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為此他們進行準備了一番,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幾位大學士對楊大人展開了攻擊,所謂的攻擊其實就是展示一下各自的學問,為首的高穀高大人選擇了一幅絕妙的對聯——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襄就風鬟霧鬢。更頻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此聯追隨他婉轉官場多年,但凡有酒席,彰顯學問的時候,總能彰顯其學問。本以為憑著楊大人那點才學,未必能聽得懂,卻不想楊大人不過喝了一杯茶湯,就讓人送來了一幅令人叫絕的下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淩虛,歎滾滾英雄何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隻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這下聯一出,高大人佩服之餘,再也不敢多言。


    輪到高衷的時候,這位老先生幹脆來了一個學術大命題——反者道之動。他早就聽說,楊崢讀書不多,除了詩詞上有些小道,與道家、儒家並無涉獵,況且這道命題延續了千年,爭論無不在“道”字上爭論不休,單說答案其實沒有唯一的答案,而這就是這道命題的難點,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對老子“道”的體悟。他相信一個連老莊都沒學過的市井之人是體會不到天地正道了。


    但楊大人的表現著實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楊崢先是以老子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作為依據,提出循環往複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老子看到和揭示出諸如長短、高下、美醜、難易、有無、前後、禍福、剛柔、損益、強弱、大小、生死、智愚、勝敗、巧拙、輕重、進退、攻守、榮辱等一係列矛盾,認為這些矛盾都是“對立統一”的,任何一方麵都不能孤立存在,而須相互依存、互為前提,即“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在事物的對立統一中,他還比較深刻地認識到矛盾的雙方可以相互轉化,指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複為奇,善複為妖”。把事物都包含有向相反方向轉化的規律,概括為“反者道之動”。最後得出結論,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道理,愣是讓這位高老師啞口無言。經過這一番大比拚這事兒才恢複了平靜,楊大人授課才得以繼續風平浪靜的進行,淡然了波瀾也不是一點沒有,據說宮中的孫皇後就對此有些不滿了,多次想皇帝質疑楊大人的授課方式,愣是把楊大人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說成了是變相的玩物喪誌,弄得楊大人好不鬱悶,好在皇帝是個明白人,在孫皇宮多次質疑下,先是不理會,後來實在厭惡孫皇宮的質疑,幹脆派人送了一篇條幅去了慈寧宮,條幅上的字兒據宮中的太監說是唐太宗留給後世子孫的一道聖旨,即“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絕遊覽之樂,內卻聲色之娛。汝等生於富貴,長自深宮,夫帝子親王,先須克已。每著一衣,則憫蠶婦;每餐一食,則念耕夫。至於聽斷之間,勿先恣其喜怒。朕每親監庶政,豈敢憚於焦勞。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大,乃可永久高貴以保終吉。先賢有言“逆吾者是吾師,順吾者是吾賊”。不可不察也。”據說孫皇後看了後麵色蒼白,對這事兒再也不敢多言,楊大人與太子府邸授課一事才算是徹底恢複了平靜。


