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好久沒見正常教育孩子的了
姑奶奶喜樂的幸福生活 作者:原創曉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明亮順嘴說:“那多好啊,咱們中國人自古就講究多子多福。兩對雙胞胎不才四個孩子嗎?我奶奶和我姥姥家都是生了五個孩子。過年的時候我們會找一天,兩邊兒的所有親戚在一個大桌子上吃飯,別看人多,可都是至親,那才有年味兒。”
周偉紅說:“你們家大業大的,過年還在一起過?”
楚明亮說:“何止一起過,長年在國外的春節也是能迴來就迴來。過年大家不在一起,那和平時有什麽區別?”
李晨萱還在琢磨楚明亮剛才的話:“小楚啊,那你的意思說,你媽當初把你從奶奶家接迴天津市是錯的?反正你也沒考上985,其實在哪裏上學都一樣。你後來的學曆也好,成就也好都是在你父母事業發展起來後出彩兒的。”
“那肯定不是啊!”楚明亮說,“人本來就是群居動物,孩子和誰在一起生活就和誰的感情深。就算是親生父母,如果長期不和孩子在一起生活,那和陌生人也沒什麽兩樣。好的還能想著報答一下生恩,不好的就算在馬路上遇到都沒有打招唿的欲望。青春期是孩子和家長建立情感的末班車,錯過了,這輩子就夠嗆了!”
李保全點點頭:“咱們鄰居張大爺那天說得沒錯,最好的修行就是修自己與身邊人的關係。哪裏不順修哪裏,等這些千絲萬縷的關係都心安了,我們自身都佛性就顯現了,不用誰保佑,一切自然都會隨著自己都認知提高,變得越來越順遂。”
楚明亮問:“張大爺是誰,這話說得太深刻了!”
宋建國說:“跟你說你也不認識,你就記著一句話,高手在民間,最好的修行是修煉自己,不是教育別人!”
夏春華又聽說錢小美買房了,心裏羨慕壞了,人家一個年輕女孩都能自己買房還房貸,家裏一點支持都沒有,相比自己的閨女混得真是有點慘,問題是閨女和女婿的生活似乎一眼就看到頭了,可是錢小美的未來卻是有無限的希望。
原本自家也是有希望發發展的,大孫子就是最有希望光耀門楣的一個,可如今成了整條街的笑話。現在隻能把希望寄托在資質平平的小外孫身上了。
李保全說:“以後不許當著你閨女說這種話。你這樣說不僅讓大孫子聽了接受不了,對小的也不公平。再說我大外孫子這輩子依舊有無限可能,你看看人家網紅直播,一次捐款就上億呢,那不叫有出息?”
不僅李保全接受了宋子祥不上課的事實,宋建國和周偉紅本來也接受了。之前沒有帶孩子看過醫生,家長們的觀點都是一致的,就是得想盡辦法趕緊讓孩子複課,高中三年的時間多寶貴啊,爭分奪秒還不夠用,哪經得住這麽耽誤?可是看了醫生,有了專業的檢測,也和很多邊邊大的高中生家長交流過,他們也認可了宋喜樂的觀點:順其自然!
都知道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比什麽都重要,可這讓四老和父母接受起來有多難,隻有經曆過的人才能體會,可老大這事還讓全家無法平靜,老二又開始鬧騰。
宋子瑞看到哥哥不上學在家玩兒也能被全家哄著,心態開始不平衡了。
不管是過去的高中生,還是現在的高中生,隻要想考好大學那都得爭分奪秒,都得吃“苦”,都得犧牲掉休息和娛樂時間,去一分一分的拚。過去的幾代人肯這麽做,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樣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可宋子瑞不知道更好的生活究竟指得是什麽。如果說是成人世界裏的住大房子,開更好的車子,去更高檔的餐廳吃飯,買什麽貴得嚇死人的各種奢侈品,宋家這幾個孩子根本就對血液沒有向往。至於出人頭地,那對宋子瑞來說就更空洞了。就拿李晨萱買“豪宅”這件事兒來說吧,宋子瑞本來沒什麽概念,可是聽說以後不要住在這裏了,以後要搬到別的地方去住,他馬上反對。
到了青春期該有虛榮心的時候,宋子瑞不想住豪宅,不期待家裏換車,他唯一的期望竟然是生活不要有任何的變化,除了可以有更多玩的時間外,什麽都不要改變。
“那我也不上學了。反正努力學也考不了名列前茅,人家有的同學看著也不怎麽聽講,一考試就在前麵。”宋子瑞在這次月考失利後,當著全家的麵兒來了一句。這讓剛剛平靜的大家庭,又掀起了萬丈波瀾。
夏春華說:“人家就是為了迷惑你這樣傻子的,上課假裝不學,迴家和各個假期玩命學,你真信啊?”
