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一篇文章
分手後,我進了省紀委 作者:方片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央領導衝陸安來的?
從白展亭到牛軍,整個167班都懵了。
他們做夢也想不到怎麽能有這個結果。
有人小心提出是不是還是因為新模式的緣故,畢竟已經這麽長時間過去,新模式很有可能已經在全國鋪開,中央收到了正向反饋。
但很快搖頭否認,因為要說對陸安新模式的了解,全國沒有人比學了一個學期的他們更清楚。
陸安新模式看起來十分簡單,可事實上需要操作人對電腦以及材料寫作都有一個相當紮實的基礎才行。
因此反而是一個需要時間的累積過程。
況且就算有人能數量掌握,但對整個官場體係,甚至是對秘書部門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這都需要時間來證明。
可如果不是新模式,那還能是什麽原因?難道是因為他考出一個相當厲害的分數?
但不管白展亭鄭元峰,還是一直被安排輔導陸安的學習委員,他們都不相信陸安能有這本事。
“在平時輔導的時候一直藏拙,模擬考的時候藏拙,隻為了在最後期末考試的時候爆發,這不是人能做到的!”
確實這不光要相當能隱忍,而且還要對自己的分數把控有超強能力,他們不相信年僅二十出頭的陸安能做到這點。
此外更重要的,是幹校的影響有限。
白展亭和鄭元峰都知道幹校曆史上不是沒有出過天才,而且是那種不管什麽東西一學就會一會就精,任何題目都能做到過目不忘的天才。
可就算是那種人,就算他的成績接近滿分,也不過就是得校領導出麵表揚而已。
因此他們就算給陸安不斷高估再高估,頂天了也就是校內表揚,怎麽還能驚動中央領導呢?
白展亭他們真的都要瘋了,同樣是幹校學習,怎麽陸安就能搞出這樣史無前例的轟動。
教導助理拉著陸安一路小跑,白展亭他們緊隨其後緊緊跟著,很快來到學校大會議室,然後白展亭這些人又集體倒吸一口涼氣。
“我的老天!我沒看錯吧?怎麽是這些大佬?”白展亭喃喃道。
作為中辦幹部,白展亭一眼就認出會議室裏這些大佬的身份。
首先是老熟人中紀委的薛國合委員,他已經是紀委裏排名靠前的人物,可現在卻坐次最靠旁邊。
同樣和薛委員一樣靠邊坐的還有最高檢的副檢察長。
依次往裏是國辦和中辦的領導,白展亭在單位都要低頭叫領導的那種。
而最讓白展亭瞪大眼睛的則是坐在中間的中年人,他叫汪時興,是中辦的辦公室主任,雖然和薛委員副檢察長一樣都是副部級,但他還有一個身份是首長的秘書。
白展亭感覺自己的唿吸都瞬間停滯了。
因為這位汪主任出現在這裏就意味著背後代表了首長的意思,甚至於今天這些領導出現在這裏,也是代表了中央的關注。
身後鄭元峰小心翼翼拉扯白展亭的衣袖,他滿臉驚恐和不可置信。
白展亭告訴他你沒猜錯,那就是汪主任!
隨著白展亭確認了這些領導的身份,頓時整個167班上下全都如同一個個見到老師的小學生一般,乖巧到不能再乖巧。
陸安此時也有些緊張,一顆心跳得飛快。
剛才一路上教導助理已經給自己介紹了一遍各位領導身份。
可現在當陸安真的見到薛委員隻能坐在最旁邊,還是大開了眼界。
長長吐出一口濁氣,陸安抬頭:“各位領導好,我是陸安。”
隻短短一句自我介紹,就讓汪時興幾位領導高看陸安一眼。
要知道就是白展亭那些人還如同犯了錯的小學生一樣低頭站在一邊呢!
眼中的欣賞一閃即逝,汪時興隨後拿起一份文件遞給陸安,示意陸安念一遍。
陸安接到手裏一看,頓時有了底,然後大聲道:“論新時代黨風精神文明建設!經濟發展時代變遷,黨風黨建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一篇三千餘字的文章,陸安很快念完。
好!
