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你是說漢王欺君?“朱瞻基有些弄不明白,眯著雙眼問了聲。【最新章節閱讀】


    楊崢搖了搖頭道:“非也,這祥瑞來真祥瑞,可見聖上聖德,澤被四方,黎民安居。皆感皇恩,方才出現上古白龜,但微臣想說的是,祥瑞是祥瑞,盛世是盛世,漢王明知我大明尚不是盛世,卻以盛世名義進獻祥瑞,實乃居心叵測也?“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楊士奇大聲道:“不錯,是不是盛世,後人會有公斷,可不能因為出現了兩隻上古白龜,就說是盛世,這是欺騙,其中險惡著實令人懷疑?“


    朱瞻基點了點頭道:“如此說來,漢王此舉果不壞好意!“頓了頓又道:“依諸位愛卿看,此事朕該如何處置為好?”


    楊士奇等人各自看了一眼,一時沒想出什麽好法子,各自沉默不語,忽聽得楊士奇道:“楊小弟,你兜了這麽半天圈子,不是隻想告訴陛下,漢王居心叵測那麽簡單吧?你對此事有了計較對不對?“


    其實楊士奇也不能確定楊崢對此事有了計較,但皇帝問話,一幹重臣也不能不答,不得已才由此一問。


    楊崢嘿嘿一笑道:“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楊大哥也?“


    楊士奇沒好氣的道:“少廢話,既有了計較,還不快說來?“


    蹇義沒想到楊崢兜了半天圈子,還真是為了軍國大事,想起剛才的針對,一張老臉有些燥熱起來。


    楊崢應了聲道:“漢王此舉很明顯,一來取信於皇帝好掩蓋自己那點心思,二來也麻痹天下百姓,給自己樹立一個忠君愛國,終於朝廷的王爺形象,可以說用兩隻烏龜換取了這兩點可不虧?”


    楊士奇各自點了點頭,蹇義道:“楊大人言之有理,漢王心思本是路人皆知的,可自從陛下成功登基後,便開始收斂了不少,這大半年來,先後利陳國事,且多是對百姓有利的事情,擺明是趁機樹立自己的威望,此時明知我大明尚未開船盛世,卻進攻祥瑞,用以取信陛下,用心不可不說險惡無比?“


    朱瞻基麵色凝重,他不是沒看到漢王這大半年的舉動,隻是礙於父王留下的道義,讓他不得不耐著心思對漢王多加讚揚,封賞也是極其豐厚,本想漢王隻是一時的試探而已,那知用心如此險惡,不免有些焦急起來。


    “朕該如何做?“朱瞻基冷聲道,麵色從容而鎮定。


    楊士奇、楊榮、楊溥看在眼裏,暗自點了點頭,心道:“難得皇上這個時候還能從容鎮定的詢問處理之法,這才明君該有的風範?“


    對於這位年輕的皇帝,楊士奇、楊榮等人莫不是寄托了美好的願望,從登基後的大半年來看,這位年輕的皇帝的表現讓眾人大感滿意,此時見他麵對自己父王都感到棘手的漢王時,還能表現如此鎮定從容,人人大感欣慰。


    朱瞻基這話兒雖是向眾人詢問,目光卻是盯著楊崢,楊崢倒也不懼他的目光,想了想道:“此事倒也不難,漢王如此大費周章的弄什麽祥瑞,說到底是掩飾他的那點想法,讓皇帝與天下百姓相信他一個好王爺罷了,倘若有人讓他真實的嘴臉提前暴露在陛下麵前,你猜他會怎樣?”


    楊士奇道:“這個還用說,當然是行那大逆不道之舉了?”


    朱瞻基眉頭跳了下,雙目閃射出兩道厲光,盯著楊崢道:“楊愛卿有什麽法子?”


    楊崢道:“這法子倒也是簡單,當年大唐的李家就用過!“


    朱瞻基眉頭一挑,盯著楊崢道:“大唐李家?“


    還是楊士奇反應快,失聲道:“楊小弟說的莫非是讖言?”


