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娥胸有成竹,見了皇上從容答道:“萬歲,小娥若不擊鑼鼓,咋能麵君,我的冤情又咋能伸呢?”接著便把皇侄劣跡、隨從惡行一一呈述。繼而又懇切地說:“萬歲你切莫屈殺英雄,小女冤枉事小,朝廷聲譽事大啊!”劉邦聽畢,覺得言之有理,遂提“囚犯”與皇侄隨從對質,那人見抵賴不過,隻好招認為誤殺。劉邦十分憤慨,厲聲吼道:“小奴才,跟隨王爺不勸其走正道,還斷送其命,誣陷他人。寡人今日親審此案,方知真情,差點錯殺英雄。來人,將小奴才拉出去斬了!”隨即將好漢釋放,讓小娥迴家。百姓聞訊,無不讚頌高祖英明。


    蘇小娥擊鼓鳴冤這一舉動,倒給劉邦一個啟示,為便百姓告狀,他特下聖旨,命各級官署大門必須各置一鼓一鍾,並規定鍾鼓一響,官必上堂,藉以顯示便民、德政。就這樣,擊鼓鳴冤之製一直延續了下來,其實這是尋常百姓的一種誤傳,這鼓並非漢高祖劉邦所創,自宮城外門設有公車司馬令一職,其副手為公車司馬丞,他們的職責之一是接待和安排上書或請求麵見皇帝陳言的吏民,也是兼管信訪事務的官員。在西漢時代,又設有詣闕上書製度。它是漢代提起訴訟的一種方式,指案件受害人或其他受到冤屈的人到京師向中央的司法機關提出訴訟,是一種典型的越訴行為。此外,漢代吏民上書信訪的形式還有禦駕前“庶行上書”、“因嬖人奏之”等等,而禦駕前“庶行上書”,概是後代“邀車駕”或“告禦狀”這種信訪形式之源頭。自魏晉開始,設置“登聞鼓”製度,並成為曆代直訴的一種重要方式沿用至清代,是信訪活動中一項重要製度。


    晉代在設有登聞鼓的同時,還繼續設置“誹謗木”,並改稱為“華表木”、“表木”。南朝設有諫鼓和謗木,聽取天下臣民的意見。北朝北魏太武帝時,宮闕左麵懸登聞鼓,人有冤則擊鼓,由主管官吏公車上奏其表。在北齊時期,還正式出現了“邀車駕”這種上訪形式,即在皇帝外出時,阻攔皇帝的車馬申訴。這種信訪形式就一代接一代的延續了下來。曆朝曆代的皇帝無論是多麽的昏庸無道,這麵鼓都會存在,隻不過是鼓有官家與天價的區別。


    在尋常的衙門裏,這麵大鼓由兩根較粗的木棰敲擊發音,鼓的中心發音較低而深厚,越向邊緣聲音則越高而堅實。由於從中心到邊緣各圈的音色不同,演奏時可利用這些變化來豐富它的表現力。演奏方法有單擊、雙擊、頓擊、悶擊、壓擊、搖擊和滾奏等。大鼓鼓麵較大,音量能從很弱到很強,力度變化很大。對情緒和氣氛的渲染能起很大的作用,所以這鼓聲用於鳴冤最為合適,而天家雖不用鳴冤,但曆代皇帝也都明白,閉塞言路的後果,所以象征性得在宮門外設置了一麵大鼓,其目的是為了朝政一下傳上達,不至於自己落了一個閉目塞聽的聲明。


    黎利登基後,一切仿照大明,得知漢人上古皇帝上朝聽政,有公卿正麵進諫,博士朗誦讀歌,樂師規勸告誡,平民百姓的街市議論由有關官吏報告君主,史官記載天子的過失,宰臣減少天子膳食以示思過,盡管這樣,天子對這些監督仍嫌不足。所以堯設置供進諫者敲擊的鼓,舜樹立了供人們書寫意見的木柱,湯設立了監察官員,武王備用了警戒自己謹慎的搖鼓,哪怕出現細微的過失,他們都已做好了防備的措施,便有樣學樣,也讓人在宮門外設置了這麵鼓,本以為憑著自己雄才偉略,有生之年,這麵鼓怕是不會響起了,誰曾想,這才十幾日,鼓聲便響徹整個皇宮,不僅僅宮中的黎利聞鼓聲嚇了一大跳,就是整在拉拉扯扯的侍衛也嚇得不輕,唯獨那些剛才還嚎啕大哭的言官們一個個麵露喜色。


    “大人,是一個書生在擊鼓?”查看的侍衛跑了進來大聲道。


    “好大的膽子!“那老太監罵了聲,正要嗬斥侍衛上前抓人,卻聽得黎丁道:”來了多少人?“


    那侍衛道:“就一個人?隻是……?”


