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感謝兩個老人對她的照顧,她策劃了一場戶外活動。
在一個天氣不錯的周末,巧莉做了一些吃的和喝的,帶上老太太一家去海邊公園露營,老爺子帶著優優在淺海邊抓螃蟹,李姐陪著老太太坐著躺椅聊天。
藍天白雲,碧海銀沙,一切都是那麽和諧。
休息時老爺子跟老太太說:“周末我們還是要多出來走走,你看這樣一出來心情都好,在小區裏成天跟那些老家夥一起,不老都會變老。”
巧莉對他們笑著說:“隻要你們願意,以後每個月我們都安排一至兩次這樣的戶外活動。”
老爺子抱著優優高聲說:“願意,願意,誰不想跟優優這麽可愛的小公主在一起。”
看來不管是哪個階層,到了一定的年齡對於身外之物的名和利都不再看重,更向往含飴弄孫的晚年生活。
巧莉拍了很多照片發給陳小姐,有外公陪著優優抓螃蟹撿貝殼的,有外婆抱著優優笑成一團的,有祖孫兩代人在草地上搭積木的,每一個人都笑得放肆,每一張都是幸福記憶。
老爺子直誇巧莉照相技術好,說以後他要拿出自己珍藏的相機出來拍照,到時做成一本大大的相冊,等優優出嫁時看看跟外公外婆在一起的美好日子。
陳小姐在某信上迴了巧莉一句:自作主張!巧莉心想她是不是生氣了,自己隻告訴她帶優優出去玩,沒說兩個老人也一起。
晚上迴去,陳小姐問優優玩得開不開心,優優笑著拿巧莉的手機一張一張的翻看白天拍的照片給媽媽看,邊說還邊手舞足蹈比劃,笑聲是一陣一陣,優優是越來越活潑和開朗了,弄得陳小姐都忍不住地跟著笑。
優優抱著陳小姐說:“媽媽,巧莉阿姨真好,她說以後每個月都帶我們出來玩。”
陳小姐說:“你和外公外婆都很喜歡這種戶外活動嗎?”
優優點點頭說:“當然了,外公說在戶外他都覺得自己年輕了。”
陳小姐有所所思的點點頭。
優優睡後,巧莉想跟陳小姐解釋一下白天的事,陳小姐沒理她就出去了,巧莉一個人坐在陽台上吹著風,望著遠處的燈火,後悔、自責、傷心了好一會兒。
自己一片好心卻辦了壞事,給老人承諾了每月帶他們出來玩,可是陳小姐又不高興,這該怎麽辦?
晚上睡前,巧莉看到陳小姐發了幾個周邊民宿的鏈接,還轉了1萬元,附言:吃好喝好些,注意安全。
巧莉心裏的陰雲一下子就散了,看來陳小姐生氣的是自己沒有提前跟她報備這種行為,不生氣的是這件事做得還不錯,老人孩子都高興。
巧莉一直都清楚陳小姐不管對父母有怎樣的怨恨,但是從心裏她還是愛著父母,希望她們晚年生活能夠幸福,隻是她們都需要時間去走進對方的世界。
巧莉抓住一切機會學習英語,連優優一對一的外教課,她都坐在一邊認真聽,小區裏有一些外國人家裏有菲傭,巧莉建了個英語群,每天巧莉都會跟她們用英語對話,她們也跟巧莉學普通話,愛學習的人總能找到學習方法。
巧莉有時想當初自己上高中時,如果這麽主動好學,自己是不是能上個好一些的學校,自己的命運之軸是不是會往幸運靠得更近些。
巧莉每天會用優優的點讀筆學習英語繪本講故事,晚上睡前不再隻給優優講中文故事了,她可以拿著繪本跟優優很流暢地講英文故事,這一點受到了陳小姐的表揚。
巧莉也跟陳小姐申請了,每周下午讓她去公司外倉倉庫學習,她想不管是英語還是財務,學了再多的理論知識最終還是要用到實踐中去,也隻有通過實踐才知道自己的薄弱處在哪裏。
先起跑,再追求速度,先起飛,再調整姿勢,先完成再完美。
巧莉在公司碰到過幾次餘師傅,當餘師傅主動跟她打主招時,她還嚇了一跳,看來這個人也不是那麽高冷,多見幾次麵後還是挺和藹可親的。
聽公司的人說,餘師傅是本地人,家裏有幾棟房子收租,妻子在口罩時去世的,兩個孩子都在澳洲讀書。
巧莉就特不明白,一個不缺錢的包租公,為什麽還要跑到陳小姐公司裏來打工,每天睡到自然醒,穿個拖鞋、拿著一串串鑰匙收收租不香嗎?
