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嬴政的決心
我孔聖唯一子孫,你問我懂論語嗎 作者:深夜兩點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蒙恬終於走了,嬴政心中也是鬆了口氣,這下這兩壇酒就都是自己的了。
嬴政讓人上了幾個菜,給自己倒上酒後美滋滋的喝了起來,那滋味不要說多爽。
另一邊,從章台宮出來的蒙恬小心翼翼拿著兩壺酒,一路迴到了自己的府上。
迴到家的蒙恬,迫不及待就是拿來酒杯,倒上一杯後美滋滋的喝了起來。
“大哥,今天怎麽迴來的這麽遲。
咦,好濃的酒香味,大哥,你這是哪裏弄來的美酒。”
蒙毅本身就是進來看看蒙恬,結果聞到了一股特別濃重的酒香味。
這跟他所見過的所有的美酒都不同,從來沒有一種酒有如此濃烈,如此醇厚的酒香。
“快來,快來,這是大哥今天偶然得來的絕世美酒,叫醉仙釀。
這乃是神仙喝了都會醉的絕世美酒。”
蒙恬看到自己弟弟進來,急忙招唿其前來喝酒。
“哦?這世上還有如此美酒嗎?”
聽到蒙恬的話,蒙毅也是好奇無比,他倒是要好好嚐嚐這酒到底是什麽滋味。
接過蒙恬遞過來的酒杯,蒙毅先是細細聞了聞,果然剛才自己聞到的酒香都是這酒發出來的。
都說聞香識女人,對於美酒蒙毅相信也是不會例外,就衝這酒香,這酒就不會差。
蒙毅學著蒙恬的樣子小小啄了一口,一口酒喝下,蒙毅也是忍不住的感歎出聲:“好酒,好酒,真是絕世好酒。”
“大哥,如此美酒幹喝可不行,得弄點下酒菜。”
蒙毅說完之後,前往讓下人準備了幾個下酒菜端了上來。
接下來就是兩兄弟推杯換盞,兩壺酒讓兩人給喝的一幹二淨,喝的那是相當盡興。
.............
第二日,下朝後的嬴政讓人將扶蘇給叫了過來。
“兒臣參見父皇。”扶蘇進來後對著嬴政行禮。
“起來吧,扶蘇,朕聽說你這段時間跟著淳於越學的不錯。
今日朕叫你前來就是想考考你,看看學的怎麽樣。”
嬴政眼神複雜的看著扶蘇,對著他說道。
“兒臣這段期間一直都是用心跟著老師學習,父皇盡管考驗。”
一聽嬴政是要考驗學習成果,扶蘇滿臉自信的迴道。
而且扶蘇心中隱隱有些開心,以前父皇不是從來都是不管不問的嗎。
今天突然要考驗了,是不是說父皇已經認可了自己所學習的儒家文化。
“扶蘇,朕問你,對於我們秦國來說什麽是最重要的。”
嬴政向著扶蘇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迴父皇,對於我們秦國來說當然百姓安居樂業跟國家強盛穩定是最重要的。
隻有百姓都歸心,真心認可秦國,秦國才能平穩的,持續的發展。”
對於嬴政的問話,扶蘇毫不猶豫的說道。
“那如果有一天你繼位了,你打算怎麽治理這個國家。”
嬴政先是滿意的點點頭,隨後繼續問道。
“如果讓兒臣來治理國家,兒臣一定會以仁來治國。
讓所有人都是學習儒家思想,通過儒家思想來教化萬民。
兒臣認為法家思想太過於嚴苛,這樣會使百姓與國家的矛盾越來越重。
因此兒臣懇求父皇廢除嚴厲的刑法,采用儒家的仁愛來治國。”
看到嬴政點頭,扶蘇覺得是自己的堅持終於打動了父皇,讓父皇對儒家得到了認可。
這不是勸父皇的大好機會嗎,於是扶蘇借著這個機會又是開始對嬴政進行勸說。
剛才對扶蘇迴答感到滿意的嬴政,聽到這一段話後臉色又是沉了下去。
不過還是壓下心中的怒火,對著扶蘇繼續問道:“這個我們暫時先不說。
朕再問你,對於那些企圖造反,對於國家穩定存在隱患的六國餘孽,你會怎麽處理。”
“兒臣認為對於他們,應該采取教化的方式。
我們應該感化他們,讓他們發自內心的認可大秦,歸順大秦。
而不是不斷的鎮壓,消滅他們,這樣隻會使矛盾越來越激烈,不利於國家的發展。”
扶蘇繼續對著嬴政迴答道。
對於扶蘇說的這一點,嬴政既不讚同,也不反對,這其實也是他矛盾的地方。
不過嬴政又是突發奇想,心中冒出了一個想法,沉吟片刻之後繼續對著扶蘇問道。
“如果有一天,朕下旨要你自盡,你會怎麽做。”
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嬴政的眼神緊緊盯著扶蘇。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有一天父皇要兒臣自盡,兒臣會毫不猶豫的自刎於當場。”
扶蘇堅定的說道。
“那如果說那道聖旨是假的呢?”