有人不自覺地為文章叫好,是167班的同學們。
不管白展亭還是其他人,他們都是秘書局從事文字工作的,他們最能看出這篇文章的高質量。
汪時興順著看過去:“不要害羞嘛,你說的沒錯,這篇文章寫得確實非常好,結構合理立意深刻,不僅高屋建瓴指出了時下我們幹部體係存在的諸多問題,並且給出了理論指導方案,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汪時興隨後再看向陸安:“這篇文章你是從哪裏搞來的?”
“是我寫的,這是我期末考試的申論文章。”陸安迴答。
蛤?
會議室裏一片嘩然。
尤其白展亭這些人,他們都不可思議的拚命搖頭。
盡管在汪時興拿文件給陸安的時候,就已經猜到很可能是陸安的傑作,可現在當陸安親口承認,還是讓他們無法接受。
他憑什麽能寫出這麽好一篇文章?
憑什麽隻是小小一篇考試申論,就能驚動這些中央領導?
難道這就是他一直信心的來源?
此時此刻,身為班主任的蕭淑妃看著陸安也同樣感慨萬千。
她清楚記得當初陸安找她幫忙,希望她能把考試申論鬧大,蕭淑妃第一反應是陸安瘋了,你憑什麽覺得一篇考場上的申論就能抹平所有的成績劣勢,那你得拿出一篇什麽樣的文章才能做到這一點?
最後是拗不過陸安的拜托,蕭淑妃自己也是抱著一副死馬當活馬醫的架勢。
結果沒想到他居然真的拿出這樣一篇頂級質量的文章。
要知道這些可都是中央領導呀!
尤其是汪時興,他作為上麵首長的秘書,他的工作之一就是替領導把關所有的文件質量,可以說到他麵前的都是從全國篩選出來最頂級的文章,但凡質量差一點,就不可能入得了他的眼。
而其他幾位領導,他們或許比不上汪時興,但不管從眼光還是在閱讀量上,肯定也和汪時興在伯仲之間。
就是這樣一群領導,他們在看到了陸安的這篇文章以後,就馬上集體被各自領導派來了幹校。
從白展亭到牛軍,整個167班都懵了。
他們做夢也想不到怎麽能有這個結果。
有人小心提出是不是還是因為新模式的緣故,畢竟已經這麽長時間過去,新模式很有可能已經在全國鋪開,中央收到了正向反饋。
但很快搖頭否認,因為要說對陸安新模式的了解,全國沒有人比學了一個學期的他們更清楚。
陸安新模式看起來十分簡單,可事實上需要操作人對電腦以及材料寫作都有一個相當紮實的基礎才行。
因此反而是一個需要時間的累積過程。
況且就算有人能數量掌握,但對整個官場體係,甚至是對秘書部門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這都需要時間來證明。
可如果不是新模式,那還能是什麽原因?難道是因為他考出一個相當厲害的分數?
但不管白展亭鄭元峰,還是一直被安排輔導陸安的學習委員,他們都不相信陸安能有這本事。
“在平時輔導的時候一直藏拙,模擬考的時候藏拙,隻為了在最後期末考試的時候爆發,這不是人能做到的!”
確實這不光要相當能隱忍,而且還要對自己的分數把控有超強能力,他們不相信年僅二十出頭的陸安能做到這點。
此外更重要的,是幹校的影響有限。
白展亭和鄭元峰都知道幹校曆史上不是沒有出過天才,而且是那種不管什麽東西一學就會一會就精,任何題目都能做到過目不忘的天才。
可就算是那種人,就算他的成績接近滿分,也不過就是得校領導出麵表揚而已。
因此他們就算給陸安不斷高估再高估,頂天了也就是校內表揚,怎麽還能驚動中央領導呢?
