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讓世界更亂些吧
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 作者:飛獴在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866年年底,鵬城本來已經很安靜了。
隨著達科達王國徹底成為達科達帝國的大後方,勘探師們在達科達王國境內開采出了石油,發現了新的金礦,聽說這個金礦比當年的金山還要大!
在剛成立的蘇東省境內,勘探師們又發現了巨大的鐵礦……
整個首都又沸騰起來了。
有了石油,達科達的汽車產業馬上就要騰飛;有了金礦,達科達的黃金戰略計劃又多了一道保險;有了鐵礦,達科達從此不再懼怕鐵礦石受製於人了。
政府決定加快東部大開發力度,不僅要打通從大湖區到米西河的運河航道,修通米西河西岸鐵路,還要發展東部地區的采礦業及其配套產業。
為此,政府臨時追加30萬個移民指標和6萬個公民指標。
這些年內,達科達的黃金、鋼材、煤炭……幾乎所有的礦產都采自海外。
但是這樣的風險也很大,一旦再爆發上次麥力哥打上家門的事情,達科達的工業就得熄火了。
盡管如此,國內的移民還在鬧騰,嫌政府給的指標太少。
遊行的、靜坐的、搶劫的、放火的……暴力的、非暴力的,層出不窮——誰叫你達科達的福利政策號稱世界第一。
好在李傑的徒弟李約翰總理對此已經能夠得心應手地應付,不需要李傑操心了。
吵吵嚷嚷中,埃蘭人領袖凱利很快收到通知,可以帶兩個團的埃蘭兵脫下軍裝,返迴埃蘭,開展複國運動,去建立他們心裏碎碎念的埃蘭共和國。
埃蘭人也是個多災多難的民族,被陰國人占領了家園後,一直分散在世界各國漂流。
到了達科達的埃蘭人一直和華人移民同病相憐。
當年麥力哥大舉入侵佛山、東部戰線最為吃緊的時候,埃蘭人領袖凱利動員了3000埃蘭人參軍,幫助達科達穩住了東部戰線。
達科達在海外的華西礦業公司始終有超過15萬人的埃蘭人在默默地為達科達掘金采礦。
達科達也記下了這份情,答應這個國家一旦穩定之後,會幫助凱利再打迴老家去,幫助埃蘭人從陰國的殖民統治之下解放出來。
達科達要讓全世界都知道,達科達雖然是海盜建立的國家,但也是最講情義的國家。
廢奴英雄布朗也收到通知,可以把三個黑人團帶去庫巴島,和那裏的黑人會合,提前發起庫巴獨立戰爭,建立一個完全由黑人占主導的自由國家。
達科達國內現在的黑人實在太多了,達科達政府又沒有管理黑人的經驗,同時還想順便懲罰一下這一次跟著陰國瞎起哄、為麥力哥站台撐腰的昔班尼王國。
鋪路石人領袖艾森豪威爾也得到允許,可以帶兩個團迴國參加統一戰爭,為姐兒們帝國的神聖統一事業而戰鬥。
二十年來,由於達科達從鋪路石挖走了許多軍工人才,甚至是天才,鋪路石的統一戰爭打得很是艱辛,急需要海外鋪路石人的迴國支援。
加裏波帶著紅衫軍跑路後,達科達境內還有一些一大利人。
這些人怎麽說哩,幹正事不行,搞幫派第一名,沒事收點保護費,打架鬥毆,搞點走私,而且特別喜歡欺負膽小怕事的華夏移民。
達科達政府一生氣,幹脆把他們都給遣返迴一打利去了。
這些人馬一走,不僅帶走了達科達從麥力哥繳獲的堆積如山的武器,也帶走了國內的許多不穩定因素。
達科達頓時清爽了許多。
這裏都有達科達和這些移民領袖的交易和承諾,也有李傑的新布局。
世界已經很亂了,達科達不妨讓它更亂一些,有混亂就會給達科達繼續渾水摸魚的機會。
特別是倚老賣老的陰國,達科達雖然不想和它直接翻臉,但是惡心惡心它還是可以的。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達科達並沒有對發國人采取什麽措施。
發國人這次在達科達的複仇之戰中站在了麥軍一邊,甚至直接擊沉了達科達的一艘軍艦。
達科達人心裏其實最想收拾的就是小那破輪統治的那個公雞國。
但是像以前一樣,大家還是平靜接受了。
大家覺得,開平皇帝可能還是在做局,想把這個仇多放一段時間,時間越長,收的利息越多。
1867年1月,沈葆楨乘坐達科達的輪船再次來到達科達梅花宮。
沈葆楨有一種被追著跑的感覺。
達科達的輪船現在的速度是越來越快,從天津到金山大約隻需要20天時間。這比迴大清的龍興之地黑龍江或者伊犁不知快到哪去了。
他對開平皇帝說道:“陛下,外臣迴去請示了,兩宮太後和文武百官都說,遼東乃龍興之地,不能在那裏采礦。”
李傑滿臉失望地說道:“也就是說,你們泱泱大清國還是想打達科達的秋風嘍?”
