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縣境內本無佛寺,聽說縣誌記載上曾經有人試圖修建過寺廟,後來因為種種原因……


    嶽縣內佛寺始終未能真正建造起來。


    其實不然,世代生活在嶽縣裏的老人們都清楚,導致這一切的真正原因在於……嶽縣西郊那座將軍廟。


    說到將軍廟,像姚名成這種小輩們自然隻聽說過廟的表麵名頭,全然不知背後內涵。


    畢竟廟內將軍無名,隻介紹了這位將軍大致生活在宋朝初年,具體功績更是不詳,以至於若非今日佛教法會在這廟前舉辦。


    姚名成他們接下來好幾年裏都無緣來此西郊遊玩。


    “怎麽這麽多人啊!我們擠的進去嗎?”


    望向前方將軍廟處人山人海,郭汝情不自禁抱怨出聲。


    “試試吧,實在擠不進去就在這外麵集市上買點吃的玩的,逛逛也行。”


    姚名成放下手中木偶,心情很是不錯。


    法會什麽的無所謂,重要的是許多人聚在一起熱鬧,各種有趣攤位都能擺起來。


    光他沿路走來瞧見的,就有糖人攤,木偶攤,蜜餞攤……


    “你們看法會,我先去賣點東西。”


    吳東四處張望著,心想這裏挺不錯,擺攤賣詩詞應該能賣出去。


    “東哥你不先跟我們去看看法會嗎?”


    “不了,你們去看吧,等我賣完東西再去看法會。”吳東果斷搖頭拒絕郭汝好意。


    “那……東哥,待會兒我要請你吃灌湯包子和餛飩的時候,我們去哪找你啊。”


    吳東內心感動之餘,還是搖了搖頭。


    “沒事,我待會兒去前麵找找你們,找不到的話下次再請也行。”


    郭汝表麵看起來仍舊有些猶豫,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方便詢問吳東的擺攤地點。


    “你在哪擺攤?我們等會兒過來找你。”


    關鍵時刻,還得看姚名成這根木頭,哪來那麽多不好意思問的,擺攤賣東西又不丟人。


    “呃……我要先去問問這的管理人,看具體哪個地方收多少錢,我現在也不知道最後在哪裏擺攤。”


    “我們陪你一起去問,走吧。”


    姚名成順勢說出他們下一步應該幹的事情,搞得兩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郭汝是沒料到,姚名成會不顧自身體麵以及吳東心理,直接說出陪他一起去詢問擺攤事宜的話。


    吳東是沒料到,眼前少年能如此開明。


    “好……好,我們陪東哥你一起去問問,這樣就知道東哥你在哪擺攤了,到時候我們玩完了直接來找你。”


    郭汝率先開口表示同意,吳東也隻得無奈同意。


    三人剛一找到負責管理這處臨時集市的監官所在地,姚名成就立即縮頭後撤,唯恐被前麵幾位中年男子瞧見。


    “誒,名成,那不你爹嗎?”


    郭汝看到前方青布傘下坐著躲太陽的幾位縣衙監官,同樣從中發現一位熟悉身影。


    “對對對,我先躲遠點,你們兩個問。”


    姚名成連連點頭,趕緊低頭轉身跑到人群後方,揮手示意他們自己就在這等。


    “怎麽了,他爹在監官裏麵,他躲什麽。”


    吳東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眼中充滿疑惑問郭汝。


    郭汝搖了搖頭,“他爹不讓他來看法會,他瞞著他爹偷偷來的。”


    “可你們不是都戴了帷帽嗎?”