    “讖言?”朱瞻基心頭一動,露出了沉思的神色,所謂讖言是巫師或方士等以讖術製作的一種隱語或預言,作為吉兇的符驗或征兆,又稱讖語、符讖、符命,素來一向來多用於政治鬥爭中,具有宗教神學色彩的政治宣傳心理學,以此為謀求權力者或已登上權力寶座的統治者大造輿論,從而收服具有傳統天命觀的民眾,證明其權力的合理性。讖緯神學在西漢末年的哀、平之際大興,王莽與劉秀就分別利用圖讖、符命,作為“改製”與“中興”的合法依據。在這些事件的推波助瀾之下,到了東漢後,遇到改朝換代,或是一些反賊興兵作亂之時,多有流出,如如太平道的“蒼天當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如魏晉南北朝時“老君應治,李弘應出”的讖語等。這些讖言的背後,莫不是興兵作亂之舉,隻不過比起李唐的“桃李章,這兩個讖言算不得什麽,隋大業九年、十年,隋煬帝楊廣,接連殺了手下大將魚俱羅、董純、吐萬緒等人。此時,京城謠言四起——“桃李子,有天下”“楊氏滅,李氏興”“楊花落,李花開;桃李子,有天下”的民謠更是成了流行歌曲,到處傳唱。民謠皆曰“李子結實並天下,楊主虛花無根基。”,又曰“日月照龍舟,淮南逆水流,掃盡楊花落,天子季無頭。”,此為“李氏當為天子”之兆。“方士安伽陀勸楊廣殺盡天下姓李的人,楊廣雖然沒有采納,但對於姓李的人,已是疑神疑鬼。李渾應了“李氏當為天子”的讖語,楊廣便指使宇文述誣告他謀反,殺了李渾家族三十二口,其餘全部流放嶺南,弄得人人自危,有一個叫李玄英,從讖言中得出了結論:當今皇帝與皇後,迴不來了,會死於揚州;蒲山公李密會得天下。所以他想盡一切辦法,從東都洛陽逃出來,投靠李密。當時許多人,象李玄英一樣,認為李密就是這個神秘讖言裏的桃李子,能得天下。


    後來,半路上殺出了一個李世民,統一中國,掃清群雄。在沒有見到李世民之前,李密也認為天下之大,舍我而誰?老子天下第一!但看到李世民之後。“不覺驚服,私謂殷開山曰,真英主也。”;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讖言:李氏當為天子,坊間街頭傳言《楊花落,梨花開》,暗喻大隋楊氏江山當滅,而李姓真主必取而代之!”隨得驗證。到這時人們才終於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桃李子”並不是指的李密,而是指的李淵父子。尤其這個“桃”字,乃是“陶”字的諧音,而陶唐又是上古時期堯帝的別名(堯是帝嚳的次子,也就是黃帝的玄孫。他最初封在“陶”,後來又徙到“唐”,所以才稱為陶唐氏。李淵的爵位是唐國公,自然這喻指就非常明確了。這個讖言,因成就了大唐,曆來被人稱奇。


    朱瞻基皺眉下想了一下道:“諸位大人如何看?“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戶楊士奇做答道:“楊小弟這法子的確是個好法子,讖言若在樂安州散開,一來可以試探一下漢王,若是他真有謀反之意,勢必會重視讖言,二來也讓百姓重新審視這件事,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朱瞻基道:“朕也是這般想法,隻是此時如何散播還需要籌劃?“說著瞥了一眼楊崢,心道:”你小子倒是說句話兒啊,這主意是你出的,該怎麽做,總得拿個主意吧?“


    楊崢嘿嘿一笑道:“這個麽,倒也容易?”


    朱瞻基雙眼一亮,心道:“總算你有些默契?”頓了頓又道:“楊愛卿此話怎講?“


    楊崢看了一眼那兩隻白龜道:“漢王如此大費周章的送來了祥瑞,陛下若不個給點表示,未免讓人心寒了,陛下可以寫一篇文章,再弄點上麵虛頭巴腦的東西派人給漢王送去,然後趁機散播讖言,等到了樂安州的時候,估計讖言也傳播的差不多了?”


