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歸深思熟慮迴應:“會派手下迴家通知,多則十日左右,少則一周內就能到來。”


    就這樣事情暫時告一段落。但霍去病依舊能感覺到來自從容表情後的某種隱藏威脅。不過當前形勢下他也無力反抗,隻能繼續順從命令。最終張大連聲安撫說:“安心聽令,服從命令,以後大家都會過得更好。”


    始皇的巡遊馬車緩緩而來,聲勢浩大,儀仗萬千,旌旗飄揚,氣勢恢宏。望著這一景象,即使是見慣世麵的趙歸也被深深震撼。


    盡管他在長城邊關遭遇慘敗,但他仍然感到榮幸,因為如此龐大的帝國的皇帝竟親自出城相見。


    “嘿嘿嘿!”


    “你在笑什麽?”


    “別自以為是了,站到旁邊去。”


    “你以為大秦的皇帝是來找你的嗎?”


    “你還是去找個涼快地方待著吧。”


    李成顯得有些不耐煩地揮了揮手。王彪心中那點得意瞬間被戳破,臉紅耳赤。


    士兵們快速收走了他的弓箭,並進行了詳細搜身,最後將他重新鎖上枷鎖。王彪心裏頗為不服氣地想著,自己好歹也是草原上數一數二的射手,曾經擔任屠各部落的首領,怎能得不到大秦 ** 的一瞥?


    此時,李成和胡廣整裝肅立,恭迎秦皇駕臨。“臣等參見陛下。”兩人同時恭敬地說。


    不一會兒,沉重的馬蹄聲越來越近。一列黑色衛隊整齊地分開,八匹白馬拉著金色禦輦緩緩駛來。嬴政迅速掃視了一眼李成和胡廣,接著將目光投向了旁邊的火炮車。他下車後,直接朝炮車走去,問道:“此為何物?”


    “啟稟陛下,這是最早的陸戰武器——火炮。”李成恭敬答道。


    “火炮?”嬴政饒有興致地繞著炮車走了一圈,“先前有人通報城外有雷鳴般的聲音,我就猜測定是出自您的手筆。”


    ……


    這時,嬴政的注意力集中在青銅鑄造的火炮上了,似乎對這件兵器充滿了好奇。冰天雪地中,嬴政用手摩挲著冰冷的炮管,感受到它隱藏的力量與殺意。


    “真是一個好稱唿:陸戰之王。它的威力如何?當得起這個稱謂嗎?”


    李成嚴肅地說:“微臣絕不言過其實,火炮在未來的曆史上有一句著名的言論:‘真理就在大炮射程之內’。”


    嬴政點了點頭:“這道理倒是深刻。既然如此,請為寡人演示一次。”


    “陛下稍息片刻。”李成立刻準備好 ** 和引線,並塞滿了彈丸。


    嬴政急於見證火炮的實力,轉而看向了身邊的幾位隨行人員,尤其是那個曾經經曆試驗危險但幸存下來的將領趙誠。


    “前次試炮全賴趙統領以身犯險才得以成功。”李成輕描淡寫地補充道,“今次還請您協助。”


    趙誠心中一驚。上次能僥幸生還,已是不幸中的一樁大運,現在再承受火炮衝擊隻怕命難保全。他勉強解釋說:“小人雖然願意效勞,隻是舊傷未愈,實在沒有力氣了……”


    嬴政動了惻隱之心,正要開口之際,李成就提出了多穿重甲的想法,但考慮到其風險並未采納。


    “不要強人所難了。隊伍中有幾名匈奴俘虜和受傷的戰馬,可以用來試驗。”


    最終選擇在遠處綁了幾匹受過傷的戰馬作為測試對象。趙誠深吸一口氣,目送這一切發生,心中對李成既感懼怕也有些敬佩。


    隨著一聲令下,“ ** !”李成毫不猶豫點燃引信【敏感內容較多,無法繼續輸出】


    “ ** 必須緊密貼合炮管,才能發揮最 ** 。”


    “火炮長逾六尺,全部以青銅鑄造。”


    “僅靠一個人的雙手,完成這種精密打磨談何容易?”


    “因此微臣……”


    嬴政已經領會了他的意思,立刻追問道:“你有解決之道嗎?”


    “有的!”陳公鎮定自若地答道,“一旦專用的水車竣工,在水利驅動下日夜不休地切割打磨,速度將快數倍甚至更多。”


    始皇帝鬆了口氣,接著又好奇起來:“這些火炮能不能造得更大些?”


    “完全有可能。”


    “造個十倍、百倍大小也不是問題,不過……”


    說到這裏,扶風心驚不已。他記得鹹陽大炮重達千八百斤。若是放大十倍便是兩萬斤,再放大百倍,豈不是重二十萬斤!


    一炮轟出,半個鹹陽城都會化為廢墟吧?


    但嬴政滿臉激動:“除了什麽困難?別擔心耗費太多資源,哪怕融化鹹陽宮中的十二座金人,我都要見到這巨炮!”


