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顧晨站在辦公室的窗前,望著遠處城市的燈火。白天的會議雖然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他知道,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沈斌的資本網絡仍然在暗中運作,地方上的部分官員也仍在觀望,甚至有些人正在尋找新的方式對抗改革。更關鍵的是,外部輿論戰仍在繼續,某些勢力不斷放大改革中的短期陣痛,試圖讓社會對政策失去信心。


    這場博弈,遠沒有到終局。


    就在這時,秘書敲門進來,低聲道:“顧書記,周部長到了。”


    顧晨點點頭:“請他進來。”


    不一會兒,周澤明推門而入。他是負責宣傳工作的核心官員,近幾個月來,一直協助顧晨應對輿論上的挑戰。


    “顧書記,沈斌的勢力這次下手更狠了。”周澤明一落座,便直入主題,“他們不僅在境內製造負麵輿論,還在海外渠道散播錯誤信息,試圖影響市場信心。”


    顧晨微微皺眉:“具體情況呢?”


    周澤明將幾份文件放到桌上:“他們利用商業媒體,大肆渲染市場動蕩,把改革描述成‘經濟風險’,企圖讓投資者失去信心。同時,他們還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散播謠言,製造恐慌情緒。”


    顧晨翻閱著文件,沉聲說道:“看來,他們的目標已經不僅僅是阻礙改革,而是要徹底攪亂市場。”


    周澤明點頭:“是的,而且他們的手法越來越隱蔽,很多信息是通過第三方機構散播的,看似與他們無關,但實際上是受他們操控。”


    顧晨輕歎一聲:“我們不能再被動應對了,是時候反擊了。”


    ---


    輿論反製與信息戰


    經過緊急討論,顧晨和周澤明製定了一係列反製計劃:


    權威發聲:政府經濟部門、學術界權威人士輪番在媒體上發布分析報告,用數據和事實駁斥謠言。


    強化正麵宣傳:加大對改革試點成功案例的報道,讓社會看到真實的變化。


    社交平台引導:動員更多專業人士參與網絡討論,避免輿論被惡意帶偏。


    法律措施:對散布謠言、擾亂市場秩序的機構和個人展開調查,依法追責。


    顧晨深知,輿論戰不僅僅是信息的較量,更是信心的較量。如果讓社會對改革失去信心,政策再好也難以推動。因此,他要求各部門加強聯動,全方位穩住社會預期。


    ---


    金融市場的較量


    第二天上午,經濟部門負責人劉正林來到顧晨辦公室,匯報最新的市場動態。


    “顧書記,昨天我們加大了對資本流動的監管,發現有幾筆大額資金試圖通過隱秘渠道撤離市場。”


    顧晨目光一凜:“能確認資金來源嗎?”


    劉正林點頭:“部分資金與沈斌的企業有關,他們在利用關聯公司轉移資產,試圖製造資金外流的假象。”


    顧晨冷笑一聲:“沈斌的手段越來越直接了。”


    劉正林繼續說道:“我們已經采取應對措施,阻止了部分資金外逃,但如果不采取更強硬的手段,他們還會變換方式繼續操作。”


    顧晨沉思片刻,果斷說道:“立即協調金融監管機構,加強對異常資金流動的審查。對於涉及違規操作的企業,依法追究責任。”


    劉正林鄭重地點頭:“明白,我們馬上執行。”


    ---


    地方勢力的動向


    市場穩定策略逐步生效,然而,地方上的阻力依舊存在。


    這天傍晚,江北省省委書記張文昌再次來到顧晨辦公室。


    “顧書記,我剛從省裏迴來,這次來是想和您聊聊地方上的情況。”張文昌坐下後,語氣有些凝重。


    顧晨微微一笑:“張書記,有什麽話就直說。”


    張文昌輕歎一聲:“改革的方向我是支持的,但現在地方上的部分企業家對政策存有疑慮,他們擔心政策調整會影響自己的發展。”


    顧晨點了點頭:“企業有顧慮可以理解,但如果是有人故意製造焦慮,那就不是簡單的‘擔憂’了。”


    張文昌猶豫了一下,低聲說道:“確實,有些人在刻意誤導企業,甚至暗中挑動企業界對抗改革。”


    顧晨目光一沉:“是誰?”


    張文昌搖了搖頭:“他們沒有明著行動,但我可以肯定,他們的目的不是單純的經濟利益,而是想利用企業界的力量向上層施壓。”


    顧晨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張書記,改革的方向不會變。但對企業的合理訴求,我們要積極迴應,幫助他們適應新政策。而那些試圖攪局的人……”


    他頓了頓,眼神銳利,“必須依法處理。”


    張文昌深吸了一口氣,鄭重道:“我明白了,顧書記,我會配合你的工作。”


    ---


    最高層決策會議


    幾天後,顧晨再次被召集到最高層會議。


    會議上,他詳細匯報了當前的市場狀況、改革進展以及對資本幹預的應對措施。


    在場的領導人聽完後,沉默了片刻,隨後,一位資深官員緩緩說道:“顧晨,改革的方向是對的,但執行過程中一定要穩妥,避免引發更大的社會波動。”


    顧晨點頭:“我明白,所以我們采取的是精準打擊,而不是大範圍調整。我們希望通過製度建設,讓市場真正恢複健康,而不是簡單地壓製問題。”


    另一位官員問道:“你的計劃還需要多久才能見到明顯成效?”


    顧晨沉思片刻,迴答道:“至少半年,但關鍵在於,我們要堅定立場,不能在壓力下讓步。”


    會議室內一片寂靜,幾分鍾後,會議主持人做出了總結:“改革是必然的,但也要兼顧社會穩定。你的方案,我們會支持。但同時,你也要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顧晨鄭重地點頭:“我會盡全力。”


    ---


    最後的決戰


    會議結束後,顧晨迴到辦公室,看著桌上的文件,心情依然沉重。


    這場改革,已經到了最關鍵的階段。


    沈斌和他的勢力,絕不會輕易認輸。接下來,他們可能會采取更加極端的手段,甚至不惜動用更隱秘的政治資源。


    而顧晨,也已經做好了迎接最後決戰的準備。


    風暴即將來臨,但他,已無路可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路相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喬一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喬一司並收藏權路相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