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改革的較量愈演愈烈,常委會的對峙、輿論戰的博弈,已經讓這場鬥爭進入白熱化階段。顧晨知道,自己不僅僅是在推行一項財政政策,而是在撼動某些盤踞多年的既得利益。
他深知,下一步的棋局,不能隻是被動防守,而要主動出擊,直擊那些隱藏在幕後的力量。
---
省紀委的突然介入
就在財政廳成功化解輿論風波後,省紀委再次出手。這次,他們的目標,不再是財政廳內部,而是幾名地方政府的重要官員。
王煒拿著剛收到的消息,快步走進顧晨的辦公室,壓低聲音道:“廳長,省紀委剛剛宣布,對北江市財政局局長黃誌剛、市發改委主任李明哲等人立案調查,理由是財政資金違規使用、貪腐問題。”
顧晨看著王煒,沉思片刻後問道:“這次的調查是誰推動的?”
“我們查了一下,是省委主要領導點頭批準的。”王煒低聲道,“而且,調查的內容和我們之前掌握的情況高度吻合。”
顧晨微微點頭。
他心裏明白,這次的調查,絕不僅僅是紀委的正常反腐行動,而是趙鴻儒在背後推動,利用反腐手段,對反對財政改革的地方勢力進行敲打。這是一個重要信號——省委已經決定不再縱容那些利用財政漏洞的地方勢力。
“通知下去,讓財政廳配合省紀委的調查。”顧晨沉聲道,“但同時,密切關注調查進展,看看紀委的動作究竟有多大。”
王煒點點頭,迅速離開。
顧晨心中清楚,這次的調查,將成為財政改革的一個關鍵節點。如果省紀委能夠進一步深挖,勢必會牽扯出更大的問題,甚至可能波及到更高級別的官員。
---
省委內部的分歧
財政改革的推進,已經在省委內部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這天,趙鴻儒在辦公室裏召見了顧晨。
“顧晨,最近省紀委的動作不小,應該和你的財政改革有很大關係。”趙鴻儒語氣平靜,但眼神卻銳利地觀察著顧晨的反應。
“趙書記,財政改革必然會觸碰到一些利益集團,如果紀委的調查能夠讓這些問題暴露出來,說明我們的改革是正確的。”顧晨語氣堅定。
趙鴻儒點點頭,隨後語氣一轉:“但你要明白,改革不能走極端,財政問題牽扯到太多層麵,紀委的調查如果過於深入,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政治震動。”
顧晨明白,趙鴻儒的意思是,紀委的調查需要掌握尺度,不能輕易牽扯到更高級別的官員,否則會影響到整個省委的穩定。
他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趙書記,我明白您的意思。我會讓財政廳保持低調,確保改革穩步推進,而不會讓問題擴大化。”
趙鴻儒微微一笑,點點頭:“很好,你要明白,改革的最終目標是讓體製更完善,而不是製造更大的混亂。”
顧晨點頭,但心裏卻明白,趙鴻儒雖然支持改革,但同樣在權衡局勢。他不能完全依賴省委的支持,而是要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尋找自己的平衡點。
---
地方勢力的反撲
就在省紀委展開調查後,地方政府的反撲也隨之而來。
幾天後,顧晨收到消息,幾名地市的主要領導,正在聯合施壓,試圖通過不同渠道,向省委表達不滿。
“廳長,幾個市的領導聯合向省委提交了一份報告,認為財政改革過於激進,已經影響到地方經濟的發展。”王煒將報告遞給顧晨,臉色凝重。
顧晨翻看著報告,裏麵的措辭極為嚴厲,甚至暗示如果財政改革不調整,可能會影響到省委的整體施政效果。
他微微冷笑。
這份報告的核心,其實就是在向省委施壓,試圖讓趙鴻儒在財政改革問題上讓步。
“他們的核心訴求是什麽?”顧晨問道。
王煒迴答:“他們希望財政廳放寬對地方財政的監管,特別是在專項資金的審核上,給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權。”
顧晨冷冷一笑:“自主權?過去的‘自主權’,就是他們隨意挪用財政資金的借口。”
王煒點頭:“現在的改革讓他們失去了‘靈活’操作的空間,所以才會急著反撲。”
顧晨合上文件,思考片刻後說道:“這件事,省委不會輕易妥協。但我們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他看向王煒:“準備一份報告,詳細列出財政改革以來,各地的財政狀況對比,特別是那些存在資金問題的地方,重點說明他們的問題所在。”
王煒會意,立刻去準備材料。
顧晨知道,這場較量才剛剛開始。地方政府的反撲,意味著他們已經到了不得不拚死一搏的階段。而他,必須利用省委的支持,將這些反對勢力逐步削弱。
---
顧晨的下一步
夜晚,顧晨坐在辦公室裏,望著窗外的燈火。
他知道,改革進入這個階段,已經不能僅僅依靠行政手段,而是要更加精準地運用政治智慧。
他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李書記,最近紀委的調查,應該會有些突破吧?”
