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京城的燈光在霧靄中透出一層朦朧的光暈。顧晨站在書房的落地窗前,沉默地望著遠方。窗外,城市依舊喧囂,然而他的內心卻波濤洶湧。
剛剛結束的會議,明確了改革的方向,但同時也讓他清楚地看到,反對勢力依舊在暗中潛伏,隨時可能反撲。沈斌雖然被暫時遏製,但他的影響力依舊盤根錯節。而更令顧晨擔憂的是,黨內部分高層的態度開始微妙地搖擺起來。
一陣敲門聲打破了沉思。
“進來。”顧晨收迴目光,轉身坐迴書桌前。
秘書陳斌推門而入,神情凝重:“顧部長,剛收到最新消息,沈斌的舊部正在試圖重整旗鼓。他們正在海外某基金會的支持下,策劃一場金融市場上的衝擊行動。”
顧晨的眉頭微微皺起,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具體情況?”
陳斌低聲道:“根據可靠消息,他們打算利用境外資本,聯合國內部分利益集團,在股市製造一輪劇烈波動。如果計劃成功,將會影響投資者信心,甚至可能波及經濟運行。”
顧晨沉思片刻,問道:“幕後是誰在操控?”
“目前掌握的線索指向沈斌的親信胡文傑,他近期頻繁出入某些金融機構,並與部分外資銀行高層有過密會。”
顧晨的目光沉了下來,語氣堅定:“胡文傑……看來他們的觸角比我們預想的還要深。”
陳斌點頭:“是的。而且他們似乎也在試圖利用輿論造勢,製造恐慌情緒,試圖給改革施加更大壓力。”
顧晨微微一笑,眼神卻帶著鋒銳:“他們還是老一套,以為操控市場、煽動輿論就能讓改革止步不前?”
陳斌遲疑了一下,低聲道:“不過,部長,黨內最近的氛圍有些微妙。部分領導對改革的速度和力度表示了擔憂,認為步子太快,容易引起社會動蕩。”
顧晨收起笑意,目光銳利地看向陳斌:“是誰在散布這樣的言論?”
陳斌低聲道:“黃誌強和李昌偉這兩位老領導,最近在一些內部會議上表達了相對保守的觀點。他們並未明確反對,但語氣上明顯帶有遲疑。”
顧晨輕輕點頭,心中已有計較。
“我明白了。”他緩緩說道,“他們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畢竟每一次變革都會觸動既有格局。但現在已經到了關鍵階段,不能再有絲毫猶豫。”
他頓了頓,眼神鋒利如刃:“讓財政部門做好應對資本市場波動的預案,同時加強監管,防止異常資金流動。至於輿論……讓宣傳部門準備一批新的政策解讀文章,明確改革的方向和意義。我們不僅要在行動上占據主動,在輿論戰場上也絕不能落後。”
陳斌點頭:“明白,我馬上去安排。”
顧晨擺擺手,示意他留下:“還有一件事。”
“您請吩咐。”
顧晨緩緩說道:“聯係中央紀檢部門,啟動對胡文傑的調查。”
陳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隨即明白了顧晨的用意。
“我會安排人低調進行調查。”
“要快。”顧晨的語氣堅決,“他們已經開始行動,我們不能等到局勢惡化才去收拾殘局。”
陳斌鄭重地點頭:“我這就去辦。”
望著陳斌離去的背影,顧晨目光深沉。他知道,接下來的鬥爭不會輕鬆,但此刻,他已經做好了迎接風暴的準備。
---
暗流洶湧
兩天後,一場突如其來的市場動蕩讓整個經濟圈為之震動。
股市在短短數小時內出現劇烈波動,多家企業的股價瞬間下跌,市場一片恐慌。而與此同時,社交媒體上也迅速出現了各種質疑改革的聲音,甚至有媒體暗示,當前的經濟問題是由於改革政策過於激進所導致的。
這場風波,顯然是有預謀的。
國務院經濟工作會議緊急召開,顧晨作為改革的主要推動者,自然成為了眾矢之的。
會議上,幾位資深領導提出了疑問:“顧部長,這次市場動蕩,是否說明改革的節奏需要調整?”
顧晨麵對眾人的注視,神情鎮定,聲音鏗鏘有力:“這次市場波動,表麵上看是經濟問題,實則是人為幹預的結果。如果因此動搖改革信心,隻會讓真正的幕後推手得逞。”
一位官員沉吟道:“可是……市場信心確實受到影響,社會情緒也有些不安。”
顧晨目光掃視全場,語氣堅定:“信心的根本,來自於我們是否真正掌握主動權。如果任由資本操控市場,導致國家經濟體係受製於人,那才是真正的不穩定。”
會議室內一片沉默,眾人都在權衡顧晨的話。
片刻後,一位重量級領導緩緩開口:“市場需要穩定,但改革的方向不能動搖。顧部長,你有什麽具體的應對方案?”
