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緒一旦擴大化,對於剛剛登基的黎利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所以他必須在事情還沒進一步擴大之前,阻止這股風氣,陳鵠之死的事情,必須要一個合理的說辭,決不能像大明傳過來的小報那樣胡言亂語,一旦百姓信以為真,不管是那陳鵠多麽的昏庸無道,多麽的愚蠢,天生對弱者抱有同情心的百姓,少不了對自己抱有不滿之心,沒了民心,對於一個剛剛建立的王朝來說,意味著什麽,黎利比誰都清楚,這才著急讓文武百官給自己出出主意,看怎樣做能挽迴眼前不利的影響。


    明白了皇帝的心思,範文巧斟酌了一番,道:“迴陛下的話,陳鵠被殺一事市井已經各有傳聞,若任由此等傳聞繼續下來,隻怕與朝局不利,而老臣昨日扮作尋常百姓,混入市井之中,發現百姓與陳鵠被殺一事的看法多來自大明的小報,並不知其真假,想來大明也是看出這點,才敢大肆利用小報與義安城內散播,陛下想要挽迴局麵,依老臣看,最好的法子就是有陛下親自澄清此事!”


    黎利眉頭一跳:“親自澄清?”


    範文巧道:“不錯,一來陛下乃天子,說出的話兒金口玉言,百姓最為信服,這事兒說到底是對方的惡意中傷陛下,陛下若能對對方的這些中傷之語做出全麵的批駁,對其中肆意殘殺陳鵠的細節逐一進行反駁,在編輯成書,昭告天下,百姓自會相信陛下的清白!”


    黎利心頭一動,這法子聽起來倒也有些見地,陳鵠是被自己父子逼死,可這也隻是捕風捉影的事情,如今的世麵上流傳陳鵠的死法就有好幾種,若自己能加以反駁未必就不能組織這些流言蜚語,再者自己殺陳鵠是事實,可加以運用也不是不可將這轉化為有利的局麵,再不濟也比如今什麽都不做的要好,反正名聲已經壞得一塌糊塗,也不怕在壞點,有了這一番計較,他點了點頭道:“這法子甚好,此事對方是針對朕而來,有朕來解釋,反駁最好不過了,相信百姓也能明白朕的清白?”


    範文巧微微抬頭看了一眼龍椅上的黎利,心頭一歎道:“清白麽,未必吧?”主意已定,剩下就是細節的問題了,君臣商議了一番,最後如何反駁的事情就落在了範文巧的身上,寫好後由皇帝親自過目,若能通過,則蓋上印章昭告天下。


    自領了聖命後,範文巧心頭雖有一番計較,但此事事關重大,倒也不敢輕易下筆,先是將這兩日的小報,關於陳鵠被殺的一案,以及這件事上的小道消息,種種傳聞都收集起來,細細翻閱了一番後,開始對交州小報上指責黎家父子殘忍殺害的陳鵠一事進行了一一辯解,他從動機開始,先是承認對於陳鵠這樣的一個皇帝,黎利殺陳鵠是有動機的,畢竟陳鵠是黎利冊立的傀儡皇帝,但這樣的一個傀儡皇帝卻不做好皇帝的本分,處處與黎利作對,先是在登基後幾年,製造宮中動亂,想趁機殺了黎利,還不止如此,陳鵠還暗中與大明勾結,企圖借大明之手一舉除掉黎利大軍,意圖明顯。


    在黎利大軍大破明軍,幾以一人之力顛覆大明數十萬大軍,兵進義安,占領整個安南,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黎利還是尊陳鵠為皇帝,號令必是皇帝所出,可此人實在不堪大任,不僅不知恩圖報,還區區刁難,這樣的一個人,若是換了你,你怎麽辦吧?


    所以說,如果說黎利殺了陳鵠也不是不可能,就朝廷的局麵來看,死了一個陳鵠倒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甚至也不會使人感覺其殘暴,而是覺得黎利太蠢,因為在如此好的機會下,黎利沒有殺他,偏偏在最不可能殺他的時候殺他,這豈不是找罵麽。


    他從這一點著手,開始反駁,在他看來,今日大明的這些手段恰好證明了陳鵠不是被黎利所殺,而是另有其人,歸納起來,其理由如下:


    第一、黎利做事一向光明磊落、明來明去,無論好事還是壞事,都是做得明火執仗,所謂好漢做事好漢當,你簡直就找不出來黎利啥時候搞過小動作或者玩兒陰的。比如,人家要殺大功臣阮鷹,就是有朝廷定罪,用了最殘酷的酷刑,殺起來毫不猶豫,再比如:“言官在宮門外如此鬧騰,皇帝都隻是責罰了一下,第二日該放的人都放了,該恢複官職的都恢複了官職,這樣的一個光明磊落的君王,怎麽會陰令他人暗殺陳鵠麽?


