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糾結
我一個庶子,權傾天下很合理吧? 作者:總是睡不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公公有些狐疑地轉過頭。
“是有什麽事嗎?”
“李公公勿怪,陛下隆恩,賜下禦筆親書,總要跟我家爵爺說一聲,我想寫封信給我家爵爺。”
李公公卻是有些鬱悶地看了鄭森一眼。
“馬上就要去看商鋪了,難道看完商鋪,你要再寫一份?”
鄭森這才反應過來,自己有些著急了。
看完商鋪之後確實需要將商鋪的情況告知自家主子,好讓穆英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後麵如何操作。
看來自己還是太嫩了啊。
鄭森趕忙向李公公道歉。
對於這點小事,李公公倒也不在意,隻是示意鄭森他們跟上,轉身就往外走。
東城,這裏是京城最繁華的商業街區。
各種店鋪林立,各地匯聚而來的人在街道中穿梭。
這些人普遍穿著貴氣,一看就是有錢人。
畢竟窮人也不會來這裏。
這裏隨便一家飯店吃點東西都是不少銀子,可不是普通人能消費得起的。
很快幾人就來到了靠近街區中間的位置。
這裏有酒樓,有布莊,還有胭脂鋪,人來人往的很是熱鬧。
但是在這些店鋪旁邊卻有一家商鋪是關著的。
“就是這裏了,進去看看吧。”
李公公話落,起身後一個小太監趕忙從懷中拿出一串鑰匙打開了店鋪的門。
看到這一幕,劉義強等人都是一愣。
似乎是看出眾人的疑惑,李公公解釋道:
“在這京城中有不少這樣的店鋪,都是屬於陛下的,平時並不營業,主要就是為了賞賜對朝廷有功的大臣的。”
李公公一邊往裏走,一邊繼續道:
“其中東城的店鋪自然是最好的,而這家店鋪在東城的幾個店鋪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聽著李公公的話,劉義強等人都有些震驚。
看著意思,很有可能這家店鋪以後就屬於他們青山村了。
而這家店鋪的地理位置之好,他們自然能看得出來。
這家店鋪還挺大的,店鋪麵積大概有兩百平,而且還帶有一個五六百平的後院。
這裏完全可以作為倉庫使用,隻需要稍微改造一下,不管是住人還是存放貨物都非常合適。
鄭森他們對這裏自然十分滿意。
本來按照穆英的交代,他們在京城隻需要找到一個相對偏僻的位置落腳就可以了。
等站穩腳跟之後再購買新的店鋪。
但是沒想到卻直接一步到位了。
幾人對李公公自然又是一番感謝。
劉義強從懷中拿出一張銀票偷偷塞給了李公公。
他們都明白,雖然這些都是隆景帝賞賜的,但是如果沒有李公公在中間說好話,恐怕不太可能。
來的時候穆英就有過交代,一定要維護好和李公公的關係。
對於劉義強遞過來的銀票李公公倒也沒有拒絕笑眯眯地收下了。
看幾人對這裏十分滿意之後,李公公當場就將鑰匙和地契交給了劉義強。
等李公公離開,幾人立馬迴了客棧,他們決定今天就搬過來。
既然有了自己的地方,自然不會在給客棧送銀子了。
隻是馬匹有些麻煩,雖然店鋪後麵有院子,但是如果養這麽多馬的話,還是有些不方便的。
好在這事穆英之前就有過交代。
“強哥,我現在就給爵爺寫信,將這些事情跟爵爺講清楚,等待下一步指示在這之前就要麻煩強哥去城外找莊子了。”
劉義強一臉嚴肅地道:“放心吧,明天我就去。”
之前穆英就有過交代,等他們在城裏找好店鋪之後,就去城外找一個莊子。
最好是能直接買下來。
不管是養馬還是釀酒,都需要不小的地方,在城裏自然是不方便的。
但是將這些放在城外,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鄭森和劉義強一邊商量著商行的事,一邊聊著自家爵爺有多受陛下看重。
不過他們話題的主人公這會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又被隆景帝給賞賜了。
穆英這會正因為鳳鳴鄉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呢。
自從穆英給秦思雨看了紡織機之後,秦思雨就似乎魔怔了一般。
