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改革的步伐並未停歇,反對者的攻勢雖兇猛,但並未撼動顧晨的根基。更重要的是,省委的態度已經明確,這意味著改革在政治層麵上已經站穩了腳跟。
但顧晨心裏清楚,這場博弈遠未結束。輿論戰、紀委調查、地方政府的抵製,甚至財政廳內部的異動,都隻是表象。真正決定這場改革成敗的,仍然是權力的較量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這一刻,他已經不再隻是一個執行改革的廳長,而是一個身處權力核心的博弈者。
---
紀委行動的餘波
省紀委的調查仍在繼續,但隨著時間推移,舉報信的影響力已經大幅下降。事實證明,那些匿名舉報根本經不起推敲,紀委雖然例行公事地調查了一些項目,但最終並未發現任何實質性的問題。
這一天,紀委書記李慶東再次約見顧晨。
“顧晨,紀委的調查即將告一段落。”
顧晨端起茶杯,淡然一笑,“李書記,這次給你們添麻煩了。”
李慶東擺擺手,“紀委的職責就是查清事實,既然你是清白的,我們自然不會冤枉你。”
頓了頓,他語氣一轉,“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這次的舉報事件並不僅僅是針對你個人?”
顧晨眼神微微一凝,“李書記的意思是?”
“這些舉報信,不隻是針對財政改革,還涉及到省委的其他幾個部門,甚至連趙書記的一些決策,也被暗中攻擊。”李慶東沉聲道,“這說明,反對改革的勢力,可能已經不局限於財政係統,而是在更高層麵上形成了某種聯盟。”
顧晨沉思片刻,緩緩說道:“也就是說,財政改革隻是一個突破口,真正的較量,可能在省委內部?”
李慶東點點頭,“沒錯。這場博弈的範圍,遠比你想象的更大。”
顧晨心中暗自思索,這場改革的推進,已經觸及到更多人的利益。既然如此,他必須重新審視整個局勢,確保自己不會成為更大政治鬥爭中的犧牲品。
---
地方政府的反製
就在省紀委調查告一段落的同時,一些地方政府開始采取更隱蔽的手段進行反製。
一份新的財務報告擺在了顧晨的桌上,王煒語氣凝重:“廳長,最近我們發現,有幾個地市的財政數據出現了異常。”
“異常?”顧晨翻開報告,仔細查看。
“是的。”王煒指著報告中的幾項數據,“這幾個地方政府,近期突然上報了一係列‘財政困難’的項目,申請追加財政撥款。金額之大,遠超往年。”
顧晨冷笑了一聲,“他們是想給我們製造財政壓力?”
王煒點頭,“不僅如此,他們還故意在資金使用報告上做文章,把改革之後的財政審查機製,渲染成‘拖延地方經濟發展’的障礙。”
顧晨合上報告,目光冷峻,“既然他們想借此製造壓力,那我們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廳長,您的意思是?”
顧晨緩緩說道:“組織專門的審計組,下到這些地方政府,徹查他們的財政支出情況。如果他們的財政確實困難,那我們按照程序給予支持。但如果有虛假申報,那就直接曝光。”
王煒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好!我這就去安排。”
顧晨知道,這是一次關鍵的迴擊。既然地方政府想用“財政困難”作為武器,那他就讓他們知道,財政透明化改革絕不是一句空話。
---
省委內部的微妙變化
就在顧晨積極推進財政審計的同時,省委內部的政治氛圍也在悄然變化。
最近,省委常委會的會議上,關於財政改革的討論明顯增多。以往保持中立的幾位常委,開始頻頻發表意見,而趙鴻儒的態度也比之前更加堅定。
這一天,趙鴻儒突然召見了顧晨。
“顧晨,你最近的動作不小啊。”趙鴻儒語帶笑意,但目光中帶著深意。
顧晨微微一笑,“趙書記,財政改革到了這個階段,不可能停下來。”
趙鴻儒點點頭,隨即話鋒一轉,“你覺得,這次地方政府的反製,背後是誰在推動?”