    “嗯!這倒是個好法子?“朱瞻基點了點頭,又問:”讖言說些是什麽好呢?“


    楊崢麵露難色,道:“這個微臣不太擅長,還是交給諸位大人吧?“


    楊士奇暗暗點了點頭,心道:“年輕輕輕便懂得與旁人分享功勳,實屬難得啊?“


    朱瞻基略有深意的看了楊崢一眼,眼裏讚賞的光芒一閃而過,隨即抬頭看向楊士奇道:“楊大人,你看用什麽讖言好呢?“


    楊士奇胸中所學雖廣,但曆朝曆代讖言不少,貿然讓他想出一個讖言來,還不是隨口能說出來的,一時陷入了沉默。


    這時楊榮道:“李家以桃李章為讖言,漢王素來以李世民自居,這讖言就這兩句如何:“忽見紅光起。八雙牛來力量大。日月同行照天下,日光閃閃上高樓——如何?“


    眾人一愣,八雙牛來力量大。日月同行照天下,日光閃閃上高樓,暗含朱高煦三個字,的確算得上一則讖言?“


    朱瞻基點了點頭道:“也好,就這四句?“頓了頓又道:”此事派誰為好?“


    話音未落,眾人目光紛紛看向楊崢,楊崢見眾人目光有異,咳咳了兩聲道:“你們知道的,唱這樣的歌謠,我可不擅長,陛下還是另擇賢明吧?”


    朱瞻基哈哈一陣大笑道:“這事還沒有比你合適的人,就這麽定下吧?”


    ……


    讖言在古代曆朝曆代都有,擇取了幾個有趣的說諸位看看!


    一,亡秦者,胡也。(秦


    史書記載:始皇三十二年,”巡北邊。”秦始皇到秦國的北方邊境巡視。當時燕地一個很有名的方士盧生,受始皇之命,入海求仙迴來,碰到秦始皇。他向始皇帝獻出一冊圖書,書上說:”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一統中國後,信神仙之說,他認為自已滅了六國諸候,中國境內已經沒有對手。而生活在中國北方的胡人,秦國可能的、最大的威脅!所以始皇下令:”蒙恬統兵三十萬北擊於胡,略河南地!”始皇讓他手的大將攻取了北胡靈州、夏州、勝州。為了一勞永逸地強化北方的防禦,始皇下令在邊境上,修築了象征中國的萬裏長城。


    秦始皇有”巡國”的喜好,有事沒事,喜歡到外亂逛。始皇三十七年,他巡”至平原津”時,生了重病。但他很怕死,君臣沒有人敢說陛下要死了,如何按排後事。到始皇確實病得不行,始皇才命上寫”璽書”,賜給太子扶蘇,目的十分明確,是要讓扶蘇迴來接他的班。但如意算盤卻給一個叫趙高的家夥打翻了。


    趙高是秦始皇皇宮裏一太監,曾經做過始皇的二子胡亥的老師。他說服了丞相李斯,扣留了始皇給扶蘇的”璽書”。複賜令扶蘇自盡。另立始皇二子胡亥為帝。最後曆史上最強大的秦國,就被胡亥和趙高給葬送了。


    盧生於秦始皇三十二年,給秦始皇帶來不知從什麽地方弄來的圖讖:“亡秦者胡也”。隻十多年時間,秦就真的亡了,但秦始皇理解錯誤,不是亡於北”胡”。而是亡於“家胡”(亥)!在>裏也說到,後來漢人鄭玄認為:”胡者,胡亥,二世之名也。秦(始皇)見圖書,不知此人名,反備北胡!”以至於斷送了大秦大好的江山。”亡秦者,胡也。“就成了中國曆史上一個弄假真的讖言,後人多有人傳說。


    二.病已當立(漢


    漢孝昭帝元風三年正月,漢王朝發生了兩靈異事件。


    第一,“泰山有大石自起立。”泰山是古時天子進行封禪之地,對於當時地漢王朝來所有人來說,既神秘、又神聖。卻發生了“大石自起立”這一靈異事件,讓許多人不得其解,又惶恐不安。


    第二,“上林有柳樹,枯僵複起,蟲食葉成文:公孫病已當立。”上林是漢皇家林園,一般人進不去。但管理園林的官員卻發現,一株枯了許多年的柳樹“複起”。枯樹複起,奇特,不奇怪。這樹說不定是沒有死透,現又逢春,營養合適,所以能逢春再發。但奇就奇在,這樹上的蟲兒,居然能把樹葉吞食出文字形狀,且讀之成句:“公孫病已當立”。這可就是太神了。


    當時有許多人都在猜測,漢昭帝下令,“弘妖言惑從,誅之”。


    五年之後,孝昭帝元平元年,昭帝崩,無嗣,沒有兒子。權臣霍光等議立昌邑王劉賀。但劉賀“荒yin無行,失帝王禮宜,亂漢製度”,所以隻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讓霍光他們給廢了。再立之人,果名“病已”!


