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12月20日,金山灣鳳凰城,國際會務中心,來自拉麥各國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濟濟一堂,個個穿著達科達政府為他們準備的燕尾服,談笑風生。


    在達科達的倡議下,拉麥各國積極響應,一夜之間放下成見,在這裏參加達科達政府組織的第一屆拉麥國家合作發展論壇。


    整個世界的政論人士現在感覺腦子都有些不夠用了:國際政治怎麽也開始奉行華人的夫妻哲學,夫妻沒有隔夜的仇?


    作為主辦方的代表,達科達帝國年輕的複興皇帝李鵬舉第一次以皇帝身份走上國際舞台,首先開明宗義:


    “各位尊敬的總統、總理、部長,先生們,非常榮幸邀請到各位在此共商拉麥發展大計。”


    “我首先申明一點,既然是談判,大家在這次大會上什麽都可以談,隻要不拿槍打人,不用拳頭打人,不打瞌睡……”


    複興皇帝幽默的講話很快贏得台下熱烈的掌聲。


    李鵬舉又說道:“拉麥各國苦麥力哥久矣!現在大家能坐在一起,說明拉麥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台下又是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是拉麥各國的共鳴。


    這些國家雖然也在國內搞搞獨裁,但是一向反對麥力哥打著民主的幌子幹涉他們的內政,煽動政變,甚至搞恐怖暗殺活動。


    在不斷被打斷的掌聲中,李鵬舉又扔了幾個雷:


    “這次會議旨在解決打美各國間的爭端問題。為了表示我們達科達政府的誠意,達科達政府願意在你家那個瓜運河、普那馬鐵路以及安第斯省領土諸多利益上作出適當讓步。”


    “下麵進入第一項議程,請你家那個瓜總統岡底雷斯先生,闡明他們對你家那個瓜運河的立場……”


    你家那個瓜運河是拉麥第一個曠世工程,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分錢。隻要解決了分錢的問題,就沒有談不成的事情。


    按照常理,地是你家那個瓜政府賣給了達科達政府的,河是達科達政府組織人力挖的,運河收益應該由達科達政府獨享才對。


    但是,隨著你家那個瓜運河即將通航,運河的巨大經濟利益和軍事價值迅速超過了普那馬鐵路。你家那個瓜政府自然眼紅,不想讓達科達政府一家吃獨食。


    達科達政府也知道,強龍不壓地頭蛇,好東西要和大家分享,準備在這個問題上作些適當讓步。


    經過一天的討論,在達科達率先讓步的前提下,大家基本上達成了初步共識:


    你家那個瓜運河作價五千萬科元成立一個運河管理公司。達科達政府占其中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你家那個瓜政府出價一千五百萬元贖迴其中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另外百分之十九的股份以一千萬元的價格出售給一直覬覦運河的一些拉麥小國家。


    那些拉麥小國家所占股份比例雖然少,這也是他們國力能夠承受的最大極限。並不是每個國家的元首都能像達科達的開平皇帝那樣,隨隨便便就能發現一個金山銀山的。


    他們能跟在達科達後麵喝口湯已經算是不錯了!


    運河問題一解決,討論普那馬鐵路問題基本沒有懸念。


    隨著你家那個瓜運河的開通,普那馬運河已經沒有開通的必要,普那馬鐵路的地緣軍事價值和經濟價值已經急劇下降。


    達科達同樣願意在這個項目上作出巨大讓步,將從麥力哥手中買迴來的鐵路作價800萬元,成立一個鐵路管理公司,由達科達和可能比亞兩國共管,可能比亞政府出資400萬元購買其中的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


    達科達政府幾乎以成本價出售這條鐵路,基本上等於做慈善。


    達科達的讓步很快贏得與會國家的好感。


    第三天,大家開始討論安第斯省的問題。


    這個問題涉及到車厘、皮魯、玻璃和東道主達科達共四個國家。其中既有領土贖迴問題,也有達科達這幾年的基礎建設成本計算問題,更有礦產利益分配的核心問題。


    情況相當的複雜,矛盾相當的突出。


    為了爭取更多的利益,四個國家之間既有聯合,也有對抗。好在東道主事先說了,吵架可以,打架不行。大家還是基本遵循了這一會議紀律。


    談判在吵吵嚷嚷中一直拖了五天,大家還是取得了一些共識。


    車厘、皮魯和玻璃三國一致同意達科達的提議,按原價贖迴達科達從三國購買的那塊沙漠國土。


    達科達在國土問題上作了巨大讓步,同時迅速占據了道義上的主動,使它在後來的談判中掌握了主動權。


    達科達又提議,將其在安第斯省投資建成的港口、鐵路、銅業公司分成三個標的,分別以五百萬元的底價在三國間進行競拍,價高者得。


    財大氣粗的車厘國很快以一千二百萬元獲得了港口和鐵路等基礎設施的所有權。


    銅業公司流拍了,繼續由達科達政府經營。


    因為無煙子彈和炮彈還沒有流行,不需要銅作彈殼,暫時還沒有人看得上它。


    大家都憋足了勁,想搶奪達科達投資的硝石公司。在戰火紛飛的世界形勢中,得硝石者得天下,這個公司的利潤最為豐厚。


    果然,在隨後的硝石公司資產處理上,大家爭奪最為激烈。


    達科達最初建議,將硝石公司折價兩千萬元由三國按最初出售國土時的受益比例出資贖迴。


    玻璃國出售的國土麵積最大,當時獲得了其中六成出售款。但是玻璃國現在很窮,穿得兩個人合穿一條褲子才能出門,根本拿不出一千二百萬元的贖迴款。


    達科達轉而又建議以兩千萬元的底價進行競拍,車厘國毫不猶豫地叫出了三千萬元的天價。


    皮魯和玻璃兩國麵對突然土豪起來的車厘國,麵麵相覷,隻能表示幹瞪眼。


    特別是皮魯國的總統,把腦袋上的毛快薅光了,也鬧不明白,車厘國什麽時候變得這麽有錢,還和達科達走的這麽近?


    但是在東道主的斡旋下,車厘國還是分別讓渡了兩國各百分之十的股份,算是給了對方一個台階,也給了東道主一個麵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