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改革的核心框架在省政府的決策下基本穩固,地方政府雖然在某些方麵爭取到了調整空間,但改革的整體方向並未被撼動。這場博弈暫時告一段落,然而,顧晨深知,這隻是階段性的勝利,真正的較量仍在繼續。
尤其是財政改革觸動了大量既得利益群體,這些人不會輕易認輸,他們會用各種方式進行反擊,而其中,最危險的,往往不是明麵上的爭鬥,而是隱秘的角力。
---
紀委的內部通報
一天深夜,顧晨正在辦公室加班整理改革的後續推進計劃,電話鈴聲突然響起。
他拿起手機,看了一眼來電顯示,是省紀委的一位老熟人——李慶東。
“李書記,這麽晚了還沒休息?”顧晨笑著接通電話,但心裏已經隱隱察覺到不對勁。
“顧廳長,打擾了。”李慶東聲音低沉,帶著一絲凝重,“有些事情,可能你需要提前了解一下。”
顧晨心頭一緊,立刻說道:“您請講。”
“最近我們在查財政係統的問題,有些事情,不是普通的貪腐這麽簡單。”李慶東語氣緩緩,卻帶著一種難以忽視的壓力,“有些人,已經開始借助輿論和其他手段,對你進行針對。”
顧晨眉頭微微皺起:“我明白了。”
他沒有多問,李慶東也沒有詳細說明,畢竟這種事情,紀委不可能在正式立案調查前向他透露太多。但僅憑這番話,顧晨就已經能感受到一絲危險的氣息。
“多謝李書記提醒。”他鄭重道。
“你自己多加小心。”李慶東說完,便掛斷了電話。
顧晨放下手機,靠在椅背上,目光沉思。
---
輿論風暴
第二天一早,顧晨剛走進辦公室,王煒就神色匆匆地衝了進來,手裏拿著一份打印出來的網絡文章。
“廳長,出事了!”王煒將文件放在桌上,語氣嚴肅,“有媒體發布了一篇針對財政改革的長篇報道,暗示財政廳在改革過程中有‘選擇性’執行的嫌疑,甚至影射您在政策製定時,存在利益輸送的問題。”
顧晨目光一凝,拿起文件快速瀏覽起來。
文章的措辭十分隱晦,並沒有直接指控財政廳腐敗,但用了一種“看似中立”的方式,通過列舉幾個地方政府的資金問題,暗示改革方案導致了一些“特定企業”獲得了政策紅利,而另一些則受到打壓。
更關鍵的是,文中甚至引用了一些所謂的“知情人士”言論,含沙射影地提及顧晨和某些商界人士關係密切。
“誰在背後推動?”顧晨合上文件,語氣平靜,但目光冷厲。
王煒沉聲道:“初步查了一下,文章最早是某財經自媒體發布的,隨後幾個門戶網站迅速轉載,顯然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顧晨點點頭,心裏已經有了大致判斷。
財政改革最直接的受損方,除了地方政府中的部分領導,還有那些曾經依賴財政撥款、財政操作謀利的商人和官員。他們無法從明麵上阻止改革,那就會用輿論戰,試圖製造輿情壓力,逼迫省委、省政府對改革進行調整。
---
省領導的態度
就在顧晨和財政廳緊急商議對策時,省委、省政府內部也對此事展開了討論。
“這篇文章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定的爭議,現在網絡上已經開始有一些批評財政改革的聲音。”一名省委常委在會議上匯報。
趙鴻儒翻閱著那篇文章,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冷笑:“輿論戰都打到我們頭上了?看來,有人真的急了。”
省委宣傳部長表態道:“這篇文章雖然沒有直接攻擊省委省政府,但其中隱含的指向性非常明顯。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影響社會輿論,甚至削弱改革的正當性。”
省長杜永年敲了敲桌子,語氣平穩:“改革推進到現在,這種情況是難免的。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害怕輿論,而是掌握輿論的主導權。”
“宣傳口可以發布一篇官方解讀,詳細闡述改革的必要性,同時邀請一些經濟學者、企業家,站出來發聲。”宣傳部長提議。
趙鴻儒點頭:“財政廳方麵怎麽迴應?”
