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風箏迷局,暗流湧動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襲之路 作者:瑞鑫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盟約集會結束後,李誌雖贏得了局部勝利,卻沒有時間休息。各路盟友紛紛向他傳來消息,朝廷的下一輪動作已在醞釀之中,甚至連江湖中的一些門派也對盟約的勝利心生嫉妒,蠢蠢欲動。
這日,李誌站在兵工坊外的高台上,眺望著遠方。他心中明白,接下來的戰鬥不僅僅是江湖的紛爭,更是江湖與廟堂的一場較量。
蘇清瑤緩步走來,輕聲說道:“誌哥哥,剛剛接到消息,李雲庭已經返迴京城,並向皇帝遞上了一份奏折,奏請調集更多兵力鎮壓江湖。”
“他果然不會善罷甘休。”李誌嘴角微微上揚,眼神卻透著一絲冰冷,“不過,越是如此,我們越不能按他的節奏走。廟堂的棋盤固然複雜,但江湖的變數,才是致勝關鍵。”
為了應對可能的進一步衝突,李誌決定升級傳信風箏的功能。他將幾名最精銳的匠人召集到了一起,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製造一種可以在夜間隱蔽飛行的風箏,用以傳遞更加重要的情報。
“誌哥哥,風箏飛行需要風力和光線,夜間操作會不會太困難?”柳小蝶滿臉疑惑地問道。
“是有難度,但並非不可能。”李誌拿起一張草圖,上麵畫著一種特殊的風箏形狀,“我們可以在風箏的骨架上塗上防水的漆料,同時在底部加裝微弱的油燈,用以指引飛行方向。當然,為了避免被敵人發現,燈光的亮度必須極低。”
蘇清瑤點點頭:“如果這個計劃能成功,那我們的傳信能力將大大增強。誌哥哥,這樣的風箏會不會也能用在其他領域,比如夜間偵查?”
李誌微微一笑:“清瑤說得對,這種風箏的潛力不僅限於傳信,它還能用來監視敵方營地、標記目標,甚至可以引導己方的箭雨。”
眾人聽後,無不對這個設想感到驚歎。
與此同時,京城內,李雲庭正在謀劃新的計劃。他手中拿著盟約集會的戰報,臉色陰沉。
“那李誌竟然用區區江湖盟友擊退了朝廷的三路兵馬,此子實在不能留!”李雲庭憤憤地說道。
幕僚低聲問道:“大人,您打算如何處置他?如今他在江湖中的聲望已經如日中天,朝廷直接鎮壓隻會引發更大的反彈。”
李雲庭冷笑一聲:“朝廷的兵力不足以震懾江湖,但我們可以利用江湖的分裂來對付他。”
“分裂?”幕僚頓時來了興趣。
“不錯。”李雲庭目光陰冷,“江湖中雖然看似團結,但各大門派之間一直存在矛盾。我們隻需稍加挑撥,便可讓李誌的盟約土崩瓦解。”
幕僚點點頭:“大人英明。屬下建議,從幾大與盟約關係不深的門派下手,比如青蓮劍派。”
“青蓮劍派……”李雲庭眼中閃過一絲玩味,“聽說他們最近與李誌有所往來,這正是我們動手的好機會。”
幾日後,一名青蓮劍派的弟子再次來到兵工坊。這次,他帶來了一份密信以及一個奇怪的木盒。
李誌打開密信,內容卻讓他眉頭緊鎖:
“李公子,京城中傳來消息,朝廷已派人秘密接觸了數個江湖門派,其中包括我青蓮劍派。家師特命我前來告知,希望您早做應對。”
柳小蝶在一旁看著木盒,忍不住問道:“誌哥哥,這盒子裏裝的是什麽?”
