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張冀每天早上都能吃到嶽父嶽母精心準備的早點,晚上加班都有熱乎乎的夜宵。王桂蘭的身體時好時壞,好的時候還幫著親家母擇菜、洗菜,收拾收拾家。不舒服的時候就自己拉上簾子安靜躺著。她不知道自己的生命究竟還能有多久,但是她不想給任何人再造成任何的負擔。


    天津總醫院和北京協和的專家都提到了人工心髒,她一輩子討好過不少人,可很多人卻不知道她實際上不是個軟柿子。一個寡婦獨自帶大兒子,讓他念大學到娶妻生子,更多的是靠一股子執拗和堅持。她當時就跟醫生翻臉了,能治就治,不能治了就直接說,別哄著孩子們再亂花錢了。醫生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好像幾十萬誰家都能有似的。實際上,幾十萬對普通家庭來說就是天文數字。更何況我兒子才工作了五六年,前兩年工資還並不高,後麵每年漲工資發獎金可又能攢下多少,再加上結婚生子,孝敬老人,孩子們能有幾個錢?


    後來,醫生和孩子們都不跟她提人造心髒的事兒了,王桂蘭根本不放心,每天在家裏尋找蛛絲馬跡,兒子媳婦她是了解的,越是沒有動靜越是要辦大事兒。她心裏著急,可一個無知無識的農村老太太,什麽都做不了,隻能幹著急。


    周偉紅根本不知道人造心髒的事兒,看著張冀媽憂心忡忡的樣子,先是給人家一頓數落,後來人家辯解,她從農村親家嘴裏聽到了這件事兒,自己心髒也跟著不會跳了。


    幾十萬?她敢打包票,自己閨女從大學畢業到現在,手裏估計幾萬塊錢都沒有。


    “我那閨女是刀子嘴豆腐心,嗓門高淚腺低,咱們都老了,走到那一步還得聽孩子們安排。你就踏實養身體吧,想多了也沒用。”


    下樓,周偉紅把這顆大炸彈拋給了老伴兒,自己都腦瓜子嗡嗡作響,“要是你,你換嗎?”


    “我換!”宋建國說,“我還沒跟你過夠呢,我還想看著閨女兒子,孫子孫女再往後幾十年怎麽過的,遠的不說,就說咱天津的早點,我都還沒吃夠呢,海河天天遛也都還沒遛夠呢。”


    “所以你說張冀媽今天跟我說這個什麽意思啊?她是真不想換,還是有嘛別的想法?”


    宋建國對老伴兒說:“有嘛想法都是正常的,誰不想多活兩年,做父母對誰又不是真心疼孩子呢?奇葩的父母有,但都是少數,自己身上掉下來的是心頭肉,孩子受罪比自己流血還疼呢。”


    孩子們都去上班了,周偉紅上樓的次數更頻繁了。她跟老宋一致認為,這人啊要想體格好其實就弄明白吃喝拉撒四件事就行了,別的都是其次。要說吃,人老了胃口差了,那就得少而精。早上吃不了一套煎餅了,那吃兩個雞蛋吃點大棗和堅果行嗎?豆漿不行,那就豆腐腦裏放茶葉蛋。不能多喝水,不能牛奶咚咚咚地幹,那來個酸奶加杏仁兒行嗎?中午這頓飯,魚蝦肉蛋不能少,米飯裏也得放點兒不同都豆子,饅頭裏也放點茯苓粉,燉雞都時候來點兒人參、蟲草,雞蛋羹裏放點枸杞蝦仁兒....


    讓宋建國和周偉紅兩個老天津衛編程序是不行的,可問他們怎麽能從飲食上養人,怎麽讓一日三餐更加講究,怎麽吃得順口心情好,那算是找對人了。而且,天津人是真的熱愛生活,這對他們兩人來說,不是負擔是興趣和特長所在。


    周偉紅認為一個人總睡不著覺也不光是心髒的問題,還有心理問題。這快七十歲的盤頭大姨,人生閱曆中最拿手的一項除了做飯還是聊天。她知道這個心髒病人大都氣血不足,說多了話費氣,更多的時候都是她單方麵輸出,還把話題說得特別找樂兒,不得不說,這就是天津人的功力。


    王桂蘭一個人生活得太久了,以前特別害怕寡婦門前是非多,後來兒子結了婚更怕婆媳鬧矛盾,多幹活少說話已經養成了習慣。周偉紅在這五大道生活了幾十年,古今中外,大人物到小市民的生活知道得特別多。她把自己當成了心理醫生,有的沒的,都在王桂蘭身上試一試,日子過得比之前更加忙碌,可這心裏卻也特別充實。


