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神秘畫作現著鎮


    江南的桃源鎮,水巷縱橫,粉牆黛瓦錯落其間,古樸的韻味在悠悠歲月裏沉澱。每至金秋,一年一度的藝術展覽便成為小鎮最熱鬧的盛事,四方藝術家攜作品匯聚於此,為這寧靜水鄉添一抹靈動的藝術氣息。


    今年的展覽在鎮中心一座古舊的大宅裏舉行,宅子曆經百年風雨,木質雕花門窗與青石板地麵,無聲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展覽開幕當日,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展廳內灑下斑駁光影,觀展的人們穿梭於一幅幅畫作之間,低聲交流欣賞。


    就在眾人沉浸於藝術之美時,一幅突兀出現的油畫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這幅畫沒有署名,被放置在展廳最顯眼的位置。畫中場景是小鎮郊外那座廢棄已久的工廠,灰暗的色調籠罩畫麵,破舊的機器七零八落,像是被歲月隨意丟棄。地麵上,一灘殷紅的血跡格外刺眼,在昏暗光線中散發著詭異氣息。


    人群中,不知是誰小聲驚唿:“這……這不是當年林悅失蹤的地方嗎?” 瞬間,展廳內一片嘩然,議論聲此起彼伏。


    林悅失蹤案,是桃源鎮居民心中一道難以愈合的傷疤。五年前,年輕貌美的林悅在一個尋常午後外出,就此人間蒸發。警方全力搜尋,卻隻在郊外廢棄工廠找到她染血的衣物,現場有打鬥痕跡,卻沒有更多線索,案件就此懸而未決。時光流逝,可小鎮居民從未忘記這個失蹤的女孩,如今這幅畫的出現,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麵,激起千層浪。


    陳宇,一名剛從警校畢業分配到桃源鎮派出所的年輕警察,也在人群之中。他身材挺拔,眼神透著年輕人特有的朝氣與執著。自來到小鎮,聽聞林悅失蹤案後,他便暗下決心,要解開這樁懸案。此刻,望著畫中場景,陳宇眉頭緊鎖,內心湧起一股強烈的預感,這幅畫或許是解開謎團的關鍵。


    他迅速拿出手機,撥通所裏電話:“張哥,我是陳宇,在藝術展覽現場,有幅畫和林悅失蹤案有關,你們快來。” 掛斷電話,陳宇開始仔細觀察畫作,不放過任何細節。他發現畫的筆觸細膩,對廢棄工廠的描繪極為精準,連角落裏一台生鏽的機器銘牌都清晰可見,顯然畫家對這裏十分熟悉。


    周圍的議論聲不斷傳入耳中:“這畫家到底是誰啊?怎麽畫這麽一幅嚇人的畫。” “該不會是兇手故意畫出來挑釁吧?” 陳宇聽著這些猜測,心中愈發堅定要找出畫家。


    不一會兒,派出所的同事趕到現場。帶隊的張警官年近四十,經驗豐富,看到畫作後,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小陳,看來這案子有新情況了。” 陳宇點頭,指著畫作說:“張哥,我覺得畫家很可能了解案件內情,說不定他目睹了什麽。咱們得趕緊找到他。”


    張警官安排同事封鎖現場,保護畫作,同時開始詢問展覽工作人員。據工作人員迴憶,這幅畫是在昨晚展覽布置完成後,今天清晨開館時突然出現的,沒人知道它是如何被放置在這裏的。展廳監控昨晚因維修暫時關閉,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資料。


    陳宇沒有氣餒,他在展廳裏四處踱步,觀察周圍環境。突然,他發現畫作下方的地麵上有一小片白色碎屑,像是紙張被撕裂後留下的。他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撿起碎屑,仔細端詳,發現上麵似乎有模糊的字跡。陳宇心中一喜,將碎屑小心收好,準備帶迴所裏交給技術人員分析。


    走出展廳,秋日的陽光依舊溫暖,可陳宇卻感到一絲寒意。他望著小鎮的街道,人來人往,看似平靜祥和,可在這平靜之下,隱藏著的秘密卻如黑暗中的漩渦,隨時可能將人卷入深淵。他深知,尋找畫家的道路或許充滿荊棘,但為了揭開林悅失蹤案的真相,他必須勇往直前。


    迴到派出所,陳宇和同事們開始梳理線索。技術人員對碎屑進行分析,可惜字跡太過模糊,無法辨認。但陳宇沒有放棄,他決定從畫作的風格入手,走訪鎮上的藝術工作室和畫廊,詢問是否有人認識這種畫風的畫家。


