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眾人對朱瞻埈與襄王朱瞻墡共同監國的提議還是很滿意的,紛紛點頭。


    朱瞻基心頭也屬意自己這兩個弟弟,聞言點了點頭道:“楊大人所言極是,朱瞻埈與襄王朱瞻墡留守京城,朕也放心不少,不過京城還有地震之災,少有不慎對京城的局麵大為不利,單靠朱瞻埈與襄王朱瞻墡隻怕不夠穩妥,還請楊大人在斟酌些官員來為好“


    楊士奇早有準備,道:“迴稟皇上,微臣與諸位大人議出了一份留守人員名單,請陛下過目”


    陳蕪早就知趣了走了下來,雙手接過楊士奇手中的名單,畢恭畢敬的送到了朱瞻基的麵前。


    朱瞻基快速的掃了一眼,見名單上列有,定國公徐景昌、彭城伯張昶、安鄉伯張安、廣寧伯劉湍、忻城伯趙榮、建平伯高遠、廣平侯袁容、武安侯鄭亨、都督張昇山、尚書黃淮、黃福、李友直協同讚輔,暗暗點了點頭:“這份名單可謂文武兼備,武有定國公徐景昌、彭城伯張昶、安鄉伯張安、廣寧伯劉湍、忻城伯趙榮、建平伯高遠、廣平侯袁容、武安侯鄭亨、都督張昇山,文有尚書黃淮、黃福、李友直協,且多是謀國之臣,頓時放下心來,正要放下名單,忽的想起了什麽,又將名單看了看,卻是沒有,立即蹙著眉毛問道:“楊愛卿,這名單中是不是漏了個人呐”


    楊士奇微微楞了下,這份名單當時他是與楊榮、楊溥、夏元吉、蹇義四人一同商議定下的,四人各自看了一遍,可以說絕對是沒有遺漏,此時聽皇帝問,不免有些好奇的道:“啟奏陛下,臣並無遺漏”。


    朱瞻基再一次將名單看了一遍,名單上的人數雖不少,大大小小的官兒,加起來也足足有兩頁紙,但他自問還沒到兩眼昏花的地步,快速的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卻是沒有自己想要看到的那個名字,有幾分不悅的道:“楊大人再想想,是否遺漏了一個人”


    楊士奇被朱瞻基如此說,弄得心頭也有發毛,暗自將名單默默在心裏迴憶了一遍,他記憶力極好,這麽一會兒功夫,便將名單迴憶得絲毫不差,這時堅定的道:“迴稟皇上,微臣並無遺漏”


    朱瞻基卻是不依不饒的道:“不對,楊大人你卻是遺漏了一個人”


    這下楊士奇有些奇怪的,眾人也覺得不可思議,楊士奇素來以精明幹練見長,在政務上從未出錯,似這等小事情不該出現錯誤才是,可皇上的神情,又不似說謊,一時議論之聲不斷。


    楊士奇也看出了朱瞻基不是胡言亂語,想了想道:“微臣愚鈍,不知遺漏了誰,請皇上明示”


    朱瞻基道:“翰林院侍讀、神機營參將楊崢,楊愛卿忘記了他吧”


    楊士奇微微一愣,隨即不得不說自己疏忽了,可也不算自己疏忽,楊崢不過是翰林院侍讀、神機營參將說到底是四品官兒,這次留守的莫不是王侯將相,便是文官兒也是一品、二品,所以根本沒想到楊崢“此時聽皇帝提起,便知道皇帝要重用自己這位小兄弟了,心頭既為他感到高興,又為自己的疏忽感到自責,忙道:”皇上明鑒,楊侍讀為人忠勇有加,年輕有為,堪為棟梁之材“這幾句話說兒說來,若是換做平常,楊崢還沒去樂安州,沒有錦衣衛的大肆渲染,大殿上站著的文武百官早就不服了,年紀輕輕就是四品官,還要怎樣,可今日沒人說了,一來人家兩次潛入樂安州,做旁人不敢做的事情,還在那樣的情況下,成功的搜集的漢王的謀反的罪證,不斷如此,還麵對漢王的咄咄逼人,成功的維護了朝廷的威嚴,此等膽氣,此等機智,這樣的人物不算年輕有為算什麽。


    朱瞻基道:“楊愛卿既知楊侍讀堪稱棟梁之才,為何要遺漏了他呢”


    楊士奇道:“迴稟皇上這是微臣的疏忽,不過此事也怪不得老臣,楊侍讀如今隻是翰林院侍讀、神機營參將四品官兒,微臣”


