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


    -->


    第三,田賦征銀、官收官解。…,.田賦征派,除漕糧繳納實物外,其餘部分一概征銀。規定必須繳納實物的漕糧,亦由民收民解(即押送),改為官收官解。明初實行糧長製,以納萬石田賦為一糧區,推其納糧最多者為糧長,負責田賦的催征、經收和解運,稱為民收民解。其後弊端叢生,遂改為官收官解,就這三點,比什麽王安石的青苗法,賦稅法可好用的多,蘇州賦稅太高,沉重的負擔,迫使農民大批逃亡,國家稅源減少,拖欠嚴重。蘇州府,從永樂二十年至洪熙元年欠糧三百九十二萬石;鬆江府,從永樂十三年至十九年)不得不免征幾百萬石。宣德初年,蘇州府累計拖欠至七百九十萬石。宣德五年,鬆江額定征收田糧的起運部分為四十三萬九千石,實征六萬六千石,隻征得百分之十五。堂堂的富庶繁華的蘇州城,卻落了一個”隻負重稅之名,而無征輸之實。“起根本在於豪門富戶大肆兼並土地,百姓投獻成風,使得偌大的蘇州城成了損朝廷,肥富戶之地,而要扭轉這種局麵,除了打擊豪強地主外,最大的改變來自土地,大人的一條鞭法正好可以彌補蘇州的缺陷,不瞞大人於蘇州卑職與周大人苦苦思索了數年,除了降低稅收外再也想不到任何的法子,大人的一條鞭法,不僅差役全部改為銀差,而且田賦除蘇杭等少數地區仍征實物以供皇室食用之外,其餘也均已一律改征折色,即折為色銀。與此同時,賦役征課也不再由裏長、糧長辦理,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征收,解繳入庫。從此,不按實物征課,省卻了輸送儲存之費;不由保甲人員代辦征解,免除了侵蝕分款之弊,使征收方法更臻完善,可以說與百姓,與朝廷是最好不過的法子了,周大人與卑職先是考察,然後細細琢磨了一番,發現在蘇州推行一條鞭法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隻是這事兒畢竟是大事,況且朝廷對周大人請求依民田起科多有不滿,太師郭資和戶部尚書胡濴便彈劾他“變亂成法,沽名要譽”,要求給以懲治。皇帝雖然批評了郭資、胡濴,但也沒有答應周忱的請求。朝廷不願承受更多的“損失”,周大人不把思路轉到以靈活的政策辦法促進賦役改革和均平負擔上來,但這種法子與江南倒是適合,可用在蘇州上就不可行了,一來蘇州田賦重,賦稅拖欠嚴重,單單靠減免賦稅,難以起到整治蘇州的作用,二來蘇州地主豪門、王侯公孫、富戶大戶太多,他們仗著手中的特權,大肆兼並百姓的餘土地,所以蘇州的百姓,較江南其他的地方要困苦一些,這些不是單單修修補補能解決的,必須以大手筆,大手段做對蘇州進行裏裏外外的整頓,讓百姓有其田,朝廷有稅收有著落,這樣一來,大人在安南推行的一條鞭法可算是最實在的法子,我聽說推行一條鞭法得丈量土地,正合卑職心意,便在大人來之前做了?“


    楊崢默默的聽著,心道:“感情你早就知道了?“


    “這麽說,況大人是想在蘇州變法了?“楊崢盯著況鍾問道。


    吃了這麽久,況鍾也吃飽了,徹底放下筷子,隨手從懷裏掏出一塊手絹,放在嘴邊擦了擦,才道:“不錯,蘇州的土地兼並已經壞到了根子裏,賦稅拖欠之嚴重,已超過了曆朝曆代,光靠減免賦稅,改革漕運,隻能算是治標不治本,一旦百姓沒了土地,用不了多久,蘇州的百姓還是一貧如洗,蘇州一直是江南的門戶,蘇州不富,江南隻怕也富裕不起來,而要解決的蘇州的問題,唯有大出血才能殺出一條血路來!“


    楊崢看著況鍾眼裏的湧現的殺氣,歎了聲道:“你這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況鍾一笑,道:“不錯,卑職正是這個心思,孫子雲: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蘇州城內王侯公孫,豪門地主、名門望族不是,各種關係交錯複雜,我一個小小的四品知府,倘若沒點陷之死地然後生的決絕,光是丈量土地這一項就做不下來,沒來之前聽人說,蘇州知府不好當,當時卑職不以為意,可真來了蘇州,真當了這蘇州知府,才知道世人所言不假,蘇州這地方官確實不好當,通判態度傲慢,蘇州府經曆傅德則巧言惑眾,一些下屬官吏或阿諛奉承,或假裝糊塗,不聽號令,地主豪門、王侯公孫個個不是財大勢大,就是朝中有靠山,弄得我這個四品的知府這也碰不得,那也碰不得,不怕大人笑話,起先卑職著實有些不知如何下手,主要是蘇州的水太深,便是皇帝派來的太監,足我喝上一壺的,更別說那些王侯公孫了,地主豪門,那一家哪一戶不是家中有人,萬一處理不好,虧的還是自己?“


