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心生歡喜
姑奶奶喜樂的幸福生活 作者:原創曉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鄰居們都知道宋家的姑奶奶要弄個小食車兒賣大餅夾一切,沒有一個人看好的。現在的孩子都吃不了苦,就宋喜樂姑奶奶那一款的,根本不是幹這活兒的料兒。
周偉紅別看在家給閨女一頓數落,在外麵腔調兒就變了:“她三十多歲的人了,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吧。怎麽都是一輩子,按照自己的心意或者說,將來不後悔。我不讓她幹,萬一人家幹的發財了呢,我可擔不起這責任。就算孩子幹賠了,那她最起碼也實踐了,自己也有收獲,作為家長,隻要孩子遵紀守法,不損人利己,不違反道德,我們能支持就支持,沒能力支持也不唱反調。”
又不是找爸媽要房子要地的,孩子遇到難處想自己幹點嘛,過上好日子,也不是什麽壞事兒。還是那句話,當年父母也是這麽過來的,怎麽就轉過頭看不起孩子了呢?
“你們家喜樂從小就不愛幹活兒,這迴我瞅著又是胡鬧呢!不過啊,該捧場還是捧場,咱們老街坊以及老街坊的家屬,全都去捧場,誰也不能不完成任務。”
周偉紅笑著說:“當初我開幹洗店和小超市的時候,就是大夥兒一起捧場,還別說,漸漸地人氣兒就上來了,才有了以後賺錢的日子。賺了錢之後,在房子漲價前又買下了隔壁一間,兩套打通雖然還是不大,但實實在在改善了居住條件。再後來我們又給兒子娶媳婦,支持他們在北京買房置地的,這日子不就是從最開始的不確定,然後越過越好了嗎?再等後來退休了,身體又如年輕時扛造了,那時電商平台也多了,生意不好做,影響到了心情。正好一對大孫子出生了,幹脆關門帶孩子。迴響上班啊,做小買賣兒啊過程雖然辛苦,可也有不少樂子,迴頭看過去,有付出就有收獲,總得來說心裏還挺自豪的。”
鄰居說:“咱們那時雖然下崗,可畢竟在廠子裏幹了一輩子,好多人當時都是有了三四十年的工齡,總有個盼頭熬到退休,可現在孩子們從一畢業就得自己找工作,一個單位能幹五年都算是長的,幹三年都不算短的,兩年一換工作也是常態,一年就找下家的多去了。等到他們有了三四十年工齡也不容易,而且以後也不知道有沒有勞保,想起孩子們來,我這心裏就一抽一抽的不踏實。”
“所以現在孩子想幹嘛積極支持一下,遇到困難就幫一把,以後想起來心裏也不那麽難受。畢竟當父母的也就這點兒力量了,咱也沒給孩子留下億萬家產,孩子是個普通人不很正常嗎?父母留著這點兒勁兒都不出幹什麽去?賣房環遊世界去?我們不感興趣。”
宋喜樂風風火火,說幹就幹,帶玻璃罩子的小推車水靈靈地出現在了五大道街道辦指定的售賣路段兒上。要怎麽做大餅卷一切,做得好吃,價格還親民,宋喜樂和親爹進行了深入的切磋,親媽在旁邊也能給出非常有建設性的建議。兩個侄子和閨女都是試吃員,宋喜樂和全家一起都吃撐了肚子,就請街坊四鄰一起給提意見。
都說吃在天津,知道是嘛意思嗎?
