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京城暗流,李誌入局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襲之路 作者:瑞鑫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日後,一輛不起眼的馬車駛入京城。車夫頭戴鬥笠,寬大的蓑衣遮住了他的身形,而馬車內的簾布垂下,隱約可見一個身影正閉目養神。
京城依舊繁華如昔,人來人往,街頭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但在這表麵的熱鬧之下,卻湧動著一股暗流——東廠和江湖的衝突讓城內變得風聲鶴唳。
馬車緩緩停在一間普通的茶館前,車簾掀開,一身青衣的李誌走下車。他將鬥笠交給車夫,低聲說道:“老黃,車子先留在這裏,萬一有事,我們用密號聯係。”
車夫正是黃嘯天,他點點頭:“放心吧,李公子。你進京心點兒,我在外麵盯著。”
李誌點點頭,轉身走入茶館。
茶館二樓的一個雅間內,已經有一名中年男子等候多時。他一身儒士裝扮,眉宇之間透著一股幹練和沉穩。見李誌進來,他連忙起身行禮:“李公子,久仰大名。”
李誌含笑點頭:“徐大人,幸會。”
這名男子,正是京城內閣中的次輔徐子謙。雖然他沒有一品首輔的顯赫地位,但在朝堂中以公正廉明著稱,深受百姓愛戴。而更重要的是,他暗中與東廠勢不兩立。
徐子謙招唿李誌落座,斟上一杯茶,低聲說道:“李公子,關於你之前提到的聯手對付東廠一事,本官已經仔細斟酌,確實可以一試。但趙元功勢力龐大,我們需謹慎行事。”
李誌微微一笑:“徐大人放心,我既然敢來京城,自然有周全的計劃。趙元功雖強,但他最大的弱點就是傲慢。他以為東廠無所不能,卻不知道,他早已站在了懸崖邊。”
“哦?”徐子謙略顯疑惑,“李公子此話怎講?”
李誌從袖中取出一卷卷軸,輕輕展開,遞到徐子謙麵前:“大人請看。”
徐子謙低頭一看,目光頓時一凝:“這是……”
“這是東廠這些年在京城暗中控製的產業清單,以及他們對朝中大臣的賄賂記錄。”李誌淡淡說道,“趙元功以為這些秘密沒人知道,但他漏算了一件事——紙終究包不住火。”
徐子謙震驚之餘,又忍不住心生敬佩:“李公子,這些東西你是如何得到的?”
“江湖上有的是耳目,隻要花些心思,總能找到漏洞。”李誌語氣輕鬆,卻透著一股從容不迫,“趙元功的底牌,其實並不多。而我們的底牌,是民心。”
徐子謙沉吟片刻,點頭說道:“不錯,隻要證據確鑿,我們便可聯合朝中反對東廠的大臣,一舉扳倒趙元功。”
李誌笑了笑:“但這還不夠。趙元功不會束手待斃,我們需要在京城和江湖兩條線同時行動,才能徹底摧毀東廠。”
徐子謙鄭重點頭:“李公子所言極是。若有需要,本官定全力配合。”
兩人詳細商議了一番計劃後,李誌起身告辭。
就在李誌與徐子謙密談的同時,東廠大堂內,趙元功正召集一眾心腹謀劃下一步行動。
一名番役急匆匆跑進來,跪地稟報道:“督主,屬下剛剛收到密報,李誌已經潛入京城!”
趙元功眉頭一挑,眼中閃過一絲寒意:“終於來了。”
楊嵩上前一步,抱拳說道:“督主,既然那小子敢來京城,那就是自投羅網。隻要我們設下天羅地網,他插翅難逃!”
“天羅地網?”趙元功冷笑一聲,“他李誌是能隨隨便便被抓的角色嗎?從他燒了我的據點那天起,我就知道,這小子不好對付。”
楊嵩低聲問道:“那督主的意思是?”
“京城不比其他地方,他進來了,想要再出去可沒那麽容易。”趙元功緩緩站起身,走到地圖前,冷冷道,“傳令下去,加強各城門的守衛,不管是人是物,都要嚴格盤查。”
“是!”楊嵩領命而去。
趙元功目光陰沉,喃喃道:“李誌,你既然敢來,那就別想全身而退。”
翌日清晨,李誌化身普通書生,遊走於京城的街市。他的目的是探查東廠的動向,同時暗中聯係幾名江湖義士,共同布置下一步行動。
然而,就在他經過一條偏僻小巷時,突然感覺到一股寒意襲來。他身形一閃,躲開了一支從暗處射來的袖箭。
“出來吧,藏頭露尾可不是江湖好漢的作風。”李誌冷冷說道。
隨著他的聲音落下,四周出現了十餘名黑衣人,個個手持利刃,目露兇光。為首之人冷笑道:“李誌,沒想到吧?在這京城,你也會有今天。”
李誌打量了對方一眼,淡然說道:“你們是趙元功派來的,還是江湖敗類?”
那人冷笑道:“東廠花了不少銀子買你的命,我們不過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李誌聞言,冷笑一聲:“可惜,你們選錯了對手。”
話音未落,他已經閃電般拔出腰間的折扇,手腕一抖,折扇中竟然彈出一道寒光,直刺對方的咽喉!
黑衣人顯然沒料到這書生模樣的李誌竟有如此身手,躲閃不及,當場被刺中倒地。
其他黑衣人大怒,紛紛圍上前來。但李誌身形靈動,幾步便躍上牆頭,冷笑道:“想拿我的命,下次帶上腦子吧。”
說罷,他身形一閃,消失在巷子的另一端。
未完待續:李誌如何應對東廠的圍剿?他與徐子謙的計劃能否順利實施?京城的局勢愈加複雜,精彩繼續!