    桃源鎮雖小,藝術氛圍卻十分濃厚,各類藝術工作室分布在大街小巷。陳宇一家一家走訪,向店主和藝術家們展示畫作照片,詢問相關信息。一天下來,雙腿酸痛,卻一無所獲。但陳宇沒有被挫折打倒,他堅信,隻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找到畫家,揭開那隱藏在畫中的秘密,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第二章:畫家蹤跡初探尋


    從藝術工作室出來時,夜幕已經悄然降臨,陳宇拖著略顯疲憊的身軀走在小鎮的青石板路上。街邊的店鋪亮起了暖黃色的燈光,與如水的月光交織在一起,給桃源鎮蒙上一層溫柔的麵紗。然而,陳宇卻無心欣賞這寧靜的夜色,他的腦海裏全是那幅神秘的畫作和不知去向的畫家。


    迴到派出所,陳宇顧不上休息,徑直走進辦公室,將一天走訪收集來的資料攤開在桌上。他仔細翻閱著筆記,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各個藝術從業者的反饋,可關於畫家身份和行蹤的線索,依舊如石沉大海,毫無頭緒。


    “小陳,先別忙了,吃點東西。”張警官端著兩份盒飯走進來,將其中一份放在陳宇麵前。陳宇抬起頭,感激地笑了笑:“謝謝張哥,我再看會兒。”張警官在他對麵坐下,打開盒飯,一邊吃一邊說:“別給自己太大壓力,這案子急不得。”陳宇搖了搖頭:“張哥,我總覺得這是個難得的機會,要是錯過了,林悅的案子可能又要擱置很久。”


    兩人沉默著吃了幾口飯,陳宇突然放下筷子,說道:“張哥,我想換個思路。既然從畫作風格找不到線索,那我們從這幅畫出現的時間和方式入手。它在展覽布置完成後、開館前被放進展廳,當時展廳沒人,監控又壞了,說明放畫的人對展覽流程和展廳情況很熟悉。”張警官點了點頭:“你說得有道理,明天我們去問問展覽的組織者和工作人員,說不定能發現什麽。”


    第二天一大早,陳宇和張警官再次來到展覽現場。此時展廳還未對外開放,工作人員正在做準備工作。他們找到展覽的主要負責人李館長,一位頭發花白、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


    “李館長,關於那幅神秘畫作,我們想再了解一些情況。”陳宇禮貌地說道。李館長推了推眼鏡,無奈地歎了口氣:“我也很納悶,這事兒太蹊蹺了。我們昨天把能想到的地方都找遍了,實在想不出這畫是怎麽進來的。”


    陳宇接著問:“在展覽籌備期間,有沒有什麽陌生人頻繁出現在展廳附近?或者有沒有人打聽過關於展覽的特殊問題?”李館長皺著眉頭想了想,突然一拍大腿:“你這麽一說,還真有個事兒。大概一周前,有個年輕人來問過展覽的布置時間和安保情況,我當時以為他是普通參觀者,也沒多想。”


    陳宇和張警官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興奮。“能描述一下他的樣子嗎?”張警官急切地問道。李館長迴憶著說:“他戴著一頂黑色棒球帽,口罩遮住了大半張臉,隻露出一雙眼睛,看起來二十多歲,身材偏瘦。對了,他背著一個畫夾,我當時還以為他是個畫家呢。”


    陳宇拿出紙筆,將李館長描述的特征記錄下來。隨後,他們又詢問了其他工作人員,可惜都沒有更多收獲。離開展廳後,陳宇陷入了沉思:“這個年輕人很可疑,他打聽展覽信息,很可能是為了把畫放進來。可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張警官拍了拍他的肩膀:“別想太多,先找到人再說。我們去鎮上的旅館問問,說不定他就住在附近。”兩人來到小鎮上唯一的一家旅館——桃源客棧。客棧老板是個熱情的中年婦女,聽到警察詢問,立刻翻出旅客登記冊。


    “最近一周,有這麽一個年輕人住店嗎?”陳宇指著記錄問道。老板仔細看了看,搖了搖頭:“沒有,我們這兒住的大多是來旅遊的,沒見過這樣的客人。”陳宇有些失望,正準備離開,老板突然又說:“不過前幾天倒是有個背著畫夾的年輕人來問過房價,說想住幾天,可後來又沒住。”


    “他有沒有說為什麽不住?”張警官追問道。老板迴憶著說:“好像是說找到更便宜的地方了,具體我也不太清楚。”陳宇和張警官謝過老板,走出客棧。外麵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給小鎮增添了幾分朦朧的美感。