    轉眼到了八月,朝廷的重心不再是楊大人鬧騰的授課風波,而是轉向了一波又一波的流言蜚語上,這樣的流言在朝堂之上自然是沒人說起,也沒人問起,所以滿朝文武百官即便是聽到了一些,但也誰都裝作一幅不知道的樣子,仿佛這事兒根本就不存在似的,等了下了早朝,迴到了自家的家中,這幫道貌岸然的文武官員才暗自打探消息的來源,又不少敏感的官員,甚至不惜自己化成了老百姓走上京城,四處聽,四處看,目的就是想能聽到點什麽,看到點什麽,好帶迴家中加以分析,得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來,可以說在這宣德九年的八月,紫禁城外吸引人們眼球的除了七月初九日,兩京、山東、山西、河南之大名、元城、內黃、南樂、長垣、魏縣、滑縣、邯鄲、雞澤、肥鄉、成安、永寧、靈璧、山陽、安東、汶上、濮州、濰縣、壽光、長山、輝縣、汲縣、獲嘉、新鄉、胙城、湯陰、安陽、臨漳、修武、濟源、河內、溫縣、孟縣、滎陽、河陰、汜水、蘭陽、滎澤等處遇大蝗、複地尺餘,修禾稼。遂遣禦史、給事中、錦衣衛官分赴督捕之外,就屬這件鬧得滿城風雨的流言最讓人關注了,當然了,關注的程度卻大小不一了,兩京、山東、山西、河南等地的災情固然讓人擔心,但大明今時不同往日,不說諸多改革都落到了實處,就說商業稅,下西洋、萬國來朝的局麵,給大明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商業機會,從宣德六年開始,大明的商業就如同錢塘江的浪潮,一年比一年高了,朝廷的賦稅也達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國庫足足預存了一千二百萬兩白銀,這還不算這幾年征收的各種市舶司、安南等地,就連剛剛互市的北方蒙古也有不少,所以有不少官員預測,如今的大明的戶部庫存不亞於一千五百兩白銀,足夠應付任何天災人禍,非但如此,自從江南得到改革後,全國各地省份也都開始效仿江南,如今大明的良田較往年多了兩億畝,耕田麵積超過了北宋的一半,非但如此,從楊大人引入西洋教學後,翰林院那幫天之驕子也不再日日報讀聖賢書了,在係統的學習了來自遙遠的希臘邏輯學,自然科學後,開始著手打造了,這幾年這幫天之驕子搗鼓出來的機械全都是農業上,相比往年單一的牛耕,草木灰種植,如今的方式則更多了,江浙農民深耕熟耨,使土細如麵。大暑時節,決放田水,讓太陽曝曬,使苗根堅固,稱為“靠田”;苗根堅固後,再車水入田,稱為“還水”。此後,遇旱不枯,可保豐收。器具上,經過翰林院那幫天之驕子的手,大明出現了專門除草用的彎鋤,碎土疏土用的鐵耙,安裝在耬車上的鐵鏵,還有在水利灌溉方麵則用上了龍骨翻車等工具,各種耕田的機械投入運用後,百姓在耕種的速度上,產量上大大提高了不少,據戶部侍郎李大人統計的數據顯示,大明的田麵積達到了2億畝,南方水稻畝產約353市斤,北方小麥畝產約178市斤,北方的粟、麥、豆等傳到南方,南方的優良稻種傳到北方,從安南引入的高產占城稻,從福建推廣到江淮流域。耕地麵積擴大,梯田、圩田、沙田大量開辟,無論是麵積還是畝產都遠遠超過前代。自水稻被廣泛引進之後,適合種植的江南地區終於確立了經濟中心的地位,“蘇湖熟,天下足”往日不敢喊,如今是人人都認知的事情,所以今日的大明,不光戶部有大把大把的銀子,就是百姓手中,全國各地的濟農倉也都囤了不少糧食,所以對於來勢洶洶的天災,上至皇帝官員,下至黎明百姓都表現得十分的從容,宣德初年的那種逃走,餓死人的景象自然不會再來,有了這份從容,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更多的將目光投到了這次的流言蜚語上,雖說流言蜚語最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淹沒在曆史的塵埃之中,但眼下絲毫不影響它們此刻的萬人矚目。


    之所以整座紫禁城上上下下如此關注這次的流言蜚語,隻因為這流言蜚語來自宮中,至於是怎麽傳出來的就不得而知了,有人說是宮中的孫皇後派人送出來的,也有人說宮中的大太監王振傳出來的,更有人說是小楊大人從宮中給帶出來的,還有人說這事兒本就是太子讓身邊的官兒送出來的,總之各種說法都有,唯獨沒有一個準確,關於流言蜚語的內容,則更是千奇百怪,其一說某一天夜裏在郕王的府上從天而降一個白發老頭,老頭長得地方圓、天庭飽滿,額上有“五柱貫頂”,目光灼灼散發光芒,手心裏有一個大大的“王”字。上身長下身短,神秘莫測,老頭來的時候,郕王的屋頂上空有兩條龍相互纏繞嬉戲,直到天亮了,一條金色長龍沒入府邸,再也看不見。


