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孩子都是第一次坐高鐵,沒有坐在自己座位上,而是擠在一排看著窗外小聲的討論著,巧莉按照劉陳兩家大人的指示,有空就給他們發照片和視頻。
巧莉想如果可以拉到一個親人群裏多好,隻需要發一遍,大家還能在一起樂嗬嗬的討論分享,現在一個視頻要發好幾遍。
不過,巧莉的腦海中能夠勾勒出他們每一個人觀看視頻時的畫麵,仿佛能看見他們臉上的笑容,一遍遍的反複看。
高鐵到站了前,巧莉就聯係了地陪小琳,這個小琳是巧莉在某紅書上找到了,通過聊天,巧莉覺得對方還是能聊到自己關心的點上,製定出來的方案也非常用心。
小琳舉著牌子“歡迎三寶到江西”,看到傳遞著家鄉的熱情與期盼的牌牌,巧莉心中泛起波瀾,去年過年還叫迴江西,現在卻是以另一種身份,另一種心境,踏上了前往江西的旅途。
小琳今年30歲左右,之前是做導遊的,懷孕生子後就做起了全職寶媽,因為要供房供車,所以現重出江湖做私人訂製導遊。
看到巧莉他們六個人的隊伍出來時,聰明的小琳就向他們揮手, 廣深的客戶很容易辨別出來,穿著十分低調,低調到你都不知道是什麽牌子,就像現在三個孩子穿的戶外運動服,款式簡潔,顏色單調,但卻是德國高端的戶外產品,是陳小姐從國外買迴來的。
三個大人也都是運動衣+運動鞋,平跟鞋幾乎是廣深大人孩子出行的標配。
雖然孩子們都穿著長褲,但是小琳還是很貼心的給孩子們每人貼上一個可愛的防蚊貼,深圳是春天開始有蚊子,七八月份蚊子就少,但是江西春天的溫度還很低,夏天才是蚊子肆虐的季節。
有地陪的好處就是幾乎不用任何操心,有人接有人送,安排好衣食住行。小琳接上他們後已經是一點多了,直接帶他們去吃飯,吃完後迴酒店休息,沒什麽太陽再出來活動和找食。
對於贛州的主路線巧莉還是很熟悉的,在這裏讀了幾年大學,隻是現在變化太大,老城區都已經升級改造,但是走街穿巷還是能找到很完整的宋朝建築。
小琳帶他們去了一家門麵不怎麽起眼,但是三代人傳承的店,據說那裏的粉蒸肉、小炒魚和蓮花血鴨、三杯雞都是一絕。
巧莉覺得不管去哪裏旅遊,隻有這種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開的小店才能吃出當地的原汁原味,那些看起來有檔次的店都是改良版。
六個人六菜一湯,有辣的有不辣的,真正做到了光盤行動,尤其是炒米粉,上了兩盤才夠。三個孩子都喜歡吃三杯雞,這個菜做起來也簡單,但是就是食材比較講究。
江西本地的土雞洗淨,用杯子倒上一杯米酒釀、一杯生抽、半杯老抽,把這些汁液混在一起抹在雞上醃半小時,然後電飯煲的鍋底墊上薑、蔥、蒜,把雞放下去按煲飯鍵煮,等到雞大腿用筷子紮下去不出血水了,收一收汁了就起鍋。
肉嫩汁香,三個孩子都喜歡吃,巧莉在深圳也做過,可能由於雞的原因,總是做不到這麽好吃。
午飯後,大家迴屋休息,跟小琳約好下午四點半在酒店的大堂集合。李老師帶著兩個男孩住,鳳姐跟巧莉優優住一個房間。
巧莉覺得今天李老師一直在拿著手機看,沒怎麽說話,有點心不在焉的樣子,巧莉在飯桌上稍稍的提醒了大家,小朋友要緊跟著負責自己的大人,大人出門不能玩手機,要時時刻刻盯著孩子。
下午小琳沒有開車,從酒店帶大家到老城區走走,石板路,青磚青瓦房,小琳邊走跟大家講這段曆史的記憶。
孩子們都聽得很認真,小傑大些,還能時不時的提一些問題,巧莉也聽得很認真,這段曆史她也不清楚。