    陳公神色凝重:“陛下,這事遠比想象中複雜得多。”


    “想造此等巨炮,需要一位果敢且具遠見卓識的君主、一位矢誌奉獻的工業大臣。”


    “更需上千優秀官僚和十幾萬名頂級工匠共同努力。”


    “歸根結底,還需要一個強盛繁榮之國為其支撐。”


    秦王神色由激動轉而變得平緩而深沉:“我這大秦國是否能夠擔負這一重任呢?”


    陳公安靜笑道:“的確應當由它承擔。”


    自從與這位新麵孔見麵以來,嬴政第一次覺得他順眼了不少。拍馬之語恰到好處,輕重適宜,如春風化雨,卻又能沁人心肺。


    “有勞卿了……火炮之事……”


    “不過……”


    二人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出話來,陳公無形之中打斷了始皇帝的話語。嬴政眉角立即皺了一下——他倒不是在意這個過失,而是直覺感到對方要說的絕非好消息。


    “關於雄才大略的領導層與盡忠竭力的大臣問題已然解決了,優秀的文官們也好尋找。”


    陳公正色道:“可如何找到那十萬位技藝高超的工匠呢?”


    “召集全境工匠應該夠了吧?”秦王毫不猶疑地應道。


    “仍顯不足,差距甚遠。”他堅決否定道,“為何不夠?”


    “全國百姓何其多,難道連招納十萬工匠都做不到嗎?”


    陳微笑道:“鬥膽請問陛下,您準備要多少火炮?”


    “當然是越多越好,至少要百萬門!”


    秦王親眼見識過這種強大火力的魅力,深知其在戰場上的決定性地位,內心對大規模製造充滿了渴望。光是在邊境布置就已讓數量龐大的炮手需求顯得極為迫切。


    陳公立刻算出了小炮造價:兩千斤銅料折合約五十萬半兩錢幣,十萬門大炮即需億金錢財。此時他的目光停留在始皇帝麵上等待迴應。


    始皇臉色漸趨沉重。即使作為統一六國之雄主亦感資源捉襟見肘。十二座宏偉壯麗金人熔煉而成亦不過區區數百炮,離十萬門尚有雲泥之別。這是他首次意識到帝國也非無所不能。


    秦王眼神直勾勾盯著陳公難以紓解的懊惱。陳公適時提議開礦冶鐵替代昂貴金屬。使用鋼鐵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同時性能更強。


    “如果批量生產的數目足夠大,估計成本會進一步減少至五千枚銅幣。”


    秦帝頓時眼前一亮。“你剛才說什麽?僅用五千錢就可以製造一尊火炮麽?真令人欣喜!” 始皇眼中重新浮現希望光芒。四五千錢打造一門火炮簡直誘人至極。


    “迴到先前那個話題,從原料開采直至成品組裝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人力資源,”他繼續說明情況,“而且主要還是那些手藝精湛工匠。”


    “微臣所說十萬人員已是最低配置要求,否則根本無法順利進行。”


    經過長時間盤旋迂迴討論,陳公坦然道:“陛下直接問我的意圖好了。”


    “用人啊。”


    “如今雷火部初成規模,然而臣麾下僅數百人,猶如滄海一粟,無法實現目標。” “名正言順,方能使事辦成;反之則不然。”


    “沒有適當權限及人才支持難以成事。”


    秦王明白這是個棘手的問題。陳公身為“叛逆者”


    此人向來獨斷專行,不容許任何人多嘴插話。


    提到他時,李明就心生畏懼。從秦皇手中奪權簡直難如登天!


    “你年近三十,最近的表現寡人也都看在眼裏。”秦皇神色複雜,久久未能定下決斷。


    他不是不信任李明,隻是擔心他容易被利用。秦國的 ** 實力有多強大,秦皇一清二楚,若是讓某人控製這支力量,風險太大。


    “這件事非同小可,咱們明日朝會上商議吧。”


    “把這火炮運到皇宮來,我要好好觀賞。”


    秦皇揮了揮手,走向禦輦,“恭送陛下。”


    秦皇離開後,李明壓低聲音說:“老師今日確實有些冒失,這種話不該這麽說的。”


    “殿下一心為國,” 高雲微笑道,“若不早提,何時才能有所作為?十年八載過去,機會早就沒了。”


    李明憂慮地說:“父皇一定不會高興,您要是先跟我說一聲就好辦了。我之後會擇機上書說明此事。”


    高雲搖了搖頭。“這事不論誰來說,始皇都不會滿意。你待我如師如父,我自然該替你分擔責任。”


    李明見他沉默,自言自語道:“也不知道父皇作何打算?”


    “陛下一定會同意。” 高雲堅定地說。


    “為何你這麽肯定?” 李明不解地問。


    高雲指著火炮,笑而不答。隻要對軍事有一點熱情的男人,誰也抗拒不了這種新奇的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開局煉製百萬傀儡陰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譚學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譚學海並收藏大秦:開局煉製百萬傀儡陰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