“顧晨應該已經在處理。”杜永年微微一笑,“這小子,遇事冷靜,應該能應對。”
---
反擊戰
麵對突如其來的輿論戰,顧晨並沒有急於反擊,而是先讓財政廳的信息公開部門搜集整理了相關數據,包括改革前後的財政透明度對比、專項資金審批效率的變化、企業獲得財政支持的具體數據等。
與此同時,他私下聯係了幾家在改革中受益、發展良好的企業負責人,請他們公開發聲,分享改革後的真實情況。
兩天後,財政廳正式發布了一篇詳細的官方通報,並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由顧晨親自出麵。
“財政改革的核心目標,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強財政透明度,避免資金濫用和低效分配。”
“關於網絡上的質疑,我們願意接受監督,但我們更希望,所有的討論都建立在真實數據的基礎上,而不是道聽途說。”
“財政改革不會因輿論壓力而停滯,我們歡迎各方意見,但改革的方向不會改變。”
同時,幾家權威媒體陸續發布專家評論,詳細解讀財政改革的必要性,並反駁了此前的質疑報道。
短短幾天,輿論的風向逐漸發生變化,最初的負麵報道逐漸被新的討論覆蓋,而那些原本試圖通過輿論戰逼迫改革讓步的幕後推手,發現事情的發展遠未達到他們預想的效果。
---
更深的威脅
輿論戰暫時被平息,但顧晨知道,這場鬥爭遠未結束。
當晚,他的手機再次響起。
電話那頭,一個低沉的聲音說道:“顧廳長,你動的棋子,太大了。”
顧晨目光一冷:“你是誰?”
對方沒有迴答,隻是淡淡地說道:“改革是好事,但太過激進,未必是件好事。做事,留三分餘地。”
說完,電話掛斷。
顧晨坐在辦公桌前,握緊了手機,眼神深沉。
顯然,真正的對手,才剛剛浮出水麵……
尤其是財政改革觸動了大量既得利益群體,這些人不會輕易認輸,他們會用各種方式進行反擊,而其中,最危險的,往往不是明麵上的爭鬥,而是隱秘的角力。
---
紀委的內部通報
一天深夜,顧晨正在辦公室加班整理改革的後續推進計劃,電話鈴聲突然響起。
他拿起手機,看了一眼來電顯示,是省紀委的一位老熟人——李慶東。
“李書記,這麽晚了還沒休息?”顧晨笑著接通電話,但心裏已經隱隱察覺到不對勁。
“顧廳長,打擾了。”李慶東聲音低沉,帶著一絲凝重,“有些事情,可能你需要提前了解一下。”
顧晨心頭一緊,立刻說道:“您請講。”
“最近我們在查財政係統的問題,有些事情,不是普通的貪腐這麽簡單。”李慶東語氣緩緩,卻帶著一種難以忽視的壓力,“有些人,已經開始借助輿論和其他手段,對你進行針對。”
顧晨眉頭微微皺起:“我明白了。”
他沒有多問,李慶東也沒有詳細說明,畢竟這種事情,紀委不可能在正式立案調查前向他透露太多。但僅憑這番話,顧晨就已經能感受到一絲危險的氣息。
“多謝李書記提醒。”他鄭重道。
“你自己多加小心。”李慶東說完,便掛斷了電話。
顧晨放下手機,靠在椅背上,目光沉思。
---
輿論風暴
第二天一早,顧晨剛走進辦公室,王煒就神色匆匆地衝了進來,手裏拿著一份打印出來的網絡文章。
“廳長,出事了!”王煒將文件放在桌上,語氣嚴肅,“有媒體發布了一篇針對財政改革的長篇報道,暗示財政廳在改革過程中有‘選擇性’執行的嫌疑,甚至影射您在政策製定時,存在利益輸送的問題。”
顧晨目光一凝,拿起文件快速瀏覽起來。
文章的措辭十分隱晦,並沒有直接指控財政廳腐敗,但用了一種“看似中立”的方式,通過列舉幾個地方政府的資金問題,暗示改革方案導致了一些“特定企業”獲得了政策紅利,而另一些則受到打壓。
更關鍵的是,文中甚至引用了一些所謂的“知情人士”言論,含沙射影地提及顧晨和某些商界人士關係密切。