但是巧莉注意到李老師一直走在大家後麵,還是在不停的玩著手機,幾乎進入了忘我的境界,巧莉不知道平時他在李家是不是也是這樣。
走累了,小琳帶著大家去了一家用老房子改造的贛州飯店,大木門,走進去就能看到一個天井,右邊是一個老式磨豆腐的石磨,有人正在磨豆腐,三個孩子停下來好奇的看著,尤其是小傑和優優,國外旅遊比國內旅遊多得多,但是對於這種古人留下的傳統工藝還是初次見。
服務員邀請小傑來試試推磨,小傑看了看巧莉,巧莉笑著點點頭,他便滿心歡喜的上前去,剛開始節奏把握得不好,教了幾次後就能很好的把握節奏了。
晚餐的豆漿、豆腐腦、水豆腐、油豆腐、腐竹小傑都點了一遍,整一桌子黃豆開會。
睡前小傑跟陳小姐打電話時,詳細的匯報了從黃豆到腐竹的製作過程,說讓爺爺也給整一個磨,以後家裏的豆製品就交給他負責。
看到他一本正經的樣子,巧莉和鳳姐都忍不住相視一笑。
有時候帶孩子旅行,並不定是要多麽的高大上地方,而是需要把他們不了解的風俗人情、書本裏的知識落到實踐,去體驗自己日常接觸不到的生活,就是一場很有意義的旅行體驗。
吃完飯,大家都沿著江邊走一走,一河兩岸,江水淼淼,燈光粼粼,繁星點點,幾個孩子在追逐嬉鬧,四個大人都緊緊的看著孩子,巧莉還時不時的追上去牽著他們,擔心一眨眼跑丟了。
睡覺前,巧莉讓兩個男孩子都在自己的房間洗澡,九點鍾才送他們迴自己的房間,剛巧碰上李老師洗幹淨正要出門的樣子,巧莉問他去哪,李老師愣了一下說,我正要去找你們迴來睡覺。
巧莉點點頭,囑咐李老師晚上關好門,空調不要調得太低,半夜看一下他們有沒有蓋好被子。
李老師忙點頭說知道了,說完就把門關上了。
巧莉迴房間衝完涼躺在床上,優優和鳳姐已經睡著了,她心裏隱隱約約有些不安,這時電話響了……
巧莉想如果可以拉到一個親人群裏多好,隻需要發一遍,大家還能在一起樂嗬嗬的討論分享,現在一個視頻要發好幾遍。
不過,巧莉的腦海中能夠勾勒出他們每一個人觀看視頻時的畫麵,仿佛能看見他們臉上的笑容,一遍遍的反複看。
高鐵到站了前,巧莉就聯係了地陪小琳,這個小琳是巧莉在某紅書上找到了,通過聊天,巧莉覺得對方還是能聊到自己關心的點上,製定出來的方案也非常用心。
小琳舉著牌子“歡迎三寶到江西”,看到傳遞著家鄉的熱情與期盼的牌牌,巧莉心中泛起波瀾,去年過年還叫迴江西,現在卻是以另一種身份,另一種心境,踏上了前往江西的旅途。
小琳今年30歲左右,之前是做導遊的,懷孕生子後就做起了全職寶媽,因為要供房供車,所以現重出江湖做私人訂製導遊。
看到巧莉他們六個人的隊伍出來時,聰明的小琳就向他們揮手, 廣深的客戶很容易辨別出來,穿著十分低調,低調到你都不知道是什麽牌子,就像現在三個孩子穿的戶外運動服,款式簡潔,顏色單調,但卻是德國高端的戶外產品,是陳小姐從國外買迴來的。
三個大人也都是運動衣+運動鞋,平跟鞋幾乎是廣深大人孩子出行的標配。
雖然孩子們都穿著長褲,但是小琳還是很貼心的給孩子們每人貼上一個可愛的防蚊貼,深圳是春天開始有蚊子,七八月份蚊子就少,但是江西春天的溫度還很低,夏天才是蚊子肆虐的季節。
有地陪的好處就是幾乎不用任何操心,有人接有人送,安排好衣食住行。小琳接上他們後已經是一點多了,直接帶他們去吃飯,吃完後迴酒店休息,沒什麽太陽再出來活動和找食。
對於贛州的主路線巧莉還是很熟悉的,在這裏讀了幾年大學,隻是現在變化太大,老城區都已經升級改造,但是走街穿巷還是能找到很完整的宋朝建築。