    這個病已,一,出自故廢立之家。病已是武子廢太子劉據之孫。劉據被人陷害,其“三男一女,及諸妻妾皆遇害”。獨此孫係於長安獄中。大臣丙吉“哀皇孫無辜”,所以想盡一切辦法,保全皇孫。


    二,“當有匹夫為天子”。病已雖出自故太子之家,但到他時,皇家的所有資源,都已清零。丙吉救出他後,送給他外婆扶養。成年後,掖庭令張賀是故太子舊臣,思太子之恩,想以孫女妻之。張賀的弟弟張安世說:“曾孫雖為太子之後,但現在是庶人,能足衣足食在活下去,就不錯了。又何必讓孫女去跟他受苦啊?”賀乃止。連一小小的掖庭令的弟弟,都不把他當迴事,病已這個匹夫,也確實是當到家了。


    後因孝昭無嗣,昌邑荒誕,曆史的偶然,給了他劉病已機會。隻不過,病已不是眭弘所說的姓公孫氏,他也姓劉。眭弘錯解了蟲食文“公孫”之意,“公”是指皇家。蟲食文“公孫病已立”,按後來應驗的結果看,就是“公(皇家孫病已立”。


    這一讖言,正史裏也做了記載。病已被立為帝時十八歲,“泰山石自起立”、上林出現“蟲食文”時,他是十三左右少年,沒有可能是他讓秦山大石“自起立”,也不可能跑到皇家上林園裏,卻偽造蟲食文。以當時劉病已的處境,首先知道太子還有一個孫子病已的人少而又少;或有知道者,從掖庭令張賀弟張安世,不願自已侄孫女許配給病已這件事上看,也沒有人敢冒著砍腦袋的危險,跑到上林園裏去偽造什麽蟲食文。再者,或許能偽造蟲食文,但想讓枯柳複起,卻也不是容易做到,這事有點怪蹊蹺,可以算是中國曆史上第二個神秘的政治讖言。


    三,牛繼馬後


    司馬懿當政之時就有代魏之心,當時有一本流傳很廣的讖書叫《玄石圖》,上麵記有“牛繼馬後”的預言,司馬懿又請星象家管輅占卜子孫運勢,管輅占卜的結果與《玄石圖》不差毫厘。司馬懿不解何意。後來他位居丞相之職,權傾天下。他手下有個將領叫牛金的,為他出生入死,立下殊勳。司馬懿忽有所觸,想起“牛繼馬後”的預言,心裏十分忌諱,怕牛金將來會對子孫不利,就派人請他赴宴,酒中下毒,牛金為人坦蕩,沒有提防之心,“飲之即斃”,就這樣稀裏糊塗地送了命。司馬師不解,問道:“牛金對父親忠心耿耿,奈何殺之?”司馬懿訓道:“讖書有預言,馬後有牛,不毒死牛金,子孫將有後患啊!”


    司馬懿自此以為,牛金已死,子孫便可高枕無憂坐享福貴了,殊不知世事難以預料。司馬懿的孫子司馬覲襲封琅琊王後,其妻夏侯氏被封為妃子。夏侯氏人很風流,沒多久就與王府也叫牛欽的一個小吏勾搭成奸,後生下了司馬睿。


    此即史書所言,司馬睿並非皇族血脈,而是琅琊王府小吏牛欽的兒子。隻是因為有“牛繼馬後”的傳言,導致了戰將牛金被冤殺。後人遂戲謔地稱司馬睿為牛睿,比如明朝思想家李贄,就直稱東晉為“南朝晉牛氏”,而不稱司馬氏。


    四,桃李子,得天下。


    《資治通鑒》記載,隋文帝稱帝之初,有方士安伽拖言:“李氏當為天子。”他勸文帝“誅盡海內凡李姓者。”