天天跟在穆英屁股後麵,想要早點將織布作坊建立起來。
這可把穆英給愁壞了。
建造織布作坊倒是簡單,但是難的是怎麽進行合理規劃。
按照穆英的想法,以後鳳鳴鄉不止是要有織布作坊,還要有其他的作坊。
這就需要對鳳鳴鄉進行整體的規劃了。
不然大家住得亂糟糟的,就算將作坊建起來也不方便。
這兩天穆英就忙著給鳳鳴鄉做規劃。
要想將鳳鳴鄉變成生成基地,首先就要將鳳鳴鄉的鄉親們進行統一安排。
穆英打算大興土木,將鳳鳴鄉的這些村子合並在一起。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先蓋房子,讓大家統一居住。
然後將鳳鳴鄉進行分區,一部分用來蓋各種作坊,一部分用來做鏢局的訓練場。
這次鏢局需要的人有點多,青山村的訓練基地明顯已經不夠用了。
另外穆英還想將鳳鳴鄉像青山村一樣用城牆圍起來。
這樣以後鳳鳴鄉就會安全很多。
所以隻能將訓練基地分離出去。
但是想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
首先需要的銀子就是海量的,以穆英目前手裏的銀子根本就支撐不起來。
所以建設城牆這事穆英隻能暫時放棄了。
穆英現在要做的就是先確定好人員居住區和作坊區域。
然後將先蓋一些房子將作坊區域的百姓搬遷過去,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將作坊蓋起來。
這兩天穆英都一直在鳳鳴鄉各個村子裏勘察,選擇合適的地方。
最後穆英還是決定將人員搬遷到鳳鳴鄉的中間。
首先這裏地勢相對平坦,比較適合居住,其次人員居住在這裏之後,以後不管作坊建到哪個方向,要去上工距離都不會太遠。
但是這樣一來,也需要麵對兩個問題,一個是這裏是鳳鳴鄉為數不多的耕地。
房子要是建到這裏,那鳳鳴鄉就沒有耕地了。
其次如果將房子蓋到這裏,那村民以前的房子就基本都沒用了。
這花費無疑是巨大的。
最主要的是需要的時間也會很長。
這讓穆英有些糾結,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好在吳乾坤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是有什麽事嗎?”
“李公公勿怪,陛下隆恩,賜下禦筆親書,總要跟我家爵爺說一聲,我想寫封信給我家爵爺。”
李公公卻是有些鬱悶地看了鄭森一眼。
“馬上就要去看商鋪了,難道看完商鋪,你要再寫一份?”
鄭森這才反應過來,自己有些著急了。
看完商鋪之後確實需要將商鋪的情況告知自家主子,好讓穆英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後麵如何操作。
看來自己還是太嫩了啊。
鄭森趕忙向李公公道歉。
對於這點小事,李公公倒也不在意,隻是示意鄭森他們跟上,轉身就往外走。
東城,這裏是京城最繁華的商業街區。
各種店鋪林立,各地匯聚而來的人在街道中穿梭。
這些人普遍穿著貴氣,一看就是有錢人。
畢竟窮人也不會來這裏。
這裏隨便一家飯店吃點東西都是不少銀子,可不是普通人能消費得起的。
很快幾人就來到了靠近街區中間的位置。
這裏有酒樓,有布莊,還有胭脂鋪,人來人往的很是熱鬧。
但是在這些店鋪旁邊卻有一家商鋪是關著的。
“就是這裏了,進去看看吧。”
李公公話落,起身後一個小太監趕忙從懷中拿出一串鑰匙打開了店鋪的門。
看到這一幕,劉義強等人都是一愣。
似乎是看出眾人的疑惑,李公公解釋道:
“在這京城中有不少這樣的店鋪,都是屬於陛下的,平時並不營業,主要就是為了賞賜對朝廷有功的大臣的。”
李公公一邊往裏走,一邊繼續道:
“其中東城的店鋪自然是最好的,而這家店鋪在東城的幾個店鋪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聽著李公公的話,劉義強等人都有些震驚。
看著意思,很有可能這家店鋪以後就屬於他們青山村了。
而這家店鋪的地理位置之好,他們自然能看得出來。
這家店鋪還挺大的,店鋪麵積大概有兩百平,而且還帶有一個五六百平的後院。
這裏完全可以作為倉庫使用,隻需要稍微改造一下,不管是住人還是存放貨物都非常合適。