除了天津美食應有盡有外,就是天津人對吃特別講究,食物端上來,從色香味就能觀察出火候兒來,嚐一口就知道各種佐料的多少。周圍住的都是老天津,那在吃上提意見一個個都是專家。半大的小夥子最是吃不夠的時候,建國跟兩個孫子說,這幾天你們給同學們多帶幾套,讓孩子們也嚐嚐。自家做的,十幾套也沒太多成本,賺錢固然重要,心情好更重要。
經過幾輪測試,最後他們選擇了以下幾種,大餅卷炒雞蛋+油條+鹹菜+麵醬:這是天津人早餐的常見搭配,吃起來非常香。還有大餅卷醬牛肉+土豆絲+蔥絲+甜麵醬:醬牛肉的鹹香有嚼勁,配上清爽的土豆絲和蔥絲,用甜麵醬提味,口感和味道層次都很豐富。還有大餅卷熏雞蛋+豆皮+黃瓜絲+蒜蓉辣醬。大餅卷炸藕夾+茄夾+魚豆腐+孜然粉。大餅卷雞柳+生菜+沙拉醬。另外火腿腸兒、雞排、牛排、鵪鶉蛋、蟹肉棒.....散裝大軍隨時候命。
在家演練的時候,宋喜樂還挺興奮的,愛吃什麽就愛做什麽,這都是在轍兒的,一邊鼓搗,一邊吃兒,心裏美滋滋。李晨萱一大早看小姑子和公爹在一處忙活,她忍不住問:“喜樂,你就不覺得丟人嗎?要讓我站外麵賣這個,我自己先臊死了。”
宋喜樂說:“丟人沒覺得,就怕擺出去沒人買倒是真的。我又沒偷,又沒搶,憑勞動找出路丟什麽人了?”
經過幾輪改良,老宋家一家子研究出來的宋家品牌,老宋大餅卷一切正式推出了。為了紀念這個日子,宋建國還提議出了一頓火鍋,惹得快王桂蘭暗地裏又翻了幾個白眼兒。
以後每天早上,張冀先去擺攤兒,然後姥爺送完孩子過去。宋喜樂去的時候姥爺也不走,被閨女哄迴家歇著才肯離開。仗著離著家門口不遠,家裏四個老人都能過去轉轉,互相替換著吃早點吃午飯。老人們午休的時候,宋喜樂也迴家休息了。等到傍晚的時候再出攤兒。等兩個侄子放了學,路過的時候也去幫忙吆喝,主要是還帶著同學去捧場,孩子們來了,那就熱鬧了。老百姓做小買賣兒這事兒,幹的就是個人氣兒。現在的小孩子都不缺一口吃東西的錢,結伴兒而來,“聲勢浩大”,引得路過的人也跟著排隊。
覺得丟人?完全不存在的!
過了一段時間,李晨萱下班也專門過來瞅瞅,一開始她騎著共享單車不往跟前湊合,可發現宋喜樂風風火火地在攤位前忙活,好多人排隊掃碼兒付款,她遙遙張望,內心也有些蠢蠢欲動。
幹這兒,真能賺錢?
還是有點丟人!
有了這幫同學來攤位兒前,還有老鄰居們過來捧場,生意倒是像模像樣的,至少比想象的要好一些。周偉紅心裏跟明鏡兒似的。隻要動腦子、肯吃苦,總能賺到一碗飯錢,隻是自己吃過這樣的苦,總不希望孩子吃,同時更希望孩子有出息,能過上更好的生活。看到這樣的場景,心裏也是五味雜陳。
王桂蘭一開始不理解宋喜樂擺攤兒這個事兒,可後來發現買的人竟然不算少,雖然賺得不多,都是幾個辛苦錢,但是這不是剛開始嗎,總比沒有這筆進項,天天在家裏兩飽一倒強。她倒是真心歡樂起來了。主要是吧,她發現兒媳婦幹的這個活兒,自己也能幫把手。早上,她送完孫女上幼兒園,就能過來替兒子,沒多久親家公就來了,然後是兒媳婦,後麵親家母也來了,很多時候李晨萱的父母也來幫忙,等於這個小食攤兒,一大家子人跟著幹,好像也沒想象的那麽辛苦。
宋喜樂和婆婆的想法是一樣的,她從心裏麵覺得這些老人們,哪裏是別人口中的負擔?最起碼在這件事兒上,就算是負擔,那也是甜蜜的負擔啊。五個老人輪流幫著盯攤兒,還有老公和侄子幫著幹力氣活兒。張溪語小朋友穿著公主裙給媽媽站台,吸引了不少幼兒園孩子媽媽的目光。這可是實實在在的cosy,生活版的樂高大玩具。
這天很晚的時候,大家都迴家了,張冀今天要加班,宋子祥留下來幫小姑收攤兒。路燈下,少年認真地問她,自己組織來的同學對她生意有幫助嗎?