    其二,據是宮中的太監看見的,說就在昨夜,郕王府的上空,雷鳴大作,雨大風狂,伸手不見五指,但突然天光大亮,有一朵七彩祥雲漂了過來,不偏不奇的籠罩在王府的上空,然後從七彩雲朵裏飛出一條金龍來,那金龍其通身鱗片金色,在雷電之中露出了龍的麵目來,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立與雲雷之中久久不出,直到天將要大亮之時,那條金龍才化作了一道火光,正落入了郕王的府邸之中,然後便是地動山搖,光芒萬丈,所有人驚訝中不得不閉上了雙眼,等再睜開雙眼時,金龍便不見了蹤影,但仍有人看到,那金龍幻化成了人形,沒入王府便不見了蹤影。


    這事兒起先,人們以為有神仙下凡,可後來他們才漸漸發現不是那麽迴事兒,下凡的神仙,要不就是七仙女、織女、三聖母那樣的美人在天上動了凡心,下來尋男人的,要麽就是黃石公一樣的老頭,專門從天上下來尋有本身的人建功立業的,是絕不會變成一條龍的,龍是什麽,是天子的化身,如今有一條金龍落入了郕王的府邸之中,這說明什麽呢?很快有聰敏的人從中得出了結論,這說明郕王就是日後大明的皇帝……?“這個結論太過驚人,一時半會兒倒也沒人相信,誰都知道當今大明的太子是郕王的兄長,日後的大明皇帝隻能是太子來當,絕不會是郕王,但金龍落入了郕王的府邸之中又如何解釋呢,難道是說太子根本就不配做大明的皇帝麽。


    很快宮中又多了一條流言蜚語,說是前幾日太子在太監的唆使下,竟做出了有違規矩的事情,其貼身太監也不知從哪兒弄來了西域的一種葡萄酒,據說這種酒喝下去讓人興奮,太子年紀小,本不能喝這種酒湯的,可禁不住太監的勸說,喝了一小杯,當夜就喝醉了,吵著嚷著要去尋孫皇後,太監也不敢阻擾,就領著去了,誰知剛入了後宮就出事了,說是太子不顧太監的阻攔,一頭紮進了麗妃的寢宮,當時的麗妃正在沐浴,聽得動靜嗬斥了走進來的太監,可太子卻借著酒勁兒還是走了進去,嚇得麗妃大喊大叫,跟隨的太監一看事情鬧得太大了,這次強行將太子拉了迴去,這事兒驚動了皇上,立即尋來麗妃與那兩個太監,問明事情原委,頓時大怒。當即讓人去了太廟祭告先祖,竟做出廢除太子的舉措,改郕王為太子日後繼承皇位。


    這消息傳出,把孫皇後嚇了半死,拉著太子到了皇帝麵前長跪不起,乞求得到寬恕,並保證悔過自新。皇帝與孫皇後恩愛有加,加上太子悔過態度也誠懇,在孫皇後的一再勸說下,終於鬆了口氣,但仍堅持說:“能不能在當這個太子,還要看日後的表現,並且讓人將今日之事稟告了太皇太後!張太後本就對太子多有不滿,自是沒好話,孫皇後不得不讓太子親自書寫了“慎起居”的奏疏,即“謹天戒、任賢能、親賢臣、遠嬖佞、明賞罰、謹出入、慎起居、節飲食、收放心、存敬畏、納忠言、節財用”十二字真言懸掛在東宮,讓太子懺悔,此場風波才算散了去,但宮中關於太子地位不保的流言一日也沒少,隻是眾人誰也沒在意,直到郕王王府金龍的出現,才讓眾人迴過神來,感情這是郕王當興的征兆。


    最快更新無錯閱讀,請訪問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


    完美破防盜章節,請用搜索引擎搜索關鍵詞(),各種任你觀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