“姥姥,你別把人想得那麽壞?你必須承認人和人的智商是不一樣的。我再怎麽學,也就那樣,還不如高中三年高興點兒。”
“高中想偷懶,高中想高興那就得從分上見,分不好,三年不可能高興,有你痛苦的!”
宋子瑞聽到這句話,臉垮臉,哭咧咧地說:“痛苦的三年,我不上學了,我從明天就不去了!現在才高一,太難熬了。我現在就想怎麽熬過去,別的都想不了那麽多。”
宋建國一聽小孫子說這個話,頓時覺得崴泥了。老爺子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他把宋子瑞叫到跟前兒來,嚴肅地組織一場家庭會議,又是一通道理輸出後。
宋子瑞堅持自己的觀點,反複表示高中現在就是挺苦的,卷半天也不見得能考上天南大,而且就是天南大畢業不也是失業嗎?跟我媽媽一樣,那卷半天等於白卷,還不如輕輕鬆鬆生活,反正學到我們這個程度,總不會沒有大學上的。總而言之,還是想未來三年開心度過,不想吃苦!”
宋建國罕見地發脾氣了:“還沒打仗就當逃兵,好逸惡勞,上學是可以選擇的嗎?上學那是必須做的事情。你哥哥生病了,你好好地也說這種話,是想氣死爺爺奶奶?你怎麽好的不學,這些你上趕著往上湊。”
宋子瑞理直氣壯,嗓門大極了:“我哥不上學,你們所有人就可以接受,我不上學你們為什麽不能接受?隻要是正常人,誰不樂意在家吃好的喝好的玩手機,誰願意起早貪黑去學校學習迴到家刷題?一點意思都沒有,一點也不幸福,天天刷題的人生,我覺得就是在浪費生命,浪費生命......”
周偉紅也開始生氣了:“那你覺得怎麽才叫享受人生?怎麽才叫幸福?天天在家打遊戲,那是廢人一個。你看看曆史書上抽大煙的圖片,人往炕上一倒,大煙不離手。你現在打遊戲的時候我給你照個照片,就跟抽大煙的姿勢是一樣一樣的。”
“那我不打遊戲了,”宋子瑞說:“我也在家養狗不上學,還能被家長捧在手心裏,天天誇,您不能雙標!”
看到沒,好的不想學,壞的跟著學,還一學就會!
這到底是怎麽了?宋家兩個大孫子都不上學了,你還讓這家人高高興興地接受?
是個正常人都接受不了吧?
宋建國覺得自己這輩子真是開眼了。經曆了上山下鄉,經曆了改革開放,經曆了國營企業下崗,經曆了孩子們通過教育改變命運....他就是想不到還能有一天經曆兩個大孫子好好的,不想上學的事兒。
周偉紅把宋喜樂叫來,“你讓老大養狗治病,把老二羨慕壞了,你把他接樓上去養個貓兒,一個溜狗一個擼貓,迴頭開個直播,樂嗬兄弟不上學的快樂生活。”
嘩啦,宋子瑞的書包直接從樓上口衝下被扔了出去,各種書本卷子飛滿天,簡單粗暴且幹脆利落,沒有一點拖泥帶水。別說宋子祥傻了,宋家所有人都傻了,街坊鄰居也傻了,可是記憶很快就都被喚醒了。
宋喜樂從小在這裏長大,從小的光榮事跡多去了。可長大後已經很少發飆了,尤其是結婚後消失了好幾年,大家很多時候都忘了這位姑奶奶生起氣來到底是什麽脾氣,真生氣時的表現方式通常是具有多強的戰鬥力。
青春期在宋家兩個孫子這代人身上表現得比較明顯。好多時候大人們總愛說一句話:“我們那時也沒覺得有青春期,青春期時,老師該罵罵,有時趕上簡單粗暴的還踹兩腳。迴到家,家長覺得孩子長大了,更是容錯率越來越低,比小時候罵得還厲害。