顧晨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地方政府不會無緣無故集體施壓,背後一定有更高層的授意。我懷疑,可能是一些不願看到改革繼續深入的人,在試圖利用地方政府來對抗我們。”
趙鴻儒輕輕叩了叩桌麵,“你的判斷沒錯。這段時間,我也在觀察,有些人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趙書記,您是指……”
趙鴻儒目光深沉,“常委會裏,有幾個人的態度開始微妙變化。特別是分管經濟的劉副書記,他最近頻繁和幾個地市領導接觸,顯然是在試圖整合地方力量,對財政改革施壓。”
顧晨心中一凜,劉副書記?
他一直保持低調,在常委會裏屬於穩健派,但現在看來,他的態度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
趙鴻儒繼續說道:“顧晨,你接下來的任務,不僅是財政改革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在政治層麵上站穩腳跟。”
顧晨鄭重地點頭,“趙書記,我明白了。”
這場鬥爭,已經不隻是財政改革的問題,而是一場更大的權力博弈。
---
反製的布局
迴到財政廳後,顧晨迅速召集核心團隊,布置新的策略。
“從今天開始,我們不隻是被動應對,而是要主動出擊。”顧晨語氣堅定,“審計組的工作,要全麵展開。同時,我們還要利用媒體,把財政改革的核心目標,更清晰地傳達給公眾。”
王煒點頭,“明白,我會讓宣傳部配合。”
“另外——”顧晨目光一沉,“我們要盯緊省委常委會的動態。”
他已經意識到,這場鬥爭的關鍵,並不僅僅是在財政廳和地方政府之間,而是在省委常委會的博弈中。
如果他想真正推動財政改革,就必須在更高層麵上贏得主動權。
這不僅是一次經濟改革,更是一場權力重塑的較量。
而他,必須成為這場棋局中的勝者
財政改革的推進,已經觸及到了更深層的政治鬥爭。麵對地方政府的反製,省委內部的暗流,顧晨如何破局?
但顧晨心裏清楚,這場博弈遠未結束。輿論戰、紀委調查、地方政府的抵製,甚至財政廳內部的異動,都隻是表象。真正決定這場改革成敗的,仍然是權力的較量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這一刻,他已經不再隻是一個執行改革的廳長,而是一個身處權力核心的博弈者。
---
紀委行動的餘波
省紀委的調查仍在繼續,但隨著時間推移,舉報信的影響力已經大幅下降。事實證明,那些匿名舉報根本經不起推敲,紀委雖然例行公事地調查了一些項目,但最終並未發現任何實質性的問題。
這一天,紀委書記李慶東再次約見顧晨。
“顧晨,紀委的調查即將告一段落。”
顧晨端起茶杯,淡然一笑,“李書記,這次給你們添麻煩了。”
李慶東擺擺手,“紀委的職責就是查清事實,既然你是清白的,我們自然不會冤枉你。”
頓了頓,他語氣一轉,“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這次的舉報事件並不僅僅是針對你個人?”
顧晨眼神微微一凝,“李書記的意思是?”
“這些舉報信,不隻是針對財政改革,還涉及到省委的其他幾個部門,甚至連趙書記的一些決策,也被暗中攻擊。”李慶東沉聲道,“這說明,反對改革的勢力,可能已經不局限於財政係統,而是在更高層麵上形成了某種聯盟。”
顧晨沉思片刻,緩緩說道:“也就是說,財政改革隻是一個突破口,真正的較量,可能在省委內部?”