    楊崢心道:“我還以為什麽都不知道,感情你什麽都懂?那還弄什麽改革,難道不知道改革必然要觸及既得利益,必然會遭到方方麵麵的反對。曆史上任何一次變法維新,都不僅是一種治國方略的重新選擇,而且是一種利益關係的重新調整,這也便是改革會遭到阻力的真正原因。能改革的沒幾個好下場的?”


    隻聽得況鍾繼續說道:“後來卑職想通了,卑職本是刀筆小吏,本一輩子沒什麽出頭之望,是陛下的信任,讓我做到了蘇州知府這已是破天荒了,皇恩如此浩蕩,我輩豈能不知恩圖報呢!”


    楊崢望著一臉正氣的況鍾,頭一次覺得眼前這個其貌不揚,起點極底,卻青史留名的漢子心懷敬意,不是每個刀筆小吏都懂得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而眼前這個男子不但懂得,而且一直都是這麽做的?“


    不知是許久沒這麽敞開心懷說說話兒,還是今日的氣氛不錯,平日裏寡言少語的知府大人,今晚的話可不少,幾杯酒下了肚,幾乎沒有楊崢說話的機會。


    事實上楊崢也想多了解了解自己的這個下屬對蘇州的看法,所以樂得在一旁不說話。


    偌大的簽押房唯獨況鍾的聲音繼續在傳遞:“王侯公孫看不起我沒關係,我便暗中訪問賢士,細查隱情,對豪紳滑吏相互勾結之事,終於摸得一清二楚。一口氣處斬了六個不法官吏,還將其罪行一一公布,以此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我還接著與當地裏長談話,說:“對好人我以禮相待,對壞人我必依法懲處。“目的就是告訴那些豪紳滑吏,我況鍾是朝廷派來的蘇州知府,是蘇州的父母官,理應”愛民如子”,當百姓的權利受到傷害時,我理應”為民做主”。“


    “好一句為民做主,單憑這一句況大人足以讓後世百姓銘記在心?“楊崢敬佩的道。


    況鍾擺了擺手道:“大人說笑了,我況鍾做官隻想為百姓多做點實事,可不是奔著名頭來!“


    楊崢道:“這個自然,天下有誰不知況大人兩袖清風,盡心盡力為蘇州謀取福利!”


    況鍾淡淡一笑道:“大人此話嚴重了,你看看如今的蘇州城,百姓像是得了福利的樣子麽?“


    楊崢道:“不像”。


    況鍾道:“何止不像,他們甚至連一口飽飯都吃不上,說起來我況鍾愧對朝廷,愧對這裏的百姓!“


    楊崢搖了搖頭道:“況大人此語嚴重了,蘇州有誰不知況大人剛正廉潔,而且孜孜愛民。前後各屆蘇州知府都不能與你相比。短短三年的功夫,先後為人民辦了許多好事。貪官汙吏動不動對百姓處以酷刑,你酌情予以減免者近一千四百餘人,協同巡撫周忱,悉心籌劃,為百姓奏免賦稅糧七十餘萬石。興利除弊,不遺餘力,鋤豪強,扶良善,這一切百姓都看在眼裏,朝廷也都看在眼裏,就是本官也對你敬佩的很?“


    況鍾道:“這都算不得什麽,興利除弊,鋤豪強,扶良善做得再多,也難以扭轉蘇州百姓的困境,唯有改革,推行大人的一條鞭法,讓富戶大戶將多餘的土地吐出來,讓朝廷該得到的賦稅收起來,唯有這樣百姓的日子才會好過些,蘇州才是那個富庶繁華之地?“


    “除了變法,改革,你腦子就不能想點別的?”楊崢暗罵了聲,道:“改革未必是一件好事?”


    況鍾道:“蘇州這樣子已病入膏肓,變總比不變的好?”


    楊崢微微一愣,竟還拿不出什麽話兒來反對,頓了一下,道:“話雖不錯,可任何事情都有利與弊的一麵,變或許更好,如商鞅變法成功,自此秦國走上了統一富強的道路,創了一個強大的大秦帝國,可你別忘了王安石變法最後的結果如何?”


    “失敗了,趙宋王朝陷入黨爭!”況鍾看了一眼楊崢淡淡的道。


    楊崢嗯了聲,又道:“為何會失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