鄭森他們對這裏自然十分滿意。
本來按照穆英的交代,他們在京城隻需要找到一個相對偏僻的位置落腳就可以了。
等站穩腳跟之後再購買新的店鋪。
但是沒想到卻直接一步到位了。
幾人對李公公自然又是一番感謝。
劉義強從懷中拿出一張銀票偷偷塞給了李公公。
他們都明白,雖然這些都是隆景帝賞賜的,但是如果沒有李公公在中間說好話,恐怕不太可能。
來的時候穆英就有過交代,一定要維護好和李公公的關係。
對於劉義強遞過來的銀票李公公倒也沒有拒絕笑眯眯地收下了。
看幾人對這裏十分滿意之後,李公公當場就將鑰匙和地契交給了劉義強。
等李公公離開,幾人立馬迴了客棧,他們決定今天就搬過來。
既然有了自己的地方,自然不會在給客棧送銀子了。
隻是馬匹有些麻煩,雖然店鋪後麵有院子,但是如果養這麽多馬的話,還是有些不方便的。
好在這事穆英之前就有過交代。
“強哥,我現在就給爵爺寫信,將這些事情跟爵爺講清楚,等待下一步指示在這之前就要麻煩強哥去城外找莊子了。”
劉義強一臉嚴肅地道:“放心吧,明天我就去。”
之前穆英就有過交代,等他們在城裏找好店鋪之後,就去城外找一個莊子。
最好是能直接買下來。
不管是養馬還是釀酒,都需要不小的地方,在城裏自然是不方便的。
但是將這些放在城外,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鄭森和劉義強一邊商量著商行的事,一邊聊著自家爵爺有多受陛下看重。
不過他們話題的主人公這會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又被隆景帝給賞賜了。
穆英這會正因為鳳鳴鄉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呢。
自從穆英給秦思雨看了紡織機之後,秦思雨就似乎魔怔了一般。
天天跟在穆英屁股後麵,想要早點將織布作坊建立起來。
這可把穆英給愁壞了。
建造織布作坊倒是簡單,但是難的是怎麽進行合理規劃。
按照穆英的想法,以後鳳鳴鄉不止是要有織布作坊,還要有其他的作坊。
這就需要對鳳鳴鄉進行整體的規劃了。
不然大家住得亂糟糟的,就算將作坊建起來也不方便。
這兩天穆英就忙著給鳳鳴鄉做規劃。
要想將鳳鳴鄉變成生成基地,首先就要將鳳鳴鄉的鄉親們進行統一安排。
穆英打算大興土木,將鳳鳴鄉的這些村子合並在一起。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先蓋房子,讓大家統一居住。
然後將鳳鳴鄉進行分區,一部分用來蓋各種作坊,一部分用來做鏢局的訓練場。
這次鏢局需要的人有點多,青山村的訓練基地明顯已經不夠用了。
另外穆英還想將鳳鳴鄉像青山村一樣用城牆圍起來。
這樣以後鳳鳴鄉就會安全很多。
所以隻能將訓練基地分離出去。
但是想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
首先需要的銀子就是海量的,以穆英目前手裏的銀子根本就支撐不起來。
所以建設城牆這事穆英隻能暫時放棄了。
穆英現在要做的就是先確定好人員居住區和作坊區域。
然後將先蓋一些房子將作坊區域的百姓搬遷過去,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將作坊蓋起來。
這兩天穆英都一直在鳳鳴鄉各個村子裏勘察,選擇合適的地方。
最後穆英還是決定將人員搬遷到鳳鳴鄉的中間。
首先這裏地勢相對平坦,比較適合居住,其次人員居住在這裏之後,以後不管作坊建到哪個方向,要去上工距離都不會太遠。
但是這樣一來,也需要麵對兩個問題,一個是這裏是鳳鳴鄉為數不多的耕地。
房子要是建到這裏,那鳳鳴鄉就沒有耕地了。
其次如果將房子蓋到這裏,那村民以前的房子就基本都沒用了。
這花費無疑是巨大的。
最主要的是需要的時間也會很長。
這讓穆英有些糾結,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好在吳乾坤想到了一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