    隋文帝這個人,不是太”迷信”,但關於江山社稷的大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自此以後,他把李姓之人,都當作替在的隱患對手。


    但沒有冒天下之不違。誅盡天下李姓之人。他把李姓貴族、大臣們,在大腦裏篩選了多遍,列出幾個重點防範的對象。其中一名叫李渾的大臣嫌疑最大,楊堅認為,李渾就是“李氏當為天子”的“應讖”之人。楊堅到也實在,他開誠公布地和李渾談了話,對李渾實話實說,希望李渾能解決自已。《資治通鑒》說:“帝疑其名應讖,幸而告之,冀其引決。”李渾卻裝聾作啞,沒有自決。文帝寵臣宇文述伺知上意。誘李渾的兒媳文氏上書,誣告她的老公公謀反。隋文帝誅殺了李渾全家。事後,他感動地對宇文述說:“我宗社幾傾,賴公獲全耳。”


    李渾死後,李氏得天下的讖言,並沒有消失。民謠《桃李章》說:“桃李子,得天下;皇後繞揚州,宛轉花園裏。勿浪語,誰道許?”


    一個叫李玄英的文化人,在研讀了《桃李章》之後,預言了三件事。一,桃與逃偕音,逃亡的李姓之人,會得天下。二,皇帝與皇後,迷轉於揚州,不得返都。三,“勿浪語,誰道許”,是”密”的意思。他最後得出結論:當今皇帝與皇後,迴不來了,會死於揚州;蒲山公李密會得天下。所以他想盡一切辦法,從東都洛陽逃出來,投靠李密。


    當時許多人,象李玄英一樣,認為李密就是這個神秘讖言裏的桃李子,能得天下。


    後來,半路上殺出了一個李世民,統一中國,掃清群雄。在沒有見到李世民之前,李密也認為天下之大,舍我而誰?老子天下第一!但看到李世民之後。“不覺驚服,私謂殷開山曰,真英主也。”。”李氏當為天子”,隨得驗證。這一讖言,可謂中國曆史上第三個,神秘的政治讖言。


    五.女主昌。


    李世民繼位之後,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武定人李君羨,在玄武門值班時,常碰到一件奇怪的事兒,“太白屢晝見。”太白星常常出現白天。


    李君羨把這事匯報李世民。李世民問太史令李淳風,李淳風為此事卜了一掛。結果:“女主昌。”女人會作皇帝。李世民當時沒太在意,因為當時,“女人稱帝”話題,如同“太陽從西邊出來”一樣可笑。


    過了不久,李世民讀一本叫〈〈秘史〉〉的小冊子,〈〈秘史〉〉說:“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所謂三人市虎,同樣的預言李世民聽了兩次,不能不在意。所以〈〈資治通鑒〉〉記載:“上惡之。”


    一次宮內大宴群臣,行酒令,要求群臣以乳名相稱唿。到李君羨,李君羨小名五娘,李世民大笑,他說:“有你這樣強健的姑娘嗎?”群臣也哄堂大笑。


    ^^^^^^^^^^^^^^^^^^^^^^^^^^^^^^^^^^^^^^^^^


    笑過之後,李世民突然想起,李淳風掛言“女主昌”,李世民理解,應是一個名字裏有“女”的男人。李君羨小名五娘,此一驗也;“唐三之後,武氏有天下。”君羨為左武衛將軍,封地武連縣,是唐武定人,而且他的工作崗位又是在玄武門。誰能比他更武?


    更況且君羨有勇有謀,深得群臣擁戴。所以宴會之後,〈〈資治通鑒〉〉記載李世民“深惡之。”


    沒多長時間,李世民找了一個理由,貶李君羨為華州刺史。到華州後,李君羨與一個叫道信的布衣,交上了朋友。道信這個人,好佛,練習過氣功,會氣功裏的辟穀術。《資治通鑒》記載:“有布衣道信,自言能絕粒,好佛法,君羨深敬之。”禦史說李君羨與妖人通,想謀反。李世民查都沒有細查,就誅滅了李君羨和他全家。李君羨到死都沒有明白什麽迴事兒。


    李君羨死後,李世民問李淳風:“《秘史》所雲,信有之乎?”