當然,她更沒有想到將來她的生活會因為餘師傅而改變。
巧莉非常喜歡現在的日子,早起一睜眼做早餐,鍛煉,送優優上學,學英語,做家務時跟菲傭們聊天,中午隨便吃點,午飯後立馬趕去陳小姐公司,下午接優優,安排她一切活動。睡前學兩個小時財會知識,衝完涼幾乎是沾床就能睡,這種日子很緊張卻很有安全感。
巧莉越發覺得人到中年能給自己安全感的除了錢外就是擁有幾項傍身的技能,那樣即便失業了,還能東方不亮西邊亮,條條大路通羅馬。
優優的爺爺在醫院裏住了兩個多月,這個年齡的老人就怕病,這次住院之後,巧莉明顯得覺得爺爺老了,連跟優優視頻說話時中氣都沒有之前足了。
巧莉有時覺得爺爺奶奶也挺可憐的,傲骨了一輩子,打拚下江山,老了老了本該是過著帶帶孫字輩,養養花、旅旅遊的日子,卻成天為著不成器的兒子操心。
優優爺爺不止一次的問巧莉:“什麽時候我還能見到優優?”
巧莉也不知道該怎麽迴答,經過上次的事後,相信陳小姐不會輕易讓他們見優優了。
陳老爺子和老太太也常常會提起小傑,尤其看到爺爺過生日時優優跟小傑在農莊拍的照片,兄妹兩個相親相愛、溫馨和諧的情景,心裏都無限的感慨:好好的一家人,為什麽要折騰成這樣,兩個孩子想見卻不能見。
當初小傑出生時,兩家老人是多麽地高興呀,他們相信有孩子後他們的小家庭就穩定了。那個時候他們還處於半退休狀態,等到小傑滿月後,兩家老人都沒有上班的心思了,恨不得一下子都把生意全都交到兒女手裏。
現在老人想到那段日子是既幸福又痛心,巧莉看到這些心裏突然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但是她不知道這個大膽想法,幾乎讓她下戶了……
在一個天氣不錯的周末,巧莉做了一些吃的和喝的,帶上老太太一家去海邊公園露營,老爺子帶著優優在淺海邊抓螃蟹,李姐陪著老太太坐著躺椅聊天。
藍天白雲,碧海銀沙,一切都是那麽和諧。
休息時老爺子跟老太太說:“周末我們還是要多出來走走,你看這樣一出來心情都好,在小區裏成天跟那些老家夥一起,不老都會變老。”
巧莉對他們笑著說:“隻要你們願意,以後每個月我們都安排一至兩次這樣的戶外活動。”
老爺子抱著優優高聲說:“願意,願意,誰不想跟優優這麽可愛的小公主在一起。”
看來不管是哪個階層,到了一定的年齡對於身外之物的名和利都不再看重,更向往含飴弄孫的晚年生活。
巧莉拍了很多照片發給陳小姐,有外公陪著優優抓螃蟹撿貝殼的,有外婆抱著優優笑成一團的,有祖孫兩代人在草地上搭積木的,每一個人都笑得放肆,每一張都是幸福記憶。
老爺子直誇巧莉照相技術好,說以後他要拿出自己珍藏的相機出來拍照,到時做成一本大大的相冊,等優優出嫁時看看跟外公外婆在一起的美好日子。
陳小姐在某信上迴了巧莉一句:自作主張!巧莉心想她是不是生氣了,自己隻告訴她帶優優出去玩,沒說兩個老人也一起。
晚上迴去,陳小姐問優優玩得開不開心,優優笑著拿巧莉的手機一張一張的翻看白天拍的照片給媽媽看,邊說還邊手舞足蹈比劃,笑聲是一陣一陣,優優是越來越活潑和開朗了,弄得陳小姐都忍不住地跟著笑。
優優抱著陳小姐說:“媽媽,巧莉阿姨真好,她說以後每個月都帶我們出來玩。”
陳小姐說:“你和外公外婆都很喜歡這種戶外活動嗎?”
