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大戰再次一觸即發
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 作者:飛獴在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達科達宣布建立一係列新的行政區域,麥力哥人終於明白了,達科達人一直在穩紮穩打,把主要精力放在消化占領的既有領土上。
達科達人的犁比槍更可怕!
林綆總統終於明白了,他雖然為麥力哥贏得了一場艱難的統一戰爭,但是麥力哥的好幾個州恐怕很難收迴來了。他的廢奴宣言也要成為一張廢紙、全世界的笑話。
“我們應該和達科達達人好好談談。”
“和一群豬辮子有什麽好談的!我們可是上帝的選民。”
“達科達比以前更強大了。我們的軍隊就像一支童子軍,根本不是人家的對手。”
“那又如何?我們的人口是他們的好幾倍。毆洲列強也不會坐視不管……”
沃興頓國會裏,圍繞著對達科達是戰是和,白人精英們再次爭吵不休。
包括蘿卜頭將軍在內的軍方勢力都主張再次進行全國動員,對達科達帝國宣戰。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林綆總統最初被報紙吹捧為廢奴英雄,現在也有些氣短,隻同意進行有限作戰或者通過和談,收複米西河上遊東部地區的威州和下遊西部地區的路由州。
換句話說,他想同達科達帝國以米西河為界,來一個劃河而治,西邊歸達科達,東邊仍歸麥國。
但是以戴維斯為代表的南方勢力態度極為強硬,他們要求政府還要收複密蘇、阿肯甚至是得個薩斯三州。
這幫紅脖子頑固得很,穿得丁當響,還在那裏做白日夢,竟想美事,還想利用奴隸在那裏為他們免費種棉花、種甘蔗、掙大錢。
“真是一群不可理喻的紅脖子!”
一天,林綆又和南方政客們爭辯了半天,被吵得頭暈腦漲、心煩氣躁,隻好扔下一句鄙夷的話,跑到戲院去聽戲解悶。
“啪!”
隨著一聲槍響,他還是沒能逃脫曆史的宿命,被一位神秘刺客一槍擊中,倒在了血泊之中。
麥力哥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一些人對林綆十分不滿,認為是他搞垮了麥力哥,是麥力哥的罪人。
麥力哥的社會傳承中一直有恐怖基因在延續,一言不合,就搞暗殺,不光殺外國的政要,還殺本國的總統。在麥力哥的曆史上,林綆不是第一個遭遇暗殺的總統,也不是最後一個遭遇暗殺的總統。
1866年1月,林綆的副手約翰遜繼任總統。
約翰遜本是南方人,政治上支持北方,心理上同情南方。
他在上台之後立即宣布對南方官員、將領、奴隸主全部實施大赦,剛剛獲得解放的黑人再次被剝奪了公民權。
曾經離心離德的南方白人精英終於暫時又統一到麥力哥合眾國這個藍星旗下來。
統一的麥力哥再次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征兵,準備湊齊60萬人的軍隊。
內戰爆發前,麥力哥的人口並沒有像曆史上那樣,突破3300萬,實際隻有2800萬人口。
因為達科達挖了麥力哥二十多年的牆角,不少原本應該移民到麥力哥的移民到了達科達,不少毆洲饑民因為達科達的及時援助留在了毆洲,還有不少白人在達科達的海外華西礦業公司打工。
後來,麥西哥在南邊捅了麥力哥兩次屁股,達科達和科帕奇土著人一直在打它的秋風,也讓它損失了一些人口。
再後來,麥力哥自己來了一場自作孽、不可活的內戰,麥力哥人因戰死、病死、致殘、逃亡、失蹤人口超過150萬人。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麥力哥目前至少有130萬可動員的後備兵員,也就是年齡有點兩極分化,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正如李傑的預判,在應對外部危機上,白人還是比較團結的。正如他們當初團結一心,趕走了陰溝郞的龍蝦兵一樣。
