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心事難掩
大秦:開局煉製百萬傀儡陰兵 作者:譚學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多麽豪邁大方!
“先生,照您這樣說,煤礦既然這麽重要,為什麽不交由朝廷來開采更好?”
李濤不解地問道。
陳平瞪大眼睛盯著他看:
你是大秦國儲,自然可以無所謂;
但我不同啊!
違法販賣私鹽和私自鑄造銅鐵的事我能不知?
隻是各行各業都被世家把持著,我們普通家庭根本插不上手而已!
采煤是個新興產業,若趁機將這個行當收入囊中……
那便是邁向富豪家族的關鍵一步!
“殿下方才提到的地方豪族勢力,始終是國家經濟中的重要一部分。”
“你先前說過一萬座水泥磨坊,朝廷真有能力造出來嗎?”
“的確,可能真不行。”
“但凡朝廷難以觸及之地,總有當地的大戶人家介入經營。”
“在皇帝和大臣眼中,這些地方的紳士大戶可能無關痛癢,”
“然而對於各地郡縣來說,這些人可是神通廣大的角色。”
“他們做任何事情都很方便。”
“即便是當地官府往往也是視而不見。”
他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我們可以把這些人物稱之為‘民營經濟資本’。”
李濤點頭同意。
雖然秦朝法律嚴格無情,但再嚴格的法律總會有其破綻,
各類徇私枉法、包庇犯罪的行為依舊屢見不鮮。
“微臣不是空談。根據秦川八百裏的估計,這裏蘊含的煤礦資源至少也有上千個。”
“推而廣之,在鹹陽千裏範圍內,煤礦的數量不會少於一萬個。”
陳平信心十足地解釋。
“如此多?”
李濤震驚地抬起頭,不敢相信這個驚人的數字。
陳平微微一笑:“這當然啦。”
鹹陽方圓千裏包括哪兒呢?
鄂爾多斯盆地、榆林、神木地區、大部分山西省份,都是我國煤炭主要蘊藏區之一。
大小礦山總計下來超過一萬,簡直是正常不過。
“殿下這麽多的煤礦井田,朝廷能都管理起來嗎?”
“恐怕不行吧。”
陳平自信滿盈地說: “這正是需要像我這樣願意為朝廷解難的民營資本參與其中啊!”
“再說,有更多財富積累後,我們以後行事也更加方便。”
李濤苦笑不已:“先生此話固然合理,但如果以私人名義采礦產石涅,則需花費不少錢。如果向內庫取支,似乎不太合適。”
李濤天性寬厚,不願以始皇的財產為自己謀取個人利益。
“哪裏來的用錢呢?不要總是提到資金。”
他說,“我們可以盡可能節省資金成本。”
馬車行至八裏溝。
四周環繞的小丘低矮卻綿延不絕。
唯一一片狹長緩和的穀地位於中部,
衛兵們把守著穀口,見到太子駕到立刻鞠躬致意。
“先生,請您看看,村民們已經采出了幾萬斤黑炭石。”
李濤欣喜萬分地打量那一堆巨大的黑色物質。
陳平搖搖頭:
\"不對,這種方式無法滿足大規模需求。鹹陽幾十萬人取暖,僅靠這點產量怎麽夠用?\"
盡管李濤有些泄氣,但他提出增加人員可以提高效率。於是陳平提出了合夥經營,並建議移走整個八裏溝上的土層,暴露出煤礦層的方法。
李濤聽後陷入思考,認為這樣做不僅高效而且可行。陳平還詳細介紹了具體的挖掘策略。
最後兩人商議,動員當地居民在農閑時節利用廉價勞動力和換購政策,既能解決問題又不影響農業生產。這樣的方法既快速有效又能確保低成本。
李濤對此表示認可,決定將此事上報給父皇,並嚐試學習治理國家的實際本領。
### 第十二章 煤田財富與新政規劃
“除了耗費些糧食,我們留下的可是長達八裏、寬過一裏的大煤田呀!”想到那一望無際的煤炭礦藏,誰也難以估算其潛在的價值。那片巨大的礦產簡直是不可估量的寶庫。
秦羽愣愣地想了許久。總覺得事情哪裏有些不對,可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大人,我才疏學淺,無法與您相比。”他說著,心道這確實是一樁大善事——讓鹹陽城的老百姓用上廉價煤炭過冬。
然而他還是搖了搖頭:“廉字易講,實際操作怕有難題。”
秦羽啊秦羽,你好心辦壞事了!
“你說廉價?”
