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駒過隙,一個月過去了。
馬上年底考核,陳瑜忙著準備各種資料,等領導下來檢查。
聽張姐說,新來的李所長是個非常盡職盡責的人,每天帶著派出所的兄弟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
除去來辦身份證的,後勤就兩個人,大廳留兩個人,其餘人都出去了。
陳瑜待的綜治辦也負責信訪維穩,群眾反映問題,也要走訪。
所以陳瑜以為不用再跟李澤林打照麵,結果接下來半個月,陳瑜一直跟著他們一塊兒下村。
“老人家,你確定砍你的人是你姑爺嗎?”
李澤林坐在一張木凳子上,用普通話詢問對麵的老人,老人估摸六十來歲,左手臂上纏著繃帶,兩個民警坐在一邊,陳瑜負責記錄。
“除了他還有哪個,一喝酒醉就發瘋,我讓我姑娘在家裏多住幾天,他就不得了,拿起殺豬刀就砍我,要不是我躲得快,手都被砍下來。”
受傷的老人一臉憤怒。
老人的女兒就在一旁,李澤林又問她:“你丈夫平時也這樣嗎?”
估計是從來沒見過這麽英俊的男人,那女人愣了一會兒,隨後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他平時不這樣,喝了酒才發酒瘋。”
“以前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沒有,隻是會罵人,這次沒想到他會動刀子。”
“這種情況,我建議你們直接辦理離婚。”李澤林麵無表情說道。
陳瑜和兩個民警都愣住了,他們還沒說話,那個老人家立刻說道:“離什麽婚,他們離婚了,兩個娃娃咋辦?”
陳瑜見那個女人不說話,估摸也沒想著要離婚。
“要是對方喝醉酒再次鬧事,你們的生命安全是沒有保障的。或者我們把他帶走……”
李澤林還沒說完,那老人揮揮手,
“算嘍,都是一家人,他平時掙錢都把工資交給我姑娘,也疼兩個娃娃,你們走吧,我不反映了。”
見對方不再追究,李澤林起身,幾人離開了。
“清官難斷家務事,真是一點沒說錯。”開車的王哥說道。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咱們已經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隨他們吧。”陳瑜說道。
李澤林坐在副駕駛上,一直沒說話。
紅油村是所有村子中最遠的,開車要四十分鍾,偏偏這裏反映事情的村民也是最多的。
來到下一家,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看見警察就說問題,陳瑜沒太聽懂他說的什麽,李澤林更是一句沒懂。
幸好還有王哥和劉洋,王哥幹了十幾年民警,對當地的村話他都聽得懂。
原來是紅油村扶貧搬遷,老人家沒有分到房,王哥跟他解釋道:“老人,你家有兩個兒子,一個姑娘,都在外麵打工,房子也是起好的三樓平房,不符合條件。”
那老人瞬間激動了,罵罵咧咧說了一堆,陳瑜大概猜測,他說那是他兒子的房子,不是他的。
類似這種走訪,陳瑜一行人走了一周,都開始身心俱疲,陳瑜看李澤林倒是沒有什麽疲憊感。
這幾天下村,李澤林體恤屬下辛苦,一直請大家下館子。
就算陳瑜是個吃貨,鄉鎮上能吃的就那幾樣,他也會膩味。
李澤林除了吃不慣辣,也不怎麽愛吃米飯,北方人主食都是麵食,這個陳瑜很清楚,他記得自己的北方室友主食隻吃饅頭和大餅。
他看陳瑜一直吃米飯,就覺得陳瑜吃不飽,陳瑜反而覺得那些饅頭、大餅才吃不飽。
畢竟在學校待了四年,陳瑜承認北方的麵條饅頭確實比南方好吃,有種麥香味,而且麵條也很勁道。
畢業後,陳瑜和一個要好的室友租房子,跟他學過包餃子,擀麵條。
吃飯的時候,陳瑜見李澤林都沒怎麽加菜,鬼使神差說了一句:“李所,要不去超市買些麵,迴去擀麵條吃。”
李澤林看了陳瑜一眼,王哥立馬說道:“小陳,我記得你在s省讀的大學,那裏是李所的老家,你應該多照顧照顧李所,盡下地主之誼。”
陳瑜尷尬的笑了笑,他此刻挺想抽自己嘴巴的。
李澤林看著陳瑜說道:“你會做麵食嗎?”
陳瑜不敢把話說得太滿:“跟室友學過,味道沒有那麽正宗。”
“改天試試。”
一頓飯吃完,下午走訪了三家,就迴單位休息了。
不知道哪個耳報神,跟書記說陳瑜擅長做北方菜,陳瑜真是要吐血了。
就算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也不要以訛傳訛好吧,會包餃子和擀麵條,怎麽就能算會做北方菜了?
