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麵色陰沉,默默聽馬歡說完,仍舊冷哼了聲道:“寶物不少,可鄭公公似少說了一件事吧,這些寶物我去哪兒了,我大明又是用多少價格收購的吧?”


    眾人一愣,鄭和麵色也不好看,他從永樂麵六下西洋“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廢亦不貲”。的確,一方麵,非均衡貿易換來的寶物不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國庫收入,另一方麵,支撐朝貢貿易體係的下西洋活動消耗巨大,這也是他最為人話柄的原因之一了,就是西洋諸國的獻禮,與貢使隨帶的“附進物”比較,實在是少而又少。一般來說,“附進物”往往超過進貢物品數十倍。日本有一次朝貢三千六百一十把日本刀,“附進”的刀卻多達三萬五千把。由於朝廷府禁止中國商人從事外貿,除了朝廷自己以朝貢貿易形式經營的外貿之外,進出口貿易幾乎全被貢使及其隨從壟斷。


    為了鼓勵海外各國多來朝貢,朝廷對這些所謂的“附進物”全部免征關稅。既能得到豐厚的賞賜,又能通過貿易賺錢,前來進貢的國王和貢使自然趨之若騖。


    全免關稅之外,“附進物”的貿易價格也不由市場需求決定。比如,暹羅國所貢的“碗石”,在中國是極普通的東西,朝廷也不得不給價每斤兩百貫收購。在日本,一把刀僅值八百到一千文,朝廷卻給價五千文。獲得厚利的日本貢使便以朝貢為名大量輸入刀劍,數量年年增加,總額不下二十萬把,統一由國庫開支收購,卻又不能賣出,隻能擱在禮部倉庫裏,如此往來,大明獲得不過是好聽的名聲外,做的還是賠本的買賣,楊善做過禮部侍郎,與這些可是清楚無比,隻是輕輕兩句話兒就說到了事情的關鍵。


    眾人見鄭和沒說話,便知楊善所說不假,頓時竊竊私語。


    鄭和麵色有些不好看,但仍舊用溫和的話兒道:“楊大人所說的問題,鄭和不否認,但不免有失偏頗!“


    楊善哦了聲,道:“是麽,不知本官偏頗在何處?“


    鄭和道:“咱家下西洋除寶物外,還購買了許多其他物品,如胡椒,在蘇門答刺、柯枝等國進價為一貫一百斤、在我大明市價至少是二十貫一百斤,盈利二十倍有餘。剛才楊大人也知道,我大明寶船有多大,咱家下西洋一行有多少隻,迴來一趟,光是這一船胡椒迴來,獲取的好處就是驚人的!“


    胡椒從西洋被寶船帶迴來後,就大受歡迎,不僅僅是皇宮,就是尋常百姓,對這西洋之物也十分喜愛,尋常飲食之中,少不了這一記調味料,一時讓這胡椒是十分緊俏的商品,加上中原種植少,私人貿易的價格上與寶船帶迴來的價格有天壤之別,一時之間胡椒敵對價格幾倍,十幾倍的丈!成了大明比瓷器還要緊俏的商品。


    所以鄭和這番話兒一出,倒也沒人反對,就是楊善也沉默不語。


    鄭和繼續道:“蘇門答刺國胡椒每官秤一百斤值銀一兩、柯枝國胡椒官秤四百斤值銀五兩、古裏國胡椒每四百斤值金兩百分,但被運到中國後,則以每斤五—二十兩的價格賣出。胡椒有五百倍——兩千倍的利潤,咱家六次下西洋,帶迴了多少的胡椒,沒有也一萬噸,也有一千頓,這一千噸胡椒就可以獲得一千——四千萬兩利潤。


    鄭和又道:“還有蘇木,自從西洋運迴後,價格就一直在往上漲,永樂年間蘇木價值三錢銀子(布一匹折蘇木一斤,布一匹折銀三錢),宣德年間則價值50貫鈔,一咱家船隊龐大的規模,這些年,運迴的蘇木,最最保守估計也在6萬噸以上),即使僅以十之一二的噸位裝蘇木,也至少價值數千萬白銀,楊大人還說西洋之行是賠本的買賣麽?“


    楊善臉色有些難看,他雖不想承認,但事實在麵前,容不得他不承認。蘇木胡椒淡淡價格如何,旁人不知,他可知道一清二楚,當時以布一匹折銀三錢,絹一匹當銀六錢;而對文武官員和軍士折俸時:絹一匹折胡椒一斤,布一匹折蘇木一斤,絹一匹折蘇木一斤六兩,胡椒四兩;布一匹折蘇木一斤,胡椒三兩。古代十六兩位一斤,絹一匹值銀6錢,折胡椒一斤,說明一斤胡椒的市價應不低於6錢銀,又絹一匹折蘇木一斤六兩,胡椒四兩,四匹絹才換一斤胡椒,那麽一斤胡椒的實際價值應在2。4兩銀之上。所以鄭和說胡椒蘇木有盈利,並非空話。