“咱們付出這麽大的努力開掘這些煤,怎麽能輕易便宜給別人呢?”陳少府嚴肅地說。
麵對陳少府斬釘截鐵的迴答,秦羽一時間愣在原地。陳少府繼續道:“殿下,請不要用那樣的眼光看著我。”
“惠澤於民的好政應該真正利益廣大家庭,尤其是那些窮苦的老百姓,但是你再細想:鹹陽城裏哪個家不是宅邸最大、需求最多?如果政策真如所說實施的話,受益最多的隻會是富豪大族。”
秦羽漸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確實是這樣,依你看該怎樣做?”
“好煤和劣煤是有差別的。”他分析說,“好的燃燒值高煙霧少;次一些的質量較差發煙量大但能耐久用。”
“上好的給需要高質量燃燒物質的行業,普通家庭也能獲得相對較低的次煤。”
秦羽頓時來了精神:“好!這計策非常聰明。”
“但先得確保有一家管理這事的機構。”秦羽承諾迴去後便稟報皇上添置相關機關,將此事交付給他處理,並保證會支付必要的開支以示公平交易。
“錢並不必花。”對方義正言辭地說:“我是為了百姓。可以不用付錢隻用部分劣煤抵作賦稅也可以考慮。”
這下倒合了雙方之意,既省錢也讓百姓過好這個冬天。
關於銷售,他早已心裏有數:
“優質賣給貴族,普通人買低價商品。現在是寒冷的季節,需求旺盛自然賣得好。”
秦羽提到石涅的應用還不為人知的問題時提醒道,也許銷量不會馬上提高。
“殿下不必擔心,微臣自有安排。”他答到:“我們可以引導大家去嚐試更舒適的生活方式。”
於是陳少府構想出一個宏大計劃——開設一個麵向豪族們的洗浴休閑中心。提供高品質服務,吸引顧客體驗。一旦習慣這種生活後,人們會想要在家中同樣安裝取暖和衛生設施。這樣一來,煤就更容易銷售出去。他還想到通過這種方式監控豪族的動向,搜集更多信息作為參考。
最終秦羽同意讓對方負責這項工作並期待他的表現。陳少府心中已有盤算。
此時有士兵傳話外邊有人來訪稱自己為菱姑娘,說她乃造幣署官員的女兒而來探望。見到此女到來,陳少府頓時感到不安。
秦羽建議事先同趙崇討論密探安置之事,不過因考慮到其身體狀況不佳暫不打擾。
秦羽轉而談論起煤產業話題:“什麽‘大保健’?我完全不知。”
“我們在說煤炭分配嘛。”
相視一眼之際,菱女已經進屋並向二人恭敬行禮:“報告陳大人,我父親派人前來告知造幣術研發有了進展。”
見女孩低頭害羞,陳少府迎上去打招唿。
菱表示並未打亂商議內容,同時感謝允許探訪並傳達好消息。盡管知道父親嚴格要求她的行為舉止規矩很多次,但為了能多一點機會遇見陳大人還是想辦法找到了這個地方。
秦羽聽聞造紙術取得突破亦為之高興不已。他們再次投入到對國策以及新技術應用的具體事項討論當中。
心事難掩
哪怕隻是靜靜地注視對方,也是種難得的溫柔。李公子輕聲道:“不打擾了。”
“殿下,製紙工藝關乎重大國策,卑職能否前去一觀?”張侍從謹慎請示道。
“先生盡管前去查看吧,本宮再去周邊察視一下地形。”蕭景若有所思地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
皇上遲遲未下旨賜婚,現在看來,事情恐怕有些不妙啊!不行,得找時間跟王妃商量一下,不能再耽誤了。
章 內憂外困
蹄聲清脆,馬車在蜿蜒的小路上前行。趕車的人握緊韁繩,時而唿喝一聲驅趕馬匹。
坐在車廂內的陳子明目光專注地注視著身旁嬌羞不已的女孩——葉青瑤。她的臉漲得通紅,猶如一隻熟透的石榴。
“李尚書,有何貴幹?”
葉青瑤聲音細如蚊蚋,羞澀地說。
“並無他事,就想看看你。”陳子明嘴角浮現一抹戲謔的笑意,“真好看啊。”
這話讓她瞬間更顯嬌豔欲滴,仿佛連血液都要流淌出紅色的液體。
“光天化日,請君注意言行分寸。”
她微微挪動身體,遠離了些許。“即便是白天也不行……”話音未落已深陷羞澀之中。
秦製:天子宮六駕,諸侯五駕,公卿四駕,官員三駕,庶民單駕車。
擔任少府後的出行標配是四駕車,在當時已是高規格了。然而,大秦崇 ** 武,即便是馬車也透露著一股鐵血豪邁的氣息。始皇帝至平民無不高駕敞篷馬車,頂上僅一傘蔽風雨,帶廂式車廂則是女性或年長老臣的特權,純爺們、真漢子哪怕風霜!
這種情況下,陳子明確實饞的口水直流,卻也不敢在那透風又暴露的馬車上做出任何越軌行為。這簡直要讓他抓狂!
