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如今的內閣已因行政程序而得到加強:定期上朝覲見皇帝以討論較為迫切的政府事務。【全文字閱讀】遵循父王的先例,皇帝要他們直接向他呈遞密封的奏議以確定適當的行動。此外,皇帝采用了一種稱之為條旨或票擬的正規的辦事程序,程序規定大學士們審議官員呈遞的奏議,並提出適當答複貼在每道草擬的詔令上以供禦批。皇帝一般采納他們的建議,並將詔令分送給主管的部去貫徹;他並不再召他的顧問們進行複議,除非主要內容出現了爭議。這樣,內閣就成了皇帝和六部之間的橋梁,與以往相比,更成了決策的力量。它的領導人這時可以不與主管的部商議就提出建議,每當皇帝感到應該默認他們的決定時,這些決定就自動生效。


    雖然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使辦事更加迅速和有效率,但也促進了宦官勢力的崛起。自明朝建立以來,他們作為皇帝的個人代表,一直在執行緊要的任務。洪武帝在位時,負責皇帝文書的司禮監太監不準與外廷的官署接觸,以防止宦官參與政事。建文帝和皇祖爺也意識到可能出現的弊病,都遵循這一做法,嚴密地監視著宦官的活動。


    身為朱家子孫,他自然也持同樣態度,但他一改以往的方式,而是在宮內為宦官提供正規的書本教育。宣德元年,後來宣德三年,皇帝指定翰林學士在內書堂教宦官,以使他們能夠處理文件和正式與朝廷官員聯係。雖然對宦官的正規教育從沒有像某些非官方史料斷言的那樣真正被禁止過,但這種做法仍是一反常規。主要的原因是皇帝需要信得過的奴仆去處理他私人的文件。其他的集團都不能提供這樣的忠誠和機密性。每當皇帝並不簡單地采納大學士們提出的決定,他們關鍵性的作用就突出起來;這時司禮監的宦官被指望代表皇帝采取適當的行動,這麽做並非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長遠考慮,他壯年得子,寵愛自是一迴事,但另一方麵,由於子嗣來得晚,在年齡上不免失去了優勢,雖說他年紀上還年輕,但誰也保不準日後發生什麽事情,因此為了防範於未然,他不得不做出準備,文官武將固然有忠心耿耿的,但曆朝曆代被皇帝寵幸的臣子,擁兵自立的不少,不說唐末五代十國,就是北宋宋tai祖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為了安全起見,他也不敢多用,而太監就不一樣了,太監無兒無父母,似更容易對皇帝忠心,再者,自古至今,還沒聽說過有太監當皇帝的,對於皇帝來說,用起來更方便,當然了這樣的結果,也不是沒有壞處,如各部一般不能與皇帝一起討論和複審宦官的建議,那些轉遞文件的宦官就能在皇帝不知情的情況下上下其手。結果是,他們取得空前的機會去濫用皇帝的特權。一旦外廷諸司可以與內府文移往來的。這樣就容易弄權糊弄皇上了,tai祖鑒於這一點,才嚴厲告誡後世子孫:“為政必先謹內外之防,絕黨比之私,庶得朝廷清明,紀綱振肅。前代人君不鑒於此,縱宦寺與外臣交通,覘視動靜,夤緣為奸,假竊威權以亂國家,其為害非細故也。間有奮發欲去之者,勢不得行,反受其禍,延及善類,漢唐之事深可歎也。夫仁者治於為亂,知〔智〕者見於未形,朕為此禁,所以戒其未然耳。”眼下他尚未想到如何避開這個弊端,因此對於太監這兩年,雖重用,但也隻是遵循祖製而已,太監地位並沒有多大的改變,與外臣相比,無論是地位上,還是官職上都不足以與文官抗衡了,因此這個時候,說出這樣的話兒,文官不知道也罷了,一旦知道了,雖說洪武年的祖宗規矩早已沒人當一迴事,但祖宗規矩就是規矩,必要的時候,還是可以當借口攻擊人的,那時候吃苦頭的可就是這些內侍了。


    “自古賢明之君,凡有謀為,必與公卿大夫謀諸朝廷,而斷之於己,未聞近習嬖幸之人得與謀者。況閹寺之人,朝夕在人君左右,出入起居之際,聲音笑貌,日接乎耳目,其小善小信皆足以固結君心。而便辟專忍,其本態也,苟一為所惑而不之省,將必假威權竊權勢以幹與政事,及其久也,遂至不可抑,由是而階亂者多矣。朕嚐以是為監戒,故立法,寺人不過奉侍灑掃,不許幹與政事。今此宦者雖事朕日久,不可姑息,決然去之,所以懲將來也。你可明白!”朱瞻基聲音雖嚴厲,麵色卻並沒有生氣。


    王振本就是個見風使舵,察言觀色的主兒,看皇上語氣雖重,神色卻不改,這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兒擺明是說給旁人聽的,頓時放下心來,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道:“奴婢一時忘了祖宗規矩,實在不該,請皇上責罰奴婢!”