即便是這樣,再混蛋的孩子也幾乎沒有敢跟父母動手的。有怨氣找小夥伴或者外人發泄去,你跟別人不講理,人家也跟你不講理,打起來誰也不讓誰,誰也不記恨著誰。還有的時候和父母發生衝突怕被揍或者不想繼續被揍,宋喜樂就第一時間跑去同學家裏.如果正趕上同學也在挨罵或者挨揍,幾個人哈哈大笑一陣兒就嘛都忘了。好多次,她挑釁老媽被拿著雞毛撣子追著打,衝出樓道打時候,幾個小夥伴都在樓道裏躲著父母,又是一陣嘻嘻哈哈。
現在樓裏樓外的小孩子也不少,甚至比以前還多了。可是你家孩子敲門去找誰家孩子玩兒,很多都是大人出來開門,孩子根本就見不到小夥伴兒。家長說:“我們上課呢,你不上啃嗎?”還有的家長是讓孩子進屋了,直接打印兩套一模一樣的真題卷子讓孩子們一起做,寫完當場就判分,然後分析錯題,比出高低。雖然讓進門了,可孩子下次再也不去了。
以前孩子之間打起來了,一般老師在學校就處理了,可也有比較嚴重的老師找到家長,小小不言的家長們一般都是各打二十大板。如果掛了彩,打人的孩子家長自己就立刻擺正態度,好話說盡。對方家長主隻要是聽到一句真誠的對不起,氣就消了百分之八十。所以,大人們之間事兒少,孩子們之間也不記仇。哪像現在的家長,生怕孩子在外麵受到一點委屈,然後自己也沒什麽交際圈子,孩子媽媽們之間成了社交圈。本來沒有任何的交集,全都是因為孩子硬湊在了一起解悶兒。別看媽媽們自己沒什麽成就,都是共和國要強的女人。這無形之中就加重了孩子們之間攀比的壓力。
家長們都特別要臉,斷然也不會在人前批評孩子。宋喜樂這扔書包的操作,亮瞎了街坊四鄰的眼。有老人感歎道:“好久沒見過正常教育孩子的了。”
鄰居們問:“這叫正常?打孩子嚇唬孩子的行為一點用也沒有,三十六計還是得攻心為上”
“當然正常,天天講道理那叫pua,反pua不成才會抑鬱。誰說打孩子沒用,在氣死自己和氣死孩子之間可以選擇打孩子解氣。”
宋喜樂真生氣了。她霸道得就是不讓宋子瑞去撿書包,也不許去撿書本。直接問他:“我問你,你見過的大人裏麵,誰混得最不好?”
宋子祥想也沒想脫口而出:“你!”
宋喜樂沒聽明白又問了一句:‘你說誰?’
宋子瑞怯生生地說:“是小姑!”
這天沒法聊了,宋喜樂一著急,肚子忽然疼起來,滿臉的汗珠子,她可能是要生了。
還好家裏有人,著著急忙慌地往醫院送。那邊兒李晨萱也氣壞了,拿起晾衣杆兒照著宋子瑞身上招唿。一個個都是討債鬼,大的不上學,二的也要不上學,這是要活活被把當媽的逼瘋啊。不缺你吃,不缺你喝,爹媽什麽生活壓力也不敢告訴你們,你們還真把自己當祖宗了,祖宗都沒這麽供著,對你們有什麽高要求了,就是讓你們去上學怎麽就成了天大的難事兒了呢?”
李晨萱說著自己的眼淚也落下來,她手中的晾衣杆兒再一次舉起要落下的時候被人死死拽住了。宋子祥抓著晾衣杆兒對李晨萱說:“宋子瑞想不上學是跟我學的,你要打就打我好了,犯不著明明恨我恨得要死,拿手裏的棍子去打別人。”
宋子瑞是個膽兒小的,眼見著姑姑進了醫院,哥哥跟媽媽瞪起了眼珠子,他哭咧咧地說:“我就說氣話,我沒想不上學,我明天肯定按時上學去,你們都別生氣了,你們都挺厲害的,我誰都惹不起行嗎?”