“先生,照您這樣說,煤礦既然這麽重要,為什麽不交由朝廷來開采更好?”
李濤不解地問道。
陳平瞪大眼睛盯著他看:
你是大秦國儲,自然可以無所謂;
但我不同啊!
違法販賣私鹽和私自鑄造銅鐵的事我能不知?
隻是各行各業都被世家把持著,我們普通家庭根本插不上手而已!
采煤是個新興產業,若趁機將這個行當收入囊中……
那便是邁向富豪家族的關鍵一步!
“殿下方才提到的地方豪族勢力,始終是國家經濟中的重要一部分。”
“你先前說過一萬座水泥磨坊,朝廷真有能力造出來嗎?”
“的確,可能真不行。”
“但凡朝廷難以觸及之地,總有當地的大戶人家介入經營。”
“在皇帝和大臣眼中,這些地方的紳士大戶可能無關痛癢,”
“然而對於各地郡縣來說,這些人可是神通廣大的角色。”
“他們做任何事情都很方便。”
“即便是當地官府往往也是視而不見。”
他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我們可以把這些人物稱之為‘民營經濟資本’。”
李濤點頭同意。
雖然秦朝法律嚴格無情,但再嚴格的法律總會有其破綻,
各類徇私枉法、包庇犯罪的行為依舊屢見不鮮。
“微臣不是空談。根據秦川八百裏的估計,這裏蘊含的煤礦資源至少也有上千個。”
“推而廣之,在鹹陽千裏範圍內,煤礦的數量不會少於一萬個。”
陳平信心十足地解釋。
“如此多?”
李濤震驚地抬起頭,不敢相信這個驚人的數字。
陳平微微一笑:“這當然啦。”
鹹陽方圓千裏包括哪兒呢?
鄂爾多斯盆地、榆林、神木地區、大部分山西省份,都是我國煤炭主要蘊藏區之一。
大小礦山總計下來超過一萬,簡直是正常不過。
“殿下這麽多的煤礦井田,朝廷能都管理起來嗎?”
“恐怕不行吧。”
陳平自信滿盈地說: “這正是需要像我這樣願意為朝廷解難的民營資本參與其中啊!”
“再說,有更多財富積累後,我們以後行事也更加方便。”
李濤苦笑不已:“先生此話固然合理,但如果以私人名義采礦產石涅,則需花費不少錢。如果向內庫取支,似乎不太合適。”
李濤天性寬厚,不願以始皇的財產為自己謀取個人利益。
“哪裏來的用錢呢?不要總是提到資金。”
他說,“我們可以盡可能節省資金成本。”
馬車行至八裏溝。
四周環繞的小丘低矮卻綿延不絕。
唯一一片狹長緩和的穀地位於中部,
衛兵們把守著穀口,見到太子駕到立刻鞠躬致意。
“先生,請您看看,村民們已經采出了幾萬斤黑炭石。”
李濤欣喜萬分地打量那一堆巨大的黑色物質。
陳平搖搖頭:
\"不對,這種方式無法滿足大規模需求。鹹陽幾十萬人取暖,僅靠這點產量怎麽夠用?\"
盡管李濤有些泄氣,但他提出增加人員可以提高效率。於是陳平提出了合夥經營,並建議移走整個八裏溝上的土層,暴露出煤礦層的方法。
李濤聽後陷入思考,認為這樣做不僅高效而且可行。陳平還詳細介紹了具體的挖掘策略。
最後兩人商議,動員當地居民在農閑時節利用廉價勞動力和換購政策,既能解決問題又不影響農業生產。這樣的方法既快速有效又能確保低成本。
李濤對此表示認可,決定將此事上報給父皇,並嚐試學習治理國家的實際本領。
### 第十二章 煤田財富與新政規劃
“除了耗費些糧食,我們留下的可是長達八裏、寬過一裏的大煤田呀!”想到那一望無際的煤炭礦藏,誰也難以估算其潛在的價值。那片巨大的礦產簡直是不可估量的寶庫。
秦羽愣愣地想了許久。總覺得事情哪裏有些不對,可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大人,我才疏學淺,無法與您相比。”他說著,心道這確實是一樁大善事——讓鹹陽城的老百姓用上廉價煤炭過冬。
然而他還是搖了搖頭:“廉字易講,實際操作怕有難題。”
秦羽啊秦羽,你好心辦壞事了!
“你說廉價?”
“咱們付出這麽大的努力開掘這些煤,怎麽能輕易便宜給別人呢?”陳少府嚴肅地說。
麵對陳少府斬釘截鐵的迴答,秦羽一時間愣在原地。陳少府繼續道:“殿下,請不要用那樣的眼光看著我。”
“惠澤於民的好政應該真正利益廣大家庭,尤其是那些窮苦的老百姓,但是你再細想:鹹陽城裏哪個家不是宅邸最大、需求最多?如果政策真如所說實施的話,受益最多的隻會是富豪大族。”
秦羽漸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確實是這樣,依你看該怎樣做?”