    兩人對視間,突然都覺得有些好笑,遠在幾丈開外的姚名成同樣意識到這點。


    不過他就待在這邊攤位上其實也挺好的,這邊不僅有他喜歡吃的糖炒栗子,而且還能確保他不被姚軍老察覺到異常。


    待二人找監官談好租賃攤位費,迴來找姚名成時。


    姚名成正剝著炒板栗,往自己嘴裏扔。


    “誒……你們好了……攤位在哪擺……嗯,這板栗真香……你們也來點。”


    即便說話含糊不清,姚名成堅持要拿袋子往兩人手裏倒點板栗,請他們一起吃。


    接住這堆仍然有些許燙手的板栗,郭汝剝了一個板栗仁放進嘴裏,止不住點頭讚許:“確實香,甜。”


    吳東見此情景,嘴角處不自覺展現出溫暖笑容。


    “確實很好吃,香,甜。”


    午後炙熱陽光照耀在三人頭頂,不知不覺間構造出此幅少年書生意氣圖。


    “監官給我分的擺攤地點就在這板栗攤旁空位,你們在前麵看熱鬧看的差不多了,可以迴來找我。”


    “好,那我們先走了。”姚名成點點頭,跟在郭汝身後離去。


    兩人渾然不覺彼此之間關係拉近。


    “怎麽樣,有沒有跟東哥找迴當初熟悉感覺,我記得那時候你可最喜歡跟在他屁股後麵玩,為這事沒少挨你爹娘打。”


    郭汝在路上調侃姚名成,說的他怪尷尬的。


    “我真不記得了,怎麽還挨他們打。”


    “當時是東哥帶著你說要去外麵探險,結果摔到頭,迴來差點被你爹娘打死,給我和東哥他們幾個都快嚇死了。”


    姚名成覺得有些好笑,“看來我當時是真的年紀很小,現在竟然完全不記得這事。”


    兩人擠進將軍廟前人堆裏,想要在其中擠出一條新道。


    可惜他們最終沒有成功,周圍人並未因他們頭戴帷帽的特殊樣子,而有絲毫退讓。


    姚名成踮起腳尖,仰頭張望人群首端正在舉辦法會的眾多黃袍僧人。


    他們大多端坐在蒲團上誦經祈福。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求佛菩薩保佑我們家孫子孫女身體健康,無病無災……”


    “阿彌陀佛……求佛祖保佑我兒子今年解試能夠中舉……如若成功,他日我必帶全家老小前來還願。”


    耳邊同時有許多信眾祈福聲存在,徹底斷絕了姚名成聽清前方法會祈福內容的心思。


    “這麽擠,我們要不迴去,沒看頭。”


    姚名成掀開自己和郭汝二人帷帽黑紗,湊到他耳邊道。


    “好吧,我也沒想到人這麽多,完全就看不見,聽不清那些僧人在幹些什麽。”


    郭汝深以為然點頭,陪姚名成擠出人群。


    “啊!耳邊總算清淨了,這什麽佛教化緣法會,辦的我完全看不清他們在幹什麽。”


    終於逃離了吵鬧地的姚名成忍不住發出舒適感慨,不斷咂舌搖頭。


    “這個佛教人他們信的佛菩薩,也是天上神仙的一種嗎?”


    “應該是吧,我聽我爹說,在我們大宋那些繁華地方,佛道兩教極為盛行,都信它們。”


    “這個我早就猜到了,我爹還說這兩個教派裏有真仙人在呢!鬼知道是真是假,我反正不信這些鬼東西。”


    姚名成聳了聳肩,滿臉無所謂道。


    “或許吧,我們現在畢竟還是儒家學子,我感覺你爹說的挺有道理,我們應該離這佛道兩教人遠點,免得受他們蠱惑。”


    “哪有這麽容易就受到蠱惑的,我們隻不過來湊湊熱鬧,為的是個新鮮,有何問題?”


    提及異端思想侵蝕話題,姚名成態度明顯不屑。


    在他看來,信仰天上神仙這東西,始終是信則有,不信則無。


    總之一切全憑個人喜好決定。


    他目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學好儒學,科舉做官,未來達成人生理想即可。


    其他什麽禦劍仙人,天上佛菩薩,統統跟他沒關係,隻要別耽誤他湊熱鬧看就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凡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弘並收藏凡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