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年初,李傑終於安全迴到鵬城。


    大家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歡歡喜喜過起了中國式的春節。


    令人莫名其妙的是,李總統帶迴來一個糟老頭子,說是皮魯國的國父聖馬丁,要讓他出任新成立的金山大學校長,教化百姓,而不是魏源從大清帶來的翰林何慶元。


    大家不由納悶,總統丟下江山,出去那麽久,難道就是為了找來這個糟老頭子當教書匠?要教書匠那也得找大清翰林何慶元啊,人家可是給皇帝上過課的大學問啊?放個屁都是抑揚頓挫,平仄有聲,還押韻!


    可是總統就是總統,總統就是皇帝,無論是華人還是昔班尼人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個尷尬的事實。


    春節剛過,李傑好像要學妓女從良了。


    他在鵬城發出一係列讓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指令,說是讓大家集中人力、財力和物力去種地,而不是像以前去淘金。


    大約2萬農戶收到政府的命令,三年內禁止種土豆,原來的土豆一律改種玉米或小麥。


    玉米和小麥的播種麵積要增加一倍以上,不能再種效率低下的水稻。


    新移民要種至少200畝小麥,老移民要至少要種400畝小麥。就連新向華人學農耕的土著人每家也至少要種上100畝……


    這幾年,達科達的華夏移民主要來自善於種水稻的兩廣地區,這些人更願意種水稻,也很快在金水河和香河流域試種水稻成功。


    更重要的是,移民們到了金山這個金窩子,都與時俱進,不大願意種地了。隻有腦子不夠用的人才去種地。


    負責農業工作的張際亮一頭霧水,李總統去了一趟毆洲,人變傻了,他這唱的是哪一出?


    他趕緊帶著幾個負責農業的鎮長來到薩頓莊園,找李傑理論:“大總統,我實在不明白,去年糧食明明已經供大於求,還剩餘糧食10餘萬噸,怎麽還要多種糧食呢?農民們都擔心糧食多了,價格上不去。大家都喜歡吃米飯,為什麽不讓鄉親們種水稻呢?”


    李傑隻是神叨叨地答道:“這個嘛,小孩沒娘,說來話長……你提前和農戶們都提前簽訂糧食購買合同,糧價比去年提高百分之五就是了。”


    他現在的決策依據來源於後世的了解,世界馬上要麵臨全球大饑荒。但是他不好對張際亮講。


    張際亮又問道:“可是大家沒有足夠的耕牛啊?”


    李傑答道:“這裏旱地多,有馬就行了,一馬比兩牛。”


    張際亮抱怨道:“馬也不夠啊!”


    李傑答道:“我上次讓紅雲搞迴2000匹,聽說他前不久送來3000多匹,陰國人上次賠了咱們2000匹,我這次又從毆洲買了5000匹,加上平時購買的,應該差不多了。”


    張際亮又問道:“那農具呢?”


    李傑頓時火了:“你是農業部長,還是我是農業部長?”


    張際亮不敢作聲,嚇得屁滾尿流地想辦法去了。


    事後好多情況證明,他的擔心純屬多餘。


    大家理解歸不理解,還是愉快地執行。


    漂洋過海的華人服從意識還是比較強的,一直把這裏的總統當成皇帝看。總統的話就是皇帝的聖旨,總統的每一個決策都是英明無比,何況總統還提前簽訂了協議,給了錢,還有馬匹。


    至於農具嗎,更是小菜一碟。總統整迴來的那個叫伊萊亞斯的天才造的馬拉收割機,一台效率快趕上十五個人了。還有那播種機,一台也是頂上過去的十來個人。有了這些機器,一家種上500畝小麥都不是問題。


    沒過幾天,李傑又作出一個莫名其妙的舉動,下令從金山礦業公司和昔班尼人的鳳凰礦業公司中抽調了整整4000人馬,成立一個新的公司:華西礦業公司。


    這個公司由一餅和小羅納爾多共同負責,前往巨鼠洲南方一個偏僻的鬼地方進行封閉式采礦。


    為了確保安全,李傑還派了一個連的正規軍前去保駕護航。


    一餅和小羅納爾多不敢反抗,隻好哭喪著臉,帶著人馬南下了。那裏荒無人煙,注定又是極其枯燥,沒有娛樂、沒有女人的苦日子。


    他們在心裏把傑克這個隻顧自己快活的海盜頭子給罵了個無數遍:“大家都是海盜,憑什麽你在家享清福,讓我們當太監?”


    但是他們到那裏沒幾天,就走了狗屎運,一人踩到一大塊狗頭金。


    他們馬上互相抽了一個耳刮子,然後向上帝民懺悔,說是不該在背後嚼總統大人的舌根。


    到了年底的時候,他們竟然采到了60萬兩金子,價值300萬陰鎊,好多還是一公斤重的狗頭金。


    很快,全世界都知道了巨鼠洲一個叫墨爾本的地方發現了新的金山,大家州的金山已經黯然失色,變成了舊金山。


    隨後,全球大量淘金漢特別是飽受饑荒的埃蘭人大批漂洋過海,來到墨爾本淘金,為金山引流不少人。


    由於消息傳播的滯後性,到了1845年底,這一年到達金山的白人數量仍然達到了5萬人,創下曆年之最,和來自大清的華人基本持平。


    淘金仍然占據達科達收入的主要部分,隻是占比從最初的九成一度下降到四成,現在又急劇提高到八成。


    達科達、皮貨、製藥、紡織、糧食、釀酒、武器和機器製造產業雖然全部起來了,但是在閃閃發光的黃金產業麵前,還是黯然失色。


    就連李傑最初在長白山布局的搖錢樹產業:人參,也變得十分渺小。


    在巨大的財力支持下,在大批洋長工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奉獻下,伍崇曄的鐵路建築公司已經在中央穀地修了一條南北幹線,鐵路修得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張際亮遠涉重洋,跑到這裏整了個負責種地的農業部長,一下子就趕上了大豐收,全國糧食總產量超過150萬噸,最初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後來看到政府高價購買了其中的100萬噸,全部躺在糧庫裏吃灰、喂老鼠,他很不開心,暗自罵李傑是個昏君,和那個紫禁城的道光老頭子有得一比。


    這些糧食要運迴大清得賣多少錢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獴在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獴在天並收藏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