“好煤和劣煤是有差別的。”他分析說,“好的燃燒值高煙霧少;次一些的質量較差發煙量大但能耐久用。”
“上好的給需要高質量燃燒物質的行業,普通家庭也能獲得相對較低的次煤。”
秦羽頓時來了精神:“好!這計策非常聰明。”
“但先得確保有一家管理這事的機構。”秦羽承諾迴去後便稟報皇上添置相關機關,將此事交付給他處理,並保證會支付必要的開支以示公平交易。
“錢並不必花。”對方義正言辭地說:“我是為了百姓。可以不用付錢隻用部分劣煤抵作賦稅也可以考慮。”
這下倒合了雙方之意,既省錢也讓百姓過好這個冬天。
關於銷售,他早已心裏有數:
“優質賣給貴族,普通人買低價商品。現在是寒冷的季節,需求旺盛自然賣得好。”
秦羽提到石涅的應用還不為人知的問題時提醒道,也許銷量不會馬上提高。
“殿下不必擔心,微臣自有安排。”他答到:“我們可以引導大家去嚐試更舒適的生活方式。”
於是陳少府構想出一個宏大計劃——開設一個麵向豪族們的洗浴休閑中心。提供高品質服務,吸引顧客體驗。一旦習慣這種生活後,人們會想要在家中同樣安裝取暖和衛生設施。這樣一來,煤就更容易銷售出去。他還想到通過這種方式監控豪族的動向,搜集更多信息作為參考。
最終秦羽同意讓對方負責這項工作並期待他的表現。陳少府心中已有盤算。
此時有士兵傳話外邊有人來訪稱自己為菱姑娘,說她乃造幣署官員的女兒而來探望。見到此女到來,陳少府頓時感到不安。
秦羽建議事先同趙崇討論密探安置之事,不過因考慮到其身體狀況不佳暫不打擾。
秦羽轉而談論起煤產業話題:“什麽‘大保健’?我完全不知。”
“我們在說煤炭分配嘛。”
相視一眼之際,菱女已經進屋並向二人恭敬行禮:“報告陳大人,我父親派人前來告知造幣術研發有了進展。”
見女孩低頭害羞,陳少府迎上去打招唿。
菱表示並未打亂商議內容,同時感謝允許探訪並傳達好消息。盡管知道父親嚴格要求她的行為舉止規矩很多次,但為了能多一點機會遇見陳大人還是想辦法找到了這個地方。
秦羽聽聞造紙術取得突破亦為之高興不已。他們再次投入到對國策以及新技術應用的具體事項討論當中。
心事難掩
哪怕隻是靜靜地注視對方,也是種難得的溫柔。李公子輕聲道:“不打擾了。”
“殿下,製紙工藝關乎重大國策,卑職能否前去一觀?”張侍從謹慎請示道。
“先生盡管前去查看吧,本宮再去周邊察視一下地形。”蕭景若有所思地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
皇上遲遲未下旨賜婚,現在看來,事情恐怕有些不妙啊!不行,得找時間跟王妃商量一下,不能再耽誤了。
章 內憂外困
蹄聲清脆,馬車在蜿蜒的小路上前行。趕車的人握緊韁繩,時而唿喝一聲驅趕馬匹。
坐在車廂內的陳子明目光專注地注視著身旁嬌羞不已的女孩——葉青瑤。她的臉漲得通紅,猶如一隻熟透的石榴。
“李尚書,有何貴幹?”
葉青瑤聲音細如蚊蚋,羞澀地說。
“並無他事,就想看看你。”陳子明嘴角浮現一抹戲謔的笑意,“真好看啊。”
這話讓她瞬間更顯嬌豔欲滴,仿佛連血液都要流淌出紅色的液體。
“光天化日,請君注意言行分寸。”
她微微挪動身體,遠離了些許。“即便是白天也不行……”話音未落已深陷羞澀之中。
秦製:天子宮六駕,諸侯五駕,公卿四駕,官員三駕,庶民單駕車。
擔任少府後的出行標配是四駕車,在當時已是高規格了。然而,大秦崇 ** 武,即便是馬車也透露著一股鐵血豪邁的氣息。始皇帝至平民無不高駕敞篷馬車,頂上僅一傘蔽風雨,帶廂式車廂則是女性或年長老臣的特權,純爺們、真漢子哪怕風霜!
這種情況下,陳子明確實饞的口水直流,卻也不敢在那透風又暴露的馬車上做出任何越軌行為。這簡直要讓他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