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擁有一切,所以他動手了,但他將一切想得太簡單了,一番爭鬥後,他終究不是黎利的對手,身旁的人被殺的殺,流放的流放,便是平日裏幾個能說話的女子,也被調到了別處,他知道的舉動已讓黎家父子不滿,黎利之所以沒殺他,是因為黎家還要他這張虎皮,要陳家後人的這個招牌來籠絡天下人心,一旦黎家父子收了天下人心,去了大明這個心頭大患,他的死期也就不遠了。


    退,他不是沒想過,可如何退,又讓他不知所措,此時聽了小翠兒的這番話,不免有些心動,蔚然一歎道:“你說朕真的舍棄了這一切,能換來一世的逍遙麽?“


    小翠兒沒有立即應答,畢竟是關乎生死的大事,她一個若女子一時也不知該如何作答,想了想道:“陛下可知三國?“


    三國的故事,在北宋的時就已傳到了安南,那時候李朝第三代皇帝李日尊年國號“大瞿越”改為“大越”。“大越”這個國號的出現,充分表露了李朝極大的野心,改名後不久,李朝皇帝以“天朝”、“上國”自居,對鄰近的占城、哀牢、牛吼等部多次發動戰爭,占領了大片領土。李朝曆代帝王,皆不忘“征占”之舉,或是派兵“征討”,或是“禦駕親征”。


    李朝的統治者又趁宋朝與遼、西夏發生戰爭無力南顧之機,不斷侵犯宋朝邊疆和蠶食宋朝領土。李公蘊於順天五年在芳林州(治今越南永富省越池)打敗大理軍隊後,向北向西北擴張,最終占領今永富省、河宣省及北太省等地僚人區,並以其女嫁與甲峒首領甲承貴,封他為諒州知州,大有盡取宋邕、欽二州之勢,宋朝一直忍讓。後又悍然入侵廣西,引發了宋越熙寧戰爭,占領了宋朝的廣源州。李朝上表“謝罪”,同時要求冊封,宋朝則封李朝皇帝為“交趾郡王”。


    此番戰事,讓李朝皇帝見識了宋朝的富裕繁華,文化科技的先進,返會安南後,立即著手效仿大宋一切製度,漢字是李朝的官方文字,使用漢字記事、寫作、頒發律令。儒家經籍和儒家思想,早已在安南社會廣泛流傳,深入人心。此後李朝更是把尊孔、崇尚儒學籠絡天下讀書人的手段,故而李朝讀書人最多,做學問的人也最多,三國的故事也一點一點的傳了進來,先有宋道士南來,教國人歌舞、戲弄:蓋亦扮戲之類,隨著戲曲的發展,三國的故事也隨戲曲越傳越廣,從而大街小巷,人人皆知三國了?陳鵠年輕時做了乞丐,平日裏無所事事的時候,最喜好聽三國的戲曲,所以整個三國大小事件,可謂是爛熟在胸,聽小翠兒如此一問,倒是楞了一下,道:“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曹操、劉備、孫策,周瑜、司馬懿、陸遜、趙雲、張飛、關羽、徐晃、典韋、許褚、太史慈、孫策、甘寧還驍勇莫當?三國時期是群雄爭鬥、英雄輩出的時代。好古有杜預,博物有張華,飛書疾馳有陳琳。要兩才相當有薑維對鄧艾、諸葛亮對司馬懿;這樣的時代,讓人著迷,讓人留戀,朕本是市井之徒,與三國自是喜愛,嫣有不知之理?”


    小翠兒恩了聲,道:“陛下既知三國,對蜀漢後主如何看?”


    “劉禪?”陳鵠微微楞了一下,顯得有些驚訝,扭過頭看了一眼小翠兒。


    小翠兒恩了聲,道:“不錯,劉禪!陛下覺得他傻麽?“


    扶不起的阿鬥,樂不思蜀早已深入人心,所以陡然聽得小翠兒這麽一問,陳鵠微微楞了一下,隨即細細想想,卻是搖了搖頭道:“世人以樂不思蜀來評價劉禪,卻不是這是世人的誤解,其實那劉禪一點都不傻?“