    王振剛才的那番話兒,算是給朱瞻基這顆委屈的心,加了一絲安慰,要說懲罰他,朱瞻基並沒有這個心思,難得是王振有這個心思,讓朱瞻基十分高興,擺了擺手道:“算了,下不為例,再說了你也是為了朕而已!”


    王振急忙點頭應答。


    “別跪在哪兒了,起來吧!”朱瞻基看了一眼王振,待他站起來又問:“剛才朕說到哪兒了?”


    徐勉道:“迴皇上的話兒,陛下剛才說到與戶部要銀子的事情?“


    “不錯!“這件事似是朱瞻基的痛處,一聽戶部要銀子,一張臉就變得有些不好看,哼了聲道:”朕是一文錢沒撈著,還惹了一身臊,言官們不知從哪裏知道了這個消息,紛紛上書彈劾朕這是奢侈浪費的亡國之舉!朕五年過一個生日,這算浪費麽,你再看看他們一個個錦衣玉食,這京城的官兒,那個沒有人孝敬的門路,偏偏到頭來,他們吃飽了,卻讓朕來做個什麽古來賢君,天下有這麽做臣子的麽?“不知是太過氣惱,朱瞻基的一張臉青一陣白一陣,有了先前的教訓,王振再也不敢多言,而徐勉鑒於前任錦衣衛指揮使的下場,素來講究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不該說的話兒一個字兒都不會說,不該問的事情也絕不會會問,不該知道的事情,即便是知道了,也很快忘記,大明建立以來,能做錦衣衛指揮使的莫不是智勇雙全的大人物,可下場最好的,除了他外,再無別人,當然這也與他謹慎做人,低調做事有莫大的關係。


    暖閣一共三個人,一個不敢言,一個不多言,唯獨皇帝的聲音在迴蕩:“朕能過這個生日,這還得多虧了人家楊大人,若不是他給朕找來了二十萬兩銀子,朕這生日怕是到死那天,也過不上……?“說到這兒朱瞻基稍作停頓了片刻,喘了喘氣接著說:”如今,朕開了海禁,為了國事,朕甚至該了祖宗規矩,拔除朝貢,興盛市舶司,天下寶物皆入國庫,這樣的好事,他們不知道去說一說,偏偏抓著那十分之一,難道天下百姓吃喝拉撒睡,天下的官兒可以錦衣玉食,唯獨朕要破衣爛衫,朕的後宮難道還要親自耕田不成,十分之一,這多麽,不多吧,咱們朱家一大家子可都指望這些銀子過日子呢,他們怎麽就偏偏抓著不放呢,言官,言官,該說的說才是言官,不該說的說出來,那是什麽,那是禍國殃民,朕平日裏是太好說話了,才縱容了言官無法無天的風氣,今日楊愛卿這番舉動,在朕看來沒什麽錯的?“


    “規諫皇帝、左右言路、彈劾百官、按察地方這才是言官的職責,而不是將目光放在朕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整日吵吵嚷嚷,不可開交,這還是大臣麽,接頭的村婦也不過如此,虧他們還是報讀聖賢之書,卻連這個道理都不懂!“朱瞻基自言自語的罵了一通。


    王振、徐勉知道皇帝是被楊大人的待遇,勾起了傷心事,既兒發發牢騷,罵罵人,所以誰也沒說話,隻是貼著耳朵凝聽,當然了,能聽的則停,不能聽的一句都沒有聽進去。


    這一陣痛罵,似是將胸內淤積多日的委屈,苦悶發泄了出來,朱瞻基略顯蒼白的臉色,竟多了幾分紅潤,長長吸了一口氣,算是平複了自己心情,好一會兒才緩緩的道:“這事兒錦衣衛就不必插手了,言官這些年越發過分了,不僅是眼裏沒有皇帝,就是朝中大臣,也是看誰不順眼,便彈劾誰,將好好一個朝廷鬧得雞飛狗跳的,再這麽下去,怎能了得。孟子曰:”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或禮,財不叮勝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大,無弗與者,至足矣。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