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楊士奇道:“招安素來為文人所不齒,但不可否認,在國力衰敗,又沒有良將輔佐,招安不失為一種手段,比如北宋梁山好漢,就是一例。


    招安讓梁山好漢們死的死,傷的傷,走的走,所剩無幾。如果沒有招安,梁山好漢們無疑是在梁山度過一生。打進京城當皇帝就不太可能了。若沒有招安,宋江等人雖然不會像招安了那樣,死的死,傷的傷,走的走,但他們死後隻會被人們說成賊寇、草寇。反過來,宋江等人招安了,雖然基本上被朝廷迫害致死,但是,他們死後就會被人們說成英雄、好漢、忠臣,而不是賊寇、草寇。當然了,這種法子不得已而為之,好處是避免了將士的死傷,國家財力的消耗,但壞處不少,招安的賊人,容易遭奸臣排擠陷害,如宋江之人,破遼國徒勞無功、征方臘兄弟折損,算來都是招安惹的禍。所以招安順理成章地被讀者討厭,不招安就沒這些慘事。那麽梁山不受招安會走什麽樣的路呢?不受招安就得和宋王朝對幹到底,梁山幹的是造反事業,大宋朝廷不可能睜隻眼閉隻眼聽任梁山自生自滅,必定要出兵征剿,不招安的結果要麽是梁山把宋朝消滅,要麽是宋朝把梁山消滅。“


    楊崢點點頭,深有感觸的領道:“是啊,宋江的經曆已經足以證明,招安的確有些好處,可害處也不少,如今的安南就像一團亂麻,招安隻怕行不通,唯有效仿嶽王爺一武力平叛,再以恩寵收獲人心,唯有如此,才能算是平定安南!“


    楊士奇歎了聲,道:“楊小弟能明白這個道理,今日國公這頓宴席,也不冤枉了!”


    胡瀅道:“以武力平亂,入淵驅魚,或能一時成功,卻不能一勞永逸,一剛一柔從而剛柔並濟才是大道,諸葛武侯七擒孟獲,嶽王爺平定洞庭湖莫不是如此!這才是大將的風範!”


    “諸位所言,楊某銘記在心,若當真為安南主帥,必定剛柔並濟,一絕後患!”楊崢正色道。


    眾人點頭不止,場上氣氛再沒有剛才的那麽緊張,張輔說話也隨意了些,道:“安南的黎利出生清化省梁江藍山鄉的一個豪族家庭。據說,黎利的曾祖父黎誨遊經這裏時,認為必是佳處,於是定居,三年後發展成可觀的產業,從此“世為一方君長”。


    到黎誨的兒子黎汀(黎利之祖父繼承家業時,已經是“有眾至千餘人”的巨賈了,這樣的人,趁勢打出旗號,說到底所依靠的就是流民,流寇,可不是奏折所說,代天伐明那麽簡單了,再者此人野心極大,與那陳氏頗有些矛盾,這些楊小弟若去了大可利用,再者安南的百姓與大明百姓一般無二,他們同樣不喜歡戰事,向往著平定安穩的生活,春能播種,秋能收割,自家的孩子能誦讀幾本書,三年能科舉一次便心滿意足了,楊大人若能做到這一切,我相信那些百姓定會跟著我大明走!“


    楊崢聽得暗暗驚訝,張輔自永樂十二年被調迴大明後,便再沒踏足安南,如今十幾年過去,竟能把安南的問題看得如此透徹,足見這十幾年了,他都有留意安南的一舉一動,否則絕不會說得如此之精細,認真的衝著他點了點頭道:“國公所言極是,打仗隻是手段,治理安南才是根本,所以我們要利用能利用的東西,爭取獲得安南百姓的支持,有了好處,他們就會趨利而動,不至於與黎利等人有什麽瓜葛,這對打擊黎利的軍心,削弱他們的實力大有好處!“


    楊士奇笑道:“不僅如此,安南山脈極多,這也是我大明久攻不下的願意之一,少了百姓的支持,隱居山脈的黎利就少了耳目,如此一來,除非終老山脈,否則絕不會是大明精銳的敵手!”


    楊崢哦了聲道:“小弟謹記!”


    楊榮歎了聲道:“總之一句話,這次我等支持皇帝出兵安南,多半是衝著楊大人的天才構想,一國兩製才答應了,一來,我們希望安南能真的獲得平定,好去了我大明的心病,二來,二十年的治理,也該是到了了斷的時候,因此,楊小弟若真想讓一國兩製的構想成功,就不能平而複反!否則不如撤兵!“


    楊溥道:“安南一戰,再不能像過去一樣,為了戰爭而戰爭了,安定比什麽都重要!“


    黃淮道:“雖說民心似水,可楊大人若不能拿出真心實意的安撫他們,隻怕效果不大!“


    楊崢道:“下官明白,授人玫瑰,手留餘香,以真心對人,收到的必是真心,我大明的官兒,也該對安南的百姓拿出十分的誠意來了,否則對不起這二十年來,死去的將士!“


    眾人神色凝重的點了點頭,道:“是該給真心的時候了!“


    這一頓宴席,終於在你一言,我一語中吃完了,楊崢卻是吃得一臉的沉重,他看得出這一次滿朝文武百官對皇帝出兵安南極為重視,這一方麵這對出征的主帥大有好處,一來不必擔心有人背後使壞,二來有什麽要求能順利獲得支持,一旦戰事獲得勝利,安南獲得永久的平定,那無疑是個人威望抵達頂點的時候,可凡事有好處必然帶著壞處,因為滿朝文武高度關注,對於他來說,反而是一種巨大的壓力,一旦戰事稍有不慎,縱有皇帝對自己信任,隻怕也免不了晁錯的下場,而這個是他對不想看到的,因此出來的時候顯得心事重重!


