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蒲察氏又問,金王這時候由卓貴妃扶著坐了下來。


    “緣由兒臣方才已經說過了,兒臣十三歲上馬打仗,為國為民盡心盡力,受傷無數身心俱疲,既然如今儲位已定,朝政亨通,兒臣隻想退居封地,與心愛之人過平凡普通的日子,還望皇後娘娘理解。”元勝對蒲察氏的感情極其複雜,自生母離世他養在鳳藻宮,蒲察氏對他的確不薄,雖控製欲強了一些但之前隻以為她是愛子心切,直到儲位之爭開始他才發現,養兒就是養兒,無論如何和親生骨肉無法相比。


    “你身為皇子,為國盡忠為陛下盡孝都是應該的,還用拿出來說嗎?”蒲察氏說著看了金王一眼,金王本來身子就不錯,並沒有什麽大礙。


    元勝突然笑了一下,笑容裏夾著些許的苦澀:“兒臣是皇子,但兒臣首先應該是自己。”


    眾人都沒明白他這句話的意思,隻有元朗感同身受,元勝自幼追隨在他身邊,幾乎是金王皇後說什麽他們就做什麽,或許是因為從未忤逆過父母所以他們也並沒有覺得被控製了,直到關於瓊嬅的事上蒲察氏強烈的反對,元朗也才發現,母親一直控製著自己的人生,從未放手,他也想和老五一樣,勇敢的說不,說自己討厭朝局厭倦了紛爭,但如今儲位在身,他又如何推脫的掉呢?


    金王聽到元勝的話先是一愣,繼而悵然若失,從哪個方麵來說其實元勝都是他最喜愛的孩子,若不是因為他的生母是遼人,又或者他的性子不那麽耿直,這可汗之位或許就會傳給他了,他和元朗比最不好的地方便是性情,他身上有半幅遼人的血脈,不知是否是因為如此所以他的性子同遼人一樣直來直去從不會轉還,這樣性情的人是無法繼承江山統管眾臣的。


    金王自知說不通,便又看向了元朗:“太子,你怎麽看?”


    元朗不想金王突然問自己,眾目睽睽之下一時間有些猶疑,朝上看了自己的母後一眼,便又低下頭來,老五能不管不顧說出自己的心裏話,他能嗎?他現在突然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千斤重,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見元朗似有猶豫,金王便又看向元明:“老三,你說呢?”


    旁邊靠著金王的卓貴妃立刻警覺起來,馬上看向下頭的元明給他不斷的使眼色,元明卻像沒看到一樣,隻自顧自的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了元勝旁邊站定。


    “迴父汗的話,兒臣素日與五弟走的也算親近,深知他對郡主一往情深,也知前些日子在郡主身上發生了許多不好的事,故兒臣能對五弟的想法做法感同身受,兒臣雖不支持,但也不反對。”


    元明畢竟是大金唯一和元朗爭過儲位的皇子,自然是心思縝密誰也不得罪,況且他說的也都是實話,雖然他也敬佩元勝為瓊嬅所做的一切,但換做是他,可不會因為一個女子拋棄一切。


    聽到元明不鹹不淡的說了這幾句,那上頭的卓貴妃這才放下心來,這個時候就是和稀泥的時候,金王一向愛將問題拋給別人,樂於看其他人爭的不可開交,久而久之,這些兒子們也都跟著學會了。


    果然金王本來已經緩和了不少的臉色又暗了下來,老四緘默不語,老三持中說了等於沒說,其他的幾個皇子包括大臣沒有一個人敢抬頭更沒有一個人願意趟這趟渾水,金王四下看著下頭的人們,最終將目光定在了瓊嬅身上,始作俑者,她倒樂得自在。


    “此時此刻,郡主應該很得意吧?看著朕和老五為了你這般爭辯,你還坐得住?”金王語氣不善的質問道。


    瓊嬅並不知道元勝選在今日說出這件事,在他和自己說這個想法的初始她也震驚的無以複加,她不值得他這樣做,迴到封地等於主動放棄了自己的皇子之位,即便日後皇太子之位再有變動也不會有元勝的事了,為了她真的沒必要這樣,可元勝的強脾氣不是麵對瓊嬅就沒有了,他隻說,一切聽他的,其餘什麽都不用管。


    瓊嬅從容不迫的起身來到元勝身邊,一撩裙擺也跪了下來,她沒有轉頭去看元勝,他們兩人之間早已心意相通了。


    “啟稟陛下,臣女自大梁而來,無親無故,得王爺真心相待,願同臣女相守到老,此事是臣女這一生之中最得意的事。臣女蒙我朝陛下與可汗陛下指婚,將我許配給王爺,那臣女便是王爺的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王爺說什麽做什麽,臣女都會無條件的理解他支持他。”


    “他為你拋棄所有,連父汗母後都可以不要了你當然都支持他了!”金王的氣又上來了,隻是坐著沒有起身質問的力氣了。


    瓊嬅的本意是不願多說,元勝也跟她說過什麽都不用管,但金王故意叫她出來當眾訓斥,她當然要辯上一辯了,何況都走到離京這一步了,還有什麽好怕的?


    “陛下所說的王爺為了我拋棄父母臣女不敢辯駁,但有些話既然到了今日這個地步臣女也不得不說。王爺自幼沒了生母,得皇後娘娘細心養育王爺心中自然感激,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對陛下和皇太子的話唯命是從 ,他在外征戰十年有餘,軍功累累,得陛下看重,得朝臣愛戴,可他快樂嗎?可曾有人關心過他是否開心?可曾有人問過這是否是他想要的人生?”


    “臣女雖未生在帝王家,但也是皇親國戚名門之後,自知像我們這樣的人雖生來就有榮華富貴但永遠都左右不了自己的命運,臣女是個郡王家的女兒尚且這般的身不由己,更何況是王爺了。皇後娘娘說的不錯,王爺身為大金皇子為國為民征戰沙場那都是應該的,王爺也從未說過自己因為這些事覺得冤屈,而是這麽多年他已經很累了,隻想過自己的日子罷了。”


    “臣女理解並支持王爺,不單是因為王爺對我好,而是因為臣女愛重他心疼他,希望他能平安希望他能高興,臣女與王爺雖說情投意合互有真心,但要從感情方麵來講,陛下同王爺的父子之情遠勝於我們的兒女私情,臣女都能心疼理解王爺,陛下為何不能呢?皇家父子都是先君臣後父子這無可厚非,那麽王爺作為臣子,對陛下和大金也是盡心盡力,陛下為何不能看在他為大金做的所有事上放他離去,讓他過順心遂意的日子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她從大梁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小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小希並收藏她從大梁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