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候的瓦子勾欄,正是一天內最為繁忙的營業時間段。


    相比較姚名成前日清晨來此見到的場景,如今呈現在二人麵前的人山人海景象,才是它本該有的模樣。


    李易清剛入瓦子,便徹底看花了眼,晃住了神。


    “風雲太平日,正驊騮欲騁,魚龍將化。沈吟一和,怎離雙親膝下?盡心……”


    不遠處戲台上傳來的戲腔聲調吸引二人注意,姚名成目露驚奇望去。


    “功名富貴,付之大也……”


    果然是唱的《琵琶記》這出戲,哪家戲班子這麽有品味有本事,竟然會唱這出戲。


    “這唱的什麽戲,很好看嗎?”李易清注意到他眼神中流露出來的驚喜意味,不免有些不解問道。


    “唱的《琵琶記》當然好看了,這戲講的是一個叫作蔡伯喈的書生跟他娘子間的故事,表達的東西很複雜很有內涵,你可以看這個。”


    姚名成向李易清大力推薦道,認為她來此瓦市勾欄走一遭,不看出好戲太可惜了。


    “進去看看吧,這戲講的是什麽?”


    李易清看他這麽高興的樣子,也不好掃了他的興。


    “你先看,等看不懂的我再給你講。”姚名成充當忠實戲迷角色,走至圍欄處喚來小廝。


    “誒客官……您二位稍等,等我把這兒的錢給收了。”


    說來有趣,距離姚名成最近的那名小廝仍是前日清晨接待他的那位。


    考慮到李易清女子身份,外加懷裏有錢,姚名成今日難得奢侈一次,決定要買兩張高級戲票。


    “給我來兩張《琵琶記》這座勾欄的票,要戲棚子裏的座位。”姚名成從懷中掏出銀錠給他看。


    “好嘞!戲棚子票兩張!二位客官這邊請。”


    小廝聞言頓時眉開眼笑,扭頭朝後麵高聲喊道。


    很快便有專門小廝拿著杆秤跑來。


    “客官,您這銀子……成色極高的官銀,重五兩三錢,找您四兩九錢銀子……客官您稍等,等小的稱好銀子。”


    負責接待二人的小廝將銀子塞入自己懷中,轉而開始稱量該找給姚名成的銀子。


    “客官您拿好,總共四兩九錢的官銀。”


    姚名成同李易清二人跟在他身後,繞過細長圍欄,直通往戲台前最中央的棚子位置。


    “二位客官坐這,請問您二位需要幹果零食和茶水嗎?每人隻需一錢銀子。”


    將兩人帶至戲棚內木質躺椅上,小廝指著旁邊桌子上擺放的東西問道。


    “要,茶水沒涼吧。”姚名成扭頭看了眼李易清動作,見其點頭方才應允。


    “誒!客官放心,熱的,茶水不夠您說,我給您添。”小廝連連點頭哈腰,恨不得現在就飛奔出去找同伴慶祝。


    無比悠閑地躺靠在躺椅上,姚名成隨意伸手抓了把堅果果仁塞進嘴裏,嚼的嘎嘣作響。


    “正是夫妻和順。父母康寧。《詩》中有雲: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今喜雙親既壽而康,對此春光,就花下酌……”


    恰逢台上生角蔡伯喈唱罷,蔡家二老登台亮相。


    “他們這戲講的是什麽內容,不能提前告訴我嗎?我光這樣看著感覺好無聊。”


    看了好一會兒戲曲內容,李易清對這台上演出的母慈子孝情節表現得有些反感,不願繼續看這種老套戲。


    “好吧,這段確實挺無聊,精彩的地方在後麵。”姚名成環顧四周左右,待到確定附近沒人注意到他們這邊動靜以後。


    他才將躺椅移近李易清那邊,開始小聲為她講解戲文內容。


    “琵琶記故事講的是一個叫蔡伯喈的書生考中狀元後,被強留在京城中迎娶當朝宰相女兒。


    此乃皇帝所下聖旨,蔡伯喈幾度推辭無果,最終隻得留在京城中。


    後來他在家鄉的父母和妻子遭遇旱災,中間因為種種原因,蔡伯喈始終無法與他們取得聯係。


    等他父母都死了以後,他的妻子靠著一路彈唱琵琶乞討走到京城,與他相認。最後丞相了解事情原委,放他迴去與妻子團聚。”


    “那這故事……到底好在哪,那書生一開始怎麽不表明他已有婚配的事情……說到底不還是貪戀權勢富貴。”


    李易清對此人物持不屑態度,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故事中最大的漏洞。


    然而姚名成卻是持截然相反態度。


    “大概是皇帝未曾想過他已有婚配,故而直接下旨賜婚他和丞相之女。這種情況下,倘若他表明家中妻子存在,無法遵旨,置當朝天子顏麵於何地?


    又或是,他表明家中妻子存在,皇帝讓他娶丞相女為正妻,改發妻為妾……也不成,這樣一來他就徹底成了背信棄義之徒。”


    “嗯……”李易清皺著眉毛點了點頭,覺得他說的有些道理。


    “那便怪前朝皇帝昏庸無能,下達聖旨前如此草率,都不搞清楚事情狀況。”


    “或許吧,千人看戲,千般看法,隻要能從戲中看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好。”姚名成口中發出感慨道。


    他隻歎這蔡伯喈自始至終都未被權勢富貴遮了眼,仍記家中父母娘子。


    即便他在麵對這股權勢之時表現的有些懦弱,不敢強力抗爭到底,依舊是瑕不掩瑜。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話說,姚名成到現在總共看了那麽多部戲曲,他發現這些戲文內容中經常會有書生高中狀元情節的發生。


    或是父母為兒子積德行善,使其有機會高中狀元,或是書生高中狀元以後,與自己心愛之人幸福終生,亦或是像這蔡伯喈一樣……


    這種狀元戲的存在,到底有何意義呢?


    姚名成實在不理解其中意義何在,戲文裏的主角動輒高中狀元,金榜題名,到現在出來的“狀元”人物。


    縱使沒有一百,也差不多到八十之數了。


    他們整個大宋朝建立至今,才出過多少個狀元?他們就敢這麽創作狀元戲文。


    姚名成那被李易清帶偏了的思緒,莫名其妙轉至此處,不禁使他眉頭緊鎖,嘴唇發幹。


    陣陣倒吸涼氣所發輕微“嘶”聲傳出。


    不解,不理解,實在是不能讓他理解啊!這樣做難道不會誤導那些普通的看戲聽眾嗎?


    “怎麽了?這戲演的有什麽問題嗎?我看你一直在旁邊皺眉頭。”


    李易清這時注意到他臉上異樣問道。


    “沒事,我隻是想到了一些其他的東西。”姚名成果斷搖頭搪塞。


    對準整個狀元戲曲類發出質疑,他目前還沒做好被那些戲迷口水淹死的準備。


    哎,也怪自己,沒事想這麽多幹什麽,看戲聽戲不就行。


    想到這,姚名成無奈搖頭歎氣。


    伸手抓起第二把幹果零食,伴著溫熱茶水飲下……舒服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凡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弘並收藏凡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