宋喜樂想都沒想,脫口而出:“那當然太有幫助了!要沒有你的這些同學們,這小攤兒根本撐不起來。你看周圍競爭多激烈呀。就算是你姥爺的手藝一流,可別的攤位兒可都是幹了好久的,熟能生巧懂吧?人家有自己的固定客戶,別人想搶生意挺難的,多虧了你呢!”
宋子祥立刻激動了起來,宋喜樂看到半大小夥子的肩膀都微微顫抖了。她想了想問:“宋子祥同學,你是怎麽做到讓同學都來捧場的?”
宋子祥臉上又出現了久違的自信:“我學習好,在班裏經常幫他們講題。而且學校就是以成績論,學習好的就有威信,就有號召力,我最近兩次考試都是年級前十五,班級第五,自然有影響力。”
“以前就想著等我老了的時候,我侄子能拎著點心上樓看看我。”宋喜樂嘴角都咧到耳朵根子了,“沒想到我這還青春年少、貌美如花呢,這就得了大侄子的濟了。”
宋子祥再怎麽少年老成,這時候笑得也跟個小孩子似的。在宋喜樂眼裏,就算他180了也是當年追著姑姑要抱抱的小豆丁,還是被小姑捉弄,被蒙上花頭巾在地板上轉圈圈的小屁孩。以前她是家裏家最小的,大侄子降生了,她成為了長輩。因為很長時間全家都拿她當小孩兒,所以她一直特別珍惜在侄子麵前長輩的身份。
過去父母條件不太好的時候,宋喜樂的小姑滿足了她青春期一切的虛榮心,日子比班上大部分同齡女孩過得都滋潤。等到宋喜樂自己當姑姑的時候,她很好的把這個習慣傳承了下來,發了工資看到什麽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衣服就想著給孩子們買。隻是她還沒有來得及報答自己姑姑什麽恩情,侄子先一步迴報她了。
宋子祥跟弟弟不一樣,他隻是有時候比較“憤青”,想不明白的事情,別人很難講通,但是絕不吹牛。他從小在學習上就很有天賦,在初中打比賽的時候很多高中理科的知識都學過了。再加上自己自學惡補,複課後很快就追了上來。現在唯一有些落下的僅僅是語文和小四科,大部分都是背誦的東西。他的數理化單科成績都是班級第一,年級前幾。現在不能輕視任何人和事,但是放在初中的時候,考到這個學校和這裏的同學競爭,確實是降維打擊。
宋喜樂看著高個子但是身形單薄的少年,她忽然就想起了小時候,哥哥站在路燈下教育她不許欺負鄰居小朋友的情形。
像,簡直是一模一樣!
李晨萱也來感謝宋喜樂了。別管小姑子迴娘家過年橫吃橫打,還是她任性生二胎,或者是擺小食攤兒“丟人顯眼”,至少她大兒子從中獲益了,重新走進了校園,當媽的真想磕頭感謝天恩了。
宋喜樂對嫂子說:“越是聰明的孩子,越不能用高壓政策,否則反彈越厲害。就拿我來說吧,我沒有哥嫂和大侄子學習好,可父母也沒有用唯分數論嚴管我。所以你看我現在過得不好,可我在心裏也從沒把自己逼上過絕路,我都窮成這樣了,我依然相信自己靠努力有一天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算過不上,也不覺得日子真的過不下去了。”
見嫂子沒說話,宋喜樂撓撓頭,知道自己這慘狀也沒有說服力。李晨萱說:“我覺得讓孩子們參與到家庭勞動中來也挺好的。光學習一件事兒,不認識五穀雜糧,不知道人間疾苦,學好了隻是為了比別人強,學差了,也不知道差有什麽不好,隻是覺得丟人,學來學去都變成了空心的棍子,一掰就折了。”
宋喜樂說:“那倒是真的,我這一個牛排,不算人工,就算成本才賺多少錢?以前帶他們去吃牛排,一份不夠,你家老二自己得吃三份,從來不問多少錢。現在也知道姑姑站一天賺這麽點錢有多不容易了。至少知道這日子是怎麽過的了。”
迴到家,宋喜樂跟老媽念叨這件事兒。周偉紅說:“你還說你侄子,你就說說你自己吧。天天迷瞪馬虎的,要不是你哥嫂結婚掏空了家底,沒條件慣著你了,你不也還在家父母月了嗎?我那時都擔心,你在家天天睡大覺不去上班可怎麽辦!”
