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五胡十六國時期,後燕建興十年農曆七月,後燕皇帝慕容垂派太子幕容寶為元帥,遼西王慕容農、趙王慕容麟為副元帥,領兵八萬,向北魏大舉進攻,北魏采取堅壁清野戰術,拒不與之交戰。後燕師老兵疲之後,不得不迴撤,北魏拓跋珪立即率精兵二萬騎渡河,追擊燕軍。於參合陂追及燕軍主力,而燕軍當時安營於陂東靠近河邊處。魏軍連夜登山,計劃奇襲燕軍。翌晨,魏軍登上山頭,下臨燕營。燕軍正要東歸,忽見魏軍遍布山上,士卒大驚。拓跋珪下令攻擊,燕軍爭相渡河逃命,人馬相互踐踏,壓死及溺死者數以萬計。僅包括太子慕容寶及部分親王在內的數千人逃走,其餘燕軍四、五萬人全部投降。後來,在北魏大臣王建的建議下,所有投降的燕軍全被坑殺。


    本朝名將常遇春,人稱朱元璋帳下第一猛將,此人勇武絕倫、對上忠心、對下愛戴,一生為將從未敗北!隻有一個毛病,愛殺降,朱元璋在與陳友諒在池州作戰,常遇春是先鋒,他在九華山設伏,一舉攻克池州,俘虜陳友諒降卒3000餘人。麵對這批降卒,徐達建議上報朱元璋後定奪。常遇春當時沒表態,卻在當晚徐達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這3000降卒坑殺,隻留了幾個活口給陳友諒送信,還放出狠話“人是我常遇春殺的,有本事來找我”。常遇春不但殺降,而且還喜歡屠城!害的朱元璋常常叮囑他不要嗜殺:光有土地,沒有人民又有何用(《明史•;常遇春傳》記載:tai祖使使諭遇春:“克城無多殺。苟得地,無民何益?”)有了重重榜樣,所以在戰事上殺降的事情,偶有為之,並沒人說什麽閑言碎語,這也是張翼不明白楊崢為何要阻止的地方。


    楊崢似知道張翼的疑惑,道:“他們既已投降了,咱們再殺了他們就不仁道了,廣嚐與望氣王朔燕語,曰:“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嚐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將軍自念,豈嚐有所恨乎?”廣曰:“吾嚐為隴西守,羌嚐反,吾誘而降,降者八百餘人,吾詐而同日殺之。至今大恨獨此耳。”朔曰:“禍莫大於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張大哥總不會想我年紀輕輕就遭受橫禍吧?”


    張翼哈哈一笑道:“這都是古人騙人的把戲,想不到大人竟也信,我可不信,大人要是怕,這事兒就讓末將來辦?”“未必非要殺了他們吧?”楊崢心頭湧起一股同情之一,這些將士說到底都是尋常的百姓,若不是因為戰事,他們未必會有今日之禍。


    張翼道:“我知道大人仁義,可大人也看到了,若不是這幫家夥走投無路了,這些人根本不會投降,這是沒了活路才丟下了武器,誰也不敢保證他們明日不會再反,他們可是精銳,人數也有一萬多人,可不少,切是騎兵,重新迴到了黎利的手中,加以休整,可都是能殺人的主兒,大人今日對他們仁慈,來日他們未必對我們仁慈,別忘了柳升的十幾萬大軍,他們當初殺的時候,可毫不含糊!“