    這話兒雖沒說的太白,但潛台詞誰都聽得明明白白,不是我故意遺漏他的,是他的官銜太低,我沒法記住啊“


    朱瞻基哦了聲,盯著名單看了看,名單上的確如楊士奇所說,為首的定國公徐景昌,乃是徐增壽之子,自己的表叔,彭城伯張昶更是厲害,是當今皇太後的張氏的兄長,也就是自己的舅父,安鄉伯張安、廣寧伯劉湍、忻城伯趙榮、建平伯高遠也是侯爺以上的官職,就是廣平侯袁容也是駙馬都尉,是永安公主的丈夫,是自己的姑夫,有這些人在前,楊崢一個四品的侍讀學士,神機營參將的確上不了台麵,也怪不得楊士奇不把楊崢放進去,在這些人麵前,一個四品官兒還真辦不成什麽事兒,明白了這一點,又看了一眼名單,道:“楊侍讀兩次潛入樂安州,為國立下功勳,朕素來是賞罰分明,就,就給他個平安侯吧“


    此話一出,群臣嘩然,就是楊士奇也是一臉羨慕,這個楊小弟好運氣,這麽年紀輕輕就做了侯爺,也不知羨慕多少人啊


    朱瞻基的話未落,蹇義立即就走上前,高唿道:“皇上,萬萬不可”。


    群臣本有意見,可此話兒畢竟是皇帝說的,這一年多來,朱瞻基威嚴日濃,親自做了決定的事情,還容不得百官更改的,所以平日裏也沒人敢去觸這個眉頭,心頭雖不滿,卻無人說話,此時見蹇義說話,人人膽子登時大了些,一時戶部、工部、兵部、吏部尚書、侍郎紛紛上前抱拳道:“皇上,這不符合規矩”


    朱瞻基冷聲道:“規矩,無非是世襲、納貲、軍功、薦舉、郎選、恩蔭和科舉之法吧“


    蹇義道:“不錯,上麵無論是那一條,楊侍讀都不夠,且資曆不夠,年齡太輕”


    朱瞻基有些不悅道:“資曆,你們不給他資曆,他如何有資曆,年輕太輕,年輕輕輕就有有膽有識,為朝廷做的事情卻不少”說到了這兒,又哼了聲道:“科舉,滿朝文武百官,誰敢說自己所寫的八股文能超過楊侍讀的兩篇狀元之文“


    朱瞻基厲聲喝問,滿朝文武百官細細一想,也不得不說楊崢的確有些本事,那兩篇八股文,便是如今細細誦讀起來,也是滿臉的敬佩,更別說這次在樂安州的種種表現,讓滿朝文武百官既羨慕,又有些妒忌,被皇帝這麽一問,竟無人應答。


    朱瞻基道:“朕治理國家,不拘一格降人才,隻要是人才,無論是年輕,還是年邁,朕都會重用,為國立下功勳,朕都會封賞,這平安侯就這麽定了吧“


    楊士奇覺得楊崢年紀輕輕,太早做了公侯不太好,一來遭人妒忌,二來,如此年輕便位極人臣,少不了養成驕縱之氣,這時便走上前道:“皇上不拘一格降人才,賞罰分明滿朝文武百官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無規矩不成方圓,楊侍讀年輕有為不假,可官位太高,對他終究不是好事,我看這侯爺還是改一改吧“


    楊士奇這番話兒入情入理,朱瞻基也怕楊崢位極人臣,養成了驕縱之氣,可這不是他願意看到的,想了想道:“既如此,朕便收迴這道旨意,不過楊侍讀為國立下功勳不假,賞罰還需分明,朕就讓他掌管翰林院,做個翰林掌院吧“


    人群湧動,皇帝雖說收迴了旨意,可這翰林掌院也讓人眼紅不已“有幾個膽子大的官兒,想要說點什麽,可一看皇帝模樣,嘴唇動了動竟不敢說話。


    楊士奇倒是覺得憑著楊崢的才學,做這個官兒倒也綽綽有餘,而且品級提高了些,做起事情來也方便了許多,點了點頭道:“陛下英明“


    眾官兒素來以楊士奇為首,聽他如此說了,縱然有些不滿,這會兒也不敢說什麽了。


    朱瞻基見群臣同意,登時大喜,忙道:“既然諸位愛卿沒意見,那此事兒就這麽定了“


    頓了頓又道:“另外,著楊崢在朕禦駕親征期間,留守京城,應付朝政往來事物,老臣黃淮、黃福從旁協助“


    眾人剛剛從剛才的震驚中迴過神來,就聽得朱瞻基這番話兒,登時人人長大著嘴巴,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龍椅上的朱瞻基,這太不可能了吧,皇帝沒子嗣,要禦駕親征,著令皇弟留守國倒沒什麽,可楊崢不過是個臣子,卻留守監國,還要讓黃淮、黃福這等老臣從旁協助,皇帝這是要做什麽“


    第四更了,徹底一萬五千字,不過在淩晨還有一更,所以今晚算起來,應該是一萬八千至兩萬字,夠給力了吧,諸位的月票也該給給裏了,目前還在榜上,不過差不多被人追上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