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了嗎?這次是王翦將軍和蒙恬將軍率兵以少勝多,打了漂亮的一仗!”


    “沒錯沒錯,兩位將軍真是太厲害了……特別是蒙恬將軍的實力有目共睹啊。”


    “別忘了王翦將軍!據說他在楚地僅憑少數兵力就殲滅了兩倍於己方的敵人。”


    眾人熱烈辯論,各自堅持心中最強的那位將軍。


    突然,遠方傳來隆隆聲,接著馬蹄如雷。“噠、噠、噠”,塵土飛揚之中騎兵的身影漸漸顯現。“來了,他們來了!”人群中有人喊道。


    隨著隊伍的逐漸靠近,人們激動得難以言表,高聲歡唿起來:“快看,是王翦將軍和蒙恬將軍凱旋而歸!”


    麵對百姓的熱情,王翦和蒙恬不由得放緩了馬速,遵照鹹陽城內的規定——除特別緊急情況外,不得縱馬疾馳。此時二人心緒複雜,他們望著四周為自己加油鼓勁的人群。


    實話說,他們覺得自己實在不該受到這樣的讚譽,因為在這次戰役中,他倆基本上扮演的是邊緣角色,大部分時間是在外麵清理逃敵,收尾工作做得多過直接參戰。這功勞真的不算是他們的。


    正當感到些許愧疚之際,他們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個名字——長公子!他才是真正的主心骨,在皇帝的指示下統領大軍清剿叛軍的大功臣!


    可惜此時不知長公子身在何處,大家心裏都是一陣黯然,覺得沒法向皇帝交代此行的情況。好在長公子為皇帝留下了一封信函,稍稍緩解了一些尷尬和焦慮。無論如何,正是他的存在,才確保了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因此,大家都對他充滿了尊敬之情,尤其是王翦更是將長公子視為最堅實的支持和依靠。


    對於此次勝利,幾乎可以說全賴夷陵勇士們的力量得以實現,而長公子作為與夷陵合作的關鍵橋梁,自然是最值得稱頌的人物。沒有長公子的協調,或許他們早已葬身楚地。此時此刻,對長公子的情感更加深刻且堅定。


    兩人思索至此,已心中有數,稍後進宮,定會將事情全盤托出,向陛下詳盡匯報,此役長公子功不可沒!


    兩人絕對不會居功自傲。


    不多時,大軍便浩浩蕩蕩地進城。路旁的歡迎人群中,在不起眼的角落裏,兩名戴著鬥笠的人收斂氣息,互視一眼,眼中透露著決然。農家大軍既已敗北,正是他們上場的時候了。這兩人乃是鬼穀一脈春秋時期的縱橫家蘇秦與張儀,曾是風雲變幻中的重要人物。


    此次作為反秦的後手棋,他們的任務便是靜待鹹陽城中傳來農家戰況的消息。若農家獲勝,則無須出手;若農家落敗,則必須登場。


    目標正是大秦腹地鹹陽宮裏的核心人物——秦王嬴政。


    在鹹陽宮內,章邯與眾將軍商討完事宜後,決定先行迴宮報信,將好消息傳達給陛下。


    “陛下,現今農家叛軍已被徹底平定。此戰當屬長公子的殊功。” 章邯恭敬抱拳,詳細地將事件的來龍去脈報告給嬴政,並提及了夷陵對秦帝國的巨大助力以及夷陵強者對長公子的支持……


    由於他的忠誠,尤其是對陛下的赤誠,他毫無保留地透露出所有情況:“夷陵的前輩們多次助我長公子一臂之力,即便是麵對農家複雜的陣勢,也都一擊即破!”


    嬴政聽聞此言喜出望外,連說幾個“好”,心情愉悅:“這是夷陵先人的認可。”


    “唯有真正的天之驕子才能得如此支持。”


    這更增加了嬴政對未來的信心,也確認自己所信任的人沒錯:夜兒確實是個可堪重任之人!


    有了祖上的庇佑,今後無論遇到什麽挑戰,他相信夜兒都能應對自如。


    眼下這樣的大功歸於夜兒名下,將來儲君之事也不會顯得唐突。想到蒙恬和王翦的全力支持,更覺得朝中的阻力應會小得多。即使自己不在了,帝國依舊萬世不竭。


    想到這裏,他對未來更是充滿信心。看著蓋聶微笑道:“蓋聶啊,吾的夜兒得到了夷陵強者的認可以及祖先們的護持。縱使日後我不在了,亦有人為他鋪路。”


    “陛下言重了,您必將長命百歲,見證長公子闔家歡樂、孫輩繞膝的美好時光!” 蓋聶笑著說道。


    蓋聶深知長公子從小就表現出卓越才華與過人能力,其未來必然是非同凡響。嬴政繼續叮囑道,“如果將來有什麽意外發生,你要好好輔佐夜兒,並且幫他清除一切阻礙。”


    說完,嬴政輕拍著蓋聶的肩膀,語重心長地再次叮嚀。


    “陛下何出此言,長公子亦是我的徒弟,自當全力以赴輔佐他。”


    “哈哈哈,好!好!好!”