電話那頭,李慶東沉聲道:“你放心,證據已經掌握了一部分,下一步就看省委的態度了。”
顧晨點點頭:“趙書記不會阻止,但他也不會希望影響太大。你們可以適當推動,但尺度要掌握好。”
李慶東笑了笑:“你倒是比我還謹慎。”
顧晨微微一笑,眼神卻更加堅定:“改革需要智慧,也需要耐心。這盤棋,才剛剛開始。”
---
省紀委的調查讓財政改革進入關鍵階段,地方政府的反撲也在加劇。顧晨如何平衡權力鬥爭,在改革中找到突破口?更大的考驗,正在前方等待著他……
他深知,下一步的棋局,不能隻是被動防守,而要主動出擊,直擊那些隱藏在幕後的力量。
---
省紀委的突然介入
就在財政廳成功化解輿論風波後,省紀委再次出手。這次,他們的目標,不再是財政廳內部,而是幾名地方政府的重要官員。
王煒拿著剛收到的消息,快步走進顧晨的辦公室,壓低聲音道:“廳長,省紀委剛剛宣布,對北江市財政局局長黃誌剛、市發改委主任李明哲等人立案調查,理由是財政資金違規使用、貪腐問題。”
顧晨看著王煒,沉思片刻後問道:“這次的調查是誰推動的?”
“我們查了一下,是省委主要領導點頭批準的。”王煒低聲道,“而且,調查的內容和我們之前掌握的情況高度吻合。”
顧晨微微點頭。
他心裏明白,這次的調查,絕不僅僅是紀委的正常反腐行動,而是趙鴻儒在背後推動,利用反腐手段,對反對財政改革的地方勢力進行敲打。這是一個重要信號——省委已經決定不再縱容那些利用財政漏洞的地方勢力。
“通知下去,讓財政廳配合省紀委的調查。”顧晨沉聲道,“但同時,密切關注調查進展,看看紀委的動作究竟有多大。”
王煒點點頭,迅速離開。
顧晨心中清楚,這次的調查,將成為財政改革的一個關鍵節點。如果省紀委能夠進一步深挖,勢必會牽扯出更大的問題,甚至可能波及到更高級別的官員。
---
省委內部的分歧
財政改革的推進,已經在省委內部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這天,趙鴻儒在辦公室裏召見了顧晨。
“顧晨,最近省紀委的動作不小,應該和你的財政改革有很大關係。”趙鴻儒語氣平靜,但眼神卻銳利地觀察著顧晨的反應。
“趙書記,財政改革必然會觸碰到一些利益集團,如果紀委的調查能夠讓這些問題暴露出來,說明我們的改革是正確的。”顧晨語氣堅定。
趙鴻儒點點頭,隨後語氣一轉:“但你要明白,改革不能走極端,財政問題牽扯到太多層麵,紀委的調查如果過於深入,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政治震動。”
顧晨明白,趙鴻儒的意思是,紀委的調查需要掌握尺度,不能輕易牽扯到更高級別的官員,否則會影響到整個省委的穩定。
他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趙書記,我明白您的意思。我會讓財政廳保持低調,確保改革穩步推進,而不會讓問題擴大化。”
趙鴻儒微微一笑,點點頭:“很好,你要明白,改革的最終目標是讓體製更完善,而不是製造更大的混亂。”
顧晨點頭,但心裏卻明白,趙鴻儒雖然支持改革,但同樣在權衡局勢。他不能完全依賴省委的支持,而是要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尋找自己的平衡點。
---
地方勢力的反撲
就在省紀委展開調查後,地方政府的反撲也隨之而來。
幾天後,顧晨收到消息,幾名地市的主要領導,正在聯合施壓,試圖通過不同渠道,向省委表達不滿。
“廳長,幾個市的領導聯合向省委提交了一份報告,認為財政改革過於激進,已經影響到地方經濟的發展。”王煒將報告遞給顧晨,臉色凝重。
顧晨翻看著報告,裏麵的措辭極為嚴厲,甚至暗示如果財政改革不調整,可能會影響到省委的整體施政效果。
他微微冷笑。
這份報告的核心,其實就是在向省委施壓,試圖讓趙鴻儒在財政改革問題上讓步。
“他們的核心訴求是什麽?”顧晨問道。
王煒迴答:“他們希望財政廳放寬對地方財政的監管,特別是在專項資金的審核上,給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權。”
顧晨冷冷一笑:“自主權?過去的‘自主權’,就是他們隨意挪用財政資金的借口。”
王煒點頭:“現在的改革讓他們失去了‘靈活’操作的空間,所以才會急著反撲。”
顧晨合上文件,思考片刻後說道:“這件事,省委不會輕易妥協。但我們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他看向王煒:“準備一份報告,詳細列出財政改革以來,各地的財政狀況對比,特別是那些存在資金問題的地方,重點說明他們的問題所在。”
王煒會意,立刻去準備材料。
顧晨知道,這場較量才剛剛開始。地方政府的反撲,意味著他們已經到了不得不拚死一搏的階段。而他,必須利用省委的支持,將這些反對勢力逐步削弱。
---
顧晨的下一步
夜晚,顧晨坐在辦公室裏,望著窗外的燈火。
他知道,改革進入這個階段,已經不能僅僅依靠行政手段,而是要更加精準地運用政治智慧。
他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李書記,最近紀委的調查,應該會有些突破吧?”
電話那頭,李慶東沉聲道:“你放心,證據已經掌握了一部分,下一步就看省委的態度了。”
顧晨點點頭:“趙書記不會阻止,但他也不會希望影響太大。你們可以適當推動,但尺度要掌握好。”
李慶東笑了笑:“你倒是比我還謹慎。”
顧晨微微一笑,眼神卻更加堅定:“改革需要智慧,也需要耐心。這盤棋,才剛剛開始。”
---
省紀委的調查讓財政改革進入關鍵階段,地方政府的反撲也在加劇。顧晨如何平衡權力鬥爭,在改革中找到突破口?更大的考驗,正在前方等待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