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寫了六花陣與鴛鴦陣法,許多書友們說我過分誇大了鴛鴦陣法的厲害之處,對於這些我說兩句,六花陣法唐朝名將李靖所創,他非常重視陣法的運用,他不僅熟悉古代的各種陣法,還根據實戰,創造出了六花陣、撤退陣等陣法。


    六花陣就是像“六出花”的陣型。通常中軍居中,右廂前軍、右廂右軍、右虞侯軍、左虞侯軍、左廂左軍和左廂後軍六軍在外,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各陣營相連,不同兵種之間相互配合,使該陣具有集中、機動、協調配合等特點。


    據《李衛公問答》和《武備誌》記載,六花陣有方陣、圓陣、曲陣、直陣和銳陣五種陣型,五種陣型又各有五種變化,共有25種變化,指揮者根據不同的敵情、地形攻防等布列不同的陣型。


    太宗曰:“朕與李績論兵,多同卿說,但績不究出處爾,卿所製六花陳法,出何術乎?”


    靖曰:“臣所本諸葛亮八陳法也。大陳包小陳,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曲折相對。古製如此,臣為圖因之。故外畫之方,內環之圓,是成六花,俗所號爾。”


    太宗曰:“內圓外方,何謂也?”


    靖曰:“方生於正,圓生於奇。方所以矩其步,圓所以綴其旋。是以步數定於地,行綴應乎天。步定綴齊,則變化不亂。八陳為六,武侯之舊法焉。”


    太宗曰:“畫方以見步,點圓以見兵。步教足法,兵教手法,手足便利,思過半矣。


    宋 沈括 《夢溪補筆談·雜誌》:“ 風後八陣,大將握奇,處於中軍,則並中軍為九軍也。 唐李靖以兵少難分九軍,又改製六花陣,並中軍為七軍。予按九軍乃方法,七軍乃圓法也。”


    《宋史·兵誌九》載: 黃帝始置八陣法,敗蚩尤於涿鹿。諸葛亮造八陣圖於魚複平沙之上,壘石為八行。晉桓溫見之曰:“常山蛇勢。”此即九軍陣法也。至隋韓擒虎深明其法,以授其甥李靖。靖以時遇久亂,將臣通曉者頗多,故造六花陣以變九軍之法,使世人不能曉之。


    也就是說六花陣是在諸葛亮的八陣圖中演變而來,基本陣型就是橫陣和豎陣。


    橫陣是合七軍戰兵,分作兩梯隊,前為戰隊,後為駐隊,每隊中弩手在前弓手次之,然後步兵的順序梯次配置,馬軍各在當對後,駐軍左右,騎手下馬立。聽鼓音響,弩手弓手先後發箭,步軍馬軍依次接戰。


    豎陣即縱隊陣型,碰到不能列成橫陣的時候,就用豎陣。陣法為:弩手、弓手和戰鋒隊混合編組,相間引前;後為跳蕩、奇兵;兩駐隊兩邊相翊。進攻時,按橫陣之法依次接戰。指揮者根據不同的敵情、地形攻防等布列不同的陣型,也就是說六花陣還是脫不開諸葛亮的八陣圖,行軍布陣相對於繁瑣,而且不易掌握,雖然十分厲害,但並非不可破。


    李靖講解過自已的六花陣和諸葛亮的八陣圖的區別,其原理不變,但是陣形有所變化,李靖將諸葛亮的九個陣,簡化為七個陣,外圍六個方陣,中心把原來的三個陣合為一個圓形陣,由於諸葛亮的八陣圖中心指揮者所控製的奇兵向不同方向支援所走的路途是不一樣,這就要求指揮者有很高的應變能力,能精確的估計各各支援的小隊,到達各各方位的正兵方陣所用的不同的時間,從而能準確的製定下一步的指揮。


    而六花陣中心指揮者所控製的奇兵是成圓形的,從圓形的任何一點去接應外圍的正兵所花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所以大大的減少了控兵難度,指揮者不用去計算他們之間的時間差,因為他們到達外圍的時間是一致的。這樣的陣法使水平不高反應不快的某些指揮者也能使六花陣發揮應有的威力,大大降低了諸葛亮八陣圖對於指揮者水平的“最低配置”。


    在難度上來說六花陣大大降低了布陣者的控製要求,但是威力上卻稍遜八陣圖。用現代的話說,六花陣法隻是在諸葛亮的八陣圖上做了一些改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創!