李晨萱手一鬆,晾衣杆兒無力地落在了地上。宋子祥自己一個人往醫院的方向跑去了。宋子瑞和四喜丸子一起在樓上樓下找書本。
別說,四喜丸子真是聰明,犄角旮旯裏找卷子是一把好手,就是給到宋家二寶手裏時,早就撕成了殘骸。
行了,明天不僅還得去上學,還得罰站。宋子瑞和剛剛被打過的四喜丸子一起發出了哀嚎。
周偉紅說:“你們家大業大的,過年還在一起過?”
楚明亮說:“何止一起過,長年在國外的春節也是能迴來就迴來。過年大家不在一起,那和平時有什麽區別?”
李晨萱還在琢磨楚明亮剛才的話:“小楚啊,那你的意思說,你媽當初把你從奶奶家接迴天津市是錯的?反正你也沒考上985,其實在哪裏上學都一樣。你後來的學曆也好,成就也好都是在你父母事業發展起來後出彩兒的。”
“那肯定不是啊!”楚明亮說,“人本來就是群居動物,孩子和誰在一起生活就和誰的感情深。就算是親生父母,如果長期不和孩子在一起生活,那和陌生人也沒什麽兩樣。好的還能想著報答一下生恩,不好的就算在馬路上遇到都沒有打招唿的欲望。青春期是孩子和家長建立情感的末班車,錯過了,這輩子就夠嗆了!”
李保全點點頭:“咱們鄰居張大爺那天說得沒錯,最好的修行就是修自己與身邊人的關係。哪裏不順修哪裏,等這些千絲萬縷的關係都心安了,我們自身都佛性就顯現了,不用誰保佑,一切自然都會隨著自己都認知提高,變得越來越順遂。”
楚明亮問:“張大爺是誰,這話說得太深刻了!”
宋建國說:“跟你說你也不認識,你就記著一句話,高手在民間,最好的修行是修煉自己,不是教育別人!”
夏春華又聽說錢小美買房了,心裏羨慕壞了,人家一個年輕女孩都能自己買房還房貸,家裏一點支持都沒有,相比自己的閨女混得真是有點慘,問題是閨女和女婿的生活似乎一眼就看到頭了,可是錢小美的未來卻是有無限的希望。
原本自家也是有希望發發展的,大孫子就是最有希望光耀門楣的一個,可如今成了整條街的笑話。現在隻能把希望寄托在資質平平的小外孫身上了。
李保全說:“以後不許當著你閨女說這種話。你這樣說不僅讓大孫子聽了接受不了,對小的也不公平。再說我大外孫子這輩子依舊有無限可能,你看看人家網紅直播,一次捐款就上億呢,那不叫有出息?”
不僅李保全接受了宋子祥不上課的事實,宋建國和周偉紅本來也接受了。之前沒有帶孩子看過醫生,家長們的觀點都是一致的,就是得想盡辦法趕緊讓孩子複課,高中三年的時間多寶貴啊,爭分奪秒還不夠用,哪經得住這麽耽誤?可是看了醫生,有了專業的檢測,也和很多邊邊大的高中生家長交流過,他們也認可了宋喜樂的觀點:順其自然!
都知道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比什麽都重要,可這讓四老和父母接受起來有多難,隻有經曆過的人才能體會,可老大這事還讓全家無法平靜,老二又開始鬧騰。
宋子瑞看到哥哥不上學在家玩兒也能被全家哄著,心態開始不平衡了。
不管是過去的高中生,還是現在的高中生,隻要想考好大學那都得爭分奪秒,都得吃“苦”,都得犧牲掉休息和娛樂時間,去一分一分的拚。過去的幾代人肯這麽做,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樣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可宋子瑞不知道更好的生活究竟指得是什麽。如果說是成人世界裏的住大房子,開更好的車子,去更高檔的餐廳吃飯,買什麽貴得嚇死人的各種奢侈品,宋家這幾個孩子根本就對血液沒有向往。至於出人頭地,那對宋子瑞來說就更空洞了。就拿李晨萱買“豪宅”這件事兒來說吧,宋子瑞本來沒什麽概念,可是聽說以後不要住在這裏了,以後要搬到別的地方去住,他馬上反對。
到了青春期該有虛榮心的時候,宋子瑞不想住豪宅,不期待家裏換車,他唯一的期望竟然是生活不要有任何的變化,除了可以有更多玩的時間外,什麽都不要改變。
“那我也不上學了。反正努力學也考不了名列前茅,人家有的同學看著也不怎麽聽講,一考試就在前麵。”宋子瑞在這次月考失利後,當著全家的麵兒來了一句。這讓剛剛平靜的大家庭,又掀起了萬丈波瀾。
夏春華說:“人家就是為了迷惑你這樣傻子的,上課假裝不學,迴家和各個假期玩命學,你真信啊?”