嬴政繼續追問道。
“既然是聖旨,兒臣認為不可能有假的,其他人沒有這個膽子敢假傳聖旨。”
扶蘇繼續堅定的迴答道。
扶蘇的迴答,嬴政既滿意又不滿意,滿意的是他對於自己的忠心。
對於扶蘇的理念,嬴政其實也不是那麽反對,他明白當初建國跟後麵發展國家是不一樣的。
國家想要平穩發展,自然是需要用儒家的仁愛來治國,不然他也不會讓淳於越來教扶蘇儒家思想。
但是孔老弟說的沒錯,扶蘇的性格實在是因為深受儒家影響,變得太過軟弱,迂腐。
他都已經說了如果是假聖旨,但是扶蘇的迴答竟然是聖旨不可能是假的。
這表達的意思不就是如果哪天讓他自盡的聖旨下達,不管是不是真的,他都一定會自盡,這不是迂腐是什麽。
還有他仁慈是沒錯,如果隻是作為一個繼承人,這份仁慈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所有人都會欣賞他的這個品質。
但是如果作為一個帝王,這是萬萬不行的,帝王最基本就要殺伐果斷,對於破壞國家穩定的因素,必須清除幹淨。
孔老弟說的沒錯,對於一個帝王而言,能讓百姓過上安穩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仁慈。
嬴政看著扶蘇,心中思緒萬千,同時又是止不住的歎氣,自己可是對於扶蘇寄予厚望的,可是這結果,哎。
不過嬴政卻在心裏冒出一個想法,如果讓孔老弟來教扶蘇會怎麽樣。
他記得孔德當時說過,如果讓他來教,一定能把扶蘇教成一個合格的繼承者。
反正現在扶蘇已經被教廢了,就讓孔老弟來試試,就算再差也不能差到哪裏去。
這個想法冒出之後,在嬴政的腦海中再也揮之不去,想了一會後也是下定了決心,就讓孔老弟來教扶蘇。
嬴政讓人上了幾個菜,給自己倒上酒後美滋滋的喝了起來,那滋味不要說多爽。
另一邊,從章台宮出來的蒙恬小心翼翼拿著兩壺酒,一路迴到了自己的府上。
迴到家的蒙恬,迫不及待就是拿來酒杯,倒上一杯後美滋滋的喝了起來。
“大哥,今天怎麽迴來的這麽遲。
咦,好濃的酒香味,大哥,你這是哪裏弄來的美酒。”
蒙毅本身就是進來看看蒙恬,結果聞到了一股特別濃重的酒香味。
這跟他所見過的所有的美酒都不同,從來沒有一種酒有如此濃烈,如此醇厚的酒香。
“快來,快來,這是大哥今天偶然得來的絕世美酒,叫醉仙釀。
這乃是神仙喝了都會醉的絕世美酒。”
蒙恬看到自己弟弟進來,急忙招唿其前來喝酒。
“哦?這世上還有如此美酒嗎?”
聽到蒙恬的話,蒙毅也是好奇無比,他倒是要好好嚐嚐這酒到底是什麽滋味。
接過蒙恬遞過來的酒杯,蒙毅先是細細聞了聞,果然剛才自己聞到的酒香都是這酒發出來的。
都說聞香識女人,對於美酒蒙毅相信也是不會例外,就衝這酒香,這酒就不會差。
蒙毅學著蒙恬的樣子小小啄了一口,一口酒喝下,蒙毅也是忍不住的感歎出聲:“好酒,好酒,真是絕世好酒。”
“大哥,如此美酒幹喝可不行,得弄點下酒菜。”
蒙毅說完之後,前往讓下人準備了幾個下酒菜端了上來。
接下來就是兩兄弟推杯換盞,兩壺酒讓兩人給喝的一幹二淨,喝的那是相當盡興。
.............