    “看來這個年輕人很謹慎,一直在尋找合適的藏身之處。”陳宇說著,從口袋裏拿出手機,撥打了技術科的電話:“小王,幫我查一下最近一周內,有沒有外地手機號碼頻繁在展覽現場和周邊區域出現。”掛了電話,陳宇和張警官繼續在小鎮上走訪,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


    隨著調查的深入,陳宇感覺自己離真相越來越近,可那層神秘的麵紗卻始終沒有完全揭開。畫家究竟是誰?他為什麽要畫那幅畫?又為什麽要以如此神秘的方式將畫展現在眾人麵前?這一係列的問題像一團亂麻,纏繞在陳宇心頭。但他知道,隻要不放棄,就一定能找到解開謎團的那把鑰匙,讓失蹤多年的林悅沉冤得雪 。


    第三章:線索交織陷困境


    細密的雨絲在小鎮的街巷中織起一張朦朧的網,陳宇和張警官在雨幕中奔波,卻一無所獲。技術科反饋,沒有發現異常的外地手機號碼,這讓原本燃起的希望又黯淡了幾分。


    傍晚,陳宇拖著沉重的步子迴到所裏,全身被雨水打濕,寒意從腳底蔓延至全身。他顧不上換衣服,徑直走到白板前,盯著上麵密密麻麻的線索,試圖從中找出被忽略的細節。


    “小陳,先去換身衣服,別著涼了。”張警官遞來一杯熱茶,關切地說。陳宇接過茶,喝了一口,暖意在胃裏散開,卻驅散不了他心頭的陰霾。“張哥,這案子太棘手了,好不容易有點線索,又斷了。”陳宇眉頭緊鎖,語氣中滿是疲憊與不甘。


    張警官拍了拍他的肩膀:“別灰心,咱們再捋捋。那個背著畫夾的年輕人肯定還在鎮上,他費這麽大勁把畫放進展廳,不可能就這麽消失了。”陳宇深吸一口氣,重新振作精神:“對,他肯定留下了什麽痕跡。”


    兩人再次仔細查看旅館房間裏找到的繪畫工具和寫滿筆記的紙張。那些筆記上,除了失蹤案的線索和小鎮地圖上被標記的地點,還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塗鴉,像是畫家在思考時隨手畫下的。陳宇盯著那些塗鴉,突然發現其中一個圖案有點眼熟。他拿起小鎮地圖,對比了一番,驚喜地喊道:“張哥,你看,這個塗鴉好像是鎮東頭那座廢棄倉庫的輪廓!”


    張警官湊過來一看,也興奮起來:“沒錯,說不定他就藏在那裏!”兩人立刻披上雨衣,驅車前往鎮東頭。廢棄倉庫在小鎮邊緣,四周荒草叢生,在雨中顯得格外陰森。陳宇和張警官小心翼翼地靠近,手電筒的光在黑暗中搖曳。


    倉庫大門半掩著,陳宇輕輕推開,一股陳舊的氣息撲麵而來。他們在倉庫裏搜索了一圈,沒有發現人,但地上有一些新鮮的腳印和散落的顏料,看來畫家確實在這裏待過。在倉庫的一個角落裏,陳宇發現了一本破舊的素描本,上麵畫著一些小鎮的風景和人物,還有幾幅是關於廢棄工廠案發現場的草圖,與展覽上的那幅畫風格一致。


    “看來我們找對地方了。”張警官說。陳宇點了點頭,繼續翻找,希望能找到更多線索。突然,他聽到外麵傳來一陣汽車引擎聲。兩人迅速躲到暗處,透過窗戶,看到一輛黑色轎車緩緩駛離。陳宇記下了車牌號,可惜天色太暗,看不清車裏的人。


    迴到派出所,陳宇立刻讓同事查詢車牌號。結果顯示,車子是鎮上一個富商趙德榮的。陳宇和張警官都感到十分意外:“趙德榮?他和這案子有什麽關係?”張警官疑惑地說。陳宇沉思片刻:“不管怎樣,他肯定知道些什麽,明天我們去拜訪一下他。”


    第二天,陳宇和張警官來到趙德榮的公司。趙德榮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身材發福,臉上掛著一副精明的笑容。看到警察來訪,他顯得有些緊張,但很快就恢複了鎮定:“兩位警官,有什麽事嗎?”