“姥姥,你別把人想得那麽壞?你必須承認人和人的智商是不一樣的。我再怎麽學,也就那樣,還不如高中三年高興點兒。”
“高中想偷懶,高中想高興那就得從分上見,分不好,三年不可能高興,有你痛苦的!”
宋子瑞聽到這句話,臉垮臉,哭咧咧地說:“痛苦的三年,我不上學了,我從明天就不去了!現在才高一,太難熬了。我現在就想怎麽熬過去,別的都想不了那麽多。”
宋建國一聽小孫子說這個話,頓時覺得崴泥了。老爺子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他把宋子瑞叫到跟前兒來,嚴肅地組織一場家庭會議,又是一通道理輸出後。
宋子瑞堅持自己的觀點,反複表示高中現在就是挺苦的,卷半天也不見得能考上天南大,而且就是天南大畢業不也是失業嗎?跟我媽媽一樣,那卷半天等於白卷,還不如輕輕鬆鬆生活,反正學到我們這個程度,總不會沒有大學上的。總而言之,還是想未來三年開心度過,不想吃苦!”
宋建國罕見地發脾氣了:“還沒打仗就當逃兵,好逸惡勞,上學是可以選擇的嗎?上學那是必須做的事情。你哥哥生病了,你好好地也說這種話,是想氣死爺爺奶奶?你怎麽好的不學,這些你上趕著往上湊。”
宋子瑞理直氣壯,嗓門大極了:“我哥不上學,你們所有人就可以接受,我不上學你們為什麽不能接受?隻要是正常人,誰不樂意在家吃好的喝好的玩手機,誰願意起早貪黑去學校學習迴到家刷題?一點意思都沒有,一點也不幸福,天天刷題的人生,我覺得就是在浪費生命,浪費生命......”
周偉紅也開始生氣了:“那你覺得怎麽才叫享受人生?怎麽才叫幸福?天天在家打遊戲,那是廢人一個。你看看曆史書上抽大煙的圖片,人往炕上一倒,大煙不離手。你現在打遊戲的時候我給你照個照片,就跟抽大煙的姿勢是一樣一樣的。”
“那我不打遊戲了,”宋子瑞說:“我也在家養狗不上學,還能被家長捧在手心裏,天天誇,您不能雙標!”
看到沒,好的不想學,壞的跟著學,還一學就會!
這到底是怎麽了?宋家兩個大孫子都不上學了,你還讓這家人高高興興地接受?
是個正常人都接受不了吧?
宋建國覺得自己這輩子真是開眼了。經曆了上山下鄉,經曆了改革開放,經曆了國營企業下崗,經曆了孩子們通過教育改變命運....他就是想不到還能有一天經曆兩個大孫子好好的,不想上學的事兒。
周偉紅把宋喜樂叫來,“你讓老大養狗治病,把老二羨慕壞了,你把他接樓上去養個貓兒,一個溜狗一個擼貓,迴頭開個直播,樂嗬兄弟不上學的快樂生活。”
嘩啦,宋子瑞的書包直接從樓上口衝下被扔了出去,各種書本卷子飛滿天,簡單粗暴且幹脆利落,沒有一點拖泥帶水。別說宋子祥傻了,宋家所有人都傻了,街坊鄰居也傻了,可是記憶很快就都被喚醒了。
宋喜樂從小在這裏長大,從小的光榮事跡多去了。可長大後已經很少發飆了,尤其是結婚後消失了好幾年,大家很多時候都忘了這位姑奶奶生起氣來到底是什麽脾氣,真生氣時的表現方式通常是具有多強的戰鬥力。
青春期在宋家兩個孫子這代人身上表現得比較明顯。好多時候大人們總愛說一句話:“我們那時也沒覺得有青春期,青春期時,老師該罵罵,有時趕上簡單粗暴的還踹兩腳。迴到家,家長覺得孩子長大了,更是容錯率越來越低,比小時候罵得還厲害。
