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籠罩青河縣,街道上的路燈投下昏黃的光影,整個城市似乎在經曆風暴後恢複了短暫的平靜。然而,顧晨知道,這隻是表麵的安寧,真正的較量依然在暗處激烈進行。
市紀委的調查雖然被省紀委叫停,但這不意味著風險完全解除。那些幕後推動調查的人,絕不會甘心失敗。他們會調整策略,伺機再度反擊。而自己,必須在這場權力博弈中搶占先機,確保青河縣的改革不會被外部勢力扼殺。
---
新縣委書記的召見
次日清晨,顧晨剛到辦公室,就接到了縣委書記梁振東的電話。
“顧縣長,過來一趟。”
電話掛斷後,顧晨深吸一口氣,隨即整理了一下衣領,走出辦公室。
在權力體係中,縣委書記才是縣域政治的核心人物。而梁振東的態度,直接決定了這場權力鬥爭的走向。
進入縣委大院,梁振東的辦公室門虛掩著,秘書示意他直接進去。
顧晨推門而入,隻見梁振東端坐在辦公桌前,目光深邃,桌上擺著一份文件,封麵赫然印著“關於青河縣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的初步調查報告”。
“坐。”梁振東抬頭,語氣不輕不重。
顧晨微微一笑,走到沙發前坐下,目光卻不動聲色地掃過桌上的文件,心中已有了判斷。
“顧晨,省紀委叫停調查,你應該知道吧?”梁振東緩緩開口,目光不帶情緒。
“知道。”顧晨點頭,“但我更清楚,市紀委的人不會就此罷休。”
梁振東輕輕敲了敲桌麵,沉聲道:“你認為,這次的調查,是單純的財政問題,還是政治上的針對?”
顧晨眼神微動,直視梁振東:“書記,您應該比我更清楚。”
梁振東嘴角微微揚起,笑意卻不達眼底:“你倒是直接。”
顧晨也笑了笑:“有些事情,繞來繞去沒意義,關鍵是我們接下來怎麽走。”
梁振東沉默片刻,終於緩緩說道:“這場風波看似平息,但實際上暗潮洶湧。市裏有些人,仍然想對青河縣做文章。你要有心理準備,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新的動作。”
顧晨心中一沉,但臉上依舊平靜:“書記的意思是?”
梁振東微微一笑,拿起桌上的文件推到他麵前:“我需要你在縣長辦公會上,正式表態,支持對財政資金管理進行全麵整改,同時對之前的審批流程做一次徹底梳理。”
顧晨接過文件,快速翻閱了一遍,發現這份調查報告沒有直接指控他的問題,而是重點提到了財政資金監管漏洞,提出了整改建議。
這顯然是梁振東的態度——在不傷及根本的情況下,用內部調整的方式,化解市紀委的壓力。
顧晨沉思片刻,緩緩點頭:“我明白了,書記。”
梁振東點燃一支煙,深吸一口:“顧晨,你做得不錯,但你要記住,青河縣不僅僅是你的舞台,也是別人的棋局。”
顧晨抬頭,眼神堅定:“我知道,但我不會讓自己成為別人隨意擺弄的棋子。”
---
辦公會上的角力
兩天後,縣政府辦公會議召開。
在會議開始之前,顧晨已經從王磊那裏得到了消息——市紀委的人並未完全撤離,而是將調查的重點轉向了縣財政局以及幾個關鍵企業的資金流向。
這意味著,市紀委仍在尋找突破口。
會議上,顧晨首先發言:“各位,最近財政問題引起了較大的關注,市裏、省裏都在關注青河縣的資金使用情況。我們不能被動等待,更不能讓外部壓力影響縣裏的正常運作。我的建議是,立刻開展一次全麵的財政整改,主動梳理資金流向,優化審批流程,並建立更加嚴格的監管機製。”
這番話一出,整個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
幾名副縣長對視一眼,顯然沒有想到顧晨會主動提出整改。這種做法,等於是承認財政管理存在問題,同時也是向市紀委釋放信號——青河縣有能力自行糾正,不需要外部幹預。
果然,財政局局長李德成皺起眉頭,開口道:“顧縣長,財政整改的確有必要,但現在外部形勢複雜,我們會不會給市紀委提供更多的‘話柄’?”