    第二點,陳皓原叫胡翁,是“丐者之子”,“假稱陳氏之後”。黎利擁立陳皓的原因,是由於黎利在起義時鑒於“人心思陳,故立之以從人望”,並且“欲籍辭以應明人”。黎利驅逐明軍後,便先殺陳皓,然後登基稱帝。關於陳皓的死因,一說是他深知國人不服,遁逃時被朝廷所獲,便飲毒藥而死;一說是他“潛駕海船而卒”;一說是潛逃時被黎利令人追殺;一說是黎利曾說“我以百戰得天下,而皓居大位”,陳皓在驚惶下潛逃,最終被黎利追殺,涉及的直接的死法就有好幾種,這就給人疑惑了,要殺一個傀儡,依著黎利今時今日的地位,根本用不著這麽麻煩,再說了,在這種關乎名聲的事情,古往今來,凡這種事情,都是遣一心腹、暗中殺了便是,比如朱洪武命廖永忠迎韓林兒迴應天,船到瓜步時,韓林兒因船翻沉入江中而死,弄個離奇死亡的什麽,又豈會留下把柄,被人話柄呢?


    第三點,就眼前的局麵來看,安南雖大半在黎利的掌握之下,但交州仍在大明手中,論其危險人物,這個時候因為是大明排在首位,其次是哀牢、占人,這個時候是絕對不能給對方以借口,而陳鵠是陳家後人,這個時候殺了對方是名不正言不順,難保大明、哀牢、占人不會趁機來攻,以黎利的老辣,不可能看不出其中的厲害關係,所以這個時候,黎利就算再有殺陳鵠的心思,也不會選選擇大明尚未評定的時候去殺,給了大明出兵的借口……?“


    第四點:“黎利既要殺陳鵠,為何又要弄出那麽多的花樣來呢,陳鵠是傀儡,手中並無兵權,這樣的一個人,一杯毒酒就足以解決了,何須弄什麽關帝廟,殺人之前,還派去談話,顯然這都是無稽之談,再者,那黎利登基前的禪讓詔書並非偽造,也就是說這詔書是陳鵠親筆所寫,陳鵠既知黎利要殺他的心思,那詔書是他唯一活命的機會,為何又要親筆寫下詔書呢,難道是嫌命太長?”


    第五點:縱然黎利有了奪取皇位的心思,對於一個毫無威脅的傀儡,黎利隻需要剪除其親信,將其圈養起來就可以了,為什麽要殺他?


    第六點,眼下大明還在,黎利要與大明對抗的話,缺少的就是人心,在安南尚未統一之前,殺主上此乃兵家大忌,黎利善於用兵,豈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第七點,按照大明小報所載,黎家父子殺陳鵠應該是在黎利登基之前,既如此,大明既知道消息,早在黎利登基之前,就應該散播了,這樣一來,就恰好給了大明一個絕佳的借口:討伐弑君之人,為陳鵠報仇。


    所以說,陳鵠死了,對眼下的黎利有百害而無一利,對於大明就不一樣了,雙方是敵對關係,有了這樣個道義的製高點,無疑是雪中送炭,恰如天降甘露、來得正是時候,大明卻就此放過,現在黎利登基為帝大半個月,再來散播陳鵠被殺的消息,其中的用意就很明顯了……“。


    第八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錦衣衛縱然是無所不能,但殺陳鵠這樣的一個人,怎麽也是秘密而為,看大明的準備,顯然是早就知道陳鵠之死,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再說了按照市井所說,陳鵠死因不少,為何大明就一口咬定這是黎家父子所為呢,別忘了,阮鷹就是勾結大明的第一大罪人,為何就不是他呢?給人定罪名需要講究真憑實據的,你大明一沒有親自審案,二來沒有證據,憑什麽就定下了結論呢?所以,陳鵠之死疑點不小,但絕不會是黎家所殺,因為時候不對?“


    逐一反駁了一番後,當夜加以潤色,第二日一早便呈現給黎利,黎利誦閱後,登時大喜,當下名人蓋了皇帝的印章,將這篇昭告天下,一時京城大大小小街頭巷尾將這件本已忘得差不多的事情,重新提了起來,好不熱鬧。


    ^^^^^^^^^^^^^^^^^^^^^^^^^^^^^^^^^^^^^^^^^^^^^^^^^^^^^^^^^^^^^


    第三更送上請圍觀,我先碼碼看,能不能碼出第四更,若是不能,今晚就這麽多了,諸位洗洗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