雙方俘虜營有大約15萬幸存者還能站起來扛槍,有20餘萬白胡子老頭和學生娃拿起自家的破燧發槍應征入伍……
麥力哥又緊急發行了五千萬元的債券,用於從毆洲進口先進武器。
到了5月初,麥軍統帥部終於拚湊了60萬大軍。
原來北方軍總司令格蘭特就任新的麥軍最高統帥部總司令。他計劃兵分三路,向達科達發起反擊。
其中北路軍15萬人,由原來北方軍隊西路軍統帥謝而慢將軍率領,主攻麥城,負責收複北方的威州、明州和艾州,解除達科達對麥力哥北方工業區的側翼威脅。
其中中路軍20萬人,由原北方軍隊東部軍統帥張波輪將軍率領,主攻聖路由港,負責收複米西河對麵的密州和阿州。
其中南路軍15萬人,由原南方軍隊統帥蘿卜頭將軍率領,主攻新奧城,負責收複南方的路由州和得個薩斯州。
還有10萬娃娃組成的新兵,尚在訓練中,連槍都拿不穩,有的還沒有槍高,暫時隻能作為全國的總預備隊。
麥力哥還派出一支支外交團隊到毆洲攻關,打著“血濃於水”的口號,希望得到毆洲各國的援助。
陰國人最先作出反應,組成誌願軍到麥力哥參戰。陰國議會也決定,迅速向麥力哥出售一批新式火炮,遏製達科達的擴張野心,順便發點戰爭財。
正應了帕麥斯那個老色鬼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達科達也沒閑著,利用歸順的印第安人和黑人組建了一係列的後備兵團。
歸順的肖尼、喬克托、克裏克等族土著人都和麥力哥都有著血海深仇,部落子弟紛紛報名參軍,成立了一係列騎兵和步兵部隊。
由於麥力哥的廢奴宣言成為一張廢紙,前來歸順達科達的黑人越來越多。達科達戰爭部又從中挑選了四千人,成立了布朗二團和三團。
這些黑人天生都是體育健將,體能充沛,適當訓練訓練,還是不錯的步兵兵員。
達科達後方的好多基建和生產都停止了,埃蘭人成立了科克步兵團,昔班尼人成立了鳳凰騎兵團,鋪路石人成立了萊茵炮兵團,一打利人也成立了紅衫軍營,華人又成立了香港步兵團、梅州步兵團。
左宗棠的兒子左孝威、劉阿生的兒子劉恩官、劉亮官等在達科達軍校海外班留學的學員也踴躍報名參軍,迅速將鵬城近衛營擴編為近衛團。
昔日的皇家叛逆、紅鷹公主終於懂事了一迴,和艾麗絲公主各帶領一批救護人員,分別前往德州和泰州野戰醫院,救治傷員。
後方的鐵路、工廠、醫院迅速轉為軍用,兵工廠、船廠在全速生產武器彈藥,尤其是新型戰艦。
胡雪岩帶著他的胡慶餘堂加班加點地生產避瘟丹、行軍散、八寶丹、紫雪丹等戰地防疫救治藥品。
生態部長林福祥樹也不種了,把鐵鍬一扔,組織人力專門向前線軍隊輸送輜重給養……
達科達現在完全轉入戰時體製,整個國家成為一部龐大而高效的戰爭機器。
大戰,再一次一觸即發。
達科達人的犁比槍更可怕!
林綆總統終於明白了,他雖然為麥力哥贏得了一場艱難的統一戰爭,但是麥力哥的好幾個州恐怕很難收迴來了。他的廢奴宣言也要成為一張廢紙、全世界的笑話。
“我們應該和達科達達人好好談談。”
“和一群豬辮子有什麽好談的!我們可是上帝的選民。”
“達科達比以前更強大了。我們的軍隊就像一支童子軍,根本不是人家的對手。”
“那又如何?我們的人口是他們的好幾倍。毆洲列強也不會坐視不管……”
沃興頓國會裏,圍繞著對達科達是戰是和,白人精英們再次爭吵不休。
包括蘿卜頭將軍在內的軍方勢力都主張再次進行全國動員,對達科達帝國宣戰。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林綆總統最初被報紙吹捧為廢奴英雄,現在也有些氣短,隻同意進行有限作戰或者通過和談,收複米西河上遊東部地區的威州和下遊西部地區的路由州。
換句話說,他想同達科達帝國以米西河為界,來一個劃河而治,西邊歸達科達,東邊仍歸麥國。
但是以戴維斯為代表的南方勢力態度極為強硬,他們要求政府還要收複密蘇、阿肯甚至是得個薩斯三州。
這幫紅脖子頑固得很,穿得丁當響,還在那裏做白日夢,竟想美事,還想利用奴隸在那裏為他們免費種棉花、種甘蔗、掙大錢。
“真是一群不可理喻的紅脖子!”
一天,林綆又和南方政客們爭辯了半天,被吵得頭暈腦漲、心煩氣躁,隻好扔下一句鄙夷的話,跑到戲院去聽戲解悶。
“啪!”