即便是這樣,再混蛋的孩子也幾乎沒有敢跟父母動手的。有怨氣找小夥伴或者外人發泄去,你跟別人不講理,人家也跟你不講理,打起來誰也不讓誰,誰也不記恨著誰。還有的時候和父母發生衝突怕被揍或者不想繼續被揍,宋喜樂就第一時間跑去同學家裏.如果正趕上同學也在挨罵或者挨揍,幾個人哈哈大笑一陣兒就嘛都忘了。好多次,她挑釁老媽被拿著雞毛撣子追著打,衝出樓道打時候,幾個小夥伴都在樓道裏躲著父母,又是一陣嘻嘻哈哈。
現在樓裏樓外的小孩子也不少,甚至比以前還多了。可是你家孩子敲門去找誰家孩子玩兒,很多都是大人出來開門,孩子根本就見不到小夥伴兒。家長說:“我們上課呢,你不上啃嗎?”還有的家長是讓孩子進屋了,直接打印兩套一模一樣的真題卷子讓孩子們一起做,寫完當場就判分,然後分析錯題,比出高低。雖然讓進門了,可孩子下次再也不去了。
以前孩子之間打起來了,一般老師在學校就處理了,可也有比較嚴重的老師找到家長,小小不言的家長們一般都是各打二十大板。如果掛了彩,打人的孩子家長自己就立刻擺正態度,好話說盡。對方家長主隻要是聽到一句真誠的對不起,氣就消了百分之八十。所以,大人們之間事兒少,孩子們之間也不記仇。哪像現在的家長,生怕孩子在外麵受到一點委屈,然後自己也沒什麽交際圈子,孩子媽媽們之間成了社交圈。本來沒有任何的交集,全都是因為孩子硬湊在了一起解悶兒。別看媽媽們自己沒什麽成就,都是共和國要強的女人。這無形之中就加重了孩子們之間攀比的壓力。
家長們都特別要臉,斷然也不會在人前批評孩子。宋喜樂這扔書包的操作,亮瞎了街坊四鄰的眼。有老人感歎道:“好久沒見過正常教育孩子的了。”
鄰居們問:“這叫正常?打孩子嚇唬孩子的行為一點用也沒有,三十六計還是得攻心為上”
“當然正常,天天講道理那叫pua,反pua不成才會抑鬱。誰說打孩子沒用,在氣死自己和氣死孩子之間可以選擇打孩子解氣。”
宋喜樂真生氣了。她霸道得就是不讓宋子瑞去撿書包,也不許去撿書本。直接問他:“我問你,你見過的大人裏麵,誰混得最不好?”
宋子祥想也沒想脫口而出:“你!”
宋喜樂沒聽明白又問了一句:‘你說誰?’
宋子瑞怯生生地說:“是小姑!”
這天沒法聊了,宋喜樂一著急,肚子忽然疼起來,滿臉的汗珠子,她可能是要生了。
還好家裏有人,著著急忙慌地往醫院送。那邊兒李晨萱也氣壞了,拿起晾衣杆兒照著宋子瑞身上招唿。一個個都是討債鬼,大的不上學,二的也要不上學,這是要活活被把當媽的逼瘋啊。不缺你吃,不缺你喝,爹媽什麽生活壓力也不敢告訴你們,你們還真把自己當祖宗了,祖宗都沒這麽供著,對你們有什麽高要求了,就是讓你們去上學怎麽就成了天大的難事兒了呢?”
李晨萱說著自己的眼淚也落下來,她手中的晾衣杆兒再一次舉起要落下的時候被人死死拽住了。宋子祥抓著晾衣杆兒對李晨萱說:“宋子瑞想不上學是跟我學的,你要打就打我好了,犯不著明明恨我恨得要死,拿手裏的棍子去打別人。”
宋子瑞是個膽兒小的,眼見著姑姑進了醫院,哥哥跟媽媽瞪起了眼珠子,他哭咧咧地說:“我就說氣話,我沒想不上學,我明天肯定按時上學去,你們都別生氣了,你們都挺厲害的,我誰都惹不起行嗎?”
李晨萱手一鬆,晾衣杆兒無力地落在了地上。宋子祥自己一個人往醫院的方向跑去了。宋子瑞和四喜丸子一起在樓上樓下找書本。
別說,四喜丸子真是聰明,犄角旮旯裏找卷子是一把好手,就是給到宋家二寶手裏時,早就撕成了殘骸。
行了,明天不僅還得去上學,還得罰站。宋子瑞和剛剛被打過的四喜丸子一起發出了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