    “隻是什麽?“黎丁為人不似那老太監老眼昏花,今日的事情,本就讓他覺得有些蹊蹺,卻見言官眼裏放光,便覺得此人未必那麽簡單,此時聽侍衛言語含糊,喝道:”隻是什麽?“


    那侍衛道:“擊鼓之人雖隻有他一人,但門外還站著四個人?“


    “那還等什麽,全都抓起來?”那老太監喝道。


    黎丁道:“等一下,那跟著的四人可是官員?”


    那侍衛搖了搖頭道:“不是,是,是抬棺材的?”


    “棺材……?”那老太監與黎丁微微一愣,顯然有些不明所以。


    那侍衛道:“那書生是讓人抬著棺材來敲鼓的?”


    黎丁心頭一驚,與那太監彼此看了一眼,嘴裏異口同聲的道:“死諫!”


    所謂的死諫是指大臣為了自己的想法被采納而不惜冒犯領導者(通常是皇帝)的行為。常言有”文死諫、武死戰”,意思就是說”文官應該為了堅持正義而不惜生命進諫,武將為了戰爭勝利而不惜生命奮戰”,這種方式也是曆朝曆代的皇帝最不願意看到的場麵,所以一聽是死諫,那老太監才暗自慶幸自己剛才沒太衝動,感激的看了一眼黎丁道:“黎大人,這,這該如何是好?”


    黎丁也是頭一次看到這種情況,耳聽這鼓聲一聲賽過一聲,心頭也有些慌亂,道:“公公,這事兒太大,非你我能決斷,我看還是去請示皇上吧?”


    那老太監道:“還是黎大人想得周到,咱家這就去!”說完一掃佛塵,急急忙忙的去了。


    黎丁望著那太監消失的身影,又看了看眼前這一幫明明如同死了父母的言官,卻在這一刻鬥誌激昂,不由得一歎道:“看這事兒給鬧騰得?也不知何時是個頭兒?“


    宮中黎利怒氣未消,從聽到鼓聲起,他就恨不得殺人,對黎丁的能力更是失望透頂,雖說每一代皇帝都象征性在宮門外設置了這麵鼓聲,但每個皇帝的骨子裏都不希望這麵鼓發揮他應有的作用,最好永遠不要響,就那麽安靜的擺在哪兒最好,誰不想自己管理之下是一個清平明朗的世界,是一個後世敬仰的朝廷,如今可好,自己登基不過十幾日,先是功臣背叛,跟著言官逼迫,如今便是萬年都不會想的鼓聲都一聲一聲響了起來,難不成朕是昏庸無道的紂王不成。氣歸氣,可心頭也對這誰敲響了這鼓聲感到好奇,直覺告訴他,此人必定不簡單。


    如今鼓聲一聲緊似一聲,宛如雷鳴一般在皇城上空傳蕩,他相信這鼓聲用不了多久,足以傳遞整個義安城,天下百姓,京城大小官兒,就是牢房裏的那一位,以及大明的官兒多少雙眼睛在看著,想看笑話的,想看鬧劇的不乏其人,身為一國之君,他如今要做的,就是盡快處理此事,將最壞的影響縮小到最底,多年的爾虞我詐告訴他,他有這個本事。


    一番思索後,黎利因為氣惱而煩躁的心漸漸沉浸了下來,戰場上那個指揮若定,決勝千裏之外的黎利此時此刻又迴來了。


    皇城外,楊崢搖著紙扇望著窗外,看著皇城內因為鼓聲驚起的鳥雀,自言自語的道:“多麽熟悉的鼓聲,多麽強有力的鼓聲,看樣子是好戲要開鑼了?”


    “皇上……皇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那老太監當了幾十年太監,頭一次聽到這樣的鼓聲,頭一次見人抬著棺材來上書的,不免有些慌了神兒,一進了宮,便尖著嗓子大聲喊了起來。


    黎利皺了皺眉,喝道:“沒出息的東西,這麽點小事,看把你嚇得?”


    那老太監忙唯唯諾諾了一番道:“陛下說得是,奴婢沒用,給陛下丟臉了,可那人……?”


    “那人又不是三頭六臂,難道還能吃人不成?”黎利看著眼前不成器的奴才,恨恨的道。


    老太監道:“他,他不吃人,可他的棺材吃人,嚇死奴婢了?”


    “棺材!”黎利雙眼微微一眯,盯著老太監道:“說明白些?”


    “是!”老太監急忙應了聲道:“那書生他是抬著棺材來擊鼓的?”


    “死諫?”聽了這話兒,黎利也吃了驚,所謂文死諫,武死戰,本以為這隻是前人說說的話兒,現實中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人,一直沒當迴事兒,沒想到自己不過登基十幾日,竟遇上了這等千古其事,讓他驚訝之餘,更多的是憤怒,這些人是徹底把朕當做昏君啊。


    ^^^^^^^^^^^^^^^^^^^^^^^^^^^^^^^^^^^^^^^^^^^^^^^^^^^^^^^^


    事情耽擱了,求見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