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午,正是羅春出院的日子,陳瑜幾人來接她,周小江還要在醫院躺兩個月。
和羅春相處了一段時間,從來沒有一個長輩這樣關心疼愛自己,周小江心裏早已把羅春當自己奶奶。
羅春的幾個親孫子最大的在讀高中,和周小江差不多的年紀,但是他常年不在家,小的幾個,父母不讓他們來探望羅春,因此看著16歲的周小江,羅春心裏也非常喜歡。
一路上,不停的誇這孩子有多懂事。
“放心吧外婆,以後我們也可以常陪你來看小江,等他好了,在接過來跟你住幾天。”
陳瑜坐在外婆身邊,安慰道。
事務所一樓左側,有兩間房,原本的設計應該是用來做花房或者書屋的,李澤林提前幾天請工人重新裝修。
三樓雖然還有臥室,但羅春畢竟是快七十歲的人了,上下樓梯很不方便。
陳瑜不放心讓外婆住外邊,她不認字,甚至普通話都聽不太懂,還是李澤林想的周到,都提前安排好了。
陳瑜和李澤林來接外婆,張虎和牛聰則去買一些家具。
羅春去過最遠的城市就是l市,三十年前那裏還隻是個賣煤的小縣城,到處都灰撲撲的。
看著繁華的都市,羅春在車裏隻覺得很新奇。
“這裏的房子就跟電視上的一樣,又高又漂亮。”
“城裏麵就是這樣的外婆。”
五分鍾後,三人迴到事務所。
“你往東邊挪一挪,”
“東邊在哪兒?”
張虎和牛聰正搬著一張床,從門口進去,他們倆都不想花那個人工費,就自己搬。
牛聰抬著床頭往裏麵走,張虎抬著床尾在外麵。
“哎呦我去,你倒是往東邊挪一下呀!”
張虎看牛聰那呆頭呆腦的傻樣,急得臉紅脖子粗。
“虎哥你就說往左還是往右嘛,我分不清東南西北。”
“往左邊,就是你的右手邊。”
兩個人在門口折騰半天,終於把床搬進去了。
陳瑜看著覺得很搞笑,他想起自己在s省讀書的時候,出去做兼職,找人問路,正好遇到一個熱心的阿姨,她上來就東南西北的說了一通。
把陳瑜整個人都聽懵了,他當時問了句往左還是往右,於是阿姨被問懵了。
後麵他迴去告訴室友,大家一起討論才發現,北方人指路問方向,不說前後左右,隻說東西南北,而南方人則反過來。
陳瑜當時就覺得很新奇,很有意思,對於在北方上大學的四年,他體驗最多的就是新奇和歡樂。
張虎和牛聰收拾屋子,陳瑜和李澤林步行去附近的大超市買菜,晚上就在一樓廚房做了一桌豐盛的大餐。
陳瑜沒想到張虎這麽man的男人,居然也會做菜,而且還超級好吃。
牛聰吃得最開心,陳瑜感覺他的減肥大計又要泡湯了。
外婆在事務所生活了兩天,沒有兒子兒媳氣自己,也沒有奇葩親戚的打擾,陳瑜見外婆的氣色越來越好。
早上喂鯉魚的活,羅春攬過去了,等左手徹底恢複好了,她還想在房子的周圍開個菜園子出來。
陳瑜幾人都讚成,畢竟一直讓老人閑著也不好。
“你好,請問這裏是觸靈偵探事務所嗎?”
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在一樓敲了敲大門。
今天是張虎坐前台。
“是這兒,你有事兒?”
中年大叔看見張虎的個頭,有些緊張,猶豫著要不要進來。
“來客人啦,來客人啦,”
牛聰一聽到動靜,急匆匆從樓上下來。
“你好,我們這裏就是觸靈偵探事務所,快請進,虎哥幫忙倒下茶。”
牛聰上前跟中年人握了握手,請他來接待室坐。
張虎泡了三杯龍井,端過來。
牛聰給李澤林和陳瑜發了消息,早上,李澤林陪陳瑜去醫院複查,羅春也順便一起去探望小江。
“請問您貴姓?”
“我姓黃,叫黃偉傑,是味上烤肉拌飯店的老板。”中年男人自我介紹道。
牛聰見他穿了一件黑色夾克,裏麵穿著白色襯衫,黑色褲子,皮鞋擦得油光發亮。
一看家裏條件就不錯,就是一張臉格外沮喪,好像近期遇到了什麽難事。
“這件事,我也不知道該咋說?”
