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勸誡
替嫁曝光後,貴妃娘娘擺爛了 作者:風蕭蕭兮易水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窈窕心道:我可不是傻子,您老人家一會兒一個模樣,我要真直說了,沒準過幾天您又翻臉了。
於是,她索性低下頭去,做出一副不敢說的模樣。
太後瞧在眼裏,胸口又傳來了金針殘留的微微刺痛感,心中也不免軟了幾分。
其實她心裏也清楚,自己今天把宸妃突然叫過來,的確是有些遷怒和想借著宸妃拿捏皇上的原因在的。
可皇上的確被驚動來了,卻依然沒有半分留情。
想到方才皇上的無情,便是作為親生母親的太後,也覺得心間陣陣發冷。
眼見皇上對宸妃和自己的骨肉都這般無情,太後心中的遷怒反而消弭了大半。
況且今日宸妃還救了自己,太後便不禁放軟了聲音:“宸妃,你有話直說便是。”
“哀家有言在先,無論你說什麽,哀家都不會治你的罪。”
得到了這句保證,蘇窈窕才壯起了膽子。
她抿了抿唇,輕聲道:“太後娘娘,還請您莫要再生皇上的氣,皇上此舉正是為了保全楚家上下啊。”
太後眉心立即皺了起來,緊皺的紋路多了幾分戾氣和警告:“宸妃,你這話何意?”
蘇窈窕心仿佛一下子迴到了當初畢業答辯時的緊張,她小小深唿吸了一下,才繼續道:“太後娘娘,後宮不得幹政,其中內情,臣妾知道的不會比您更多。”
“可臣妾卻也明白一個道理,好端端的,皇上絕對不可能突發奇想去刁難自己的外家,也不會突然就翻外家的賬冊。”
“反倒是要是臣妾想打擊報複誰,才要從那人的親眷朋友下手,最好是把對方的錯處鬧大擺在明麵上,逼迫皇上做出裁決。”
“若是徇私枉法,那自然是留了話柄給旁人,此後滿朝文武皆有貪墨之借口,可若是秉公執法,便又會傷了身邊之人的心。”
“這一出,可謂是無比刁鑽陰險,無論如何做,都是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
她這話其實是很大不敬的,可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唯一能訓斥她的太後,卻被更重要的事轉移了注意力。
唯獨孫嬤嬤瞟了蘇窈窕一眼。
太後心中已然是百般為難,心思千迴百轉,最終她隻能喟然長歎,眼中怔怔落下淚來:“那個逆子!”
“便是他舅舅真的犯下了滔天大罪,治他一人便是了,又何苦要把全家人都流放呢!”
“他舅舅家裏還有兩個剛落地的孩子,兩個表妹花骨朵般的年紀,就這麽流放到那荒蠻之地,還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呢!”
太後捂臉哀泣,蘇窈窕忙勸慰道:“太後娘娘莫要太過傷心。”
“流放雖然艱苦,卻也不失是個遠離是非的好法子,您想,如今那暗中之人,正是因為知道您和皇上母子情深,才想著法兒從中挑撥呢!”
“傷您越深,亦是傷皇上越深啊!”
蘇窈窕這話落在太後耳中,不亞於驚天霹雷,當頭棒喝。
她哭泣的動作僵住,好半晌才怔怔看向蘇窈窕:“你……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
蘇窈窕斬釘截鐵地開口,她輕輕拿出手帕為太後拭淚,仿佛隻是對待一個親人受難的普通老人。
“太後娘娘,您想啊,您難受,皇上自然是難受的,方才您沒瞧見,皇上走的時候眼裏都閃著淚呢。”
“可他偏偏是皇上,便是有淚,也絕不能流。”
太後的一顆心瞬間澀得厲害,她下意識攥緊了蘇窈窕的手,雙眼通紅,“皇上,皇上他真的……”
蘇窈窕沉重地點了點頭。
“太後娘娘,您娘家兄弟縱使流放了,但隻要一路上有您發話,打點好,縱使吃苦也吃不了多少,反而還遠離了是非。”
“可您要是真的因為這件事和皇上離心離德,不顧及皇上的苦衷,那才是往您親生兒子心上插刀子呢!”
太後呆呆地坐在那,許久才掩麵而泣起來。
蘇窈窕見狀,也不再多言,免得過猶不及,她輕歎一聲,和旁邊的宮人使了個眼色,慢慢退下去了偏殿。
一進偏殿,蘇窈窕身子便輕輕晃了晃,旁邊的青竹低唿一聲,下意識扶著蘇窈窕:“娘娘!”