顧晨微微點頭:“首先,財政部門將加大對市場的流動性支持,防止過度恐慌;其次,金融監管機構已啟動調查,嚴厲打擊惡意做空和市場操控行為。同時,宣傳部門也會加大力度,向社會傳遞改革的真實信息,避免被誤導。”
幾位官員相視一眼,緩緩點頭。
會議結束後,顧晨迴到辦公室,剛坐下,電話便響了起來。
“部長,調查有新進展。”陳斌的聲音透著一絲興奮,“我們掌握了確鑿證據,胡文傑確實在暗中操控市場,並與境外資本勾結。”
顧晨目光一沉:“立刻移交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是。”
放下電話,顧晨深吸了一口氣,望向窗外。夜色下的京城依舊燈火通明,而這場改革的戰鬥,也才剛剛開始。
他知道,真正的較量,即將到來。
剛剛結束的會議,明確了改革的方向,但同時也讓他清楚地看到,反對勢力依舊在暗中潛伏,隨時可能反撲。沈斌雖然被暫時遏製,但他的影響力依舊盤根錯節。而更令顧晨擔憂的是,黨內部分高層的態度開始微妙地搖擺起來。
一陣敲門聲打破了沉思。
“進來。”顧晨收迴目光,轉身坐迴書桌前。
秘書陳斌推門而入,神情凝重:“顧部長,剛收到最新消息,沈斌的舊部正在試圖重整旗鼓。他們正在海外某基金會的支持下,策劃一場金融市場上的衝擊行動。”
顧晨的眉頭微微皺起,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具體情況?”
陳斌低聲道:“根據可靠消息,他們打算利用境外資本,聯合國內部分利益集團,在股市製造一輪劇烈波動。如果計劃成功,將會影響投資者信心,甚至可能波及經濟運行。”
顧晨沉思片刻,問道:“幕後是誰在操控?”
“目前掌握的線索指向沈斌的親信胡文傑,他近期頻繁出入某些金融機構,並與部分外資銀行高層有過密會。”
顧晨的目光沉了下來,語氣堅定:“胡文傑……看來他們的觸角比我們預想的還要深。”
陳斌點頭:“是的。而且他們似乎也在試圖利用輿論造勢,製造恐慌情緒,試圖給改革施加更大壓力。”
顧晨微微一笑,眼神卻帶著鋒銳:“他們還是老一套,以為操控市場、煽動輿論就能讓改革止步不前?”
陳斌遲疑了一下,低聲道:“不過,部長,黨內最近的氛圍有些微妙。部分領導對改革的速度和力度表示了擔憂,認為步子太快,容易引起社會動蕩。”
顧晨收起笑意,目光銳利地看向陳斌:“是誰在散布這樣的言論?”
陳斌低聲道:“黃誌強和李昌偉這兩位老領導,最近在一些內部會議上表達了相對保守的觀點。他們並未明確反對,但語氣上明顯帶有遲疑。”
顧晨輕輕點頭,心中已有計較。
“我明白了。”他緩緩說道,“他們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畢竟每一次變革都會觸動既有格局。但現在已經到了關鍵階段,不能再有絲毫猶豫。”
他頓了頓,眼神鋒利如刃:“讓財政部門做好應對資本市場波動的預案,同時加強監管,防止異常資金流動。至於輿論……讓宣傳部門準備一批新的政策解讀文章,明確改革的方向和意義。我們不僅要在行動上占據主動,在輿論戰場上也絕不能落後。”
陳斌點頭:“明白,我馬上去安排。”
顧晨擺擺手,示意他留下:“還有一件事。”
“您請吩咐。”
顧晨緩緩說道:“聯係中央紀檢部門,啟動對胡文傑的調查。”
陳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隨即明白了顧晨的用意。
“我會安排人低調進行調查。”
“要快。”顧晨的語氣堅決,“他們已經開始行動,我們不能等到局勢惡化才去收拾殘局。”
陳斌鄭重地點頭:“我這就去辦。”
望著陳斌離去的背影,顧晨目光深沉。他知道,接下來的鬥爭不會輕鬆,但此刻,他已經做好了迎接風暴的準備。
---
暗流洶湧
兩天後,一場突如其來的市場動蕩讓整個經濟圈為之震動。
股市在短短數小時內出現劇烈波動,多家企業的股價瞬間下跌,市場一片恐慌。而與此同時,社交媒體上也迅速出現了各種質疑改革的聲音,甚至有媒體暗示,當前的經濟問題是由於改革政策過於激進所導致的。
這場風波,顯然是有預謀的。
國務院經濟工作會議緊急召開,顧晨作為改革的主要推動者,自然成為了眾矢之的。
會議上,幾位資深領導提出了疑問:“顧部長,這次市場動蕩,是否說明改革的節奏需要調整?”
顧晨麵對眾人的注視,神情鎮定,聲音鏗鏘有力:“這次市場波動,表麵上看是經濟問題,實則是人為幹預的結果。如果因此動搖改革信心,隻會讓真正的幕後推手得逞。”
一位官員沉吟道:“可是……市場信心確實受到影響,社會情緒也有些不安。”
顧晨目光掃視全場,語氣堅定:“信心的根本,來自於我們是否真正掌握主動權。如果任由資本操控市場,導致國家經濟體係受製於人,那才是真正的不穩定。”
會議室內一片沉默,眾人都在權衡顧晨的話。
片刻後,一位重量級領導緩緩開口:“市場需要穩定,但改革的方向不能動搖。顧部長,你有什麽具體的應對方案?”
顧晨微微點頭:“首先,財政部門將加大對市場的流動性支持,防止過度恐慌;其次,金融監管機構已啟動調查,嚴厲打擊惡意做空和市場操控行為。同時,宣傳部門也會加大力度,向社會傳遞改革的真實信息,避免被誤導。”
幾位官員相視一眼,緩緩點頭。
會議結束後,顧晨迴到辦公室,剛坐下,電話便響了起來。
“部長,調查有新進展。”陳斌的聲音透著一絲興奮,“我們掌握了確鑿證據,胡文傑確實在暗中操控市場,並與境外資本勾結。”
顧晨目光一沉:“立刻移交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是。”
放下電話,顧晨深吸了一口氣,望向窗外。夜色下的京城依舊燈火通明,而這場改革的戰鬥,也才剛剛開始。
他知道,真正的較量,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