顧晨淡淡一笑:“李局長,如果我們不主動整改,市紀委就不會找‘話柄’了嗎?與其被動挨打,不如掌握主動權。”
李德成沉默了。
幾秒鍾後,梁振東開口:“顧縣長的提議,我同意。財政局立即行動,限期完成整改方案。”
有了書記的表態,會議很快通過了這一決定。
然而,顧晨很清楚,這次整改的真正目的,除了穩定內部局勢,更重要的是向上級釋放信號——青河縣有能力自我糾正,而不是等著被清算。
---
反擊的信號
會議結束後,顧晨迴到辦公室,剛坐下,手機就震動起來。
來電顯示是一個陌生號碼。
“顧縣長,看來你還是個聰明人,知道怎麽化解危機。”電話那頭,是一個低沉的男聲。
顧晨眼神一冷,語氣不變:“你是誰?”
對方笑了笑:“顧縣長,不用管我是誰。我隻是想提醒你,市紀委的調查並沒有結束,而你的主動整改,未必能讓他們滿意。”
顧晨皺眉:“你到底想說什麽?”
對方低聲道:“如果你想真正化解危機,就必須拿出更大的誠意……比如,一些人該調整的,就調整;該處理的,就處理。”
顧晨眼神微眯:“你想讓我犧牲某些人,換取自己的安全?”
“這不是犧牲,而是順應大勢。”對方的聲音帶著一絲笑意,“你應該明白,在官場上,適當的取舍,是生存之道。”
顧晨沉默了。
幾秒鍾後,他冷冷說道:“謝謝你的提醒,但青河縣的事,我自己會處理。”
對方輕笑一聲:“那就看你的選擇了。”
電話掛斷,顧晨緩緩放下手機,眼神變得鋒利。
這場鬥爭,比他想象的更加複雜。而他,已經無法後退。
市紀委的調查雖然被省紀委叫停,但這不意味著風險完全解除。那些幕後推動調查的人,絕不會甘心失敗。他們會調整策略,伺機再度反擊。而自己,必須在這場權力博弈中搶占先機,確保青河縣的改革不會被外部勢力扼殺。
---
新縣委書記的召見
次日清晨,顧晨剛到辦公室,就接到了縣委書記梁振東的電話。
“顧縣長,過來一趟。”
電話掛斷後,顧晨深吸一口氣,隨即整理了一下衣領,走出辦公室。
在權力體係中,縣委書記才是縣域政治的核心人物。而梁振東的態度,直接決定了這場權力鬥爭的走向。
進入縣委大院,梁振東的辦公室門虛掩著,秘書示意他直接進去。
顧晨推門而入,隻見梁振東端坐在辦公桌前,目光深邃,桌上擺著一份文件,封麵赫然印著“關於青河縣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的初步調查報告”。
“坐。”梁振東抬頭,語氣不輕不重。
顧晨微微一笑,走到沙發前坐下,目光卻不動聲色地掃過桌上的文件,心中已有了判斷。
“顧晨,省紀委叫停調查,你應該知道吧?”梁振東緩緩開口,目光不帶情緒。
“知道。”顧晨點頭,“但我更清楚,市紀委的人不會就此罷休。”
梁振東輕輕敲了敲桌麵,沉聲道:“你認為,這次的調查,是單純的財政問題,還是政治上的針對?”
顧晨眼神微動,直視梁振東:“書記,您應該比我更清楚。”
梁振東嘴角微微揚起,笑意卻不達眼底:“你倒是直接。”
顧晨也笑了笑:“有些事情,繞來繞去沒意義,關鍵是我們接下來怎麽走。”
梁振東沉默片刻,終於緩緩說道:“這場風波看似平息,但實際上暗潮洶湧。市裏有些人,仍然想對青河縣做文章。你要有心理準備,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新的動作。”
顧晨心中一沉,但臉上依舊平靜:“書記的意思是?”