黃偉傑有些猶豫,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牛聰趕緊說道:“黃先生,你不用有顧慮,我們事務所就是專門給客戶解決一些匪夷所思、遠超常人認知範圍的事情。”
“而且,從事務所營業至今,我們已經接過很多客戶委托的事項了,在這方麵有不錯的經驗。”
也許是牛聰的話起到了作用,又或許他確實是沒有辦法了,隨後對著兩人開始闡述整件事情。
黃偉傑是g市本地人,他和老婆都沒有多少文化水平,年輕的時候靠擺攤賣小吃維持生活,後來因為老婆做的醬料好吃,兩人漸漸的掙了不少錢。
隨後,兩人生下一兒一女,想著還是要為孩子的將來做好打算,於是夫妻倆就在高新區金煌大道的商業街盤下一家門店。
這個門店共兩層,正好一樓用做生意,二樓用來日常居住,夫妻倆經營生意二十幾年,如今孩子也已經畢業出來工作了。
黃偉傑和老婆沒有退休養老,依舊經營著這家烤肉拌飯店。
因為有二十幾年的曆史,所以味上烤肉拌飯店在g市有許多忠實客戶,甚至有些人從小學到大學都吃他們家的飯。
黃偉傑說到這裏,情緒開始變得沉重起來。
“我們店裏也送外賣,由於我和我老婆上了年紀,忙不過來,又對現在這些新的機子不是很熟練,所以我們就請了一個年輕人和一個廚師來幫忙,年輕人負責出單、處理和外賣有關的所有信息。”
“半個月前,我和老婆去看兩個孩子,沒在店裏。晚上8點,員工小楊接到一個訂單,是荷城花園麗江小區,一個姓鄭的先生下的,兩個大份蜜汁和兩個小份照燒烤肉拌飯,一共52元。”
“小楊把訂單告訴廚師,做好以後,聯係騎手,五分鍾後騎手到了,拿到訂單就送往目的地。”
“每天早上9點,我都會來店裏清點賬目,最後我發現實際到賬的數目,與店裏堂食和外賣訂單數目不一樣,少了52塊錢。於是我又重新將數目對了兩遍,確實少了52塊。”
黃偉傑停下來,喝了一口水,又繼續說:
“其實這個錢也不多,有可能是外賣訂單哪裏出了差錯,所以我也沒有太放在心上,隻是跟小楊說,要注意外賣單子。”
“小楊對52元這個單子,印象很深,因為這是昨晚的最後一個外賣單子,所以他也很納悶。”
和羅春相處了一段時間,從來沒有一個長輩這樣關心疼愛自己,周小江心裏早已把羅春當自己奶奶。
羅春的幾個親孫子最大的在讀高中,和周小江差不多的年紀,但是他常年不在家,小的幾個,父母不讓他們來探望羅春,因此看著16歲的周小江,羅春心裏也非常喜歡。
一路上,不停的誇這孩子有多懂事。
“放心吧外婆,以後我們也可以常陪你來看小江,等他好了,在接過來跟你住幾天。”
陳瑜坐在外婆身邊,安慰道。
事務所一樓左側,有兩間房,原本的設計應該是用來做花房或者書屋的,李澤林提前幾天請工人重新裝修。
三樓雖然還有臥室,但羅春畢竟是快七十歲的人了,上下樓梯很不方便。
陳瑜不放心讓外婆住外邊,她不認字,甚至普通話都聽不太懂,還是李澤林想的周到,都提前安排好了。
陳瑜和李澤林來接外婆,張虎和牛聰則去買一些家具。
羅春去過最遠的城市就是l市,三十年前那裏還隻是個賣煤的小縣城,到處都灰撲撲的。
看著繁華的都市,羅春在車裏隻覺得很新奇。
“這裏的房子就跟電視上的一樣,又高又漂亮。”
“城裏麵就是這樣的外婆。”
五分鍾後,三人迴到事務所。
“你往東邊挪一挪,”
“東邊在哪兒?”
張虎和牛聰正搬著一張床,從門口進去,他們倆都不想花那個人工費,就自己搬。
牛聰抬著床頭往裏麵走,張虎抬著床尾在外麵。
“哎呦我去,你倒是往東邊挪一下呀!”