第二日,下朝後的嬴政讓人將扶蘇給叫了過來。
“兒臣參見父皇。”扶蘇進來後對著嬴政行禮。
“起來吧,扶蘇,朕聽說你這段時間跟著淳於越學的不錯。
今日朕叫你前來就是想考考你,看看學的怎麽樣。”
嬴政眼神複雜的看著扶蘇,對著他說道。
“兒臣這段期間一直都是用心跟著老師學習,父皇盡管考驗。”
一聽嬴政是要考驗學習成果,扶蘇滿臉自信的迴道。
而且扶蘇心中隱隱有些開心,以前父皇不是從來都是不管不問的嗎。
今天突然要考驗了,是不是說父皇已經認可了自己所學習的儒家文化。
“扶蘇,朕問你,對於我們秦國來說什麽是最重要的。”
嬴政向著扶蘇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迴父皇,對於我們秦國來說當然百姓安居樂業跟國家強盛穩定是最重要的。
隻有百姓都歸心,真心認可秦國,秦國才能平穩的,持續的發展。”
對於嬴政的問話,扶蘇毫不猶豫的說道。
“那如果有一天你繼位了,你打算怎麽治理這個國家。”
嬴政先是滿意的點點頭,隨後繼續問道。
“如果讓兒臣來治理國家,兒臣一定會以仁來治國。
讓所有人都是學習儒家思想,通過儒家思想來教化萬民。
兒臣認為法家思想太過於嚴苛,這樣會使百姓與國家的矛盾越來越重。
因此兒臣懇求父皇廢除嚴厲的刑法,采用儒家的仁愛來治國。”
看到嬴政點頭,扶蘇覺得是自己的堅持終於打動了父皇,讓父皇對儒家得到了認可。
這不是勸父皇的大好機會嗎,於是扶蘇借著這個機會又是開始對嬴政進行勸說。
剛才對扶蘇迴答感到滿意的嬴政,聽到這一段話後臉色又是沉了下去。
不過還是壓下心中的怒火,對著扶蘇繼續問道:“這個我們暫時先不說。
朕再問你,對於那些企圖造反,對於國家穩定存在隱患的六國餘孽,你會怎麽處理。”
“兒臣認為對於他們,應該采取教化的方式。
我們應該感化他們,讓他們發自內心的認可大秦,歸順大秦。
而不是不斷的鎮壓,消滅他們,這樣隻會使矛盾越來越激烈,不利於國家的發展。”
扶蘇繼續對著嬴政迴答道。
對於扶蘇說的這一點,嬴政既不讚同,也不反對,這其實也是他矛盾的地方。
不過嬴政又是突發奇想,心中冒出了一個想法,沉吟片刻之後繼續對著扶蘇問道。
“如果有一天,朕下旨要你自盡,你會怎麽做。”
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嬴政的眼神緊緊盯著扶蘇。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有一天父皇要兒臣自盡,兒臣會毫不猶豫的自刎於當場。”
扶蘇堅定的說道。
“那如果說那道聖旨是假的呢?”
嬴政繼續追問道。
“既然是聖旨,兒臣認為不可能有假的,其他人沒有這個膽子敢假傳聖旨。”
扶蘇繼續堅定的迴答道。
扶蘇的迴答,嬴政既滿意又不滿意,滿意的是他對於自己的忠心。
對於扶蘇的理念,嬴政其實也不是那麽反對,他明白當初建國跟後麵發展國家是不一樣的。
國家想要平穩發展,自然是需要用儒家的仁愛來治國,不然他也不會讓淳於越來教扶蘇儒家思想。
但是孔老弟說的沒錯,扶蘇的性格實在是因為深受儒家影響,變得太過軟弱,迂腐。
他都已經說了如果是假聖旨,但是扶蘇的迴答竟然是聖旨不可能是假的。
這表達的意思不就是如果哪天讓他自盡的聖旨下達,不管是不是真的,他都一定會自盡,這不是迂腐是什麽。
還有他仁慈是沒錯,如果隻是作為一個繼承人,這份仁慈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所有人都會欣賞他的這個品質。
但是如果作為一個帝王,這是萬萬不行的,帝王最基本就要殺伐果斷,對於破壞國家穩定的因素,必須清除幹淨。
孔老弟說的沒錯,對於一個帝王而言,能讓百姓過上安穩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仁慈。
嬴政看著扶蘇,心中思緒萬千,同時又是止不住的歎氣,自己可是對於扶蘇寄予厚望的,可是這結果,哎。
不過嬴政卻在心裏冒出一個想法,如果讓孔老弟來教扶蘇會怎麽樣。
他記得孔德當時說過,如果讓他來教,一定能把扶蘇教成一個合格的繼承者。
反正現在扶蘇已經被教廢了,就讓孔老弟來試試,就算再差也不能差到哪裏去。
這個想法冒出之後,在嬴政的腦海中再也揮之不去,想了一會後也是下定了決心,就讓孔老弟來教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