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這部分俸糧起初由戶部統一發放,所以用於京衛官軍月糧的並不多,反而是平衡物價的多,如宣德年初,因北京米價踴貴,軍民艱食,令在京文武官員該支南京本年俸,其公、侯、駙馬、伯、儀賓各支20石,文職三月分本色,俱於通州倉關支;武職二月、三月分俸銀各扣兩月,每石扣銀5錢,俱在京倉支[96]。hp://772e6f742e6f%6弘治二年,因北京米價騰踴,命公、侯、駙馬、伯、儀賓三年南京祿米,各於通州倉預支20石,在京文職官正月分俸米、武職官正月俸銀每米1石折銀5錢,亦俱於通州倉預支。所以這些糧倉大多有些糧食,隻是皇帝願不願意用了,如今皇帝答應,一來這些糧食也算做到了以備不時之需了,二來京城的壓力也沒那麽大,有利用人心安定,三來有這些糧食自救,朝廷的缺口也沒那麽大。算是一舉三得的好事?“


    “光靠這些隻怕還不夠,內閣下個告示,天下若有餘糧的府縣,離蘇鬆之地較近的,可以就近運去,運了多少,派遣專門人士寫好數字,送至京師來……?”


    眾官兒紛紛點頭,這樣的安排,可謂是麵麵俱到了,就算這雪災再大,隻怕也無懼了!


    朱瞻基目光掃了掃眾官兒,道:“諸位愛卿還有什麽要說的?”


    楊崢鑒於前世看到的災難過後,倒不是沒得吃,沒得喝,而是災難留給人的心靈上的創傷,若不加以安撫開解,留下的後遺症也不少,略一思索道:“皇上,大凡大災過後,百姓因妻離子散,家園破碎而心灰意冷,倘若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難免會生出亂子來,所以微臣建議,朝廷應派遣飽學之士對各地百姓加以講解,彰顯陛下愛護他們之心,好讓他們盡快重拾信心,從困境中走出來!”


    “言之有理!”朱瞻基讚揚了聲道:“再打的災難,都抵不過心靈的災難,翰林院那幫學子,報讀聖賢之書,明白聖賢的道理,讓他們去傳播朝廷的愛護之意最合適不過了,從今日起,但凡在翰林院的編修、庶吉士都盡快趕往江南,將朝廷愛護百姓之意一一傳達?”


    身為翰林院掌院的楊溥立即上前應答。


    一番籌備也有了大致的眉目,朱瞻基略顯慘白的臉上,總算是有了些許紅暈,自今日一早得知消息,他都沒正經吃個飯,坐了這麽半天,已是餓得夠嗆,可群臣也多半如此,正要宣布退朝,忽聽得一聲:“皇上……?“聲音洪亮,滿是威嚴。


    眾人立即側目而望,就是楊崢也忍不住好奇的看了一眼心道:“誰的聲音這麽好聽,竟比小爺還好大幾分?“


    但見人群裏,那官兒姿貌偉岸,風度不凡,一身緋紅色官袍穿在他身上,不僅是合體,還有幾分說不出的氣勢,讓人看了一眼,就心生畏懼之意。


    “哦,顧愛卿,你還有什麽話兒要說?“剛剛要擺手的朱瞻基立即收迴了大手,目光落在了說話的那官兒的臉上。


    那官兒一臉的肅然,就往哪兒一站,一股天生的威嚴悠然而生,若是膽子小的人,看了一眼便不敢多看,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這兩年來,勢頭正旺的都察院都禦史顧佐。


    眾人看他忽然站出來說話,不免有些奇怪,朝廷賑災,怎麽說也是三位大學士、戶部、工部的事情,與都察院能有多大的關係?眾人心頭雖嘀咕,可迫於顧佐的威嚴,都察院的大名,倒也沒人幹出來說什麽。


    顧佐仿佛全然沒看到眾人驚訝的目光,直接先前走了一步,抱拳道:“微臣有話要說?”


    朱瞻基餓得前胸貼後背,已有些不耐煩,可顧佐是他一手提拔的,而且這兩年也的確不負自己所忘,就說宣德三年,命他考察各個禦史,有不稱職的將其撤職,如果禦史出缺,他可保舉人員送吏部補選。顧佐剛上任,即上奏廢黜了嚴日豈、楊居正等二十人,把他們貶到遼東各衛為吏,還有八人被降職,三人被罷免,足以讓督察院清淨了一陣子了,有這樣的人,與百官來說莫不是一種威懾,所以心頭雖不耐,但屁股還是坐了下來,道:“顧愛卿有什麽話兒,直說便是?”


    顧佐應了聲,朗聲道:“微臣想問問皇上,江南之地乃富庶繁華之地,如今卻因一場雪災,竟落到了京城開倉賑災,陛下就不覺得奇怪?”


