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財政廳的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顧晨麵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地方政府的抵製、省紀委的調查、財政廳內部的腐敗清查,每一項都牽涉到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改革不再隻是政策調整,而是一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政治鬥爭。


    麵對暗潮湧動的局勢,顧晨知道,自己必須提前布局,才能在這場複雜的政治角力中站穩腳跟。而與此同時,他也敏銳地察覺到,某些隱藏在暗處的勢力,正在逐步顯露出他們的野心。


    ---


    省紀委的“劍鋒”指向何方?


    清晨,財政廳的辦公樓裏,氣氛格外沉悶。就在前一天晚上,省紀委再次出手,帶走了財政資金管理處的兩名處級幹部,其中一人正是負責專項資金審批的副處長李建國。


    李建國被帶走的消息一出,整個財政廳議論紛紛。許多官員雖然表麵上仍保持鎮定,但暗地裏已經開始擔憂改革的下一步動向。


    “廳長,情況越來越不對勁了。”王煒推開顧晨辦公室的門,語氣低沉地說道,“省紀委這次帶走的人,似乎是有選擇性的。他們並沒有針對真正的問題核心,而是集中在一些中層幹部上。”


    顧晨沉思片刻,淡淡道:“你是懷疑,有人刻意引導調查方向?”


    “是的。”王煒點點頭,“我們原本掌握的一些線索顯示,資金管理處的問題遠遠不止李建國一個人,可是省紀委的行動卻好像在刻意迴避某些更關鍵的人物。”


    顧晨目光微冷:“看來,有人想借著這場反腐行動,做一場局部切割,把真正的問題人物保護起來。”


    省紀委的行動,表麵上是為了配合財政廳的改革,但若是背後有人操縱,那麽這場調查就不僅僅是反腐,而是一場針對改革派的精準打擊。如果某些隱藏的勢力能夠通過省紀委的手段,把他們想保的人摘出來,同時再給財政廳製造更大的危機,那局勢將會更加複雜。


    “聯係李慶東書記,看看他對這次調查的態度。”顧晨緩緩說道,“另外,讓人去查一下,這次被帶走的人,最近都和哪些人接觸過。”


    王煒點頭離開,顧晨目光深沉。改革的路,從來沒有輕鬆的選擇,而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先穩住局勢,避免改革力量被逐步削弱。


    ---


    地方政府的秘密會議


    與此同時,在省城一家低調的會所裏,一場秘密會議正在進行。


    參會者都是各地市的主要領導,他們之中,有些人是堅定的改革反對派,有些則是猶豫不決的觀望者。


    “現在的局勢已經很明顯了,財政廳的改革,直接影響了我們地方政府的財政自主權。如果我們再不聯合起來,未來恐怕連最後一點經濟調控的能力都要被剝奪。”


    “可是,省紀委現在的調查行動,我們也不能貿然出手,萬一被牽扯進去,就更麻煩了。”


    “所以,我們要在適當的時候出手,而不是魯莽行動。”一名年長的市長低聲說道,“省委的態度目前還不明朗,我們不能正麵硬碰硬,但可以利用輿論和上級的關係,給財政廳施加更大的壓力。”


    “你是說……”有人目光一閃,似乎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對,動用媒體,製造更大的社會輿論。”年長的市長冷笑道,“地方財政緊張,民營企業受到衝擊,這些問題本來就存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它們放大,讓省政府和省委感受到真正的政治壓力。”


    “這……”有人猶豫道,“省委那邊如果發現我們在操控輿論,會不會反過來打擊我們?”


    “不會。”年長市長搖了搖頭,“隻要我們把事情做得足夠隱蔽,就不會有人能追查到我們身上。而且,我們隻是製造‘事實’,並沒有編造謠言。”


    “沒錯,經濟上的問題,本來就足夠讓財政廳焦頭爛額。”另一名地方領導笑了笑,“那就按照這個思路,推動一些輿論導向,看看省裏會有什麽反應。”


    幾人相視一眼,會議室裏響起了低沉的笑聲。


    ---


    輿論風暴初現


    兩天後,幾篇關於財政改革負麵影響的新聞突然出現在各大媒體上。


    《財政改革的陣痛:地方經濟發展受阻,民生工程何去何從?》


    《企業主的困境:融資難、資金緊,政府支持為何突然減少?》


    《某地財政危機,政府公務員工資難以保障?》


    這些報道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關注,不少民營企業主開始在網上發聲,表達對財政改革的擔憂。而一些地方政府也開始借勢,向上級施壓,希望能調整財政改革的方向。


    很快,這些輿論壓力傳到了省委。


    “趙書記,最近社會上關於財政改革的議論越來越多,特別是民營企業的聲音,已經引起了較大的反響。”省委宣傳部的一位官員向趙鴻儒匯報。


    趙鴻儒皺起眉頭,看著手中的幾篇報道,冷聲道:“看來,有人在背後操縱。”


    “是的。”官員點頭,“雖然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突然集中爆發,很難說不是人為推動的。”


    趙鴻儒沉默了一會兒,隨後拿起電話,撥通了顧晨的號碼。


    ---


    顧晨的抉擇


    “趙書記,我明白您的意思。”顧晨聽完後,語氣平靜地說道,“輿論的爆發,並不是偶然,我懷疑是地方政府在背後推動。”


    “那你的打算呢?”趙鴻儒問道。


    顧晨沉吟片刻,道:“輿論雖然對我們不利,但也未必沒有轉機。如果我們能夠掌握正確的輿論方向,把改革的真正意義和成果展現出來,反而可以利用這次危機,形成更廣泛的社會支持。”


    “你的意思是,主動引導輿論?”趙鴻儒微微點頭,“這確實是個辦法,不過你要小心,改革的反對派不會輕易罷休。”


    “我明白。”顧晨目光堅定,“這次,我不會再被動挨打。”


    他掛掉電話,隨即安排了一場新聞發布會,向社會詳細解釋財政改革的目的、進展和未來的規劃。同時,他還邀請了幾家對改革持支持態度的媒體,對財政廳的反腐行動進行正麵報道,形成對衝輿論的效果。


    改革的對抗,已經進入了更深層次的角力。


    顧晨知道,真正的風暴,才剛剛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路相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喬一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喬一司並收藏權路相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