    ^^^^^^^^^^^^^^^^^^^^^^^^^^^^^^^^^^^^^^^^^^^^^^


    相對的鴛鴦陣法是在火器廣泛運用於戰場後,武器的殺傷力和破壞力顯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戰鬥隊形難以適應作戰需要。明代軍事將領戚繼光,根據東南沿海地區多丘陵溝壑、河渠縱橫、道路窄小和僑寇作戰特點等情況,創立了此陣。以形似鴛鴦結伴而得名。


    在戚繼光以前,在軍隊中受到重視的是個人的武藝,能把武器揮舞如飛的士兵是大眾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各地的拳師、打手、鹽梟以至和尚和苗人都被招聘入伍。等到他們被有組織的倭寇屢屢擊潰以後,當局者才覺悟到一次戰鬥的成敗並非完全決定於個人武藝。戚繼光在訓練這支新軍的時候,除了要求士兵嫻熟技術以外,就充分注意到了小部隊中各種武器的協同配合,每一個步兵班同時配置長兵器和短兵器。在接戰的時候,全長12尺有餘的長槍是有效的攻擊武器,它的局限性則是必須和敵人保持相當的距離。如果不能刺中敵人而讓他進入槍杆的距離之內,則這一武器立即等於廢物。所以,戚繼光對一個步兵班作了如下的配置:隊長1 名、夥夫一名,戰士十名。這十名戰士有四名手操長槍作為攻擊的主力。其前麵又有4名士兵:右方的士兵持大型的長方五角形藤牌,左方的士兵持小型的圓形藤牌,都以藤條製成。之後則有兩名士兵手執“狼筅”,即連枝帶葉的大毛竹,長一文三尺左右。長槍手之後,則有兩名士兵攜帶“镋鈀”。“镋鈀”為山字形,鐵製,長七八尺,頂端的凹下處放置火箭,即係有爆仗的箭,點燃後就可以衝鋒陷陣。


    這種武器配置,加上人數較少,行動方便,長短兼具,攻守兼備,在單方麵要求陣法突出各個不同用途的古代實在是不得不令人驚訝。但在抵禦不明深淺的外敵時卻非常好用。所以在對付倭寇時,從未敗績。


    戚家軍抗倭主要戰績:


    台州花街之戰:斬首三百零八顆,生擒兩名倭首,其餘淹死和未割首的數目不詳.解救老百姓五千多名,自己犧牲陳文清等三人。


    白水洋戰鬥:我敵對比:一千五對兩千餘,全殲兩千多名倭寇〔包括幾百脅從〕,斬首三百四十四顆,生擒五名倭首,解救老百姓一千多人,自己犧牲陳四等三人。


    長沙之戰:消滅倭寇三千名,解救百姓一千二百多人,斬首不多,此戰主要為解救百姓。


    福建橫嶼島渡海之戰,消滅倭寇一千多名,斬首三百四十八顆,俘虜二十九名.解救百姓八百多人.犧牲陳文彪等十三人人。


    牛田之戰,擊潰數千名倭寇,斬首六百八十八顆,自己無一人犧牲,解救老百姓九百五十四名。


    林墩之戰,燒死和淹死倭寇三千名左右,斬首九百六十顆,俘虜二十六人,解救百姓兩千一百二十人.此戰陣亡最多,達到六十九人。


    福清葛塘之戰,消滅三百多名倭寇,斬首一百五十多顆,自己犧牲二十人。


    平海衛戰鬥,斬首兩千六百二十二顆,解救百姓三千多人,犧牲金漁等一十六人。


    仙遊之戰,擊潰一萬多餘名倭寇,殺死倭寇一千多餘,斬首四百九十八顆,生擒一名,解救百姓三千多人,自己犧牲童子明等二十四人。


    王倉坪戰鬥,擊潰倭寇近萬名,斬首一百七十七顆,救出百姓三千人,自己無一人陣亡。


    蔡丕嶺戰鬥,擊潰倭寇七千人餘名,殺死一千多名,斬首一百六十多顆.自己犧牲三十一人。


    戚家軍每戰必勝,戚家軍總共殺死倭寇大約十三萬人,而自身損失不到一千人。其實倭寇中有很多都是中國的海盜。雖然倭寇厲害,但在戚繼光的鴛鴦陣麵前就隻有被殺的份。


    戚繼光調到薊門後,針對蒙古騎兵創造了另一種戰法。擊潰朵顏部進犯,並活捉其頭目。之後轉戰遼東,重創韃靼騎兵。足見這種陣法的厲害,我這裏設計讓兩種陣法對決,並不是說鴛鴦陣法一定比六花陣法厲害多少,但從兩種陣法的創造,個人比較傾向與戚繼光的鴛鴦陣法(喜歡李靖的書友們,不要噴我!)


    當然了這麽做,其目的無非是想讓主人翁能贏得這場比試,從而為後麵的劇情做些鋪墊而已,正要說出優劣,小景自問不是陣法研究專家,所以不做評說!還請諸位見諒!


    ^^^^^^^^^^^^^^^^^^^^^^^^^^


    哈哈,今天就這麽多了,明日的更新會繼續萬字,請諸位送下月票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景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景之月並收藏逍遙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