    朱瞻基雙目微微眯了起來,盯著顧佐冷聲道:“你想說什麽?”


    眾官兒交頭接耳,低聲議論,隻是一來聲音小,二來顧佐的聲音太過驚愕,所以誰也沒在意,就是皇帝也顧得上那些議論之聲。


    顧佐道:“微臣想說,江南富庶之地,卻應付不了這場雪災,其中曲折,若不查個水落石出著實難以讓人信服,都察院職責專屬糾察、彈劾百官,辯明冤枉,提督各道,是天子耳目風紀的部門。所有大臣奸邪、小人結黨、作威福亂政的,便彈劾他。所有百官卑劣貪鄙敗壞官紀的,便彈劾他。所有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現成章法、企圖進用的,便彈劾他。遇上朝覲、考察,同吏部主管確認賢能與否、官員升降。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會審,與刑部、大理寺公平判決。都察院都有權奉敕內地,安撫外地,各自專奉敕命行事。此番江南雪災,是否當真如此民不聊生,還是別有隱情,微臣身為都察院都禦史,擔負專屬糾察、彈劾百官,辯明冤枉,提督各道,是天子耳目風紀的部門,江南此等大事,豈可不聞不問,微臣懇請皇帝讓微臣擔負巡撫之名,巡視江南,查清事情的真相?給朝廷,給江南百姓一個交代?“


    此話一出,眾官兒交頭接耳之聲更大,但也無人覺得不妥,都察院自洪武時,便為最高監察機關,都禦使與六部尚書並稱七卿,地位崇高。但也正是因為地位崇高,按明ai祖與明宣宗的敕諭要求,還得作為百官表率,其職責為: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貪冒壞官紀者劾,凡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希進用者劾,勢必有”搏擊”之嫌,失大臣之體,極易為朝廷招怨,一旦彈劾有誤,也無迴旋的餘地。因此,”搏擊”之事應讓那些地位不高、資曆不深、年紀較輕、顧忌較少的官員去幹。用明ai祖的話,是應該建立一種”以小製大,以下製上,大小相製,上下相維”的監察體製。基於前代經驗,鑒於現實需要,明代建立了一套被稱為”科道”的監察係統。


    所謂”科道”,指的是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給事中和都察院的十三道監察禦史。六科給事中在明代被稱為科官,十三道監察禦史則被稱為道官,雖然二者係統不同,但地位職責卻相近,故合稱為”科道官”,也成為”台垣”,禦史為台。六科為垣,構成明代糾舉彈劾、防止官員敷衍公事、違法亂紀的交叉防線,又由於職在”建言”乃至”風聞言事”,固又統稱為”言官”。這些人的厲害,自是不言而喻了,更厲害的在於,他們不但能罵人,還能察糾內外百司的官邪,有的明章露麵彈劾,有的密封奏章彈劾。在內清查兩京獄訟案件的審理有無拖延枉曲,巡視京都軍營,監都鄉、會試及武舉,巡視光祿,巡視倉場,巡視內庫、皇城、五城,輪值登聞鼓。(後改科員)在外巡按,(北直隸二人,南直隸三人,宣大一人,遼東一人,甘肅一人,十三省各一人。)清理軍隊,提督學校,(兩京各一人,萬曆末,南京增設一人)巡視鹽政(兩淮一人,兩浙一人,長蘆一人,河東一人)、茶馬(陝西),巡視漕運,巡視關稅,(宣德四年設立鈔關禦史,至正統十年始遣主事)催運,監督烙馬印,屯田。軍隊出征則監軍記錄功勞,各自按照專門事務監察。而巡按則是代天子巡狩,按察藩服大臣、府州縣官等方麵的考察,舉報彈劾尤其重要,大事上奏皇帝裁定,小事可立刻決斷。巡行所到之處,必先審問甄別罪犯,調看訟獄案卷,有事實出入的依理辨明。各祭祀壇場,審視它的牆壁屋宇及祭器。體恤孤寡老人,巡視倉庫,查算錢糧,勉勵學校,表揚善良之人,翦除豪強敗類,正風俗,振綱紀。凡是朝會要糾正禮儀,祭祀時監督儀程。大凡政事得失,軍民利病,都要直言不諱。有重大事件,聚集在朝廷參與謀劃。六部至關重要,然而各有專屬政務,而都察院總理憲憲綱紀,隻要有所見聞便可糾察。各禦史糾察彈劾,必須明確寫明事實證據,開寫年月,不得用空話隨意詆毀,挑剔細枝末節。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了,就差趕上錦衣衛了,若不是這些人都是文官,讓天下王侯將相懼怕的程度不亞於錦衣衛、東廠的番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