宋喜樂急了:“在你們心裏,我就是這樣的人?”
宋建國說:“你媽的意思是,我們想讓閨女成為這樣的人,可是沒有能力,心裏頭想起來不好受。讓孩子受苦了!”
宋喜樂這些日子起早貪黑沒覺得什麽,熱油濺到臉上、手上眼裏都沒覺得什麽,在外麵大風小嚎站一天也沒覺得什麽,臉上被曬黑了一個色號沒覺得什麽,可聽到老爸這句話,眼睛裏瞬間出汗了。她嘴上不承認,可實際上明明就是給爸媽丟人了,給老宋家拖後腿了,一個才三十多歲重金上了四年私立大學的閨女現在去街頭賣大餅卷雞蛋了,那和當初不上學的有什麽區別?
不對,還是有區別的,不用花那麽多的學費,早早就能掌握出攤兒技能。
宋建國對著閨女歎了口氣:“爸媽說得都是實話,別說你了,就是你哥,我們也沒想孩子必須得怎麽怎麽樣,人生在世不過短短幾十年,怎麽都是一輩子。有吃有喝、高高興興的比什麽都重要。你哥嫂那年帶我們去旅遊,佛祖麵前寫著四個大字,心生歡喜。我當時就有種頓悟的感覺。佛祖說的心生歡喜,就是從日常的日子裏時刻尋找出快樂來,這是生活的最高境界。無論你的前路出現了什麽障礙,無論眼下遇到什麽困境,都能心生歡喜,你就跟佛祖同頻了。”
宋喜樂說:“那不成傻子了嗎?”
宋建國說:“傻不傻的,不是在於你知道多少,懂得多少,而是要你別擠兌自己,永遠別輕視自己,永遠別厭惡生活。”
一旁的宋子祥正在寫作文,他大聲的看著手裏的字念出來:“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當你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依舊熱愛生活。”
所有大人都順著聲音看向了趴在餐桌上寫作業的半大孩子,頓時都覺得充滿了希望!
周偉紅別看在家給閨女一頓數落,在外麵腔調兒就變了:“她三十多歲的人了,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吧。怎麽都是一輩子,按照自己的心意或者說,將來不後悔。我不讓她幹,萬一人家幹的發財了呢,我可擔不起這責任。就算孩子幹賠了,那她最起碼也實踐了,自己也有收獲,作為家長,隻要孩子遵紀守法,不損人利己,不違反道德,我們能支持就支持,沒能力支持也不唱反調。”
又不是找爸媽要房子要地的,孩子遇到難處想自己幹點嘛,過上好日子,也不是什麽壞事兒。還是那句話,當年父母也是這麽過來的,怎麽就轉過頭看不起孩子了呢?