“小陳,小李遠道而來,在我們鄉工作,我們要好好的招待人家,你在s省讀書,跟他也算是有共同語言了,好好表現哈。”
陳瑜站在書記辦公室,心裏想,李澤林的關係背景一定不一般,要不書記能上心成這樣。
反正他就是一打工的,領導安排工作,他照做就是了。
陳瑜在超市買了一袋麵,還有擀麵杖,還有蒸鍋,這些他都能找財務報銷,反正書記已經打過招唿了。
陳瑜想了想還得再買些水果,畢竟拜訪領導也不好空著手去。
“李所,給你送些東西來。”
李澤林開了門,示意陳瑜進來,迴到客廳繼續做俯臥撐。陳瑜見他穿了一身常服,黑色打底衫,衝鋒褲,白色運動鞋。
陳瑜看著地上的一些運動器材,真是打心底佩服,西南地區一到冬天就濕冷,穿多厚隻要不烤火爐子,在室內坐著也冷。
陳瑜真是格外想念北方的暖氣。
李澤林的宿舍是鄉鎮裏最好的,在陳瑜看來是最好的,兩室一廳一廚一衛,各種家具齊全。
陳瑜把東西帶進廚房,開始和麵,他迴憶著之前室友教的,陳瑜做的很認真,沒留意到李澤林站在廚房門口看著他。
“我來幫你吧,”
“啊,好的”
陳瑜看李澤林進來,挪了下位置,本來廚房也不大,他這麽大個的人進來,陳瑜感覺廚房瞬間變得擁擠起來。
陳瑜麵對領導,就跟上學的時候麵對班主任是一樣的,又敬又怕,他是真心佩服那些能很自然的拍領導馬屁,在領導麵前鞍前馬後的人。
李澤林看著一副養尊處優的樣子,沒想到幹起活來還挺麻利的。
“李所,你也會做飯呀,”
“不會,”
“那你這手腳還挺麻利的,”
“在部隊待過五年,”
“李所,你吃蔥蒜嗎?”
“不吃”
諸如此類的話,一直持續到餃子、麵條出爐。
兩人坐在餐桌前,李澤林吃的很斯文,搞得陳瑜都不好意思太過狼吞虎咽,主要是他也沒想到自己做出來的效果,居然有六分像他室友做的。
以前和他室友一塊兒住,就老被嘲諷說味道一般般,搞得他都沒有多少信心。
吃完後,陳瑜很懂事的收拾碗筷去了。
“陳瑜,你做的很好吃,謝謝你,希望你以後常來我這裏做客。”
陳瑜受寵若驚,趕緊說道:“不客氣,小事情。”
之後隔個三四天,陳瑜就去給李澤林做飯,兩人也漸漸熟悉起來。
馬上年底考核,陳瑜忙著準備各種資料,等領導下來檢查。
聽張姐說,新來的李所長是個非常盡職盡責的人,每天帶著派出所的兄弟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
除去來辦身份證的,後勤就兩個人,大廳留兩個人,其餘人都出去了。
陳瑜待的綜治辦也負責信訪維穩,群眾反映問題,也要走訪。
所以陳瑜以為不用再跟李澤林打照麵,結果接下來半個月,陳瑜一直跟著他們一塊兒下村。
“老人家,你確定砍你的人是你姑爺嗎?”
李澤林坐在一張木凳子上,用普通話詢問對麵的老人,老人估摸六十來歲,左手臂上纏著繃帶,兩個民警坐在一邊,陳瑜負責記錄。
“除了他還有哪個,一喝酒醉就發瘋,我讓我姑娘在家裏多住幾天,他就不得了,拿起殺豬刀就砍我,要不是我躲得快,手都被砍下來。”
受傷的老人一臉憤怒。
老人的女兒就在一旁,李澤林又問她:“你丈夫平時也這樣嗎?”
估計是從來沒見過這麽英俊的男人,那女人愣了一會兒,隨後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他平時不這樣,喝了酒才發酒瘋。”
“以前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沒有,隻是會罵人,這次沒想到他會動刀子。”
“這種情況,我建議你們直接辦理離婚。”李澤林麵無表情說道。
陳瑜和兩個民警都愣住了,他們還沒說話,那個老人家立刻說道:“離什麽婚,他們離婚了,兩個娃娃咋辦?”