李誌小心翼翼地打開木盒,發現裏麵是一塊精美的玉佩,上麵刻著“青蓮”二字。他拿起玉佩仔細端詳,臉色卻變得更加凝重。
“這是青蓮劍派的信物。”蘇清瑤在一旁說道,“送信之人帶著這個來,應該是想表達誠意。”
李誌點了點頭:“沒錯,但也可能是試探。青蓮劍派雖然傳遞了情報,但並未表明是否會站在我們這一邊。”
“那我們怎麽辦?”楚寒急切地問道。
李誌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青蓮劍派的位置很關鍵,既然他們願意傳信,我們便要趁機加深合作。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確認他們的立場是否真正可信。”
為了探明青蓮劍派的態度,李誌親自帶著蘇清瑤和柳小蝶前往青蓮劍派的駐地。他們選擇了一個偏僻的山莊作為會麵地點,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青蓮劍派的掌門人是一位年過五旬的老者,名為“青玄子”。他見到李誌後,笑容滿麵,但眼中卻藏著一絲警惕。
“李公子,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青玄子語氣平和,但話中暗藏深意。
“掌門過獎了。”李誌微微一笑,“今日冒昧前來,是想與掌門共商江湖大計。”
青玄子點點頭:“江湖之事,本應由江湖人解決。但如今朝廷介入,我們青蓮劍派也不得不多加防備。隻是,不知李公子如何看待朝廷與江湖的關係?”
李誌淡然一笑:“江湖自有江湖規矩,廟堂之手若過於伸長,必然會引發反彈。這一點,掌門應當比我更清楚。”
青玄子意味深長地看了李誌一眼:“李公子果然是個聰明人。不過,有件事我必須提醒,朝廷的力量非同小可,單憑江湖盟約,恐怕難以與之抗衡。”
“掌門放心。”李誌語氣堅定,“我並無意與朝廷為敵,隻是希望江湖能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若青蓮劍派願意合作,我相信,我們可以共同創造一個新的江湖秩序。”
青玄子沉默片刻,最終點頭說道:“好,老夫願意試試。不過,若盟約中有人心懷鬼胎,李公子可要小心了。”
離開青蓮劍派駐地後,李誌陷入了深思。青玄子雖然口頭答應合作,但他的態度明顯有所保留,似乎在等待時機觀望局勢。
“誌哥哥,這個青玄子是不是有些不可信?”柳小蝶皺眉問道。
李誌輕聲說道:“他隻是一個謹慎的人罷了。江湖中誰都不願貿然站隊,他的猶豫並不奇怪。但這也提醒我們,盟約內部的分裂,可能比外部的威脅更危險。”
蘇清瑤看著遠方,輕聲說道:“誌哥哥,接下來你打算怎麽辦?”
李誌目光深邃:“繼續完善我們的布局。不管是江湖還是廟堂,誰都不能掌控我們的命運。”
這日,李誌站在兵工坊外的高台上,眺望著遠方。他心中明白,接下來的戰鬥不僅僅是江湖的紛爭,更是江湖與廟堂的一場較量。
蘇清瑤緩步走來,輕聲說道:“誌哥哥,剛剛接到消息,李雲庭已經返迴京城,並向皇帝遞上了一份奏折,奏請調集更多兵力鎮壓江湖。”
“他果然不會善罷甘休。”李誌嘴角微微上揚,眼神卻透著一絲冰冷,“不過,越是如此,我們越不能按他的節奏走。廟堂的棋盤固然複雜,但江湖的變數,才是致勝關鍵。”
為了應對可能的進一步衝突,李誌決定升級傳信風箏的功能。他將幾名最精銳的匠人召集到了一起,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製造一種可以在夜間隱蔽飛行的風箏,用以傳遞更加重要的情報。
“誌哥哥,風箏飛行需要風力和光線,夜間操作會不會太困難?”柳小蝶滿臉疑惑地問道。
“是有難度,但並非不可能。”李誌拿起一張草圖,上麵畫著一種特殊的風箏形狀,“我們可以在風箏的骨架上塗上防水的漆料,同時在底部加裝微弱的油燈,用以指引飛行方向。當然,為了避免被敵人發現,燈光的亮度必須極低。”
蘇清瑤點點頭:“如果這個計劃能成功,那我們的傳信能力將大大增強。誌哥哥,這樣的風箏會不會也能用在其他領域,比如夜間偵查?”