沈葆楨尷尬道:“陛下,朝廷答應,可以將大清三年的海關收入交與貴國。”
李傑不由搖了搖頭。
大清真是奇葩腦子,寧願出讓三年海關收入,也不願意開放他們所謂的龍興之地。
大清真是憨憨,隻重視麵子,不重視裏子,多年以來,一直將海關稅收這個搖錢樹當成燒火棍在使,還讓心懷鬼胎的陰國人保管。
大清關稅稅率表麵上極低,大約不到百分之五,但另有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的額外收入被各級稅官、胥吏、雜役給瓜分了。
狡猾的陰國人承包大清的關稅後,說每年隻能收到一千一百多萬兩銀子,其中交給大清一千萬兩,就把大清樂得找不著北。因為大清自己管理關稅的時候,每年收入不過50萬兩銀子。
雖然銀子是從大清流失的,李傑在太平洋彼岸都能感到深深的肉痛——肥水不流外人田啊!要占便宜也隻能由他這個華人新領袖來占啊。
他因此很自然地繼續試探道:“沈大臣,如果貴國願意付將海關交給達科達管理十年,達科達不僅每年給貴國一千二百萬兩白銀,還送給貴國10艘主力戰艦,幫貴國再建立一支北洋水師,你看怎麽樣?”
沈葆楨還是不能作主,隻好繼續跑迴去繼續請示。
這就是大清的政治行情,懂行的不能拍板,拍板的又不懂行。
兩個月後,沈葆楨又屁顛屁顛地來到了金山,終於代表大清正式簽訂了請求達科達代為收複伊犁並報複螺絲國的一攬子出兵協議,完全同意了李傑的提議。
雙方都是皆大歡喜。
特別是那個鬼子六,錢沒多出,還白撿一支北洋水師,在朝廷的威望更高了。
李傑大致算計了一下,達科達接手大清海關後,隻要稍微拾掇拾掇,把進口稅提高到百分之十,部分奢侈品稅率提高到百分之二十,每年收入應該很快達到三千萬兩銀子以上,十年就是3億多兩。
刨去開支和給大清的提成,達科達至少要淨落2億6千萬兩銀子,相當3.7億科元或600噸黃金。
不賺白不賺,白賺誰不賺?最好還是達科達賺。
這些錢留在大清,又會被那幫貪官給造了。如果交給達科達,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狠狠地打擊、打擊陰國佬,也算是從側麵幫了大清。
不過,在狠狠算計了一把大清之後,李傑總覺得有些愧疚。
為了補償大清,他讓達科達的各個大學包括軍校,多給大清一些指標,為大清培養一些人才。萬一哪一天,這些人中間出現幾個大清的掘墓人呢?
隨著達科達王國徹底成為達科達帝國的大後方,勘探師們在達科達王國境內開采出了石油,發現了新的金礦,聽說這個金礦比當年的金山還要大!
在剛成立的蘇東省境內,勘探師們又發現了巨大的鐵礦……
整個首都又沸騰起來了。
有了石油,達科達的汽車產業馬上就要騰飛;有了金礦,達科達的黃金戰略計劃又多了一道保險;有了鐵礦,達科達從此不再懼怕鐵礦石受製於人了。
政府決定加快東部大開發力度,不僅要打通從大湖區到米西河的運河航道,修通米西河西岸鐵路,還要發展東部地區的采礦業及其配套產業。
為此,政府臨時追加30萬個移民指標和6萬個公民指標。
這些年內,達科達的黃金、鋼材、煤炭……幾乎所有的礦產都采自海外。
但是這樣的風險也很大,一旦再爆發上次麥力哥打上家門的事情,達科達的工業就得熄火了。
盡管如此,國內的移民還在鬧騰,嫌政府給的指標太少。
遊行的、靜坐的、搶劫的、放火的……暴力的、非暴力的,層出不窮——誰叫你達科達的福利政策號稱世界第一。
好在李傑的徒弟李約翰總理對此已經能夠得心應手地應付,不需要李傑操心了。
吵吵嚷嚷中,埃蘭人領袖凱利很快收到通知,可以帶兩個團的埃蘭兵脫下軍裝,返迴埃蘭,開展複國運動,去建立他們心裏碎碎念的埃蘭共和國。
埃蘭人也是個多災多難的民族,被陰國人占領了家園後,一直分散在世界各國漂流。
到了達科達的埃蘭人一直和華人移民同病相憐。
當年麥力哥大舉入侵佛山、東部戰線最為吃緊的時候,埃蘭人領袖凱利動員了3000埃蘭人參軍,幫助達科達穩住了東部戰線。
達科達在海外的華西礦業公司始終有超過15萬人的埃蘭人在默默地為達科達掘金采礦。
達科達也記下了這份情,答應這個國家一旦穩定之後,會幫助凱利再打迴老家去,幫助埃蘭人從陰國的殖民統治之下解放出來。
達科達要讓全世界都知道,達科達雖然是海盜建立的國家,但也是最講情義的國家。
廢奴英雄布朗也收到通知,可以把三個黑人團帶去庫巴島,和那裏的黑人會合,提前發起庫巴獨立戰爭,建立一個完全由黑人占主導的自由國家。
達科達國內現在的黑人實在太多了,達科達政府又沒有管理黑人的經驗,同時還想順便懲罰一下這一次跟著陰國瞎起哄、為麥力哥站台撐腰的昔班尼王國。