白展亭他們真的都要瘋了,同樣是幹校學習,怎麽陸安就能搞出這樣史無前例的轟動。
教導助理拉著陸安一路小跑,白展亭他們緊隨其後緊緊跟著,很快來到學校大會議室,然後白展亭這些人又集體倒吸一口涼氣。
“我的老天!我沒看錯吧?怎麽是這些大佬?”白展亭喃喃道。
作為中辦幹部,白展亭一眼就認出會議室裏這些大佬的身份。
首先是老熟人中紀委的薛國合委員,他已經是紀委裏排名靠前的人物,可現在卻坐次最靠旁邊。
同樣和薛委員一樣靠邊坐的還有最高檢的副檢察長。
依次往裏是國辦和中辦的領導,白展亭在單位都要低頭叫領導的那種。
而最讓白展亭瞪大眼睛的則是坐在中間的中年人,他叫汪時興,是中辦的辦公室主任,雖然和薛委員副檢察長一樣都是副部級,但他還有一個身份是首長的秘書。
白展亭感覺自己的唿吸都瞬間停滯了。
因為這位汪主任出現在這裏就意味著背後代表了首長的意思,甚至於今天這些領導出現在這裏,也是代表了中央的關注。
身後鄭元峰小心翼翼拉扯白展亭的衣袖,他滿臉驚恐和不可置信。
白展亭告訴他你沒猜錯,那就是汪主任!
隨著白展亭確認了這些領導的身份,頓時整個167班上下全都如同一個個見到老師的小學生一般,乖巧到不能再乖巧。
陸安此時也有些緊張,一顆心跳得飛快。
剛才一路上教導助理已經給自己介紹了一遍各位領導身份。
可現在當陸安真的見到薛委員隻能坐在最旁邊,還是大開了眼界。
長長吐出一口濁氣,陸安抬頭:“各位領導好,我是陸安。”
隻短短一句自我介紹,就讓汪時興幾位領導高看陸安一眼。
要知道就是白展亭那些人還如同犯了錯的小學生一樣低頭站在一邊呢!
眼中的欣賞一閃即逝,汪時興隨後拿起一份文件遞給陸安,示意陸安念一遍。
陸安接到手裏一看,頓時有了底,然後大聲道:“論新時代黨風精神文明建設!經濟發展時代變遷,黨風黨建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一篇三千餘字的文章,陸安很快念完。
好!
有人不自覺地為文章叫好,是167班的同學們。
不管白展亭還是其他人,他們都是秘書局從事文字工作的,他們最能看出這篇文章的高質量。
汪時興順著看過去:“不要害羞嘛,你說的沒錯,這篇文章寫得確實非常好,結構合理立意深刻,不僅高屋建瓴指出了時下我們幹部體係存在的諸多問題,並且給出了理論指導方案,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汪時興隨後再看向陸安:“這篇文章你是從哪裏搞來的?”
“是我寫的,這是我期末考試的申論文章。”陸安迴答。
蛤?
會議室裏一片嘩然。
尤其白展亭這些人,他們都不可思議的拚命搖頭。
盡管在汪時興拿文件給陸安的時候,就已經猜到很可能是陸安的傑作,可現在當陸安親口承認,還是讓他們無法接受。
他憑什麽能寫出這麽好一篇文章?
憑什麽隻是小小一篇考試申論,就能驚動這些中央領導?
難道這就是他一直信心的來源?
此時此刻,身為班主任的蕭淑妃看著陸安也同樣感慨萬千。
她清楚記得當初陸安找她幫忙,希望她能把考試申論鬧大,蕭淑妃第一反應是陸安瘋了,你憑什麽覺得一篇考場上的申論就能抹平所有的成績劣勢,那你得拿出一篇什麽樣的文章才能做到這一點?
最後是拗不過陸安的拜托,蕭淑妃自己也是抱著一副死馬當活馬醫的架勢。
結果沒想到他居然真的拿出這樣一篇頂級質量的文章。
要知道這些可都是中央領導呀!
尤其是汪時興,他作為上麵首長的秘書,他的工作之一就是替領導把關所有的文件質量,可以說到他麵前的都是從全國篩選出來最頂級的文章,但凡質量差一點,就不可能入得了他的眼。
而其他幾位領導,他們或許比不上汪時興,但不管從眼光還是在閱讀量上,肯定也和汪時興在伯仲之間。
就是這樣一群領導,他們在看到了陸安的這篇文章以後,就馬上集體被各自領導派來了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