“你們家喜樂從小就不愛幹活兒,這迴我瞅著又是胡鬧呢!不過啊,該捧場還是捧場,咱們老街坊以及老街坊的家屬,全都去捧場,誰也不能不完成任務。”
周偉紅笑著說:“當初我開幹洗店和小超市的時候,就是大夥兒一起捧場,還別說,漸漸地人氣兒就上來了,才有了以後賺錢的日子。賺了錢之後,在房子漲價前又買下了隔壁一間,兩套打通雖然還是不大,但實實在在改善了居住條件。再後來我們又給兒子娶媳婦,支持他們在北京買房置地的,這日子不就是從最開始的不確定,然後越過越好了嗎?再等後來退休了,身體又如年輕時扛造了,那時電商平台也多了,生意不好做,影響到了心情。正好一對大孫子出生了,幹脆關門帶孩子。迴響上班啊,做小買賣兒啊過程雖然辛苦,可也有不少樂子,迴頭看過去,有付出就有收獲,總得來說心裏還挺自豪的。”
鄰居說:“咱們那時雖然下崗,可畢竟在廠子裏幹了一輩子,好多人當時都是有了三四十年的工齡,總有個盼頭熬到退休,可現在孩子們從一畢業就得自己找工作,一個單位能幹五年都算是長的,幹三年都不算短的,兩年一換工作也是常態,一年就找下家的多去了。等到他們有了三四十年工齡也不容易,而且以後也不知道有沒有勞保,想起孩子們來,我這心裏就一抽一抽的不踏實。”
“所以現在孩子想幹嘛積極支持一下,遇到困難就幫一把,以後想起來心裏也不那麽難受。畢竟當父母的也就這點兒力量了,咱也沒給孩子留下億萬家產,孩子是個普通人不很正常嗎?父母留著這點兒勁兒都不出幹什麽去?賣房環遊世界去?我們不感興趣。”
宋喜樂風風火火,說幹就幹,帶玻璃罩子的小推車水靈靈地出現在了五大道街道辦指定的售賣路段兒上。要怎麽做大餅卷一切,做得好吃,價格還親民,宋喜樂和親爹進行了深入的切磋,親媽在旁邊也能給出非常有建設性的建議。兩個侄子和閨女都是試吃員,宋喜樂和全家一起都吃撐了肚子,就請街坊四鄰一起給提意見。
都說吃在天津,知道是嘛意思嗎?
除了天津美食應有盡有外,就是天津人對吃特別講究,食物端上來,從色香味就能觀察出火候兒來,嚐一口就知道各種佐料的多少。周圍住的都是老天津,那在吃上提意見一個個都是專家。半大的小夥子最是吃不夠的時候,建國跟兩個孫子說,這幾天你們給同學們多帶幾套,讓孩子們也嚐嚐。自家做的,十幾套也沒太多成本,賺錢固然重要,心情好更重要。
經過幾輪測試,最後他們選擇了以下幾種,大餅卷炒雞蛋+油條+鹹菜+麵醬:這是天津人早餐的常見搭配,吃起來非常香。還有大餅卷醬牛肉+土豆絲+蔥絲+甜麵醬:醬牛肉的鹹香有嚼勁,配上清爽的土豆絲和蔥絲,用甜麵醬提味,口感和味道層次都很豐富。還有大餅卷熏雞蛋+豆皮+黃瓜絲+蒜蓉辣醬。大餅卷炸藕夾+茄夾+魚豆腐+孜然粉。大餅卷雞柳+生菜+沙拉醬。另外火腿腸兒、雞排、牛排、鵪鶉蛋、蟹肉棒.....散裝大軍隨時候命。
在家演練的時候,宋喜樂還挺興奮的,愛吃什麽就愛做什麽,這都是在轍兒的,一邊鼓搗,一邊吃兒,心裏美滋滋。李晨萱一大早看小姑子和公爹在一處忙活,她忍不住問:“喜樂,你就不覺得丟人嗎?要讓我站外麵賣這個,我自己先臊死了。”
宋喜樂說:“丟人沒覺得,就怕擺出去沒人買倒是真的。我又沒偷,又沒搶,憑勞動找出路丟什麽人了?”
經過幾輪改良,老宋家一家子研究出來的宋家品牌,老宋大餅卷一切正式推出了。為了紀念這個日子,宋建國還提議出了一頓火鍋,惹得快王桂蘭暗地裏又翻了幾個白眼兒。
以後每天早上,張冀先去擺攤兒,然後姥爺送完孩子過去。宋喜樂去的時候姥爺也不走,被閨女哄迴家歇著才肯離開。仗著離著家門口不遠,家裏四個老人都能過去轉轉,互相替換著吃早點吃午飯。老人們午休的時候,宋喜樂也迴家休息了。等到傍晚的時候再出攤兒。等兩個侄子放了學,路過的時候也去幫忙吆喝,主要是還帶著同學去捧場,孩子們來了,那就熱鬧了。老百姓做小買賣兒這事兒,幹的就是個人氣兒。現在的小孩子都不缺一口吃東西的錢,結伴兒而來,“聲勢浩大”,引得路過的人也跟著排隊。
覺得丟人?完全不存在的!
過了一段時間,李晨萱下班也專門過來瞅瞅,一開始她騎著共享單車不往跟前湊合,可發現宋喜樂風風火火地在攤位前忙活,好多人排隊掃碼兒付款,她遙遙張望,內心也有些蠢蠢欲動。
幹這兒,真能賺錢?