    李晨萱見公婆天天忙得都縮減了午睡時間,還興致勃勃地往樓上跑,真是一點兒也理解不了。她從小就有藝術天賦,高中以前還認真地學過專業美術。後來父母覺得這些都是不務正業,高中就沒讓繼續學下去了。她大學裏學的是當年最熱門的計算機專業,夏春華到現在還驕傲得說自己全家有眼光。


    其實李晨萱當初真是為了和宋喜明報一個專業,她在美工方麵一直情有獨鍾。也正因為這一點,她的技術不僅全麵,而且還有美工思維,做出來的後台前台的界麵讓客戶非常認可。所以她不僅是名牌大學畢業,有很好的邏輯思維,前台後台一把抓,是公認的全棧工程師。她看起來也非常年輕知性,與客戶的溝通能力也極佳,甚至在結構策劃上還能提供不菲的價值。加班加點也從來不在話下,對企業又沒有生育“風險”,所以她一直有信心自己的職業生涯不會因為年齡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可是剛剛入職兩個月,李晨萱就遭遇了時代的突變,美工成為最早一波因為ai被打擊到的行業。她千防萬防,千算萬算,就是沒算來自己會是第一波被ai取代的。ai時代轟轟烈烈,卻又無聲無息地到來了。企業不再需要專業美工精雕細琢,很多頁麵都可以一鍵生成,甚至比專業美工的設計修改更加簡單。公司約談李晨萱降薪的問題,她還在試用期內,不答應不就是讓直接走人嗎?


    這段時間李晨萱在公司裏也知道了一些事情,公司的決策早就在她入職之前已經製定好了。因為新項目中,客戶洽談的需求才招人來臨時過渡一下,也許從始至終根本就沒想讓她度過試用期。


    一種被設計卻又無力反抗的感覺讓李晨萱憤怒又無助:“我一入職,你們就拿了我的簡曆去談項目,現在項目談成了,所以就卸磨殺驢?”


    “都在職場工作快二十年了,有必要這麽激動嗎?公司也是根據需求請人,公司又不是慈善機構。再說像你這樣的學曆和資曆需要慈善機構幫助嗎?”


    李晨萱知道爭辯無異,別說一個還沒過試用期的人,就算是工作十年八年的老員工,也想辭退你也不過是幾個月的補償金而已,無論是私企還是外企都不可能雇傭你到退休。而且這句話已經徹底暴露了公司的真正意圖,他們並不希望自己留下來,這麽說隻是為了給她留點麵子。


    於是,剛剛工作兩個月的李晨萱又一次失業了。這麽短的時間內,李晨萱這次和上次失業的心境截然不同,那時焦慮歸焦慮可手上有剛剛賣房子的一大筆錢在賬戶裏,家裏有糧,遇事不慌。她現在手上沒了賣房款,而是多了幾百萬的房貸。之前的壓力是有選擇的。可是現在,她沒有選擇,隻能向老天祈求自己快點兒找到工作,保佑宋喜明在工作中不會被裁員降薪。


    全家沒有一個人在李晨萱再次失業這件事兒上指手畫腳,更多的是鼓勵和安慰,一點壓力都不敢給她,除了日益叛逆的學霸宋子祥。這孩子從小乖到大,從沒人大人操過心,可如今變得比弟弟還讓人發愁。弟弟隻是體育不達標,數學學不不明白,英語背不下來,但是和親媽的感情還是很好的。宋子祥平日裏和爺爺奶奶還好,小時候是媽媽一迴來,他就鬧肚子或者吃飯沒胃口。李晨萱為此想了好多辦法,最後客服了這個母子障礙。可青春期叛逆的學霸兒子,現在一點點發展到跟自己的親媽已經不能好好講一句話的地步。


    李晨萱用家長的身份說他,孩子根本不認。以前孩子生下來了,父母在管孩子這件事上,就有了用武之地。現在孩子生下來以後,你是父母沒錯,但是你的孩子不見得肯讓你管。你用我生你養你這種話壓製孩子,他們會直接說,我沒讓你們生我,你自己選擇生孩子,然後努力把孩子撫養長大,這是作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


    “別拿生我養我來壓迫我。你不容易,我們中學生念書容易嗎?以前你們隻要好好學就能考上985,現在全班沒幾個不好好學的,就是成績差的在學習上也沒少下功夫。你們工作忙也有個六日,我們中學生有六日嗎?有寒暑假嗎?你自己親手布置的作業,大年初三還讓我弟背英語。我們辛苦不辛苦,你心裏沒數嗎?”