優優點點頭說:“當然了,外公說在戶外他都覺得自己年輕了。”
陳小姐有所所思的點點頭。
優優睡後,巧莉想跟陳小姐解釋一下白天的事,陳小姐沒理她就出去了,巧莉一個人坐在陽台上吹著風,望著遠處的燈火,後悔、自責、傷心了好一會兒。
自己一片好心卻辦了壞事,給老人承諾了每月帶他們出來玩,可是陳小姐又不高興,這該怎麽辦?
晚上睡前,巧莉看到陳小姐發了幾個周邊民宿的鏈接,還轉了1萬元,附言:吃好喝好些,注意安全。
巧莉心裏的陰雲一下子就散了,看來陳小姐生氣的是自己沒有提前跟她報備這種行為,不生氣的是這件事做得還不錯,老人孩子都高興。
巧莉一直都清楚陳小姐不管對父母有怎樣的怨恨,但是從心裏她還是愛著父母,希望她們晚年生活能夠幸福,隻是她們都需要時間去走進對方的世界。
巧莉抓住一切機會學習英語,連優優一對一的外教課,她都坐在一邊認真聽,小區裏有一些外國人家裏有菲傭,巧莉建了個英語群,每天巧莉都會跟她們用英語對話,她們也跟巧莉學普通話,愛學習的人總能找到學習方法。
巧莉有時想當初自己上高中時,如果這麽主動好學,自己是不是能上個好一些的學校,自己的命運之軸是不是會往幸運靠得更近些。
巧莉每天會用優優的點讀筆學習英語繪本講故事,晚上睡前不再隻給優優講中文故事了,她可以拿著繪本跟優優很流暢地講英文故事,這一點受到了陳小姐的表揚。
巧莉也跟陳小姐申請了,每周下午讓她去公司外倉倉庫學習,她想不管是英語還是財務,學了再多的理論知識最終還是要用到實踐中去,也隻有通過實踐才知道自己的薄弱處在哪裏。
先起跑,再追求速度,先起飛,再調整姿勢,先完成再完美。
巧莉在公司碰到過幾次餘師傅,當餘師傅主動跟她打主招時,她還嚇了一跳,看來這個人也不是那麽高冷,多見幾次麵後還是挺和藹可親的。
聽公司的人說,餘師傅是本地人,家裏有幾棟房子收租,妻子在口罩時去世的,兩個孩子都在澳洲讀書。
巧莉就特不明白,一個不缺錢的包租公,為什麽還要跑到陳小姐公司裏來打工,每天睡到自然醒,穿個拖鞋、拿著一串串鑰匙收收租不香嗎?
當然,她更沒有想到將來她的生活會因為餘師傅而改變。
巧莉非常喜歡現在的日子,早起一睜眼做早餐,鍛煉,送優優上學,學英語,做家務時跟菲傭們聊天,中午隨便吃點,午飯後立馬趕去陳小姐公司,下午接優優,安排她一切活動。睡前學兩個小時財會知識,衝完涼幾乎是沾床就能睡,這種日子很緊張卻很有安全感。
巧莉越發覺得人到中年能給自己安全感的除了錢外就是擁有幾項傍身的技能,那樣即便失業了,還能東方不亮西邊亮,條條大路通羅馬。
優優的爺爺在醫院裏住了兩個多月,這個年齡的老人就怕病,這次住院之後,巧莉明顯得覺得爺爺老了,連跟優優視頻說話時中氣都沒有之前足了。
巧莉有時覺得爺爺奶奶也挺可憐的,傲骨了一輩子,打拚下江山,老了老了本該是過著帶帶孫字輩,養養花、旅旅遊的日子,卻成天為著不成器的兒子操心。
優優爺爺不止一次的問巧莉:“什麽時候我還能見到優優?”
巧莉也不知道該怎麽迴答,經過上次的事後,相信陳小姐不會輕易讓他們見優優了。
陳老爺子和老太太也常常會提起小傑,尤其看到爺爺過生日時優優跟小傑在農莊拍的照片,兄妹兩個相親相愛、溫馨和諧的情景,心裏都無限的感慨:好好的一家人,為什麽要折騰成這樣,兩個孩子想見卻不能見。
當初小傑出生時,兩家老人是多麽地高興呀,他們相信有孩子後他們的小家庭就穩定了。那個時候他們還處於半退休狀態,等到小傑滿月後,兩家老人都沒有上班的心思了,恨不得一下子都把生意全都交到兒女手裏。
現在老人想到那段日子是既幸福又痛心,巧莉看到這些心裏突然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但是她不知道這個大膽想法,幾乎讓她下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