還是有點丟人!
有了這幫同學來攤位兒前,還有老鄰居們過來捧場,生意倒是像模像樣的,至少比想象的要好一些。周偉紅心裏跟明鏡兒似的。隻要動腦子、肯吃苦,總能賺到一碗飯錢,隻是自己吃過這樣的苦,總不希望孩子吃,同時更希望孩子有出息,能過上更好的生活。看到這樣的場景,心裏也是五味雜陳。
王桂蘭一開始不理解宋喜樂擺攤兒這個事兒,可後來發現買的人竟然不算少,雖然賺得不多,都是幾個辛苦錢,但是這不是剛開始嗎,總比沒有這筆進項,天天在家裏兩飽一倒強。她倒是真心歡樂起來了。主要是吧,她發現兒媳婦幹的這個活兒,自己也能幫把手。早上,她送完孫女上幼兒園,就能過來替兒子,沒多久親家公就來了,然後是兒媳婦,後麵親家母也來了,很多時候李晨萱的父母也來幫忙,等於這個小食攤兒,一大家子人跟著幹,好像也沒想象的那麽辛苦。
宋喜樂和婆婆的想法是一樣的,她從心裏麵覺得這些老人們,哪裏是別人口中的負擔?最起碼在這件事兒上,就算是負擔,那也是甜蜜的負擔啊。五個老人輪流幫著盯攤兒,還有老公和侄子幫著幹力氣活兒。張溪語小朋友穿著公主裙給媽媽站台,吸引了不少幼兒園孩子媽媽的目光。這可是實實在在的cosy,生活版的樂高大玩具。
這天很晚的時候,大家都迴家了,張冀今天要加班,宋子祥留下來幫小姑收攤兒。路燈下,少年認真地問她,自己組織來的同學對她生意有幫助嗎?
宋喜樂想都沒想,脫口而出:“那當然太有幫助了!要沒有你的這些同學們,這小攤兒根本撐不起來。你看周圍競爭多激烈呀。就算是你姥爺的手藝一流,可別的攤位兒可都是幹了好久的,熟能生巧懂吧?人家有自己的固定客戶,別人想搶生意挺難的,多虧了你呢!”
宋子祥立刻激動了起來,宋喜樂看到半大小夥子的肩膀都微微顫抖了。她想了想問:“宋子祥同學,你是怎麽做到讓同學都來捧場的?”
宋子祥臉上又出現了久違的自信:“我學習好,在班裏經常幫他們講題。而且學校就是以成績論,學習好的就有威信,就有號召力,我最近兩次考試都是年級前十五,班級第五,自然有影響力。”
“以前就想著等我老了的時候,我侄子能拎著點心上樓看看我。”宋喜樂嘴角都咧到耳朵根子了,“沒想到我這還青春年少、貌美如花呢,這就得了大侄子的濟了。”
宋子祥再怎麽少年老成,這時候笑得也跟個小孩子似的。在宋喜樂眼裏,就算他180了也是當年追著姑姑要抱抱的小豆丁,還是被小姑捉弄,被蒙上花頭巾在地板上轉圈圈的小屁孩。以前她是家裏家最小的,大侄子降生了,她成為了長輩。因為很長時間全家都拿她當小孩兒,所以她一直特別珍惜在侄子麵前長輩的身份。
過去父母條件不太好的時候,宋喜樂的小姑滿足了她青春期一切的虛榮心,日子比班上大部分同齡女孩過得都滋潤。等到宋喜樂自己當姑姑的時候,她很好的把這個習慣傳承了下來,發了工資看到什麽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衣服就想著給孩子們買。隻是她還沒有來得及報答自己姑姑什麽恩情,侄子先一步迴報她了。
宋子祥跟弟弟不一樣,他隻是有時候比較“憤青”,想不明白的事情,別人很難講通,但是絕不吹牛。他從小在學習上就很有天賦,在初中打比賽的時候很多高中理科的知識都學過了。再加上自己自學惡補,複課後很快就追了上來。現在唯一有些落下的僅僅是語文和小四科,大部分都是背誦的東西。他的數理化單科成績都是班級第一,年級前幾。現在不能輕視任何人和事,但是放在初中的時候,考到這個學校和這裏的同學競爭,確實是降維打擊。
宋喜樂看著高個子但是身形單薄的少年,她忽然就想起了小時候,哥哥站在路燈下教育她不許欺負鄰居小朋友的情形。
像,簡直是一模一樣!