隨著一聲槍響,他還是沒能逃脫曆史的宿命,被一位神秘刺客一槍擊中,倒在了血泊之中。
麥力哥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一些人對林綆十分不滿,認為是他搞垮了麥力哥,是麥力哥的罪人。
麥力哥的社會傳承中一直有恐怖基因在延續,一言不合,就搞暗殺,不光殺外國的政要,還殺本國的總統。在麥力哥的曆史上,林綆不是第一個遭遇暗殺的總統,也不是最後一個遭遇暗殺的總統。
1866年1月,林綆的副手約翰遜繼任總統。
約翰遜本是南方人,政治上支持北方,心理上同情南方。
他在上台之後立即宣布對南方官員、將領、奴隸主全部實施大赦,剛剛獲得解放的黑人再次被剝奪了公民權。
曾經離心離德的南方白人精英終於暫時又統一到麥力哥合眾國這個藍星旗下來。
統一的麥力哥再次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征兵,準備湊齊60萬人的軍隊。
內戰爆發前,麥力哥的人口並沒有像曆史上那樣,突破3300萬,實際隻有2800萬人口。
因為達科達挖了麥力哥二十多年的牆角,不少原本應該移民到麥力哥的移民到了達科達,不少毆洲饑民因為達科達的及時援助留在了毆洲,還有不少白人在達科達的海外華西礦業公司打工。
後來,麥西哥在南邊捅了麥力哥兩次屁股,達科達和科帕奇土著人一直在打它的秋風,也讓它損失了一些人口。
再後來,麥力哥自己來了一場自作孽、不可活的內戰,麥力哥人因戰死、病死、致殘、逃亡、失蹤人口超過150萬人。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麥力哥目前至少有130萬可動員的後備兵員,也就是年齡有點兩極分化,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正如李傑的預判,在應對外部危機上,白人還是比較團結的。正如他們當初團結一心,趕走了陰溝郞的龍蝦兵一樣。
雙方俘虜營有大約15萬幸存者還能站起來扛槍,有20餘萬白胡子老頭和學生娃拿起自家的破燧發槍應征入伍……
麥力哥又緊急發行了五千萬元的債券,用於從毆洲進口先進武器。
到了5月初,麥軍統帥部終於拚湊了60萬大軍。
原來北方軍總司令格蘭特就任新的麥軍最高統帥部總司令。他計劃兵分三路,向達科達發起反擊。
其中北路軍15萬人,由原來北方軍隊西路軍統帥謝而慢將軍率領,主攻麥城,負責收複北方的威州、明州和艾州,解除達科達對麥力哥北方工業區的側翼威脅。
其中中路軍20萬人,由原北方軍隊東部軍統帥張波輪將軍率領,主攻聖路由港,負責收複米西河對麵的密州和阿州。
其中南路軍15萬人,由原南方軍隊統帥蘿卜頭將軍率領,主攻新奧城,負責收複南方的路由州和得個薩斯州。
還有10萬娃娃組成的新兵,尚在訓練中,連槍都拿不穩,有的還沒有槍高,暫時隻能作為全國的總預備隊。
麥力哥還派出一支支外交團隊到毆洲攻關,打著“血濃於水”的口號,希望得到毆洲各國的援助。
陰國人最先作出反應,組成誌願軍到麥力哥參戰。陰國議會也決定,迅速向麥力哥出售一批新式火炮,遏製達科達的擴張野心,順便發點戰爭財。
正應了帕麥斯那個老色鬼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達科達也沒閑著,利用歸順的印第安人和黑人組建了一係列的後備兵團。
歸順的肖尼、喬克托、克裏克等族土著人都和麥力哥都有著血海深仇,部落子弟紛紛報名參軍,成立了一係列騎兵和步兵部隊。
由於麥力哥的廢奴宣言成為一張廢紙,前來歸順達科達的黑人越來越多。達科達戰爭部又從中挑選了四千人,成立了布朗二團和三團。
這些黑人天生都是體育健將,體能充沛,適當訓練訓練,還是不錯的步兵兵員。
達科達後方的好多基建和生產都停止了,埃蘭人成立了科克步兵團,昔班尼人成立了鳳凰騎兵團,鋪路石人成立了萊茵炮兵團,一打利人也成立了紅衫軍營,華人又成立了香港步兵團、梅州步兵團。
左宗棠的兒子左孝威、劉阿生的兒子劉恩官、劉亮官等在達科達軍校海外班留學的學員也踴躍報名參軍,迅速將鵬城近衛營擴編為近衛團。
昔日的皇家叛逆、紅鷹公主終於懂事了一迴,和艾麗絲公主各帶領一批救護人員,分別前往德州和泰州野戰醫院,救治傷員。
後方的鐵路、工廠、醫院迅速轉為軍用,兵工廠、船廠在全速生產武器彈藥,尤其是新型戰艦。
胡雪岩帶著他的胡慶餘堂加班加點地生產避瘟丹、行軍散、八寶丹、紫雪丹等戰地防疫救治藥品。
生態部長林福祥樹也不種了,把鐵鍬一扔,組織人力專門向前線軍隊輸送輜重給養……
達科達現在完全轉入戰時體製,整個國家成為一部龐大而高效的戰爭機器。
大戰,再一次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