張虎看牛聰那呆頭呆腦的傻樣,急得臉紅脖子粗。
“虎哥你就說往左還是往右嘛,我分不清東南西北。”
“往左邊,就是你的右手邊。”
兩個人在門口折騰半天,終於把床搬進去了。
陳瑜看著覺得很搞笑,他想起自己在s省讀書的時候,出去做兼職,找人問路,正好遇到一個熱心的阿姨,她上來就東南西北的說了一通。
把陳瑜整個人都聽懵了,他當時問了句往左還是往右,於是阿姨被問懵了。
後麵他迴去告訴室友,大家一起討論才發現,北方人指路問方向,不說前後左右,隻說東西南北,而南方人則反過來。
陳瑜當時就覺得很新奇,很有意思,對於在北方上大學的四年,他體驗最多的就是新奇和歡樂。
張虎和牛聰收拾屋子,陳瑜和李澤林步行去附近的大超市買菜,晚上就在一樓廚房做了一桌豐盛的大餐。
陳瑜沒想到張虎這麽man的男人,居然也會做菜,而且還超級好吃。
牛聰吃得最開心,陳瑜感覺他的減肥大計又要泡湯了。
外婆在事務所生活了兩天,沒有兒子兒媳氣自己,也沒有奇葩親戚的打擾,陳瑜見外婆的氣色越來越好。
早上喂鯉魚的活,羅春攬過去了,等左手徹底恢複好了,她還想在房子的周圍開個菜園子出來。
陳瑜幾人都讚成,畢竟一直讓老人閑著也不好。
“你好,請問這裏是觸靈偵探事務所嗎?”
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在一樓敲了敲大門。
今天是張虎坐前台。
“是這兒,你有事兒?”
中年大叔看見張虎的個頭,有些緊張,猶豫著要不要進來。
“來客人啦,來客人啦,”
牛聰一聽到動靜,急匆匆從樓上下來。
“你好,我們這裏就是觸靈偵探事務所,快請進,虎哥幫忙倒下茶。”
牛聰上前跟中年人握了握手,請他來接待室坐。
張虎泡了三杯龍井,端過來。
牛聰給李澤林和陳瑜發了消息,早上,李澤林陪陳瑜去醫院複查,羅春也順便一起去探望小江。
“請問您貴姓?”
“我姓黃,叫黃偉傑,是味上烤肉拌飯店的老板。”中年男人自我介紹道。
牛聰見他穿了一件黑色夾克,裏麵穿著白色襯衫,黑色褲子,皮鞋擦得油光發亮。
一看家裏條件就不錯,就是一張臉格外沮喪,好像近期遇到了什麽難事。
“這件事,我也不知道該咋說?”
黃偉傑有些猶豫,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牛聰趕緊說道:“黃先生,你不用有顧慮,我們事務所就是專門給客戶解決一些匪夷所思、遠超常人認知範圍的事情。”
“而且,從事務所營業至今,我們已經接過很多客戶委托的事項了,在這方麵有不錯的經驗。”
也許是牛聰的話起到了作用,又或許他確實是沒有辦法了,隨後對著兩人開始闡述整件事情。
黃偉傑是g市本地人,他和老婆都沒有多少文化水平,年輕的時候靠擺攤賣小吃維持生活,後來因為老婆做的醬料好吃,兩人漸漸的掙了不少錢。
隨後,兩人生下一兒一女,想著還是要為孩子的將來做好打算,於是夫妻倆就在高新區金煌大道的商業街盤下一家門店。
這個門店共兩層,正好一樓用做生意,二樓用來日常居住,夫妻倆經營生意二十幾年,如今孩子也已經畢業出來工作了。
黃偉傑和老婆沒有退休養老,依舊經營著這家烤肉拌飯店。
因為有二十幾年的曆史,所以味上烤肉拌飯店在g市有許多忠實客戶,甚至有些人從小學到大學都吃他們家的飯。
黃偉傑說到這裏,情緒開始變得沉重起來。
“我們店裏也送外賣,由於我和我老婆上了年紀,忙不過來,又對現在這些新的機子不是很熟練,所以我們就請了一個年輕人和一個廚師來幫忙,年輕人負責出單、處理和外賣有關的所有信息。”
“半個月前,我和老婆去看兩個孩子,沒在店裏。晚上8點,員工小楊接到一個訂單,是荷城花園麗江小區,一個姓鄭的先生下的,兩個大份蜜汁和兩個小份照燒烤肉拌飯,一共52元。”
“小楊把訂單告訴廚師,做好以後,聯係騎手,五分鍾後騎手到了,拿到訂單就送往目的地。”
“每天早上9點,我都會來店裏清點賬目,最後我發現實際到賬的數目,與店裏堂食和外賣訂單數目不一樣,少了52塊錢。於是我又重新將數目對了兩遍,確實少了52塊。”
黃偉傑停下來,喝了一口水,又繼續說:
“其實這個錢也不多,有可能是外賣訂單哪裏出了差錯,所以我也沒有太放在心上,隻是跟小楊說,要注意外賣單子。”
“小楊對52元這個單子,印象很深,因為這是昨晚的最後一個外賣單子,所以他也很納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