李晨萱也來感謝宋喜樂了。別管小姑子迴娘家過年橫吃橫打,還是她任性生二胎,或者是擺小食攤兒“丟人顯眼”,至少她大兒子從中獲益了,重新走進了校園,當媽的真想磕頭感謝天恩了。
宋喜樂對嫂子說:“越是聰明的孩子,越不能用高壓政策,否則反彈越厲害。就拿我來說吧,我沒有哥嫂和大侄子學習好,可父母也沒有用唯分數論嚴管我。所以你看我現在過得不好,可我在心裏也從沒把自己逼上過絕路,我都窮成這樣了,我依然相信自己靠努力有一天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算過不上,也不覺得日子真的過不下去了。”
見嫂子沒說話,宋喜樂撓撓頭,知道自己這慘狀也沒有說服力。李晨萱說:“我覺得讓孩子們參與到家庭勞動中來也挺好的。光學習一件事兒,不認識五穀雜糧,不知道人間疾苦,學好了隻是為了比別人強,學差了,也不知道差有什麽不好,隻是覺得丟人,學來學去都變成了空心的棍子,一掰就折了。”
宋喜樂說:“那倒是真的,我這一個牛排,不算人工,就算成本才賺多少錢?以前帶他們去吃牛排,一份不夠,你家老二自己得吃三份,從來不問多少錢。現在也知道姑姑站一天賺這麽點錢有多不容易了。至少知道這日子是怎麽過的了。”
迴到家,宋喜樂跟老媽念叨這件事兒。周偉紅說:“你還說你侄子,你就說說你自己吧。天天迷瞪馬虎的,要不是你哥嫂結婚掏空了家底,沒條件慣著你了,你不也還在家父母月了嗎?我那時都擔心,你在家天天睡大覺不去上班可怎麽辦!”
宋喜樂急了:“在你們心裏,我就是這樣的人?”
宋建國說:“你媽的意思是,我們想讓閨女成為這樣的人,可是沒有能力,心裏頭想起來不好受。讓孩子受苦了!”
宋喜樂這些日子起早貪黑沒覺得什麽,熱油濺到臉上、手上眼裏都沒覺得什麽,在外麵大風小嚎站一天也沒覺得什麽,臉上被曬黑了一個色號沒覺得什麽,可聽到老爸這句話,眼睛裏瞬間出汗了。她嘴上不承認,可實際上明明就是給爸媽丟人了,給老宋家拖後腿了,一個才三十多歲重金上了四年私立大學的閨女現在去街頭賣大餅卷雞蛋了,那和當初不上學的有什麽區別?
不對,還是有區別的,不用花那麽多的學費,早早就能掌握出攤兒技能。
宋建國對著閨女歎了口氣:“爸媽說得都是實話,別說你了,就是你哥,我們也沒想孩子必須得怎麽怎麽樣,人生在世不過短短幾十年,怎麽都是一輩子。有吃有喝、高高興興的比什麽都重要。你哥嫂那年帶我們去旅遊,佛祖麵前寫著四個大字,心生歡喜。我當時就有種頓悟的感覺。佛祖說的心生歡喜,就是從日常的日子裏時刻尋找出快樂來,這是生活的最高境界。無論你的前路出現了什麽障礙,無論眼下遇到什麽困境,都能心生歡喜,你就跟佛祖同頻了。”
宋喜樂說:“那不成傻子了嗎?”
宋建國說:“傻不傻的,不是在於你知道多少,懂得多少,而是要你別擠兌自己,永遠別輕視自己,永遠別厭惡生活。”
一旁的宋子祥正在寫作文,他大聲的看著手裏的字念出來:“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當你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依舊熱愛生活。”
所有大人都順著聲音看向了趴在餐桌上寫作業的半大孩子,頓時都覺得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