    陳宇直截了當地說:“趙先生,我們在調查林悅失蹤案,發現您的車昨天出現在鎮東頭的廢棄倉庫,那裏和案件有關,您能解釋一下嗎?”趙德榮臉色微微一變,連忙說:“哦,那個啊,我昨天是去看倉庫的,想看看能不能租下來做點生意。”


    “大下雨天的去看倉庫?”張警官質疑道。趙德榮有些慌張,結結巴巴地說:“我……我也是臨時決定的,最近生意上想拓展一下。”陳宇盯著他的眼睛,繼續追問:“那您在倉庫裏有沒有看到什麽可疑的人或東西?”趙德榮搖了搖頭:“沒有,什麽都沒有。”


    從趙德榮的公司出來,陳宇和張警官都覺得他的表現很可疑。但目前沒有證據,也不能把他怎麽樣。迴到所裏,陳宇又接到新的消息,他們在調查過程中,受到了來自上麵的壓力,要求他們盡快結束調查,不要把事情鬧大。


    “這肯定是有人在背後搞鬼。”陳宇憤怒地說。張警官歎了口氣:“看來這案子牽扯的人不少,我們得小心行事。”線索再次陷入僵局,陳宇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縮,哪怕麵對重重阻礙,也要揭開真相,還林悅一個公道 。


    第四章:真相漸顯露端倪


    陳宇在辦公室裏來迴踱步,心頭的陰霾愈發濃重。案件的調查被莫名施壓,每一條線索都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悄然斬斷,讓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張警官坐在一旁,眉頭緊鎖,不停地抽著煙,辦公室裏彌漫著壓抑的氣息。


    就在這時,一名女警匆匆走進來,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陳警官,有個叫蘇瑤的女士找你,說有關於林悅失蹤案的重要線索。”陳宇和張警官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急忙起身迎接。


    蘇瑤是個身形纖瘦的年輕女子,麵容憔悴,眼神中透著深深的哀傷。一見到陳宇,她的眼眶瞬間紅了:“陳警官,我是林悅的高中好友,我……我整理她遺物的時候,發現了這個,覺得對你們破案可能有幫助。”說著,她從包裏拿出一本略顯破舊的日記,遞給陳宇。


    陳宇小心翼翼地接過日記,封皮上印著的卡通圖案已經有些褪色,翻開第一頁,娟秀的字跡映入眼簾。他和張警官迫不及待地瀏覽起來,日記裏記錄著林悅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直到翻到失蹤前幾個月,內容逐漸變得不同尋常。


    林悅在日記中提到,她結識了一個熱愛繪畫的男生,兩人很快墜入愛河。那個男生經常帶她去小鎮的各個角落寫生,還會分享自己對未來的憧憬。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林悅察覺到男友似乎在隱瞞著什麽,他總是對自己的過去避而不談,行蹤也變得有些神秘。


    在失蹤前一周,林悅寫道:“我越來越覺得他有問題,昨晚我無意間看到他在畫一幅很奇怪的畫,畫的是郊外廢棄工廠,那裏陰森森的,我問他為什麽畫這個,他卻很慌張,什麽都不肯說。我心裏好不安,感覺好像有什麽危險在靠近……”


    看到這裏,陳宇激動地抬起頭:“張哥,這個神秘男友很可能就是那個畫家!他畫廢棄工廠,說不定就是在暗示林悅失蹤的真相!”張警官也激動不已:“沒錯,蘇瑤女士,你還知道關於這個男生的其他信息嗎?”


    蘇瑤搖了搖頭:“林悅之前和我提過他,但沒說具體名字,隻知道他是個外地人,在小鎮上租了房子。我也四處打聽過,可一點線索都沒有。”陳宇沉思片刻,然後說道:“根據之前的調查,畫家曾在旅館詢問過房價,還在鎮東頭廢棄倉庫出現過,我們可以從這些地方入手,再仔細排查一遍。”


    陳宇和張警官再次來到廢棄倉庫,重新對周圍進行細致的搜索。在倉庫的角落裏,他們發現了一些被丟棄的顏料管和畫筆,還有一張被撕成碎片的素描紙。陳宇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將碎片撿起,拚湊在一起。經過一番努力,一幅模糊的人物畫像逐漸顯現出來,雖然線條殘缺,但依稀能看出是個年輕男子的模樣。


    “這會不會就是那個畫家?”張警官興奮地問。陳宇點了點頭:“很有可能,我們把畫像帶迴去,讓技術人員修複一下,說不定能找到更多線索。”迴到派出所,技術人員對畫像進行了修複和處理。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一幅清晰的人物畫像呈現在眾人麵前。


    陳宇拿著畫像,再次來到桃源客棧,向老板詢問是否見過這個人。老板盯著畫像看了許久,突然一拍大腿:“想起來了!就是他,前幾天來問房價的那個年輕人,我記得他的眼睛,當時就覺得他有點神秘。”


    陳宇心中一陣狂喜,終於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根據老板提供的信息,陳宇和張警官得知畫家在客棧附近的一條小巷裏租了一間民房。他們迅速趕到那裏,敲響了房門。