    事實上,這一點即便是後來以胡椒、蘇木發放俸祿不僅有文武百官,還有大量的軍士,如果以胡椒、蘇木折俸是克扣行為,那麽皇帝幾乎將所有人(文官、武將、軍士)全部得罪,會引發政治動蕩,尤其是軍士,可是會兵變的(克扣軍俸兵變這種事在明末經常發生),朱棣和後來的皇帝那麽傻?沒有起碼的政治常識?被克扣的文武百官和軍士也那麽傻,居然沒人鬧事?所以無論從皇帝的智商和後來的情況看,以胡椒、蘇木折俸克扣俸祿是不存在的,相反,以胡椒、蘇木折俸變相提高了所有人的俸祿。


    場上眾人多是年青一代的官兒,他們與鄭和下西洋,並沒有親自經曆過,多是道聽途說,所以這其中的貓貓,並不清楚,此時聽鄭和一一道來,才知道下西洋的盈利竟這麽大。


    鄭和見沒人在反駁,繼續說道:“我大明青花白瓷盤每個五百貫,碗每個三百貫,瓶每個五百貫,酒海每個一千五百貫。豆青瓷盤每個一百五十貫,碗每個一百貫,瓶每個一百五十貫”。咱家自永樂三年下西洋,前前後後共六次之多,寶船所帶的瓷器可不少,以最便宜的豆青瓷碗舉例,一萬隻都青瓷碗也不過一噸多,可以賺迴一百萬貫!咱家龐大的船隊隻要帶有一百噸瓷器壓倉,就可以賺到不下幾千萬貫的利潤,實際上我們的寶船有多大,有多少,能裝多少瓷器,這些瓷器又可以賺迴多少錢,諸位大人比咱家更清楚,還別說,咱家輸入中國之貨物凡一百八十五種,其中香料二十九種、珍寶二十三種、藥材二十二種、五金一十七種、布帛五十一種、動物二十一種、顏料8種、食品3種、木材三種、雜品八種,實際利潤如何?相信不用咱家多說,你們也能算得出來?“


    鄭和一番話有理有據,根本不容辯駁,楊善縱然有心反駁,也找不到反駁的話兒,看了看陳山,對方同樣搖了搖頭,沉默不語。


    這次反對下西洋的以陳山、楊善為首,眾人見他二人閉口不言,更不敢說什麽,整個大殿變得沉默了不少。


    眼看局麵如此大好,朱瞻基甚至高興,點了點頭道:“自永樂改元,譴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畢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矣裕。朕往日不知,今日才知,所奉獻及互市采取未名之寶,以巨萬計。著實讓朕羨慕,朕決意重下西洋……?“


    鄭和、王景弘、馬歡大喜,正要謝恩,忽聽得一個聲音,道:“皇上,微臣還有話要說?“


    眾人循聲望去,就見楊崢走出了班列,望著龍椅的方向,大聲道。


    眾人不知他要說什麽,出於好奇,倒也沒人理會。


    朱瞻基見群臣無人反對下西洋,心頭正歡喜,又得知下西洋所獲利潤巨大,越發覺得楊崢開海禁,下西洋的提議做得極好,聽他有話要說,點了點頭道:“楊愛卿不必多禮,有話直說便是?“


    楊崢點了點頭道:“微臣想了想,覺得這西洋之行,還還是有些問題的?“此話一處,眾人微微一愣,就是高高在上的朱瞻基也不由得呆了一下,這開海禁,下西洋的舉措是楊崢親自提出的,也就是說楊崢是支持下西洋的,眼看一番群槍舌戰,才將局麵打開,群臣被迫答應了開海禁,下西洋,卻不想在形勢一片大好之下,身為這件事的發起人,竟表示反對,一時間有些反應不過來了。


    陳山、楊善兩人相識一望,各自臉上露出了喜色,他二人正愁找不到話兒來反駁皇上下西洋,沒想到楊崢忽然反對,這可算是峰迴路轉,登時大喜過望,楊善早已忘記了先前的不越快,一臉笑容的道:“不知楊大人所說的問題是什麽,我等好奇的很,很想聽一聽!“


    其他官兒紛紛表示同意。


    楊崢微微一笑,迎上朱瞻基的驚疑的目光道:“皇上,微臣隻是覺得,下西洋固然能使我大明威名遠播,四夷賓服,可利潤上若能在精細些,會更好一些?”其他官兒本以為楊崢會倒向自己這邊,可一聽這話兒,頓時大失所望,沒少人小聲嘀咕,喝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