京城依舊繁華如昔,人來人往,街頭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但在這表麵的熱鬧之下,卻湧動著一股暗流——東廠和江湖的衝突讓城內變得風聲鶴唳。
馬車緩緩停在一間普通的茶館前,車簾掀開,一身青衣的李誌走下車。他將鬥笠交給車夫,低聲說道:“老黃,車子先留在這裏,萬一有事,我們用密號聯係。”
車夫正是黃嘯天,他點點頭:“放心吧,李公子。你進京心點兒,我在外麵盯著。”
李誌點點頭,轉身走入茶館。
茶館二樓的一個雅間內,已經有一名中年男子等候多時。他一身儒士裝扮,眉宇之間透著一股幹練和沉穩。見李誌進來,他連忙起身行禮:“李公子,久仰大名。”
李誌含笑點頭:“徐大人,幸會。”
這名男子,正是京城內閣中的次輔徐子謙。雖然他沒有一品首輔的顯赫地位,但在朝堂中以公正廉明著稱,深受百姓愛戴。而更重要的是,他暗中與東廠勢不兩立。
徐子謙招唿李誌落座,斟上一杯茶,低聲說道:“李公子,關於你之前提到的聯手對付東廠一事,本官已經仔細斟酌,確實可以一試。但趙元功勢力龐大,我們需謹慎行事。”
李誌微微一笑:“徐大人放心,我既然敢來京城,自然有周全的計劃。趙元功雖強,但他最大的弱點就是傲慢。他以為東廠無所不能,卻不知道,他早已站在了懸崖邊。”
“哦?”徐子謙略顯疑惑,“李公子此話怎講?”
李誌從袖中取出一卷卷軸,輕輕展開,遞到徐子謙麵前:“大人請看。”
徐子謙低頭一看,目光頓時一凝:“這是……”
“這是東廠這些年在京城暗中控製的產業清單,以及他們對朝中大臣的賄賂記錄。”李誌淡淡說道,“趙元功以為這些秘密沒人知道,但他漏算了一件事——紙終究包不住火。”
徐子謙震驚之餘,又忍不住心生敬佩:“李公子,這些東西你是如何得到的?”
“江湖上有的是耳目,隻要花些心思,總能找到漏洞。”李誌語氣輕鬆,卻透著一股從容不迫,“趙元功的底牌,其實並不多。而我們的底牌,是民心。”
徐子謙沉吟片刻,點頭說道:“不錯,隻要證據確鑿,我們便可聯合朝中反對東廠的大臣,一舉扳倒趙元功。”
李誌笑了笑:“但這還不夠。趙元功不會束手待斃,我們需要在京城和江湖兩條線同時行動,才能徹底摧毀東廠。”
徐子謙鄭重點頭:“李公子所言極是。若有需要,本官定全力配合。”
兩人詳細商議了一番計劃後,李誌起身告辭。
就在李誌與徐子謙密談的同時,東廠大堂內,趙元功正召集一眾心腹謀劃下一步行動。
一名番役急匆匆跑進來,跪地稟報道:“督主,屬下剛剛收到密報,李誌已經潛入京城!”
趙元功眉頭一挑,眼中閃過一絲寒意:“終於來了。”
楊嵩上前一步,抱拳說道:“督主,既然那小子敢來京城,那就是自投羅網。隻要我們設下天羅地網,他插翅難逃!”
“天羅地網?”趙元功冷笑一聲,“他李誌是能隨隨便便被抓的角色嗎?從他燒了我的據點那天起,我就知道,這小子不好對付。”
楊嵩低聲問道:“那督主的意思是?”
“京城不比其他地方,他進來了,想要再出去可沒那麽容易。”趙元功緩緩站起身,走到地圖前,冷冷道,“傳令下去,加強各城門的守衛,不管是人是物,都要嚴格盤查。”
“是!”楊嵩領命而去。
趙元功目光陰沉,喃喃道:“李誌,你既然敢來,那就別想全身而退。”
翌日清晨,李誌化身普通書生,遊走於京城的街市。他的目的是探查東廠的動向,同時暗中聯係幾名江湖義士,共同布置下一步行動。
然而,就在他經過一條偏僻小巷時,突然感覺到一股寒意襲來。他身形一閃,躲開了一支從暗處射來的袖箭。
“出來吧,藏頭露尾可不是江湖好漢的作風。”李誌冷冷說道。
隨著他的聲音落下,四周出現了十餘名黑衣人,個個手持利刃,目露兇光。為首之人冷笑道:“李誌,沒想到吧?在這京城,你也會有今天。”
李誌打量了對方一眼,淡然說道:“你們是趙元功派來的,還是江湖敗類?”
那人冷笑道:“東廠花了不少銀子買你的命,我們不過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李誌聞言,冷笑一聲:“可惜,你們選錯了對手。”
話音未落,他已經閃電般拔出腰間的折扇,手腕一抖,折扇中竟然彈出一道寒光,直刺對方的咽喉!
黑衣人顯然沒料到這書生模樣的李誌竟有如此身手,躲閃不及,當場被刺中倒地。
其他黑衣人大怒,紛紛圍上前來。但李誌身形靈動,幾步便躍上牆頭,冷笑道:“想拿我的命,下次帶上腦子吧。”
說罷,他身形一閃,消失在巷子的另一端。
未完待續:李誌如何應對東廠的圍剿?他與徐子謙的計劃能否順利實施?京城的局勢愈加複雜,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