李慶東點點頭,“沒錯。這場博弈的範圍,遠比你想象的更大。”
顧晨心中暗自思索,這場改革的推進,已經觸及到更多人的利益。既然如此,他必須重新審視整個局勢,確保自己不會成為更大政治鬥爭中的犧牲品。
---
地方政府的反製
就在省紀委調查告一段落的同時,一些地方政府開始采取更隱蔽的手段進行反製。
一份新的財務報告擺在了顧晨的桌上,王煒語氣凝重:“廳長,最近我們發現,有幾個地市的財政數據出現了異常。”
“異常?”顧晨翻開報告,仔細查看。
“是的。”王煒指著報告中的幾項數據,“這幾個地方政府,近期突然上報了一係列‘財政困難’的項目,申請追加財政撥款。金額之大,遠超往年。”
顧晨冷笑了一聲,“他們是想給我們製造財政壓力?”
王煒點頭,“不僅如此,他們還故意在資金使用報告上做文章,把改革之後的財政審查機製,渲染成‘拖延地方經濟發展’的障礙。”
顧晨合上報告,目光冷峻,“既然他們想借此製造壓力,那我們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廳長,您的意思是?”
顧晨緩緩說道:“組織專門的審計組,下到這些地方政府,徹查他們的財政支出情況。如果他們的財政確實困難,那我們按照程序給予支持。但如果有虛假申報,那就直接曝光。”
王煒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好!我這就去安排。”
顧晨知道,這是一次關鍵的迴擊。既然地方政府想用“財政困難”作為武器,那他就讓他們知道,財政透明化改革絕不是一句空話。
---
省委內部的微妙變化
就在顧晨積極推進財政審計的同時,省委內部的政治氛圍也在悄然變化。
最近,省委常委會的會議上,關於財政改革的討論明顯增多。以往保持中立的幾位常委,開始頻頻發表意見,而趙鴻儒的態度也比之前更加堅定。
這一天,趙鴻儒突然召見了顧晨。
“顧晨,你最近的動作不小啊。”趙鴻儒語帶笑意,但目光中帶著深意。
顧晨微微一笑,“趙書記,財政改革到了這個階段,不可能停下來。”
趙鴻儒點點頭,隨即話鋒一轉,“你覺得,這次地方政府的反製,背後是誰在推動?”
顧晨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地方政府不會無緣無故集體施壓,背後一定有更高層的授意。我懷疑,可能是一些不願看到改革繼續深入的人,在試圖利用地方政府來對抗我們。”
趙鴻儒輕輕叩了叩桌麵,“你的判斷沒錯。這段時間,我也在觀察,有些人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趙書記,您是指……”
趙鴻儒目光深沉,“常委會裏,有幾個人的態度開始微妙變化。特別是分管經濟的劉副書記,他最近頻繁和幾個地市領導接觸,顯然是在試圖整合地方力量,對財政改革施壓。”
顧晨心中一凜,劉副書記?
他一直保持低調,在常委會裏屬於穩健派,但現在看來,他的態度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
趙鴻儒繼續說道:“顧晨,你接下來的任務,不僅是財政改革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在政治層麵上站穩腳跟。”
顧晨鄭重地點頭,“趙書記,我明白了。”
這場鬥爭,已經不隻是財政改革的問題,而是一場更大的權力博弈。
---
反製的布局
迴到財政廳後,顧晨迅速召集核心團隊,布置新的策略。
“從今天開始,我們不隻是被動應對,而是要主動出擊。”顧晨語氣堅定,“審計組的工作,要全麵展開。同時,我們還要利用媒體,把財政改革的核心目標,更清晰地傳達給公眾。”
王煒點頭,“明白,我會讓宣傳部配合。”
“另外——”顧晨目光一沉,“我們要盯緊省委常委會的動態。”
他已經意識到,這場鬥爭的關鍵,並不僅僅是在財政廳和地方政府之間,而是在省委常委會的博弈中。
如果他想真正推動財政改革,就必須在更高層麵上贏得主動權。
這不僅是一次經濟改革,更是一場權力重塑的較量。
而他,必須成為這場棋局中的勝者
財政改革的推進,已經觸及到了更深層的政治鬥爭。麵對地方政府的反製,省委內部的暗流,顧晨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