    屋內傳來一陣輕微的響動,過了一會兒,門緩緩打開,一個麵容憔悴、眼神警惕的年輕人出現在門口。看到陳宇和張警官身上的警服,他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你是李明吧?”陳宇盯著他的眼睛,問道。年輕人微微一愣,隨後低下頭,沉默片刻後,緩緩說道:“我是,你們終於還是找到了我……”


    第五章:驚天真相終大白


    昏暗的房間裏,李明的臉上寫滿了疲憊與無奈。陳宇和張警官對視一眼,走進屋內,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刺鼻的顏料味,四周的牆壁上掛滿了未完成的畫作,其中幾幅正是小鎮郊外廢棄工廠的場景。


    “跟我們迴警局吧,有些事情需要你說清楚。”張警官嚴肅地說道。李明沒有反抗,默默點了點頭,跟隨他們上了警車。


    迴到派出所,審訊室內,燈光慘白地灑在桌麵上。陳宇看著坐在對麵的李明,開口問道:“為什麽要畫那幅畫?為什麽要用這麽神秘的方式把它展現在眾人麵前?”李明抬起頭,眼中滿是痛苦與悔恨:“我……我隻是想引起警方的注意,讓他們重新調查林悅的案子。”


    原來,李明與林悅相識於一場寫生活動,兩人對藝術的熱愛讓他們迅速走到了一起。在相處過程中,林悅曾無意間向李明透露,自己目睹了一場發生在廢棄工廠的犯罪交易。那些人似乎是小鎮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她害怕遭到報複,所以一直不敢聲張。


    “林悅失蹤後,我就知道肯定和她看到的事情有關。”李明握緊了拳頭,聲音顫抖,“我四處打聽,可每次快要接近真相的時候,就會被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威脅警告。我沒辦法,隻能畫下那幅畫,希望能借助輿論的力量讓警方重視起來。”


    陳宇和張警官對視一眼,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與憤怒。“你知道那些犯罪團夥的成員是誰嗎?”張警官追問道。李明猶豫了一下,緩緩說出了幾個名字,其中赫然包括之前調查中出現過的富商趙德榮。


    陳宇和張警官根據李明提供的線索,對犯罪團夥展開了深入調查。他們發現,這個犯罪團夥長期在小鎮上從事非法交易,利用自己的財富和人脈關係,買通了一些關鍵人物,將罪行掩蓋得嚴嚴實實。林悅的失蹤,正是因為她無意間撞破了他們的秘密,被視為眼中釘,慘遭毒手。


    掌握了足夠的證據後,警方決定展開抓捕行動。行動當天,陳宇和同事們全副武裝,迅速出擊,將犯罪團夥成員一網打盡。當趙德榮被戴上手銬押上警車時,他的臉上還殘留著不可置信的神情,似乎不敢相信自己會有被抓的一天。


    在審訊室裏,趙德榮起初還百般抵賴,但在鐵證麵前,最終還是低下了頭,交代了犯罪事實。原來,當年林悅在廢棄工廠附近寫生時,偶然間聽到了他們的犯罪交易內容。為了防止事情敗露,他們派人跟蹤林悅,在她迴家的路上將其綁架,帶到廢棄工廠後殘忍殺害,並偽造了現場,企圖讓這起案件成為一樁無頭懸案。


    隨著案件的告破,小鎮上的居民們得知了真相,紛紛感到震驚和憤怒。陳宇站在派出所的窗前,望著外麵逐漸恢複平靜的小鎮,心中五味雜陳。這起案件耗費了他無數的精力,如今終於水落石出,但他知道,林悅的生命再也無法挽迴。


    幾天後,小鎮上為林悅舉行了一場追悼會。陳宇和張警官也來到現場,向這位年輕的女孩獻上了鮮花。李明站在墓碑前,淚流滿麵:“林悅,我終於為你報仇了……”


    案件結束後,陳宇和張警官受到了表彰。但在陳宇心中,這些榮譽都比不上還林悅一個公道。他知道,作為一名警察,守護正義的道路還很漫長,未來或許還會有更多的挑戰和困難等待著他,但他不會退縮,因為他的心中始終懷揣著對正義的執著追求。


    迴到辦公室,陳宇將那幅引發這一切的畫作小心地收進檔案袋。這幅畫見證了一段黑暗的過往,也成為了揭開真相的關鍵。他相信,無論罪惡隱藏得多深,終有一天會被正義的光芒所照亮。而桃源鎮,在經曆這場風波後,也將重新煥發出往日的寧靜與美好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留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阮影留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阮影留香並收藏影視留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