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楊大人似是看出了眾官兒的心思,淡淡一笑,並沒有停下的意思,轉過身來,衝著皇帝拱了拱手後,目光轉向眾官兒,準確的說是高穀、高衷二人,一字一字的道:“我大明與韃子廝殺將近一百年,這一百年來諸位也看到了,韃子早已不是成吉思汗時的韃子,他們多年擾明用兵和內部無休止的鬥爭,長期消耗,削弱了戰鬥力量,經濟也經受了嚴重的困難。大明自宣德登基以來,注意了北部邊防防禦力量比以前有所加強,特別是蒙古草原在經濟上與內地有著緊密的依賴關係,蒙古統治集團越來越感到戰爭的掠奪反而不如和明朝通好貿易更為有利,蒙古經濟陷入了嚴重的困難,特別是需要中原地區的鐵器用品,很是匱乏,有的家庭連做飯用的鐵鍋都沒有而沒有熟食,引起了蒙古人民的不滿,蒙古內部矛盾也隨之出現並有可能激化,所以他更迫切需與大明互市達到改變韃子,改變戰事的目的,你若說他們想重奪祖宗的江山,我不否認他們有這個心思,可你們別忘了,這隻是權貴的心思,大多數的牧民對祖上那個不複存在的蒙古帝國根本就不抱幻想,他們更多的是希望能活下來,能讓子子孫孫安定下來,吃上一頓飽飯,喝上一口羊肉湯,穿上一件完整的衣服,吃上我大明產下的茶葉,偶爾也能吃上一頓香噴噴的大米飯,可我們卻抱著華夷之分死活不答應,沒了念想他們當然要來搶,來打了,這就是為何我國北方遲遲不能安定的原因之一了。”


    場上一片寧靜,唯獨楊大人的聲音繼續在迴蕩,道:“我大明為有效地抵禦蒙古人的侵襲,不得不在打造衛所,開軍屯,修邊牆,立烽燧,營築堡寨,自我洪武登基以來,邊疆之地究竟修築了多少堡寨,修了多少邊牆呢,防不如疏,再好的防守也有攻破的一天,既如此,不如主動出出擊,如今韃子有心,我們又何必苦苦抓著華夷不放呢?”


    高穀總算逮住了說話的機會,道:“那也不能任由韃子胡來不是?”


    “不錯,北狄人麵獸心,難以德懷,易以威服。夷不亂華,前哲明訓,存亡繼絕,列聖通規。臣恐事不師古,難以長久。”高衷附和道。


    楊崢對於這些讀書人認死理可謂是恨得牙癢癢,這會兒也難得客氣,冷哼了聲道:“人麵獸心,不怕高大人笑話,韃子也是這麽認為高大人的?”


    “你……?”高穀麵上一冷說了一個你字,竟沒說出話來。


    楊崢掃視了一眼眾人,朗聲問道:“敢問諸位大人,你們認為我大明能徹底消滅韃子麽?”


    場上眾官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顯然沒想到楊崢會問出這個問題,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這時,皇帝卻開了口,道:“韃子逐水草而居,飄忽不定,我大明想要剿滅韃子,就必須深入大漠,大漠的兇險如何,可想而知,朕雖說比不了先祖的雄才偉略,但要說雄心,並不輸給他們,朕登基那會兒也希望能繼承先祖的遺誌,有生之年能一舉蕩平韃子,做一個開疆拓土的君王,可隨著朕做這個位置越久,就越覺得這種希望渺小,農耕與遊牧是不一樣的,農耕是固定的,遊牧是不固定的,農耕可以打敗遊牧,但未必能滅了他們,我朝自洪武爺前後有八次出兵蒙古,永樂爺有五次,算上這些年不打不小的戰事,雙方怕是打了不下百次,黃金家族是被打垮了,可結果又如何,過不了幾十年,又會出來新的草原民族,咱們還是在打,打了差不多一百年了,我們得到了什麽,永樂末年朝廷南征北討,出師連年,輜重牛馬,耗散巨萬,又江北困於營造,江南疲於轉輸”,“土木屢作,勞者弗休”,結果是“丁男疲於力役,婦女困於耕耘,富者怨征斂之繁,貧者罹凍餒之苦”。為支付巨大的開支,永樂末年甚至將官吏的俸給都撙節了十之六七,官吏家屬已有凍餒之虞,百姓生活可想而知了。“人民流離,餓殍盈路,稅糧逋負,盜賊橫生,“民亂”、“強賊”就達四十起之多。山西、河北,甚至號稱富庶的蘇、常、嘉、湖等地都出現了成夥的“強盜”和大批“流民。”不光如此,其他方麵,永樂時期也表現出不少問題,如官僚隊伍中“貪風,永樂之末已作”,“請托賄賂,公行無忌”,官員任用“漸循資格”,辦事“循習”成弊;經濟上鈔法敗壞,“物價騰湧”;軍隊中“自永樂以後,新官免試,舊官即比試,賄賂無不中”,造成“軍職日濫”,而其間“多貪暴怠懈,紀律不嚴,器械不利,城池不修,軍士缺伍,攻戰屯守之法漸廢弛”,由於“調度頻繁,營造日久”,致使“虛有屯種之名而田多荒蕪”,“兵之力疲而農之業廢。我們看似是征服了韃子,可結果又是如何呢?”


    眾官兒沒想到皇帝會突然說話,驚訝之餘,竟忘記了說話。


    還是楊士奇最先反應過來,率先走上一步,道:“結果是我們死了不少將士,為了應付年複一年的征戰,我們的戶部一年比一年緊張,百姓也因戰亂從不敢放鬆,還有為了修築城池,我們的百姓背負著巨大的徭役,若非皇帝勵精圖治,群臣上下一心,打造了一個清平盛世,我們的百姓隻會活得更慘?”


    楊崢罵了聲好一個狡猾的老狐狸。


    “不錯!”皇帝頷了頷首,道:“將近一百年的戰事,我們雖有大勝,但我們從來沒有在韃子手中得到任何的好處,反而把我們的百姓推到更痛苦的境地。永樂爺便是明白這個道理,才在有生之年派使節赴韃靼,要求“相與和好,朕主中國,可汗主朔漠,彼此永遠相安無事。豈不美哉!朕這半年來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到底是當年永樂爺的舉動算不算給後世子孫做出了一個榜樣,經過半年的思索,朕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直到楊愛卿先前的一番話才讓朕看明白了,先祖任由蒙古存活,並非是我大明沒這個實力去做這件事,而是這樣做了,我大明能得到什麽,我們的百姓能得到什麽,朕的江山能得到什麽,永樂爺的五次出兵蒙古告訴了他老人家,咱們一味的出兵,得到的結果不外乎是人民流離,餓殍盈路,稅糧逋負,盜賊橫生,民亂、強賊橫行,這樣的天下,能否持久麽,一個江山,一個帝王,未必非要消滅自己的對手,而是江山的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戶部有足夠多的銀子,將士能盡心盡力的戍守邊疆讓自己的妻兒父母,讓自己的百姓不受到欺負,這才是一個帝王要去做的,華夏正統也好,夷狄也罷,隻要能讓百姓生活富裕快樂,朕的江山鞏固,又何必去計較他們的身份呢?”


    最快更新無錯閱讀,請訪問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


    完美破防盜章節,請用搜索引擎搜索關鍵詞(),各種任你觀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