“誰在背後推動?”顧晨合上文件,語氣平靜,但目光冷厲。
王煒沉聲道:“初步查了一下,文章最早是某財經自媒體發布的,隨後幾個門戶網站迅速轉載,顯然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顧晨點點頭,心裏已經有了大致判斷。
財政改革最直接的受損方,除了地方政府中的部分領導,還有那些曾經依賴財政撥款、財政操作謀利的商人和官員。他們無法從明麵上阻止改革,那就會用輿論戰,試圖製造輿情壓力,逼迫省委、省政府對改革進行調整。
---
省領導的態度
就在顧晨和財政廳緊急商議對策時,省委、省政府內部也對此事展開了討論。
“這篇文章在社會上引起了一定的爭議,現在網絡上已經開始有一些批評財政改革的聲音。”一名省委常委在會議上匯報。
趙鴻儒翻閱著那篇文章,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冷笑:“輿論戰都打到我們頭上了?看來,有人真的急了。”
省委宣傳部長表態道:“這篇文章雖然沒有直接攻擊省委省政府,但其中隱含的指向性非常明顯。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影響社會輿論,甚至削弱改革的正當性。”
省長杜永年敲了敲桌子,語氣平穩:“改革推進到現在,這種情況是難免的。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害怕輿論,而是掌握輿論的主導權。”
“宣傳口可以發布一篇官方解讀,詳細闡述改革的必要性,同時邀請一些經濟學者、企業家,站出來發聲。”宣傳部長提議。
趙鴻儒點頭:“財政廳方麵怎麽迴應?”
“顧晨應該已經在處理。”杜永年微微一笑,“這小子,遇事冷靜,應該能應對。”
---
反擊戰
麵對突如其來的輿論戰,顧晨並沒有急於反擊,而是先讓財政廳的信息公開部門搜集整理了相關數據,包括改革前後的財政透明度對比、專項資金審批效率的變化、企業獲得財政支持的具體數據等。
與此同時,他私下聯係了幾家在改革中受益、發展良好的企業負責人,請他們公開發聲,分享改革後的真實情況。
兩天後,財政廳正式發布了一篇詳細的官方通報,並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由顧晨親自出麵。
“財政改革的核心目標,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強財政透明度,避免資金濫用和低效分配。”
“關於網絡上的質疑,我們願意接受監督,但我們更希望,所有的討論都建立在真實數據的基礎上,而不是道聽途說。”
“財政改革不會因輿論壓力而停滯,我們歡迎各方意見,但改革的方向不會改變。”
同時,幾家權威媒體陸續發布專家評論,詳細解讀財政改革的必要性,並反駁了此前的質疑報道。
短短幾天,輿論的風向逐漸發生變化,最初的負麵報道逐漸被新的討論覆蓋,而那些原本試圖通過輿論戰逼迫改革讓步的幕後推手,發現事情的發展遠未達到他們預想的效果。
---
更深的威脅
輿論戰暫時被平息,但顧晨知道,這場鬥爭遠未結束。
當晚,他的手機再次響起。
電話那頭,一個低沉的聲音說道:“顧廳長,你動的棋子,太大了。”
顧晨目光一冷:“你是誰?”
對方沒有迴答,隻是淡淡地說道:“改革是好事,但太過激進,未必是件好事。做事,留三分餘地。”
說完,電話掛斷。
顧晨坐在辦公桌前,握緊了手機,眼神深沉。
顯然,真正的對手,才剛剛浮出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