    嬴政放聲大笑,笑聲迅速傳遍了鹹陽宮。與此同時,兩個氣息沉穩的身影悄然潛入宮中。


    在這同一時刻,儒家領袖伏念和顏路正在議事堂密談。“若此次無法一舉覆滅大秦帝國,對我們而言將是滅頂之災。”


    “我們唯有寄希望於劉季的大軍……”


    “我聽說他的軍隊已經將蒙恬的部隊圍困在山洞中。”


    “但據我所知,楚地已被擊敗,分出去的援軍也難逃王翦大軍和夷陵守軍的圍剿,現在王翦的部隊已經深入楚地中心。”


    “並且城民歡迎他們進城,幾乎是兵不血刃便攻下核心地域,還順便平息了周邊的一些叛亂,如今正向劉季的地盤進發。”


    “你是否擔心那裏的防禦?我們知道神農氏的‘地澤二十四陣’威力驚人,更有高人相隨。如今劉季有真龍氣加持。”


    “確實,王翦大軍若是進攻,無異於是自尋死路。隻能寄望劉季的大軍盡快擊潰對方……”


    兩人正談得起勁時,一位儒家成員突然闖進來報告:“桑海之城外發現大量敵軍!”


    大量的敵軍?


    顯然不是劉季的大軍——他的隊伍人數不會有這麽多。


    難道會是夷陵的援軍嗎?


    二人相視而驚慌失措。他們的唿吸急促,後頸寒毛豎立——怎麽可能?


    不祥的預感籠罩心頭,仿佛一塊石頭墜入深淵、不再發出迴響。


    但他們必須保持冷靜——無論如何都不能亂了陣腳!


    伏念盡量保持鎮定,對前來匯報的 ** 說:“你可知那是哪方軍隊?大概多少人馬?”


    農家的代表恭敬迴答:“都是裝備精良的重騎兵,估計有十萬人馬,未能確認具體來源。”


    十萬之眾!


    如果是衝著儒家來的,還有生還的機會嗎?


    對儒家乃至山海之城來說,這將是一場災難性的打擊。二人互視一眼,感到心事沉重,不敢貿然決定。


    急忙喚來另一人傳達命令:“快,立刻請師叔荀子前來!速戰速決!”


    汗珠悄無聲息地滲出背部,兩人都在暗自思考應對之策。接下來該如何處理這個情況呢?


    考慮到有十萬精銳大軍壓城,他們目前的人數顯然無法與其抗衡。雖然前幾天和他們一起迴來的有不少人,但大部分都在山下從事反秦宣傳工作。如果真要與這十萬多軍隊對抗,那對他們的結果隻有一條死路。


    荀子到達後,伏念望著他並告訴他桑海城外如今匯聚了十萬精良重騎兵的兵力正在逼近。聽到這個消息後,荀子沉思片刻,嚐試判斷這支部隊的來源。


    三個人彼此看了一眼,都感覺到事情極為棘手。十萬人的大軍可不是一般的勢力能夠集結的,更別提這些全是裝備精良的重騎兵。培養這樣規模的騎兵需要耗費龐大的財力、物力以及時間和心血。


    當今天下能召集到這麽多兵馬的隻有三個主要勢力:秦國、夷陵,還有反秦的農家。農家軍由於其組織形式多是在各地遊走招募成員,幾乎不可能迅速召集這麽多兵力,更別說全都是重騎兵。如果秦國真的培養了這些士兵,早該有一些風聲傳出來,而且十萬大軍每天所需的糧食和供給是巨大的,必須有足夠的經濟支持。


    假設大秦和夷陵聯合也不太現實,王翦和蒙恬率領的軍隊現在還在與劉季的軍隊激戰中,怎麽可能突然調集這麽多部隊,即便大秦帝國動用全部力量也不應該這麽悄無聲息。至於自給自足的可能性也很小。


    還剩下最後的可能性,就是……夷陵的軍隊。特別是夷陵老祖能在一夜之間調動這麽多支軍隊的能力更為突出。因此,這股未知的勢力極可能是來自於夷陵。對於儒家而言這不是什麽好消息。如果真如所料,桑海城恐怕難保安全……


    在這緊張時刻,又有更多的情報不斷傳來:“報告,城外各個方向又發現了大量集結的軍隊,估計也有接近十萬眾。”


    三人麵露憂色,已經沒有更多的驚訝,甚至還沒有迴過神來時,新的消息傳來:“報告,從西南方向發現有裝備精良的重騎兵,估計也有十萬左右。”


    情報一個接著一個,僅過了約一刻鍾,就已經接收到十次之多。這意味著,此刻桑海城已被來自四麵八方的神秘勢力重重包圍,總計可能達到一百萬之眾。形勢危在旦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開局煉製百萬傀儡陰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譚學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譚學海並收藏大秦:開局煉製百萬傀儡陰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