    劉禪不傻,不僅僅是後人的看法,在三國那個時代,就有許多人這麽認為的,《三國誌》記載,劉備給劉禪的遺詔中有這麽一段話:“射君到,說丞相歎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複何憂?勉之,勉之。”射君就是是射援,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白:諸葛亮對射援稱讚劉禪的智慧,射援又將這讚辭告訴了劉備,劉備很高興予以勉勵。諸葛亮當然不會是阿諛奉承之人,劉備也頗有知人之明,由此可見劉禪非魯鈍之人。為了讓劉禪見多識廣,掌握治國本領,劉備讓其多學《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等書,並由諸葛亮親自抄寫這些書讓他學習,又令其拜伊籍為師學習《左傳》。不僅如此,還令其學武。《寰宇記》有記載:“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裏,劉主禪學射於此。”對於劉禪的表現,諸葛亮是很滿意的。


    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劉禪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這個敏字可說明阿鬥並非愚蠢之人,不然諸葛不是有心諷刺了?不僅如此,在北伐的問題上,劉禪的頭腦也非常清楚,諸葛亮急於北伐的時候,他規勸說:“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迴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


    盡管諸葛亮置自己的規勸與不顧,但北伐決議一旦形成,劉禪還是全力支持諸葛亮的北伐。諸葛亮死後,劉禪馬上停止了空耗國力、勞民傷財的北伐。司馬懿率大軍征伐遼東公孫淵。劉禪唯恐蔣琬犯諸葛亮老毛病,專門下詔告誡蔣琬不要輕舉妄行,“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魏延造反,卻誣奏楊儀造反。劉禪聽完魏延表奏,馬上提出疑問,說:“魏延乃勇將,足可拒楊儀等眾,何故燒絕棧道?”魏延被殺後,劉禪也沒有對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為了防止權臣權力太重問題,劉禪以費禕為尚書令後遷大將軍,錄尚書事,主管政務,以蔣琬為大將軍,後遷大司馬,主管軍事,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牽製,但又各有側重。蔣琬死後,劉禪“乃自攝國事”,大權獨攬,徹底解決了蜀漢多年“事無巨細,鹹決於丞相”的政局。


    劉炎的妻子胡氏入賀太後,太後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劉炎的猜疑,導致了惡**件。劉禪接受教訓,馬上廢除了大臣妻子母親宮廷朝賀的禮節。夏侯霸因司馬氏篡位怕受曹爽牽連逃於蜀漢,其父夏侯淵乃被黃忠斬於定軍山。劉禪在接見夏侯霸之時說:“卿父自遇害於行間,非我先人手刃也。”輕描淡寫,寥寥數語,消釋前嫌。又指著自己的兩個兒子說:“此夏侯氏之甥也。”夏侯淵之堂妹乃張飛之妻,張飛之女乃劉禪之妻,故有此說。然後又對夏侯霸厚加賞賜,封官爵。一套懷柔拉攏的手段使的十分嫻熟。


    盡管劉禪與諸葛亮君臣之間也存在著些許不諧音調,但劉禪卻一直保持克製的態度,顧全大局。諸葛亮用人失誤,後主安慰說:“勝負兵家常事。”等諸葛亮打了勝仗,後主劉禪適時恢複諸葛亮的職務。諸葛亮的死訊傳來,劉禪連日傷感,不能上朝,竟哭倒於龍chuang之上。當靈柩運迴時,劉禪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裏相迎。此時,李邈上書,援引曆史上呂祿霍光等人的例子,詆毀諸葛亮“身仗強兵,狼傾虎視”,說諸葛亮之及時死去使其“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為慶”,暗指諸葛亮如果不死,早晚會圖謀不軌。李邈所說或是其真實想法,或者是為了迎合劉禪。但是劉禪聞言大怒,將其下獄處死。這說明劉禪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內變”的道理,隻要自己一時不清醒,內亂不可避免。


    但是,劉禪在這件事上也很有分寸,《襄陽記》記載: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為可聽立廟於成都者,後主不從。步兵校尉習隆、中書郎向充等共上表曰:“臣聞周人懷召伯之德,甘棠為之不伐;越王思範蠡之功,鑄金以存其像。自漢興以來,小善小德而圖形立廟者多矣。況亮德範遐邇,勳蓋季世,王室之不壞,實斯人是賴,而蒸嚐止於私門,廟像闕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今若盡順民心,則瀆而無典,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此聖懷所以惟疑也。臣愚以為宜因近其墓,立之於沔陽,使所親屬以時賜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廟。斷其私祀,以崇正禮。”


    ^^^^^^^^^^^^^^^^^^^^^^^^^^^^^^^^^^^^^^^^^^^^^^^^^^^^^^^^^^


    第四更了,最後的半個小時了,諸位還有票票的話,莫要忘記了,還來得及,拜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