蘇窈窕搖了搖頭:“無妨,剛才跪太久了,又急著寬慰太後,有些沒緩過來勁兒,坐一會兒就好了。”
聞言,青竹和嚴嬤嬤連忙扶著人坐下。
青竹看著蘇窈窕蒼白的臉色,眼中滿是擔憂。
主仆幾人略坐了片刻,門口便走進來一人,正是孫嬤嬤。
“宸妃娘娘,太後已然安定下來,請您過去一趟呢。”
蘇窈窕連忙起身,也顧不得自己還有些頭暈,便要快步去參見太後。
她走到門口時,孫嬤嬤連忙搭了把手,二人接觸的刹那間,孫嬤嬤突然笑道:“宸妃娘娘小心些,您懷著龍種呢,可別出了岔子。”
這話來得很有些沒頭沒尾,蘇窈窕詫異地看了眼孫嬤嬤,卻見她臉上掛著諱莫如深的笑容。
瞬間,蘇窈窕突然想起了剛才的事情。
怪不得皇上會來得這麽及時,原來竟是這位孫嬤嬤通風報信的!
不過看她眼下的做派,倒不像是戰晨望安排的人。
反倒是……更像在賣自己個好?
無論如何,蘇窈窕還是很承這個情的,她微微一笑,同樣諱莫如深地點了點頭:“多謝嬤嬤提點。”
孫嬤嬤瞧見她這般模樣,便知道自己這個好沒賣錯,笑容越發真摯了。
很快,蘇窈窕便再次見到了太後。
太後顯然重新梳洗裝扮過,又恢複了往日的端莊穩重,此刻看到蘇窈窕進來,眼中便流露出些許複雜來。
反倒是屋子裏那兩個美人不見了。
“哀家今日召你來,本是想敲打你一番,沒想到,反而被你勸誡了一迴。”
太後蒼老的聲音響起,隨即自嘲一笑:“可惜我這把老骨頭,活了大半輩子還沒你一個小輩看得透徹。”
蘇窈窕連忙道:“臣妾萬萬不敢當,太後娘娘慈悲為懷,聰慧穩重,在您麵前,臣妾無疑是螢火之光罷了。”
於是,她索性低下頭去,做出一副不敢說的模樣。
太後瞧在眼裏,胸口又傳來了金針殘留的微微刺痛感,心中也不免軟了幾分。
其實她心裏也清楚,自己今天把宸妃突然叫過來,的確是有些遷怒和想借著宸妃拿捏皇上的原因在的。
可皇上的確被驚動來了,卻依然沒有半分留情。
想到方才皇上的無情,便是作為親生母親的太後,也覺得心間陣陣發冷。
眼見皇上對宸妃和自己的骨肉都這般無情,太後心中的遷怒反而消弭了大半。
況且今日宸妃還救了自己,太後便不禁放軟了聲音:“宸妃,你有話直說便是。”
“哀家有言在先,無論你說什麽,哀家都不會治你的罪。”
得到了這句保證,蘇窈窕才壯起了膽子。
她抿了抿唇,輕聲道:“太後娘娘,還請您莫要再生皇上的氣,皇上此舉正是為了保全楚家上下啊。”
太後眉心立即皺了起來,緊皺的紋路多了幾分戾氣和警告:“宸妃,你這話何意?”
蘇窈窕心仿佛一下子迴到了當初畢業答辯時的緊張,她小小深唿吸了一下,才繼續道:“太後娘娘,後宮不得幹政,其中內情,臣妾知道的不會比您更多。”
“可臣妾卻也明白一個道理,好端端的,皇上絕對不可能突發奇想去刁難自己的外家,也不會突然就翻外家的賬冊。”
“反倒是要是臣妾想打擊報複誰,才要從那人的親眷朋友下手,最好是把對方的錯處鬧大擺在明麵上,逼迫皇上做出裁決。”
“若是徇私枉法,那自然是留了話柄給旁人,此後滿朝文武皆有貪墨之借口,可若是秉公執法,便又會傷了身邊之人的心。”
“這一出,可謂是無比刁鑽陰險,無論如何做,都是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
她這話其實是很大不敬的,可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唯一能訓斥她的太後,卻被更重要的事轉移了注意力。
唯獨孫嬤嬤瞟了蘇窈窕一眼。
太後心中已然是百般為難,心思千迴百轉,最終她隻能喟然長歎,眼中怔怔落下淚來:“那個逆子!”