    “別天天馴化我們,父母就一定是對的嗎,父母有上崗資格證嗎?”


    “教我們孔儒讓梨,你也讓我也讓,最後大的給洗腦大家的那個?”


    “讓我不要亂發脾氣,也不先看看自己情緒穩定嗎?我記得小時候,跟你說我胃口不好受,吃不下你給我買的麥當勞,你就說我挑食不懂事兒。你那麽忙,六日加班趕著動車迴天津,買了吃的就來學而思接我,然後我頂了你幾句,你就一直發脾氣。繞著學而思好幾圈還平複不了心情,你覺得自己值得人尊重嗎?你也就是我媽,要是換成別人,我根本就不會搭理。每天想起來,都覺得你怎麽那麽討厭。”


    “還有我小學時六一兒童節生日會,人家媽媽又溫柔又熱情,隻有你風風火火從北京趕過來,不知道在工作上有什麽爛事兒又拿我出氣,我就是比別的同學吃飯慢,你就當著那麽多人批評我。還有你從不迴來,迴來後就挑我們毛病,不要因為你小時候被父母挑毛病,也拿自己孩子當發泄桶。小時候,我無力反抗,但是總有一天我會長大。”


    “你在工作中把自己塑造得完美無缺,因為你怕下崗,你在長輩麵前還拘著麵子,維持教養,你在老公麵前也不能完全釋放,怕我爸不要你了,你就拿孩子當出氣筒,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麵都暴露在孩子麵前。”


    李晨萱真的被大兒子一次次氣得哆嗦,她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養兒子會養出仇來。是的,這麽大的男孩子,他竟然記仇。以前從來沒聽宋子祥說過這些,可是到了青春期,他把以前的事情都想起來了。就連哪一年,當媽的衝他扔過一支筆差點劃傷他,哪年罵他的時候用了侮辱性的言語,哪年過生日給他買的禮物特別不符合心意,哪年剝奪了他和同學一起玩的時間,讓他差點失去了朋友......現在真是記仇不分男女了嗎?舉家之力培養的學霸兒子,竟然是個不懂得感恩,心胸狹隘的事兒精?


    母子兩人一發生衝突,老大就讓親媽趕緊迴北京去。天津這邊沒人需要她輔導功課。可實際上,為了節省開支,李晨萱把兩個孩子的語文和英語補習班都給退了,完全由自己親自輔導。要說理科的考點和解題思路她跟不上形式了,可是英語和語文這種純積累的東西那永遠也不會過時,更何況,她高中畢業那年的暑假,父母身邊很多親戚朋友的孩子都找她來補習,自己本來還是很有自信的,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李晨萱不知道自己錯在了哪裏,當生活遇到瓶頸的時候,那就需要開源節流。停掉孩子們的補習班,自己來輔導那也等同於是在賺錢。南開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當年語文和英語都是超高分,大學也是早早過了六級,可是輔導孩子真是現實和想象差距甚遠。李晨萱想象的是在自己的專職輔導下,孩子們的英語語文成績穩中有升,可實際上不僅家裏一道親子輔導時間就變得雞飛狗跳,老大老二一個語文,一個英語,都在不同程度上退步了。


    工作的打擊沒讓李晨萱自閉,這個打擊讓她一下子失去了百分之五十的自信。她想不明白,ai是科技的進步,時代的變遷,普通人無力阻擋,是機遇也是挑戰,是好事兒也是壞事兒。可是父母管教子女,這祖祖輩輩天經地義的事兒,現在也被質疑?


    真是什麽事兒都讓她趕上了,這日子沒啥驚喜,都是驚嚇。李晨萱連續吃加味逍遙丸半個月了,心口還是堵得慌。沒人知道這些年她多麽工作多麽努力,私下裏進修依舊多麽刻苦,她自律飲食運動保持樣貌體態的年輕,通過一係列的辦法保持自己在職場中的優越性。可沒想到,自己沒有敗給年齡,沒有敗給能力卻敗給了ai。她從北京輾轉天津,從始至終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好的學習環境。可到頭來,孩子不僅不感激,反而嫌棄父母甚至會恨父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姑奶奶喜樂的幸福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原創曉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原創曉月並收藏姑奶奶喜樂的幸福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