    李淳風說:“臣觀星象,據臣推測,代唐之後,已經陛下宮中,三十年後,當代李自立。李姓子孫,可能要受大難了。”


    李世民聽了李淳風話後,大恐。他說:“聯殺盡所有疑似者,如何?”


    李淳風說:“天之所命,王者不死,陛下強施殺戮,隻能搭進一些無辜者!而三十年後,其人已老,或許多了幾份慈悲心懷,為禍或淺。如陛下幸能殺之,老天再生一更加怨毒之人,屆時李姓子孫,無遺類也!”


    李世民隻能歎息作罷。後,武則天作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女皇,應驗了:“女主昌。”“唐三代之後,武氏代有天下。”之讖言。


    六,索得娘來忘卻家,後園桃李不生花。豬兒狗兒都死盡,養得貓兒患赤瘕。


    南唐的最後一個君主叫李煜,人稱李後主。李後主統治南唐時,喜歡吟詩填詞。一日,他聽見近侍來報,說都城金陵的街頭有一群兒童傳誦著一首莫名其妙的童謠:索得娘來忘卻家,後園桃李不生花。豬兒狗兒都死盡,養得貓兒患赤瘕。


    李後主一聽便知,這不是文人所作的詩詞,而是一首神秘的讖謠,隻是他無法破譯這裏麵所包含的有關未來的信息,便不再費神思索,而繼續寫詩填詞去了。


    據古代史書《南唐近事》所載,這首童謠所“預言”的事竟“驗若合符”。事情是這樣的:李後主喜歡吟花諷月,自然喜歡美人坐懷。他娶了一位美妃周氏,接著又把她扶為皇後。自娶了周氏以後,李後主便與她形影不離,擁美飲酒,對花賦詩,完全把國事忘到九霄雲外。這就是詩謠所“預言”的“索得娘來忘卻家”,娘指娘子,這裏指周後。就在李後主耽於酒色之時,北方的王朝北宋取代了後周,正在厲兵秣馬,準備統一全國。公元975年,北宋大軍攻克金陵,俘虜了李後主,滅南唐,李氏從此絕統。這就是歌謠裏所預言的“後園桃李不生花,豬兒狗兒都死盡,養得貓兒患赤瘕”。後園桃李,指李氏後代,不生花指絕統。豬兒狗兒是中國古代的兩種生肖,與地支亥和戌相對,指戌年和亥年。都死盡,指戌年和亥年都過完。公元975年滅南唐時,正是乙亥年過完的時候。貓兒患赤瘕,貓子眼瞎,比喻看不見南唐的未來了。至此,童謠裏所“預言”的事都“應驗”了。


    七、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


    朱元璋死後,由他的嫡長孫繼承,建年號為建文。建文帝年少嗣位,銳意革新,鑒於藩王權勢日大的局麵,決心采取削藩措施。他先廢除了周王、湘王柏、齊王、代王桂幾個勢力較小的藩王,然後把矛頭對準了勢力最大、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為人梟雄有謀。朱元璋為了抵禦蒙古入侵,便把他封到北平做燕王,節製北方諸軍。此時,當他發覺建文帝將對自己削藩時,便表麵裝瘋,暗地厲兵秣馬,準備叛亂。


    就在劍拔弩張的緊要關頭,一個瘋道士出現在街頭,他邊跳邊沿著街頭唱:”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


    建文元年六月,燕王護衛百戶倪諒告發燕王謀反的計劃,建文帝當即下令北平諸軍合圍燕王府第。燕王誘殺了北平左布政使和都指揮使,攻占了北平城,繼而揮師南下,號稱“靖難”以清君側。靈壁一戰,建文帝軍隊潰散殆盡。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軍隊攻克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遂繼位登基,當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百姓想起瘋道士唱的讖謠,並進而斷言“莫逐燕”的燕,指的就是燕王。“高飛上帝畿”,指的就是燕王將入據京城,登上帝位。但他們或許不知道,當燕王君臣正在舉杯慶祝勝利之時,那位散布讖謠的瘋道士,也許正在裏麵開懷暢飲呢!。


    讖言還有不少,這裏就不一一多說了,隻是覺得這幾個有趣,說給諸位聽聽,權當一樂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