至於最下麵,則是一排銀光閃閃,各式各樣的小刀子。
這些全都是蘇窈窕畫了圖紙,讓太醫署打造的,很是在太醫署引起了一小陣轟動,據說後來不少太醫都去打了一樣的針刀。
蘇窈窕拿了一把小刀,在那宮女腿上各劃開一個口子,另拿了罐子接引,一點一點將腿上的膿血擠出來。
一時間,一股血腥臭味撲麵而來,旁邊宮女太監們都忍不住露出嫌惡的神色,蘇窈窕卻是麵色如常。
嚴嬤嬤看著那大灘血就感覺心驚肉跳,再看看蘇窈窕的肚子,更是後悔的不得了。
“娘娘,您還懷著身孕呢,要不這件事兒讓別的太醫來做吧?奴婢這就去請王太醫過來!”
“不必,這算什麽,等王太醫過來,我一個人也解決完了。”
說完,膿血已經流得差不多了,漸漸湧現出鮮紅色的血液來,蘇窈窕幹脆利落地收到,拿起旁邊的金瘡藥敷上去,又用紗布包紮好。
這一套動作行雲流水,說不出的颯爽好看,就是嚴嬤嬤也都看傻了眼。
很快,蘇窈窕便把另一條腿上的膿血也放幹淨了。
她輕舒口氣,擦了擦額頭上的薄汗,青竹趕忙扶著人坐下。
蘇窈窕也不逞能,坐下後才慢慢給宮女診脈。
“氣邪兩傷,寒凝經脈,外冷內熱,外寒內虛……”蘇窈窕“嘶”了一聲,“還真有點棘手。”
一旁的岐黃立即緊張擔憂地盯著蘇窈窕。
蘇窈窕思忖片刻,才提筆寫了個方子:“她傷得厲害,當務之急竟不是驅寒散熱,而是要把血氣生起來。”
“這個白虎桂枝人參湯,青竹你照著方子去找王太醫拿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