梁振東微微一笑,拿起桌上的文件推到他麵前:“我需要你在縣長辦公會上,正式表態,支持對財政資金管理進行全麵整改,同時對之前的審批流程做一次徹底梳理。”
顧晨接過文件,快速翻閱了一遍,發現這份調查報告沒有直接指控他的問題,而是重點提到了財政資金監管漏洞,提出了整改建議。
這顯然是梁振東的態度——在不傷及根本的情況下,用內部調整的方式,化解市紀委的壓力。
顧晨沉思片刻,緩緩點頭:“我明白了,書記。”
梁振東點燃一支煙,深吸一口:“顧晨,你做得不錯,但你要記住,青河縣不僅僅是你的舞台,也是別人的棋局。”
顧晨抬頭,眼神堅定:“我知道,但我不會讓自己成為別人隨意擺弄的棋子。”
---
辦公會上的角力
兩天後,縣政府辦公會議召開。
在會議開始之前,顧晨已經從王磊那裏得到了消息——市紀委的人並未完全撤離,而是將調查的重點轉向了縣財政局以及幾個關鍵企業的資金流向。
這意味著,市紀委仍在尋找突破口。
會議上,顧晨首先發言:“各位,最近財政問題引起了較大的關注,市裏、省裏都在關注青河縣的資金使用情況。我們不能被動等待,更不能讓外部壓力影響縣裏的正常運作。我的建議是,立刻開展一次全麵的財政整改,主動梳理資金流向,優化審批流程,並建立更加嚴格的監管機製。”
這番話一出,整個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
幾名副縣長對視一眼,顯然沒有想到顧晨會主動提出整改。這種做法,等於是承認財政管理存在問題,同時也是向市紀委釋放信號——青河縣有能力自行糾正,不需要外部幹預。
果然,財政局局長李德成皺起眉頭,開口道:“顧縣長,財政整改的確有必要,但現在外部形勢複雜,我們會不會給市紀委提供更多的‘話柄’?”
顧晨淡淡一笑:“李局長,如果我們不主動整改,市紀委就不會找‘話柄’了嗎?與其被動挨打,不如掌握主動權。”
李德成沉默了。
幾秒鍾後,梁振東開口:“顧縣長的提議,我同意。財政局立即行動,限期完成整改方案。”
有了書記的表態,會議很快通過了這一決定。
然而,顧晨很清楚,這次整改的真正目的,除了穩定內部局勢,更重要的是向上級釋放信號——青河縣有能力自我糾正,而不是等著被清算。
---
反擊的信號
會議結束後,顧晨迴到辦公室,剛坐下,手機就震動起來。
來電顯示是一個陌生號碼。
“顧縣長,看來你還是個聰明人,知道怎麽化解危機。”電話那頭,是一個低沉的男聲。
顧晨眼神一冷,語氣不變:“你是誰?”
對方笑了笑:“顧縣長,不用管我是誰。我隻是想提醒你,市紀委的調查並沒有結束,而你的主動整改,未必能讓他們滿意。”
顧晨皺眉:“你到底想說什麽?”
對方低聲道:“如果你想真正化解危機,就必須拿出更大的誠意……比如,一些人該調整的,就調整;該處理的,就處理。”
顧晨眼神微眯:“你想讓我犧牲某些人,換取自己的安全?”
“這不是犧牲,而是順應大勢。”對方的聲音帶著一絲笑意,“你應該明白,在官場上,適當的取舍,是生存之道。”
顧晨沉默了。
幾秒鍾後,他冷冷說道:“謝謝你的提醒,但青河縣的事,我自己會處理。”
對方輕笑一聲:“那就看你的選擇了。”
電話掛斷,顧晨緩緩放下手機,眼神變得鋒利。
這場鬥爭,比他想象的更加複雜。而他,已經無法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