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府恢複往日榮光,蘇瑤一家終得團圓,可蕭逸塵和蘇瑤並未沉浸在這短暫的安逸中。


    一日清晨,陽光灑在將軍府的庭院裏,蕭逸塵和蘇瑤在花園中散步,討論著未來的打算。


    蕭逸塵神色堅定地說:“瑤兒,雖然嶽父大人的冤屈已洗清,但朝堂之上,如今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湧動。劉崇武一黨雖已被懲處,但其殘餘勢力仍在,我必須更加警惕,以防他們卷土重來。”


    蘇瑤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擔憂:“逸塵,我明白。你在朝堂行事,一定要小心謹慎。我也會在府中操持,讓你無後顧之憂。隻是這朝堂波譎雲詭,你一人之力,我怕……”


    蕭逸塵輕輕握住蘇瑤的手,微笑著安慰道:“瑤兒,不用擔心。我自會小心應對。而且,嶽父大人在朝中威望仍在,還有諸多正直之士與我誌同道合,我們定能共同守護這朝堂的清明。”


    蘇瑤欲言又止,最終還是輕聲說道:“那你一切以自身安危為重,若有什麽危險,一定要告訴我,我們共同麵對。”


    蕭逸塵點頭應下,二人正說著,蘇瑤的父親蘇將軍走了過來。


    “孩子,你們在聊什麽呢?”蘇將軍問道。


    蕭逸塵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蘇將軍,蘇將軍聽後,捋著胡須,沉思片刻道:“逸塵,你的擔憂不無道理。劉崇武一黨經營多年,其根係繁雜,不可小覷。你如今在朝堂風頭正盛,難免會成為他們的眼中釘,行事定要萬分小心。我雖已年邁,但在朝中還有些人脈,若有什麽需要,盡管開口。”


    蕭逸塵拱手行禮:“多謝嶽父大人。有您的支持,逸塵定當竭盡全力,為朝廷鞠躬盡瘁。”


    幾日後,蕭逸塵在朝堂之上提出了一係列改革措施,旨在整頓吏治、加強邊防、發展民生。這些措施得到了一些大臣的支持,但也遭到了部分保守勢力的反對。


    朝堂之上,一位大臣站出來質疑:“蕭大人,你所提出的這些改革措施,未免太過激進。這會觸動太多人的利益,萬一引發朝堂動蕩,誰來負責?”


    蕭逸塵不卑不亢地迴應:“大人,如今朝廷看似繁榮,但實則存在諸多隱患。若不加以改革,長此以往,必將危及我朝根基。雖然改革會遇到阻力,但隻要我們循序漸進,合理規劃,定能將風險降到最低,為朝廷開創一個新的局麵。”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皇上坐在龍椅上,聽著大臣們的爭論,麵色凝重,陷入了沉思。


    下朝後,蕭逸塵的好友王大人走過來,低聲說道:“蕭老弟,你今日在朝堂上提出的改革措施雖好,但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恐怕會有麻煩。你要早做準備啊!”


    蕭逸塵神色凝重地點點頭:“王大人,我明白。但為了朝廷的長治久安,這些改革勢在必行。我不會輕易放棄的。”


    與此同時,蘇瑤在將軍府中也沒閑著。她利用自己的醫術,開設了一個義診堂,為京城的窮苦百姓免費看病施藥,贏得了百姓們的讚譽和愛戴。


    一日,一位老婦人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義診堂。“蘇姑娘,你真是活菩薩啊!我這病拖了許久,沒錢醫治,本以為隻能等死了。沒想到你這裏免費給看病,還送藥,真是太感謝你了。”


    蘇瑤微笑著說:“大娘,您別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您的病不嚴重,按時服藥,注意休息,很快就會好起來的。”


    老婦人千恩萬謝地離開了,蘇瑤看著她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她深知,百姓們生活不易,自己能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為他們減輕痛苦。


    然而,蘇瑤的善舉卻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滿。一位與劉崇武關係密切的官員夫人,故意在貴婦圈中散布謠言,說蘇瑤開設義診堂是為了收買人心,居心叵測。


    這些謠言很快傳到了蘇瑤的耳中,她的丫鬟氣憤地說:“小姐,這些人太過分了!您明明是一片好心,他們卻這樣汙蔑您。”


    蘇瑤卻淡淡一笑:“清者自清,不必理會這些謠言。我們隻要做好自己的事,問心無愧就好。”


    盡管蘇瑤表麵上鎮定自若,但內心還是有些擔憂。她知道,這些謠言可能會對蕭逸塵在朝堂上的聲譽產生影響,她不想因為自己而給蕭逸塵帶來麻煩。


    晚上,蕭逸塵迴到府中,蘇瑤將此事告訴了他。蕭逸塵聽後,緊緊地抱住蘇瑤:“瑤兒,別擔心。這些謠言隻是他們的垂死掙紮,掀不起什麽風浪。我相信,隻要我們堅持做正確的事,百姓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會看到我們的真心。”


    在這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新征程上,蕭逸塵和蘇瑤相互扶持,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他們知道,前方的道路或許依舊崎嶇,但他們毫不退縮,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心中的目標邁進,為了朝廷的清明,為了百姓的幸福,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書寫,直至歲月見證他們的初心與執著,譜寫屬於他們的壯麗篇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鳳舞傾華:嫡女醫妃驚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孤遙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孤遙琴並收藏鳳舞傾華:嫡女醫妃驚天下最新章節