小琳帶他們去了一家門麵不怎麽起眼,但是三代人傳承的店,據說那裏的粉蒸肉、小炒魚和蓮花血鴨、三杯雞都是一絕。
巧莉覺得不管去哪裏旅遊,隻有這種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開的小店才能吃出當地的原汁原味,那些看起來有檔次的店都是改良版。
六個人六菜一湯,有辣的有不辣的,真正做到了光盤行動,尤其是炒米粉,上了兩盤才夠。三個孩子都喜歡吃三杯雞,這個菜做起來也簡單,但是就是食材比較講究。
江西本地的土雞洗淨,用杯子倒上一杯米酒釀、一杯生抽、半杯老抽,把這些汁液混在一起抹在雞上醃半小時,然後電飯煲的鍋底墊上薑、蔥、蒜,把雞放下去按煲飯鍵煮,等到雞大腿用筷子紮下去不出血水了,收一收汁了就起鍋。
肉嫩汁香,三個孩子都喜歡吃,巧莉在深圳也做過,可能由於雞的原因,總是做不到這麽好吃。
午飯後,大家迴屋休息,跟小琳約好下午四點半在酒店的大堂集合。李老師帶著兩個男孩住,鳳姐跟巧莉優優住一個房間。
巧莉覺得今天李老師一直在拿著手機看,沒怎麽說話,有點心不在焉的樣子,巧莉在飯桌上稍稍的提醒了大家,小朋友要緊跟著負責自己的大人,大人出門不能玩手機,要時時刻刻盯著孩子。
下午小琳沒有開車,從酒店帶大家到老城區走走,石板路,青磚青瓦房,小琳邊走跟大家講這段曆史的記憶。
孩子們都聽得很認真,小傑大些,還能時不時的提一些問題,巧莉也聽得很認真,這段曆史她也不清楚。
但是巧莉注意到李老師一直走在大家後麵,還是在不停的玩著手機,幾乎進入了忘我的境界,巧莉不知道平時他在李家是不是也是這樣。
走累了,小琳帶著大家去了一家用老房子改造的贛州飯店,大木門,走進去就能看到一個天井,右邊是一個老式磨豆腐的石磨,有人正在磨豆腐,三個孩子停下來好奇的看著,尤其是小傑和優優,國外旅遊比國內旅遊多得多,但是對於這種古人留下的傳統工藝還是初次見。
服務員邀請小傑來試試推磨,小傑看了看巧莉,巧莉笑著點點頭,他便滿心歡喜的上前去,剛開始節奏把握得不好,教了幾次後就能很好的把握節奏了。
晚餐的豆漿、豆腐腦、水豆腐、油豆腐、腐竹小傑都點了一遍,整一桌子黃豆開會。
睡前小傑跟陳小姐打電話時,詳細的匯報了從黃豆到腐竹的製作過程,說讓爺爺也給整一個磨,以後家裏的豆製品就交給他負責。
看到他一本正經的樣子,巧莉和鳳姐都忍不住相視一笑。
有時候帶孩子旅行,並不定是要多麽的高大上地方,而是需要把他們不了解的風俗人情、書本裏的知識落到實踐,去體驗自己日常接觸不到的生活,就是一場很有意義的旅行體驗。
吃完飯,大家都沿著江邊走一走,一河兩岸,江水淼淼,燈光粼粼,繁星點點,幾個孩子在追逐嬉鬧,四個大人都緊緊的看著孩子,巧莉還時不時的追上去牽著他們,擔心一眨眼跑丟了。
睡覺前,巧莉讓兩個男孩子都在自己的房間洗澡,九點鍾才送他們迴自己的房間,剛巧碰上李老師洗幹淨正要出門的樣子,巧莉問他去哪,李老師愣了一下說,我正要去找你們迴來睡覺。
巧莉點點頭,囑咐李老師晚上關好門,空調不要調得太低,半夜看一下他們有沒有蓋好被子。
李老師忙點頭說知道了,說完就把門關上了。
巧莉迴房間衝完涼躺在床上,優優和鳳姐已經睡著了,她心裏隱隱約約有些不安,這時電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