    楊崢沒轎子,隻好重新與楊士奇共坐一轎,楊士奇酒量不高,幾杯女兒紅下肚後,此時酒意上臉,正眯著雙眼斜靠在轎窗上,見他神色凝重,便道:“怎麽緊張了?”


    對於楊士奇,楊崢也不必隱瞞,點了點頭道:“倒不是緊張,隻是一時不該如何去做而已,千頭萬緒不知該如下手?”


    楊士奇嗬嗬一笑道:“你年紀輕輕,就官居高位,如今更是獲得旁人夢寐以求的機會,有這種感覺,在所難免,此事剛才已經說過了,我就不多說了,但有一點你須得記住?”


    楊崢見楊士奇神色忽然凝重,神色也變得嚴肅起來,鄭重的點頭道:“楊大哥請說,我一定銘記在心!“


    楊士奇似感酒意上頭,伸出雙手用手指在太陽穴的地方,輕輕揉了揉道:“人心最容易獲,也是最不易獲,人情冷暖,說起來四個字,有些人,卻是一輩子都不明白,所以我要你在安南的一切憑著良心去做,把安南的百姓當成我大明的百姓,愛護他們,保護他們,讓他們在我大明皇恩的沐浴下能豐衣足食!“


    楊崢神色無比凝重的道:“小弟不知能不能做到這一步,但我一定盡力而為?“


    楊士奇緩緩歎了聲,道:“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


    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


    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也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天下之為盜賊亦然。盜愛其室,不愛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身,故賊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


    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亡有。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故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頓了頓又道:“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這就是你此去安南要做的?“


    ^^^^^^^^^^^^^^^^^^^^^^^^^^^^^^^^


    :聖人是以治天下為職業的人,必須知道混亂從哪裏產生,才能對它進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亂從哪裏產生,就不能進行治理。這就好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必須知道疾病產生的根源,才能進行醫治,如果不知道疾病產生的根源就不能醫治。治理天下混亂又何嚐不是這樣呢!必須知道混亂產生的根源,才能進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亂產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


    聖人是以治天下為職業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亂產生的根源。試考察混亂從那裏產生,起源於人與人不相愛。臣與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謂混亂。兒子愛自己而不愛父親,因而損害父親以自利;弟弟愛自己而不愛兄長,因而損害兄長以自利;臣下愛自己而不愛君上,因而損害君上以自利;這就是所謂的混亂。


    反過來說,父親不慈愛兒子,兄長不慈愛弟弟,君上不慈愛臣下這也是天下所謂的混亂。父親愛自己而不愛兒子,所以損害兒子以自利;兄長愛自己而不愛弟弟,所以損害弟弟而自利;君上愛自己而不愛臣下,所以損害臣下以自利,這是為什麽呢?都是起源於不相愛。即使在天下做小偷和強盜的人也是這樣,小偷隻愛自己的家,不愛別人的家,所以偷取別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強盜隻愛自身,不愛別人,所以殘害別人以利自身,這是為什麽呢?都是起於不相愛。即使大夫相互侵害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也是這樣。大夫各自愛他自己的家族,不愛別人的家族,所以損害別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諸侯各自愛他自己的國家,不愛別人的國家,所以損害別人的國家以利他自己的國家。天下混亂的事情,全都擺在這裏了,細察這些從哪裏產生的呢?都起源於互相不愛。


    假使天下都能相親相愛,愛別人就像愛自己,還能有不孝的嗎?看待父親兄長及君上像自己一樣,怎麽會做出不孝的事情呢?還有不慈愛的嗎?看待兒子、弟弟及臣子象看待自己一樣,怎麽會做出不慈愛的事情呢?這樣不慈愛就沒有了。還有強盜和賊寇嗎?看待別人的家象自己的家一樣,誰還盜竊?看待別人就像自己一樣,誰還害人?所以強盜和賊寇就沒有了。還有大夫間相互侵害、諸侯間相互攻伐的嗎?看待別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一樣,誰還侵害?看待別人的國家就像自己的國家一樣,誰還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害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就沒有了。假使天下的人都相親相愛,國家與國家之間互相不再攻伐,家族與家族之間不再侵害,沒有了強盜與賊寇,君臣父子之間都能孝敬慈愛,像這樣,天下就治理好了。


    所以聖人既然是治理天下為職業的人,怎麽能不禁止互相仇恨而勸導相愛呢?因為天下相親相愛就能治理好,相互仇恨就會混亂,所以我們老師墨子說:“不能不勸導愛別人。”道理在此。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