李誌微微一笑:“清瑤說得對,這種風箏的潛力不僅限於傳信,它還能用來監視敵方營地、標記目標,甚至可以引導己方的箭雨。”
眾人聽後,無不對這個設想感到驚歎。
與此同時,京城內,李雲庭正在謀劃新的計劃。他手中拿著盟約集會的戰報,臉色陰沉。
“那李誌竟然用區區江湖盟友擊退了朝廷的三路兵馬,此子實在不能留!”李雲庭憤憤地說道。
幕僚低聲問道:“大人,您打算如何處置他?如今他在江湖中的聲望已經如日中天,朝廷直接鎮壓隻會引發更大的反彈。”
李雲庭冷笑一聲:“朝廷的兵力不足以震懾江湖,但我們可以利用江湖的分裂來對付他。”
“分裂?”幕僚頓時來了興趣。
“不錯。”李雲庭目光陰冷,“江湖中雖然看似團結,但各大門派之間一直存在矛盾。我們隻需稍加挑撥,便可讓李誌的盟約土崩瓦解。”
幕僚點點頭:“大人英明。屬下建議,從幾大與盟約關係不深的門派下手,比如青蓮劍派。”
“青蓮劍派……”李雲庭眼中閃過一絲玩味,“聽說他們最近與李誌有所往來,這正是我們動手的好機會。”
幾日後,一名青蓮劍派的弟子再次來到兵工坊。這次,他帶來了一份密信以及一個奇怪的木盒。
李誌打開密信,內容卻讓他眉頭緊鎖:
“李公子,京城中傳來消息,朝廷已派人秘密接觸了數個江湖門派,其中包括我青蓮劍派。家師特命我前來告知,希望您早做應對。”
柳小蝶在一旁看著木盒,忍不住問道:“誌哥哥,這盒子裏裝的是什麽?”
李誌小心翼翼地打開木盒,發現裏麵是一塊精美的玉佩,上麵刻著“青蓮”二字。他拿起玉佩仔細端詳,臉色卻變得更加凝重。
“這是青蓮劍派的信物。”蘇清瑤在一旁說道,“送信之人帶著這個來,應該是想表達誠意。”
李誌點了點頭:“沒錯,但也可能是試探。青蓮劍派雖然傳遞了情報,但並未表明是否會站在我們這一邊。”
“那我們怎麽辦?”楚寒急切地問道。
李誌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青蓮劍派的位置很關鍵,既然他們願意傳信,我們便要趁機加深合作。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確認他們的立場是否真正可信。”
為了探明青蓮劍派的態度,李誌親自帶著蘇清瑤和柳小蝶前往青蓮劍派的駐地。他們選擇了一個偏僻的山莊作為會麵地點,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青蓮劍派的掌門人是一位年過五旬的老者,名為“青玄子”。他見到李誌後,笑容滿麵,但眼中卻藏著一絲警惕。
“李公子,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青玄子語氣平和,但話中暗藏深意。
“掌門過獎了。”李誌微微一笑,“今日冒昧前來,是想與掌門共商江湖大計。”
青玄子點點頭:“江湖之事,本應由江湖人解決。但如今朝廷介入,我們青蓮劍派也不得不多加防備。隻是,不知李公子如何看待朝廷與江湖的關係?”
李誌淡然一笑:“江湖自有江湖規矩,廟堂之手若過於伸長,必然會引發反彈。這一點,掌門應當比我更清楚。”
青玄子意味深長地看了李誌一眼:“李公子果然是個聰明人。不過,有件事我必須提醒,朝廷的力量非同小可,單憑江湖盟約,恐怕難以與之抗衡。”
“掌門放心。”李誌語氣堅定,“我並無意與朝廷為敵,隻是希望江湖能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若青蓮劍派願意合作,我相信,我們可以共同創造一個新的江湖秩序。”
青玄子沉默片刻,最終點頭說道:“好,老夫願意試試。不過,若盟約中有人心懷鬼胎,李公子可要小心了。”
離開青蓮劍派駐地後,李誌陷入了深思。青玄子雖然口頭答應合作,但他的態度明顯有所保留,似乎在等待時機觀望局勢。
“誌哥哥,這個青玄子是不是有些不可信?”柳小蝶皺眉問道。
李誌輕聲說道:“他隻是一個謹慎的人罷了。江湖中誰都不願貿然站隊,他的猶豫並不奇怪。但這也提醒我們,盟約內部的分裂,可能比外部的威脅更危險。”
蘇清瑤看著遠方,輕聲說道:“誌哥哥,接下來你打算怎麽辦?”
李誌目光深邃:“繼續完善我們的布局。不管是江湖還是廟堂,誰都不能掌控我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