鋪路石人領袖艾森豪威爾也得到允許,可以帶兩個團迴國參加統一戰爭,為姐兒們帝國的神聖統一事業而戰鬥。
二十年來,由於達科達從鋪路石挖走了許多軍工人才,甚至是天才,鋪路石的統一戰爭打得很是艱辛,急需要海外鋪路石人的迴國支援。
加裏波帶著紅衫軍跑路後,達科達境內還有一些一大利人。
這些人怎麽說哩,幹正事不行,搞幫派第一名,沒事收點保護費,打架鬥毆,搞點走私,而且特別喜歡欺負膽小怕事的華夏移民。
達科達政府一生氣,幹脆把他們都給遣返迴一打利去了。
這些人馬一走,不僅帶走了達科達從麥力哥繳獲的堆積如山的武器,也帶走了國內的許多不穩定因素。
達科達頓時清爽了許多。
這裏都有達科達和這些移民領袖的交易和承諾,也有李傑的新布局。
世界已經很亂了,達科達不妨讓它更亂一些,有混亂就會給達科達繼續渾水摸魚的機會。
特別是倚老賣老的陰國,達科達雖然不想和它直接翻臉,但是惡心惡心它還是可以的。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達科達並沒有對發國人采取什麽措施。
發國人這次在達科達的複仇之戰中站在了麥軍一邊,甚至直接擊沉了達科達的一艘軍艦。
達科達人心裏其實最想收拾的就是小那破輪統治的那個公雞國。
但是像以前一樣,大家還是平靜接受了。
大家覺得,開平皇帝可能還是在做局,想把這個仇多放一段時間,時間越長,收的利息越多。
1867年1月,沈葆楨乘坐達科達的輪船再次來到達科達梅花宮。
沈葆楨有一種被追著跑的感覺。
達科達的輪船現在的速度是越來越快,從天津到金山大約隻需要20天時間。這比迴大清的龍興之地黑龍江或者伊犁不知快到哪去了。
他對開平皇帝說道:“陛下,外臣迴去請示了,兩宮太後和文武百官都說,遼東乃龍興之地,不能在那裏采礦。”
李傑滿臉失望地說道:“也就是說,你們泱泱大清國還是想打達科達的秋風嘍?”
沈葆楨尷尬道:“陛下,朝廷答應,可以將大清三年的海關收入交與貴國。”
李傑不由搖了搖頭。
大清真是奇葩腦子,寧願出讓三年海關收入,也不願意開放他們所謂的龍興之地。
大清真是憨憨,隻重視麵子,不重視裏子,多年以來,一直將海關稅收這個搖錢樹當成燒火棍在使,還讓心懷鬼胎的陰國人保管。
大清關稅稅率表麵上極低,大約不到百分之五,但另有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的額外收入被各級稅官、胥吏、雜役給瓜分了。
狡猾的陰國人承包大清的關稅後,說每年隻能收到一千一百多萬兩銀子,其中交給大清一千萬兩,就把大清樂得找不著北。因為大清自己管理關稅的時候,每年收入不過50萬兩銀子。
雖然銀子是從大清流失的,李傑在太平洋彼岸都能感到深深的肉痛——肥水不流外人田啊!要占便宜也隻能由他這個華人新領袖來占啊。
他因此很自然地繼續試探道:“沈大臣,如果貴國願意付將海關交給達科達管理十年,達科達不僅每年給貴國一千二百萬兩白銀,還送給貴國10艘主力戰艦,幫貴國再建立一支北洋水師,你看怎麽樣?”
沈葆楨還是不能作主,隻好繼續跑迴去繼續請示。
這就是大清的政治行情,懂行的不能拍板,拍板的又不懂行。
兩個月後,沈葆楨又屁顛屁顛地來到了金山,終於代表大清正式簽訂了請求達科達代為收複伊犁並報複螺絲國的一攬子出兵協議,完全同意了李傑的提議。
雙方都是皆大歡喜。
特別是那個鬼子六,錢沒多出,還白撿一支北洋水師,在朝廷的威望更高了。
李傑大致算計了一下,達科達接手大清海關後,隻要稍微拾掇拾掇,把進口稅提高到百分之十,部分奢侈品稅率提高到百分之二十,每年收入應該很快達到三千萬兩銀子以上,十年就是3億多兩。
刨去開支和給大清的提成,達科達至少要淨落2億6千萬兩銀子,相當3.7億科元或600噸黃金。
不賺白不賺,白賺誰不賺?最好還是達科達賺。
這些錢留在大清,又會被那幫貪官給造了。如果交給達科達,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狠狠地打擊、打擊陰國佬,也算是從側麵幫了大清。
不過,在狠狠算計了一把大清之後,李傑總覺得有些愧疚。
為了補償大清,他讓達科達的各個大學包括軍校,多給大清一些指標,為大清培養一些人才。萬一哪一天,這些人中間出現幾個大清的掘墓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