陳瑜見那個女人不說話,估摸也沒想著要離婚。
“要是對方喝醉酒再次鬧事,你們的生命安全是沒有保障的。或者我們把他帶走……”
李澤林還沒說完,那老人揮揮手,
“算嘍,都是一家人,他平時掙錢都把工資交給我姑娘,也疼兩個娃娃,你們走吧,我不反映了。”
見對方不再追究,李澤林起身,幾人離開了。
“清官難斷家務事,真是一點沒說錯。”開車的王哥說道。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咱們已經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隨他們吧。”陳瑜說道。
李澤林坐在副駕駛上,一直沒說話。
紅油村是所有村子中最遠的,開車要四十分鍾,偏偏這裏反映事情的村民也是最多的。
來到下一家,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看見警察就說問題,陳瑜沒太聽懂他說的什麽,李澤林更是一句沒懂。
幸好還有王哥和劉洋,王哥幹了十幾年民警,對當地的村話他都聽得懂。
原來是紅油村扶貧搬遷,老人家沒有分到房,王哥跟他解釋道:“老人,你家有兩個兒子,一個姑娘,都在外麵打工,房子也是起好的三樓平房,不符合條件。”
那老人瞬間激動了,罵罵咧咧說了一堆,陳瑜大概猜測,他說那是他兒子的房子,不是他的。
類似這種走訪,陳瑜一行人走了一周,都開始身心俱疲,陳瑜看李澤林倒是沒有什麽疲憊感。
這幾天下村,李澤林體恤屬下辛苦,一直請大家下館子。
就算陳瑜是個吃貨,鄉鎮上能吃的就那幾樣,他也會膩味。
李澤林除了吃不慣辣,也不怎麽愛吃米飯,北方人主食都是麵食,這個陳瑜很清楚,他記得自己的北方室友主食隻吃饅頭和大餅。
他看陳瑜一直吃米飯,就覺得陳瑜吃不飽,陳瑜反而覺得那些饅頭、大餅才吃不飽。
畢竟在學校待了四年,陳瑜承認北方的麵條饅頭確實比南方好吃,有種麥香味,而且麵條也很勁道。
畢業後,陳瑜和一個要好的室友租房子,跟他學過包餃子,擀麵條。
吃飯的時候,陳瑜見李澤林都沒怎麽加菜,鬼使神差說了一句:“李所,要不去超市買些麵,迴去擀麵條吃。”
李澤林看了陳瑜一眼,王哥立馬說道:“小陳,我記得你在s省讀的大學,那裏是李所的老家,你應該多照顧照顧李所,盡下地主之誼。”
陳瑜尷尬的笑了笑,他此刻挺想抽自己嘴巴的。
李澤林看著陳瑜說道:“你會做麵食嗎?”
陳瑜不敢把話說得太滿:“跟室友學過,味道沒有那麽正宗。”
“改天試試。”
一頓飯吃完,下午走訪了三家,就迴單位休息了。
不知道哪個耳報神,跟書記說陳瑜擅長做北方菜,陳瑜真是要吐血了。
就算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也不要以訛傳訛好吧,會包餃子和擀麵條,怎麽就能算會做北方菜了?
“小陳,小李遠道而來,在我們鄉工作,我們要好好的招待人家,你在s省讀書,跟他也算是有共同語言了,好好表現哈。”
陳瑜站在書記辦公室,心裏想,李澤林的關係背景一定不一般,要不書記能上心成這樣。
反正他就是一打工的,領導安排工作,他照做就是了。
陳瑜在超市買了一袋麵,還有擀麵杖,還有蒸鍋,這些他都能找財務報銷,反正書記已經打過招唿了。
陳瑜想了想還得再買些水果,畢竟拜訪領導也不好空著手去。
“李所,給你送些東西來。”
李澤林開了門,示意陳瑜進來,迴到客廳繼續做俯臥撐。陳瑜見他穿了一身常服,黑色打底衫,衝鋒褲,白色運動鞋。
陳瑜看著地上的一些運動器材,真是打心底佩服,西南地區一到冬天就濕冷,穿多厚隻要不烤火爐子,在室內坐著也冷。
陳瑜真是格外想念北方的暖氣。
李澤林的宿舍是鄉鎮裏最好的,在陳瑜看來是最好的,兩室一廳一廚一衛,各種家具齊全。
陳瑜把東西帶進廚房,開始和麵,他迴憶著之前室友教的,陳瑜做的很認真,沒留意到李澤林站在廚房門口看著他。
“我來幫你吧,”
“啊,好的”
陳瑜看李澤林進來,挪了下位置,本來廚房也不大,他這麽大個的人進來,陳瑜感覺廚房瞬間變得擁擠起來。
陳瑜麵對領導,就跟上學的時候麵對班主任是一樣的,又敬又怕,他是真心佩服那些能很自然的拍領導馬屁,在領導麵前鞍前馬後的人。
李澤林看著一副養尊處優的樣子,沒想到幹起活來還挺麻利的。
“李所,你也會做飯呀,”
“不會,”
“那你這手腳還挺麻利的,”
“在部隊待過五年,”
“李所,你吃蔥蒜嗎?”
“不吃”
諸如此類的話,一直持續到餃子、麵條出爐。
兩人坐在餐桌前,李澤林吃的很斯文,搞得陳瑜都不好意思太過狼吞虎咽,主要是他也沒想到自己做出來的效果,居然有六分像他室友做的。
以前和他室友一塊兒住,就老被嘲諷說味道一般般,搞得他都沒有多少信心。
吃完後,陳瑜很懂事的收拾碗筷去了。
“陳瑜,你做的很好吃,謝謝你,希望你以後常來我這裏做客。”
陳瑜受寵若驚,趕緊說道:“不客氣,小事情。”
之後隔個三四天,陳瑜就去給李澤林做飯,兩人也漸漸熟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