    這番話兒合情合理,即便是開始動了惻隱之心的許震想要勸說兩句,這會兒閉口不言。


    王通也點了點頭,張翼所說的話兒,並不是沒有幾分道理,這些人迫於形式才投降,其心就不誠,今日降了明日就能反抗,如此這般還不如殺了。


    其實這番道理楊崢倒也不是不知道,戰爭是一種集體和組織互相使用暴力、虐襲的行為,是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領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戰鬥。由於觸發戰爭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軍人,因此戰爭亦被視為政治和外交的極端手段,這一決定了戰爭的目的是殘酷的,在軍事上,它目的是進行戰爭的階級、民族、國家及其武裝集團在軍事上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戰爭的軍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它是戰爭的根本目的,也是戰爭的本質。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是一切戰爭行動的依據。從古到今,從技術到戰術,從戰役行動到戰略行動,都貫徹戰爭的軍事目的,它普及於戰爭的全體,貫徹於戰爭的始終。在整個戰爭過程中,不論采取什麽作戰方式、作戰部署和作戰原則,運用何種武器裝備,敵對雙方的一切鬥爭都是圍繞著如何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展開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謀攻》)隻是達成戰爭軍事目的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它以強大的實力優勢為條件,使戰爭另一方意識到,如果對抗就會被消滅,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會兵臨城下,但一旦走到了這一步,無論是願不願意,戰事的勝利無疑是誰都願意接受的結果,而在這個結果之前,所有一切的為這場戰事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值得原諒的,就算是殺降,這也是曆朝曆代不乏殺降的武將。


    但楊崢畢竟是兩世為人,對於戰事上的看法上還是多了幾分不一樣的見解,殺降固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如威懾,如消除對方的戰鬥力,但從另一方麵看,殺降的後果也有不盡如意的地方,如在他看來,殺降會提高下次軍事失敗方的預期損失,這就好比做生意,一次性將一個行當的生意做絕了,看似不錯,但預期收益並沒有因此增大,因為你從此之後少了這個行當,也就是說你直接的後果是丟了飯碗,而戰事相比,最直接的後果是將士們的仇恨,取而代之的將會是更瘋狂的報複,戰也是死,投也是死,既如此,不如「為國死,可乎?」,往往這個時候對方的防抗實力會更強,這一點從大唐名將薛仁貴坑殺迴紇鐵勒的效果可以看出,唐龍朔二年,迴紇鐵勒九姓突厥進犯唐朝,薛仁貴領兵討伐,迴紇鐵勒聚兵十餘萬人,憑借天山(今蒙古杭愛山)有利地形,阻擊唐軍。當年三月初一,唐軍與鐵勒交戰於天山,鐵勒派幾十員大將前來挑戰,薛仁貴應聲出戰,獨挑幾十人,連發三箭,敵人三員將領墜馬而亡,敵大軍見之,立即混亂,薛仁貴指揮大軍趁勢掩殺,遂不時,敵人大軍投降。有詩讚曰: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因為鐵勒騷擾唐邊境達數十年之久,薛仁貴命令將投降兵十三萬人就地活埋,以除後患,這次殺降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人神共憤,大唐的大臣也多有對此不滿者。楊德裔等大臣便激烈地彈劾薛仁貴,指責他“故殺降人”。而薛仁貴的暴行徹底激怒了鐵勒人,這些本來願意歸降的部族自此與大唐結下了不解之仇,他們率部堅壁清野,遠走漠北,誘使唐軍深入追擊,然後不斷襲擾。最終唐軍斷糧,倉皇迴逃,一路上先是吃馬,馬盡後,竟然“人皆相食”。一萬多精銳唐軍,等退到關內,竟然隻剩了八百人,可以說大唐一直沒能安撫鐵勒人薛仁貴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他來安南推行的是一國兩製,目的很明確,讓安南再一次迴到大明的懷抱,不至於二十年之功一朝喪盡,就衝著這一點,他也不能殺了這些人,今日若殺了明日不說自己屠夫的名聲就此落下了,就是大明的殘暴之名也必然傳了出去,與眼前的局麵,無疑是不利的,這個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不管這些是不是真心投誠,他都不會讓人殺了他們。


    “話雖不錯,可你們忘了,他們是精銳,難道你們就不是麽,今日若殺了他們,明日咱們的惡名就傳了出去,那些百姓,那些本就打算投降的人還敢相信我們麽,我們是人,不是禽獸,我們有良知,殺人雖不是我們願意,但能少殺人,終究是好的,再說了,你看看他們的樣子,早就被我們今日之舉下破了膽子,哪還敢跟我對抗,退一萬步說,即便是他們不是真心投誠,為了活命才出此下策,明日便反了我們,討迴義安城,這其中的效果,你們就沒想過,我們四萬對抗四萬,以零傷亡的戰績,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黎利看到他們會怎麽想,百姓會怎麽想,那些將士會怎麽看,這對我打擊對方的將士士氣,大有好處,可以說不殺他們是比殺了他們更適合我們?你們意下如何?“


    許震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


    第二更來了,請圍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