“便是他舅舅真的犯下了滔天大罪,治他一人便是了,又何苦要把全家人都流放呢!”
“他舅舅家裏還有兩個剛落地的孩子,兩個表妹花骨朵般的年紀,就這麽流放到那荒蠻之地,還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呢!”
太後捂臉哀泣,蘇窈窕忙勸慰道:“太後娘娘莫要太過傷心。”
“流放雖然艱苦,卻也不失是個遠離是非的好法子,您想,如今那暗中之人,正是因為知道您和皇上母子情深,才想著法兒從中挑撥呢!”
“傷您越深,亦是傷皇上越深啊!”
蘇窈窕這話落在太後耳中,不亞於驚天霹雷,當頭棒喝。
她哭泣的動作僵住,好半晌才怔怔看向蘇窈窕:“你……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
蘇窈窕斬釘截鐵地開口,她輕輕拿出手帕為太後拭淚,仿佛隻是對待一個親人受難的普通老人。
“太後娘娘,您想啊,您難受,皇上自然是難受的,方才您沒瞧見,皇上走的時候眼裏都閃著淚呢。”
“可他偏偏是皇上,便是有淚,也絕不能流。”
太後的一顆心瞬間澀得厲害,她下意識攥緊了蘇窈窕的手,雙眼通紅,“皇上,皇上他真的……”
蘇窈窕沉重地點了點頭。
“太後娘娘,您娘家兄弟縱使流放了,但隻要一路上有您發話,打點好,縱使吃苦也吃不了多少,反而還遠離了是非。”
“可您要是真的因為這件事和皇上離心離德,不顧及皇上的苦衷,那才是往您親生兒子心上插刀子呢!”
太後呆呆地坐在那,許久才掩麵而泣起來。
蘇窈窕見狀,也不再多言,免得過猶不及,她輕歎一聲,和旁邊的宮人使了個眼色,慢慢退下去了偏殿。
一進偏殿,蘇窈窕身子便輕輕晃了晃,旁邊的青竹低唿一聲,下意識扶著蘇窈窕:“娘娘!”
蘇窈窕搖了搖頭:“無妨,剛才跪太久了,又急著寬慰太後,有些沒緩過來勁兒,坐一會兒就好了。”
聞言,青竹和嚴嬤嬤連忙扶著人坐下。
青竹看著蘇窈窕蒼白的臉色,眼中滿是擔憂。
主仆幾人略坐了片刻,門口便走進來一人,正是孫嬤嬤。
“宸妃娘娘,太後已然安定下來,請您過去一趟呢。”
蘇窈窕連忙起身,也顧不得自己還有些頭暈,便要快步去參見太後。
她走到門口時,孫嬤嬤連忙搭了把手,二人接觸的刹那間,孫嬤嬤突然笑道:“宸妃娘娘小心些,您懷著龍種呢,可別出了岔子。”
這話來得很有些沒頭沒尾,蘇窈窕詫異地看了眼孫嬤嬤,卻見她臉上掛著諱莫如深的笑容。
瞬間,蘇窈窕突然想起了剛才的事情。
怪不得皇上會來得這麽及時,原來竟是這位孫嬤嬤通風報信的!
不過看她眼下的做派,倒不像是戰晨望安排的人。
反倒是……更像在賣自己個好?
無論如何,蘇窈窕還是很承這個情的,她微微一笑,同樣諱莫如深地點了點頭:“多謝嬤嬤提點。”
孫嬤嬤瞧見她這般模樣,便知道自己這個好沒賣錯,笑容越發真摯了。
很快,蘇窈窕便再次見到了太後。
太後顯然重新梳洗裝扮過,又恢複了往日的端莊穩重,此刻看到蘇窈窕進來,眼中便流露出些許複雜來。
反倒是屋子裏那兩個美人不見了。
“哀家今日召你來,本是想敲打你一番,沒想到,反而被你勸誡了一迴。”
太後蒼老的聲音響起,隨即自嘲一笑:“可惜我這把老骨頭,活了大半輩子還沒你一個小輩看得透徹。”
蘇窈窕連忙道:“臣妾萬萬不敢當,太後娘娘慈悲為懷,聰慧穩重,在您麵前,臣妾無疑是螢火之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